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7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率领三万大军已在东北方向两里外等待多时,他用的是阳谋,他也曾指点过李玄霸两天武艺,非常了解了李玄霸其人,此人自小便是呆痴儿,痴武成迷,只要激怒他,他必然会杀出城来,谁也拦不住他。

    李玄霸是赵王,李渊的第三个儿子,老将屈突通无论如何也会救他,李靖眯眼着,捋须笑而不语,等待李玄霸出城,等待屈突通这只老鳖入网。

    这时,有士兵大喊:“将军,城门开了!”

    只见虎牢关城门大开,一名敌将从城内冲出,沿着墙根疾奔,正是李玄霸,李靖大喜,回头喝令:“三军儿郎,准备杀上去!”

    就在李玄霸刚冲出城,吊桥便放下了,一支唐军骑兵从城内冲出,为首正是老将屈突通,他焦急大喊:“殿下,请慢行一步!”

    “杀!”

    李靖大吼一声,催马冲上,身后三万隋军爆发出惊天动地般的喊声,铺天盖地向城门处冲杀而至。

    屈突通处于一种极度苦恼之中,一方面是隋军大举掩杀而上,而另一方面是李玄霸渐渐奔远,他是救还是不救,如果救,很可能虎牢关就丢了,如果不救,现在关闭城门还来得及,但李玄霸必死无疑。

    屈突通仿佛看见了李玄霸被隋军伏兵乱箭射死的惨象,他最后心一横,罢了,为臣者无忠君之心,先失为臣本份,守住城又有何用?

    他大喝一声,“跟我冲过去!”

    他战马加速,率领一千骑兵越过了隋军拦截,跟着李玄霸追去,但后面的军队却被隋军拦截住了,两军在城门处展开了激战。

    屈突通奔出数里,已经渐渐追上李玄霸,他一回头,只见隋军已经杀进了城内,令他忍不住一声长叹。

    。。。。。。。

    李玄霸冲到汜水镇,罗士信已经不见了踪影,他愤怒得大喊大叫,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声梆子响,躲在暗处的数百隋军弓弩箭乱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向李玄霸射来。

    李玄霸大吃一惊,挥动大锤拨打箭矢,随即催马疾奔,可刚走几步。一支箭率先射中马颈,战马疼痛异常,前蹄高高扬起,唏溜溜一声暴叫。

    逃跑的机会在这一瞬间失去了,七八支箭同时射中了战马,连李玄霸也连中两箭,战马轰然倒下,将李玄霸压倒在身下。大锤也脱手一柄。他只得用一柄大锤保护住头部,奋力要爬起身。

    数百伏兵呐喊着从两边冲上,无数根长矛向他戳来。李玄霸腿被战马死死压住,半坐在地上,单手挥锤和隋军士兵鏖战。就在这时,屈突通率军杀到了,屈突通急得大喝一声,“休伤我主!”

    他挥动马槊杀上,一连刺翻数名隋军,隋军偏将见唐军援兵已杀至,刺杀李玄霸已无望,只得大喊一声,“撤!”

    数百隋军从两边撤回后面森林。瞬间便跑得干干净净,此时李玄霸被百余唐军保护住,他被射中三箭,身披数十枪,浑身已成血人,处于半昏迷状态,屈突通知道此地不可久留。他命人将李玄霸抱上马,用大氅裹住,率军向东疾奔而去。

    。。。。。。。

    虎牢关已经沦陷,隋军再一次占领了这座中原雄关,此时段志玄率唐军已撤走。死伤千余人。

    关内,李靖走到一口水井前。水井内有水,程咬金正带领百余名士兵在汲水存储,经过上一次惨痛教训,他将存水看得格外重要,李靖笑眯眯道:“不用再存水了,屈突通已经存够足够多的水,你把水打上来,也没有地方储积。”

    “我先让弟兄们把水袋都装满!”

    天气太热,李靖在阴凉处找了一块大石坐下,程咬金也在他身旁坐了下来,用头盔扇风,低声骂道:“这个狗娘养的天气,也太热了,去年和前年都没有这么热,这要到什么时候去?”

    李靖微微一笑,“这么热的天气开战,其实对军队意志力是种考验,李孝恭的荆襄军大多是巴蜀人,他们未必能适应这种炎热的天气,而我们军队却比他们能耐热,天时就有利于我们,而且北方军身材高大,骑兵犀利,巴蜀平川较少,骑兵不利,在平原作战,地利又使我们占了优势,至于士气、搏杀力和作战经验,我们绝对强于他们,所以我们兵力虽然偏少,但我很有信心。。。。。”

    “你们几个,注意别把脏东西弄到井里去!”旁边传来程咬金的怒吼。

    李靖一下子停住话头,他瞥了一眼程咬金,见他心不在焉,根本就没听自己说,只得苦笑一下,转开了话题,“老程,这次虎牢关断水,你得到了什么教训?”

    “他奶奶的,教训深啊!”

