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篇文章,宋哲武并没有什么不满,这是宋哲武最乐于见到的结果。只是文章作者妄称记者在满洲里采访宋哲武,并替宋哲武表态力挺蒋介石,让宋哲武喘嘘不已。这段他宋哲武的“表白效忠”之词一见报,他宋哲武必定成为国内所有地方势力的公敌,他再想游走于各派和中央之间可就势必登玉了。

    明知道被蒋介石狠狠地摆了一道,宋哲武还偏偏不能有任何微词,这不能不让宋哲武很苦恼。也很无,奈。

    其它各大报的报道也基本如此,只不过报道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比如历来就跟蒋介石过不去的《申报》,他就把报道的重点放在了第四路军的辉煌战绩上,它称赞宋哲武是中国百年来真正战胜列强军队的第一人。而收复外蒙更是被直接和西汉封狼居胥、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膘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相提并论。

    时隔一天,《上海晨报》的一篇署名白山黑水的文章更是把民众的情绪扇到了最高点……沙皇俄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牲取了我国大量土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利用武力,强迫满清政府签订了《缓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个不平等条约,强迫满清政府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田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又再次强迫满清政府签下了、《中俄北京条约》,将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巴尔咯什湖以…、似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十。国习两次共割走我大好河山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那是我们的国土,那里有茂密壮美的无边森林,那里有广柔富饶的黑土地,那里更有无尽的矿藏。那是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财产,那是我们的祖辈用鲜血和汗水开拓出来的土地,可是它却在无餐的满清政府的手中失去了。同袍们,现在的政府已经不是无能的满清政府,我们的军队也再不是拿着大刀长矛的八旗清兵,我们要拿回属于我们的土地。苏俄如果不归还我们的国土。我们就用武力来收回。

    这篇文章一经刊登,就好似滚油中泼入了沸水,立刻在全国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苏游行,甚至南京、上海的学生还组织了请愿团,到行政院请愿。

    经过广泛的舆论宣传,本就热烈至极的民众情绪空前高涨起来,各大城市的商家纷纷自发集资捐款。为第四路军筹集购买武器弹药的资金;还有许多青年人北上哈尔滨,想要加入第四路军参加抗苏战争,各个城市的学生更是天天上街游行欢庆。

    几天后,引起这场席卷全国的欢庆潮,有着民族英雄、当代霍去病、重生岳武穆、抗苏英雄等一系列头衔的宋哲武,正在海拉尔他的司令部里望着墙上的地图出拜只不过,他眼前的地图已经不是满洲里地区的大比例地图,而是一张刚刚挂起来的全国地图。

    这些天来,宋哲武可是忙的昏天黑地,虽然大战结束了,他没有了战时那种高度的紧张,可是需要他处理的事情更多了。战场的清理、对溃散苏军的清剿、俘虏的安置、被俘苏军的甄别、情报的整理、缴获物资的整理转运、对大乌里以北铁路的破袭、对来援苏军的警戒、重伤员的择地救治、满洲里和扎蠢诺尔的工事修缘、部队的整补等。

    虽然这些事情多数都有李文田、梦曦等人安排操持,可是许多事情都需要他批准后才能做,甚至有些事情还必须他亲自出手。比如重伤员的择地救治,就需要他和张学良甚至南京方面接洽,把重伤员转到哈尔滨、沈阳治疗,有的甚至要转到北平、天津的大医院治疗。

    仅仅是忙一些还好,这样的忙碌对于宋哲武来说是真正的“累并快乐着。”只是他现在不仅身体劳累。他的思维更累。

    他是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赶到海拉尔的,坐下之后气还没喘匀,刚才架起来的他的机要电台和司令部通讯处的电台就开始不停地接到各方的电报。

    最先接到的是蒋介石的电报。蒋介石在电报中先是用极其赞赏的语气大肆夸奖了宋哲武一番,勉励宋哲武“继续为党国再建新功。然后表示,虽然骑兵军在外蒙杀伤过甚,但情有可原。而且也理解宋哲武在满渊里前线日夜弹精竭虑,无暇顾及外蒙事宜,中央对此不予追究云云。但是,从字里行间,宋哲武还是能感觉到蒋介石隐隐的诫。

    蒋介石的电报后,就是王叙转来的铺天盖地的各大报关于满洲里大捷和骑兵军收复外蒙的消息,以及各地区、个团体发来的热情洋溢的贺电。对于关于外蒙的消息,宋哲武看的很仔细,各地欢庆的消息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并不太在意。他最关心的是各大报对他本人的评价,特别是中央日报的口吻。

    这其中,有一篇很不合时宜的报道引起了宋哲武的主意。在南京有十几个蒙古人上书行政院,声称“宋哲武在外蒙不仅乱杀无辜,还集体枪杀俘虏,实为万恶之屠夫。要求蒋介石一定要严惩宋哲武。这些蒙古人甚至还同游行的学生发生了冲突,最后还是政府出动军警才把这些人护送走。本站折地址已更改为:慨防心。8,删敬请登法阅读!

