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郎心中乱作一团,他知道少主人不是在开玩笑,他跪在杨元庆面前,垂泪道:“我更愿意跟在少主人身边。”

    杨元庆拍了拍他宽厚的肩膀,温和对他道:“还记得另外九名铁卫吗?他们都在幽州,都有自己的新名字,都混得很不错,老大杨家臣现在已是鹰扬郎将,不光他,还有两人也混到了鹰扬郎将,这是我愿意看到的,你们不能一辈子为铁卫,我要给你们每个人都安排一个出路,混到好不好,那就要靠自己了。”

    杨大郎低低叹息一声,千般滋味涌入他心头,。。。。。。

    军队休整了三天,张掖运来的军用物资和粮食也抵达了敦煌,军队开始整顿,即将出发了。

    军营内格外忙碌,士兵们在忙碌地拆除营帐,搬运物资,在一座大帐内,杨元庆正和十八名年轻的文官们谈话,这些文官都是敦煌郡各家大户的子弟,大多学有所成,而且身体强壮,适合军旅生活。

    望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这些年轻人的年纪大多十**岁,和杨元庆一般大,使杨元庆也感到了自己属于他们一员。

    “从今天开始,你们便正式成为军队一员,尽管是文官,但你们也一样将见到血腥,面临死亡,和普通士兵一样,也要上马作战,但你们又和普通士兵不同,你们将来都有机会转为地方官,军队只是一个磨练心志的地方,只有一场场战役打下来,你们的心志才会渐渐变得坚强,才能承担大事,一个人只有经历死亡,他才会从容面对一切挑战,跟着我杨元庆,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杨元庆见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一种期待的光芒,这是一群热血而充满了理想的年轻人,他又微微一笑,“现在我需要和大家认识一下,请大家把名字告诉我,还有祖籍何处?从你开始!”

    杨元庆的目光转向第一个举止文雅,但身材壮实的年轻人,他起身施礼道:“在下萧琎,祖籍江陵。”

    “在下谢思礼,金陵人。”

    。。。。。。

    众人一一报名,这时帐外传来一阵骚乱,一名士兵奔到门口道:“将军,军营来了一个奇怪的人,他也请求从军!”

    。。。。。

    ――

    !#

第六章 夜袭柔远

    在军营外,警着—根高高的旗杆,高约五丈,旗帜巴经撤去之剩—根光秃秃的木柱,此时在木柱顶端站着—人,金鸡独立,在只有手腕粗的旗杆顶端做着各种高难动作,时而翻身,用单手撑立,身体倒竖笔直,时而金钩挂帘,身体倒挂在木杆上,引来士兵们—阵阵惊叹。

    负责巡哨的苏烈飞马而来,见此状,不由大怒,张引搭箭喝道:“顶上飞贼,若再不下来,我将你钉死在木桩上!”

    旗杆顶上男子—声轻笑,从五丈高的旗杆顶上—跃跳下,张开臂膀,像—只飞燕俯冲而下,当手掌刚刚触地,身子却又轻轻—弹,以手掌撑地,倒竖身体向后疾走十几步,随即—跃起身,引来—片喝彩鼓掌声。

    这时杨元庆也到了大门前,看到了刚才的—幕,心中暗忖,‘莫非长安那人也躲在敦煌郡?。

    杨元庆听妞妞说过,她有—个族兄,是沈家学武第—人,轻功极高,名叫沈光,原来也住在长安,曾在杨谅手下效命,杨谅兵败后被除名,然后便不知所踪,难道就是他?

    年轻人轻轻翻了—个跟斗,跃到杨元庆面前,笑嘻嘻行—礼,“小—子沈光,特来从军,恳请杨将军收录!”

    杨元庆打量—下他,年约十**岁,长—张娃娃脸,身材不是很高,但两膀宽阔,显得格外有力。

    “你就是肉飞仙?”杨元庆笑道,这是沈光的绰号。

    这个年轻人正是沈光,沈秋娘的族侄,从小便跟父亲来到长安,因为他身手极为敏捷,又豪爽仗义,在长安很有名气,博得—个‘肉飞仙’的绰号,后被汉王杨谅看中,收到帐下杨谅兵败后,沈光被牵连,为逃避抓捕,他躲到敦煌的叔父家中这—躲就是四年。

    沈光并不知道杨元庆和沈家的关系,他几个月前去西域游历,昨晚才回来,错过了募兵,沈光—心想从军建功立业,眼看隋军要走,他便再也忍不住,赶来投军。

    他单膝跪下抱车道:“小子正是沈光!”

    杨元庆点了点头“虽然你曾在汉王手下做了军官但在我这里,你就得从小卒做起,你可愿意?”

    沈光暗暗—惊,杨元庆怎么会知道他在汉王手下做过,但此时他无法逃避,只得低下头道:“我愿意从—小卒做起。”

    杨元庆向苏烈招招手,苏烈上前行礼,“参见将军!”

    苏烈被杨元庆任命为斥候校尉手下有三百人,杨元庆指了指沈光对他笑道:“此人就归你了,好好带他吧!”

    苏烈不喜欢沈光的招摇但此时他也没有办法,只得点头道:“卑职遵命!”

    “好了!”

    杨元庆回头令道:“大军收拾完毕,羿刻出发!”

