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的土地出来分封,欢喜尚且不及,却又有谁会支持他们?
想到可怕之处,一时间各官都是冷汗淋漓,不可遏止。正慌乱间,却又有一群如狼似虎的禁卫官兵冲上前来,逼着各官将身上衣服换下,全数换上兽皮。一时间原本着着光鲜,头戴钞帽,腰缠玉带,悬挂鱼符的朝廷大臣们全数成了率兽食人的野人。
自这群朝官始,凡是此次上书言事者,均被张伟下令择地看押,换衣易食,全家上下,全数赶入草屋之内居住。一面是以如此的强力手段对付儒臣,一面下令恢复法家的地位,并命各处官学讲授韩非子等法家诸子的著述。中国的法家精神,乃是以绝对的强势法律,强横**的君主来制御臣下,与西方的公平契约式的法律精神绝然不同。张伟之所以现下大张旗鼓的恢复法家,一来是他现在的改革需要绝对的**地位,把儒家的天命君人学说摒弃开来,更方便他施为政治。二来法家学说中没有儒家的糟泊,并没有什么议亲议贵的破坏法制的说法,将法家精神中平等法制的精神宣扬开来,将有利于下一步的契约和市民平等精神的塑造。
此后不过一月不到,在各处吃野菜,以陶灌喝菜根汤,穿着兽皮睡在稻草上的儒士们纷纷屈服,再也不肯以圣人之教来非议张伟的诸多举措。各人纷纷按要求手书完毕,将历史上被视为洪水猛兽,被后世儒家痛骂的王安石名言抄录写下,这才得以换衣回家。
张伟不以刀斧相逼,亦没有严刑拷打,更不能将众人下狱,轻轻松松完了此事。事古而非今,乃是儒学中最顽固也是最落后的一面,然而当每个人带着全家老小亲身试验过一次之后,却再也无人敢于尝试第二次。至此之后,凡有新政举措出来,各人至多敢以当时实际来反对,却再也不敢以两千多年前的圣人教诲和陈腐发霉的政治信条来做为依据了。
正文 第七十二章 法度(三)
陈贞慧自从交卸了押解犯人的差使,又重回内廷为巡查御史。他因仁途得意,不免与新朝官员走的略近,三番几次下来,新党并不信纳于他,东林上下对他又很有意见,两边落空,简直快成了风箱里的老鼠。
痛定思痛,在此次吴遂仲首辅内阁大臣被黜罢之后,吕唯风受命接任。此人一向久在外任,与台湾系的官员关系很是平常。张伟任用其人,一是取其能力才干,二来亦是打击党派,不使党争重新干碍朝局。此人果敢勇毅,到不似吴遂仲那般权衡利弊,平衡实力,甫一上任,便大张旗鼓,兴除积弊。陈贞慧因首鼠两端,办事不力,吕唯风上任不及三天,他便被首相大人下令褫职候代。心灰意冷之余,正欲还乡闲居,却又遇着分封之争一事。他痛定思痛,决意抱紧老师和诸亲朋友好的大腿,跟随众人与皇帝对抗到底。至及东林诸臣都服软认输,这陈贞慧却为了挽回往日声名,一意孤行,并不害怕。他现下父母双亡,家中止有一个妻子,就随他在这大报恩寺住定,其实全家老小俱在一处的委实奈不住,只得一个个依着张伟命令,手书:“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之后,狼狈而出。除了一寥寥几个死硬的老儒之外,年青小辈中唯有他坚持下来,旬月间,外面天翻地覆,他却不闻不问,只抱定了几本经书,每天在茅舍中咿咿呀呀吟哦朗读,到显的很风骨极是硬挺。
此时已是汉兴二年五月中旬,南京天气已很是和暖。他身上的兽皮很是厚实,已渐渐穿将不住。他的妻子乃是名门大户出身,虽然也学过一些针绣女红,只是那纤纤小手却怎么也不能拿来捉针改这兽皮衣服。到了响午,他委实耐不住,只得将衣服脱下,只着一件茧绸中衣,挺胸凸肚坐在自家茅舍门前,手持一本周易,悉心研习。
正看的兴起,却听得外面传来一阵纷乱的脚步声,他以为是皇帝派来问话的禁卫,便也懒怠抬头,继续观摩。反正张伟有言在先,并不以言罪人,到也不必担心是派人来砍他的脑袋。流落以如此田地,他已是除死无大事,又哪里有心思去理会旁人。
“定生兄,怎么如此慢待客人!”
听得声音,陈贞慧愕然抬头,正午时分刺眼的眼光将他满脸的大胡子映射的虬须飞扬,若不是他脸色白净红润,红皮嫩肉的书生气质,到当真是一个莽张飞模样。
他咪着眼注目半响,方看出来是吴应箕与候方域、朱之瑜等人站在眼前。忙起身笑道:“几位年兄联袂来访,愚弟幸何如之!”