    看完这些消息,宋哲武稍稍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的目的基本达到了。他最害怕的就是舆论把这个功劳都完全归到他宋哲武的头上,而把蒋介石扔到一边,让他这颗星星的亮光盖过蒋介石这轮明月的光辉。那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比明月还亮的星星一定是流星,虽然也会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辉,但只会一闪而过,而他宋哲武不想仅仅做一颗稍纵即逝的流星,他要成为一个永恒的星座。

    对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宋哲武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外蒙的战果是真实的,宋哲武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故意写得十分清楚,他就是想要蒋介石因此小小惩处他一下。他要给蒋介石一个把柄,这样蒋介石就不好给他过分的荣耀,至少宋哲武是不想挂上什么徒有虚名的空头职衔,他可不想让蒋介石借机把他调到南京去。

    一…求月票支持!

第二百四十章 大战序曲 被算计了

    。()术哲武对于他主动送给蒋介石的小把柄起了作再这件事些懵咒得意,甚至李文田和张亚飞感觉宋哲武走路都有些飘了。只是宋哲武只“飘”了一天,就又落到了地上。蒋介石随后向他通报外蒙人员的任命情况,无异于当头给宋哲武泼了一盆冷水,准确地说是一盆冰水。这盆水浇得宋哲武险些晕过去。

    外蒙是宋哲武抗战计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不仅需要外蒙有一个安稳的环境,更需要有对那里的绝对控制权,为此他可是很费了一些脑细胞,才搞出了这个地方自治方案,这可是他参照了后世已经证明了的成功模式才做出的稳妥方案。

    虽然主席卓仁是蒙族人,可是只要宋哲武不损害蒙族百姓的利益,甚真还逐渐改善百姓的生活,宋哲武相信卓仁是不会干涉他的第四路军在外蒙的任何行动的,甚至他和蒙族百姓们还会大力支持他。

    宋哲武一向认为,要想稳定住外蒙的局势,就必须让百姓安居乐业,让他们为了保住自己富裕平静的生活,主动帮助第四路军维护外蒙的安定,这也是维护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当然,对于任何敢于破坏外蒙稳定的分裂分子,宋哲武是不会顾忌使用子弹和马刀的。

    但是蒋介石的这个做法,让这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即使卓仁不管他在外蒙的所作所为,可蒋介石派来的汉人诽主席会管,他在外蒙所做的一切也很难瞒住蒋介石,这让他做起事来难免缩手缩脚。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好说。他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弥补,可是蒋介石抛开他宋哲武这个第四路军的最高指挥官,连一个招呼都不和他打,就直接任命他的手下大将为外蒙卫戍司令,这就不仅仅是让他烦心那样简单了。这已经关系到他辛苦建立的第四路军是否还能保持完整的问题了。加上徐放和赵凤武两个师,魏广惠在外蒙直接掌握的部队已经是它现在全部部队的三分之一了,这样大的力量如果有什么意外,那可是对他宋哲武最产重的打击,那时他甚至还赶不上冯玉祥,冯玉祥现在可是还有阎锡山这一点希望。这件事不能不让宋哲武高度警慢起来。

    外蒙卫戍司令部虽然还归他节制,可是外蒙毕竟山高水远,万一魏广惠在诱惑面前有了其他想法,那可就出大麻烦了,甚至他宋哲武哭都来不及,要知道,骑兵军不同于其它几个师,这可几乎就是魏广惠一手建立起来的,除了一些骨干,包括一些军官是从各殊源部队抽调的,多数都是他自行招募的,不仅骑兵军是这样,就是两个补充师的绝大多数兵员也都是如此。那些兵员对他宋哲武的忠诚度很可能还比不了魏广惠。

    可是不让魏广惠就职,甚至撤回骑兵军,不仅蒋介石会从此把他归到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之列,就是魏广惠也很可能对他心有不满。而且中央政府不可能派来部队接管外蒙,最多也就是派来少量部队,仅仅表明中央政府在外蒙的军事存在而已。一旦第四路军撤出外蒙,那外蒙很快又会出现不稳,甚至再次分裂也极有可能。如果外蒙得而复失,那他宋哲武可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了。

    而让魏广惠就职,那魏广惠就是第四路军里算他宋哲武在内,仅有的两个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将领。也从此在第四路军里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那就是第四路军的将领们要想升官晋级,除了他宋哲武还有一条路可走,那样不仅是他的权盛会受到威胁,手下将领们对他的忠诚也无法得到保证。本站祈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