    程咬金心有余悸地叹了口气,对李靖道:“现在我是明白了什么叫家无余粮,难以过年,以后家里还是要多存一点钱粮才好,万一有什么灾害发生,是要出人命的。”

    李靖愕然,半晌摇摇头笑道:“你的想法总是与众不同,别的大将都是通过这次断水,记住了守城水源的重要性,注意观察水源地形,你倒好,吸取的教训居然是家里要存有钱粮。”

    李靖说到这,终于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程咬金挠挠头,也跟着嘿嘿干笑两声。

    。。。。。。。

    窦线娘站在城头一角,焦急地眺望远方,她眼中充满了担忧之色,她知道罗士信的内伤并没有痊愈,如果他再和李玄霸比武,就会很危险了。

    这时,她看见一大群士兵从远处山道里奔出,为首之人手执一柄大铁锤,她心中一惊,等来人奔近了,为首之人却正是罗士信,手中拿着一只李玄霸的铁锤,笑容满面。

    窦线娘顿时笑逐颜开,脸上犹如拂过春风,她轻轻拍了拍胸膛,转身跑下城,悄悄向后营而去。

    。。。。。。

第二十六章 离间之计

    萧铣东撤至豫章郡后,听从岑文本,重用水军大帅来护儿,命他全力攻打林士弘,来护儿不负萧铣重托,在九江郡和鄱阳湖三战三捷,歼敌十余万人,亲手杀死林士弘之弟、水军大将林士远。

    林士弘畏惧来护儿之势,率数万残军向建安郡及岭南一带撤离,西梁王朝重振声势,占领了豫章、九江、鄱阳、庐陵、宜春等五郡,兵力恢复到十余万人。

    萧铣对来护儿极为感激,赐他黄金万两,侍婢三百人,加九锡以示尊荣,又封太师,晋升爵鄱阳郡王,实封五千户。

    来护儿得良田美宅,家中仆妇千人皆着罗绮,出入动则数百人,高马大车,彰显尊荣。

    但功高必然会震主,如果说来护儿的奢侈生活萧铣还能忍受,那么军中士卒普遍只知来郡王而不知圣上,这就使萧铣有些不安起来,遂任命侄子武陵郡王萧阆为水军副帅。

    就在这时,唐帝李渊秘密派使者会见了来护儿。

    。。。。。。。

    房间内,萧铣脸色铁青,背着手来回踱步,在他旁边,侄子萧阆低声禀报:“臣的手下看得清清楚楚,唐使一个时辰前上了他的坐船,到现在还没有下来,陛下,此人其心可诛啊!”

    尽管萧铣的涵养一向很好,但此时他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他的仆妇着罗绮、佣人端银碗,用度奢华还超过朕,朕忍了,他在军中培植势力,一手遮天,军中新兵只知他来护儿而不知朕,朕也忍了,但他居然还和唐朝勾结,他想做什么,想把朕的基业拱手送给唐朝吗?”

    “陛下,臣最担心是他控制军队。他的五个儿子楷、弘、整、恒、济皆在军中掌握兵权,滴水不漏,臣虽为副将,确始终得不到军权,如果来护儿真和唐朝有勾结,一旦他发动兵变,西梁危矣,陛下。不可大意。”

    萧铣沉思良久。眼中闪烁着阴狠的杀意,他冷冷道:“他以为自己有大功就可以肆意妄为吗?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若想死。朕可以成全他。”

    又走了几步,萧铣对萧阆道:“可命你的手下秘密抓捕唐使,抓捕后立刻解押给朕。”

    “臣遵旨!”

    萧阆退下去了。萧铣负手站在窗前,忍不住低低叹了口气,“为何朕的一番诚意,总是换不来大臣的忠诚?”

    。。。。。。。

    豫章城外的赣水之上,静静地停泊着数百艘战船,在其中一艘巨大主船上,站满了梁国第一权臣来护儿的亲兵侍卫。

    来护儿在豫章城内也有府邸,但他很多时候都喜欢住在船上,今天也不例外。在一间光线明亮的船舱内,来护儿和唐使周绍德相对而坐。

    周绍德是来护儿心腹大将周法尚之侄,他的父亲周法明也曾是萧铣手下大将,后来降唐,因为周家和来护儿是世交,交情深厚,所以李渊派周绍德来劝降来护儿。

    “世叔还不了解萧铣此人吗?心胸狭窄。猜忌之心极重,当年董景珍在军中极为有威望,他不能容,命张绣杀之,眼看张绣功高。他又转头杀张绣,今日世叔掌握军权。功高震主,以他猜忌的性格,他能容忍世叔吗?”

    来护儿低头不语,半晌叹息道:“我曾祖便是梁臣,我继承祖业,效忠梁朝,就是希望能再建梁国,萧铣虽心胸狭窄,但他也是有雄心抱负的枭雄,且待我不薄,他应该明白我现是在大梁柱石,不会轻易动我,现在梁朝艰难复苏,正是我竭心报效之时,请转告唐主,我来护儿感谢他的一番好意。”

    周绍德再三劝说,来护儿只是摇头不肯,周绍德见说不动来护儿,心中万般无奈,只得起身告辞。

    来护儿送他出了船舱,几名随从护卫着周绍德从一侧船舷下了小船,小船在黑夜中摇摇晃晃而去。

    来护儿一直目送小船走远,这才心事重重走回了船舱,这时长子来楷走了进来,来楷年约四十岁,在隋朝时他便是虎贲郎将,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也是隋军中有名的水军大将。

    “父亲答应周绍德了吗?”

    来楷有些担忧父亲的抉择,其实他倒不是忠心于萧铣,如果让他选择,他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