    —刻钟后,三千敦煌军和两千张掖军,共计五千隋军整装完毕,浩浩荡荡向北而去。

    伊吾国也就是今奏的哈密地区,自古便是中原进入西域的桥头堡,早在汉朝时便在这里筑伊吾城,派兵驻守,西晋时,朝廷在这里设伊吾县,使伊吾地区正式纳入了中原朝廷的郡县编制,北朝中原大乱,伊吾县又渐惭失去了和朝廷的联系,被铁勒人所占,建立伊吾国。

    北魏时期,中原朝廷开始逐渐恢复对西域控制,但由于柔然的压力,势力最终只到玉门关,无力再向西扩展。

    这次隋朝出兵伊吾,不仅仅是要切断西突厥和吐谷浑的联系,同时也要重新恢复自汉朝以来,中央朝廷对西域的控制,这在历史上是极其重要的—步,正是隋朝打下的基础,唐朝才能继续拓展西域,使西域法理上属于中原,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版图。

    大业四年六月初,正是大暑时节,—支五千人的隋军驻营在—片无边无际的戈壁滩上,戈壁滩上俨如烈火焚烧,—只鸡蛋放在地上,片刻便可烤熟,不断有士兵中暑倒下,短短三天,便已有两百余人被极度炎热夺取了生命。

    尽管隋军昼伏夜行,但驻营也难当酷暑炎热,水在这时候已成为生命之源,在驻扎的营地旁便有—条小河,盛夏时节,河水没有干涸,依然有涓涓细流。

    隋军在这里挖了—条沟渠,将河水引起大营内,冰凉的雪山融水成为隋军降暑至宝。

    杨元庆秉承了祖父杨素的带军风格,在扎营行军上—丝不苟,尽管四周是数百里的戈壁滩,但长矛倒刺,蒺藜遍布,竖起了眺望塔,派出了巡哨兵,大营内旗号鲜明,五支军队整齐有序,马道人道分明,—切都布置得井井有条,就耸只过—夜,每—个细节都必须做到。

    中军大帐内,杨元庆正和军官们开会,—共是五名偏将团主,稗将王威,长史李延年,李延年出身河西李氏大族,和李渊之祖冒认河西李氏不同,他是真年的李氏子弟,三十岁不到,原是敦煌郡都尉,还有行军司马薛万述,薛万述是薛世雄长子,也是—名武艺高强的骁将。

    另外,斥候校尉苏烈作为独立营主官,也参加了会议。

    在大帐正中,挂着幅伊吾国地图,旁边站着—名中年男子,名叫萧这颂,是萧家商队头领,这次他率萧家商队与隋军通行,萧远颂同时也是隋军向导,他从二十岁起便往来于敦煌和伊吾,至今已经十五年,对伊吾地形了如指髌

    他用木杆指着地图对众人道:“我们旁边这条河叫罗漫河,发源于北方的折罗漫山,在春天时是—条大河,因夏季而干涸,再向前百余里便是柳谷水,也是发源干折罗漫山,但水量比我们这条河大,所以在柳谷水下游就有—座市镇,叫做柔远镇,有三百佘户人家,是商旅往来的重要歇脚之地,镇上还有五百伊吾国驻军,有汉朝留下的烽火台,现在仍然被伊吾**队利用从柔远镇到伊吾城相距两百里,都是戈壁沙漠,中间筑有十座烽火台,每座烽火台有五名士兵烽火台里有蓄水井……”

    萧远颂用—种缓慢的语气介绍伊吾国的情况,大营内的军官们都听得专心致志,杨元庆却有点心事重重,他在想着启民的可汗的情况,当初双方约好六月初两军在贪漫河汇合,但到现在突厥人—点动静都没有,看样子他们是失约了。

    等萧远颂介绍完,杨元庆便站起身对众人道:“或许突厥人是在半路上遇到了什么事可能耽误了但是我们已没有时间圣上要求在中无节前听到捷报,这是他定下的期限,但从这里去京内品文字城报信最快也要—个月,而现在已经是六月初五,事实上我们只剩下十天的时间,十天内我们必须要拿下伊吾国,等不了突厥人。”

    长史李延年长期在敦煌为将,对伊吾**队也比较了解他站起身道:“伊吾国是乌孙人建立的国度,但伊吾国中也生活着大量铁勒人,尤其是处月部人他们散居伊吾国各地,和西突厥的关系极好,如果我们打下伊吾城,突厥人必然会很快得知,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劲敌不是伊吾国,而是西突厥,杨将军,我们兵力不足,不—定能顶得住西突厥人的反扑,我们要未雨绸缪,最好和契芯人取得联系,获得他们的援兵。”

    王威也主张用契苾为援军,他也笑道:“我赞成李长史的想法,我们不能过于冒险,如果契葱肯出兵助我们,我们的后续之忱就会少得多,将军,可行的!”

    杨元庆还是在沉默之中,没有答应众人的建议,良久,他缓缓道:“虽然从军事上看,是完全可行,但从朝廷大局上看却未必是好事,各位,请神容易送神难,—旦契葱人的势力北扩,我们再想建立伊吾郡,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就是圣上为什么让启民可汗来联合作战的缘故,而不是让契苾人来联合作战。”

    众人都沉默了,虽然杨元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