伸手向茅舍内虚邀道:“诸兄请入内,咱们坐了说话。”
见各人呆立不动,他突然醒悟,脸红道:“这个,茅舍简陋,内无坐处,这可怎么是好。”
他扭捏尴尬,吴应箕与朱国贞亦是脸红。除了候方域因护送老父还乡,不及参与此事,吴朱二人都曾参与分封之争。因奈不住全家老小蜗居一处,苦楚不可忍受,在此地又不是坐监下狱,亦不曾刑讯逼迫,既无皮肉之苦,又无血光之灾。皇帝的诏书上圣言煌煌,是要烦劳诸君子先体验一下三皇治世,若是坚持下去,既又博不到清名,又是苦不堪言。他们家中有老有小,委实忍耐不住,早早屈服,将自束发读书之日就有的信条抛弃,又是痛苦,又觉难堪。此时看到陈贞慧仍然坚守此处,两人都很觉惭愧,因看到陈贞慧落落大方,满脸书卷气,闲适风雅,两人想及自身,不免面红过耳。
候方域因其父候恂罢职还乡一事,几个月间一直奔波于商丘与南京之间,于政事无暇过问,到也能得脱事外。此时见各人尴尬,他洒然一笑,躬身进了那茅屋,在内里大笑道:“咱们每常说,要是哪一天能脱尘世喧嚣,归野山林为一野人,乃是人生最大之快事。今日定生兄能够如此,正是得偿所愿,咱们该为他贺喜一下才是……”
他正嘻哈打趣,却突然噤口不言,满脸通红的窜将出来。因个头稍高,在屋门处“砰”一声撞在梁柱上,却也并不呼痛,只站在一边,默不做声。
陈贞慧猛然醒悟,却原来是自家妻子午饭过后,正缩在稻草堆里歇响。候方域冒冒失失撞将进去,却是失礼的很。
他到也并不在意,向这三位好友笑道:“难得诸位年兄这么好兴致,咱们不如在这里寺里略转一转,如何?”
这大报恩寺是南京名刹,各人久居南京,这佛寺虽然轩敞壮丽,大雄宝殿规制与宫城内奉天殿等同,殿内佛像亦是华美精致,金碧辉煌。奈何众人或是来此诗会,或是与家人礼佛,入寺随喜的次数太多,对寺内风景早已烂熟于心,已是毫不在意了。
几人一路上说笑谈心,正自欢愉。却有几个和尚身着青布僧袍,迎将上来。几人张目去看,只见为首的那僧人正是寺内知客僧,与这几个京城名流素有交集。因都向他笑道:“大师不必前来张罗,我等今日并不需笔墨茶水,亦不是进香添香油,只是略逛一逛,便即回去。”
那僧人虽听得如此,到底过来与他们稽首问安,寒暄了几句方才离去。陈贞慧此时已披上兽皮衣服,与几个身着绸缎长衫,头戴方巾的好友站在一处,很是滑稽。那知客僧当面强忍笑意,待背转身去,已是忍不住爆笑起来。陈贞慧隐约间听到那和尚压抑的笑声,见几个知交好友亦是神色古怪,便笑道:“罢罢罢,我不了来丢丑了。咱们还是回去,就在我房前说话的好。”
“定生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你今日此举,将来必定名垂青史,成为万世典范。又有什么丢脸的,咱们私底下说起你来,都只觉佩服的紧呢。”
陈贞慧苦笑道:“我只是尽人事罢了。其实,陛下一意孤行。这阵子,韩非杨朱等人的学说刻印成书,编给学生们看。学校里原本就讲些什么几何定理,现下还有加了那些夷人的什么哲学,法学。这样下去,陛下现在正是春秋鼎盛年纪,待他龙驭上宾之时,全天下已经没有读书种子了。”
吴应箕亦黯然道:“诚然。陛下前日刚有诏命,在京师兴建大汉学士院。不管是医相星卜,瓦匠木工、火器锻造、机器修理,还是正经的读书人,只要学问和技艺超凡入圣,均可入贡其内。名额一共止四十人,死一人,补一人,号称不朽。现在入其内的止有徐光启与孙元化师徒二人,还有江西教谕宋应星。陛下说了,日后有人在学识和贡献上有超过或比肩此二人者,方能入内。入此院内,则亲王公爵亦可抗礼,见陛下而不跪、不缴赋税,由史馆为其立传。入院者,一律为大学士,由国家提供银子,供其研究那些奇技淫巧的物什。学院正中,你们道供奉的是谁?嘿,是木匠的艺祖鲁班,再有张衡、祖冲之等人。陛下如此行事,数十年后,匠人比读书人都能比肩,还有什么读书种子?!”
陈贞慧听到此处,忍不住问道:“徐大学士一生学问虽杂而不纯,到底是进士弟子,其弟子孙元化亦是进士出身,那个宋应星又是何人?一向声名不鄣,怎么竟能有如此殊荣?”
吴应箕不屑道:“崇祯五年中的举人,一个举人!中举后,任江西分宜教谕。不知道怎么让他著了一部**,名曰《天工开物》,上书农工诸事,还有怎么打弹弓的学问。”
他忍不住摇头,向陈贞慧摊手苦笑,道:“长此以往,怎么得了!”
候方域亦皱眉道:“弟这次回南京,感觉与半年前又有很大不同。京师中有大赛马场,凡比赛赛马或是马球之时,全城百姓为之骚然,读书人都是驾车佩剑,往之观战。比赛之时,呼喝叫喊,血肪贲张,甚于有拔剑挥舞者!如此不成体统,还说是从孔子习六艺,要恢复上古汉人尚武之风。除了赛马马球,还有击剑、射箭、火枪,如果执刀弄枪的,竟把书本抛在一边了。听说,陛下鼓励人往海外,言道凡是在海外立功,为大汉开疆辟土者,均不吝封爵之赏。最少,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