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10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我也不隐瞒了,我几天前接到了兄弟的来信,也就是长沙郡萧太守,刘将军应该也知道,他告诉我,楚王很重视南方世家,所过之地都会一一安抚,令人鼓舞,刘将军,现在的大势你也应该明白,唐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在这个大势下,我们这些江陵世家该怎么选择?相信刘将军也是明白人,不用我多说。”

    话已经渐渐说白了,刘方智喝了一口茶,脸上露出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就仿佛突袭一样,他忽然问道:“梁郡太守萧琎是萧兄什么人?”

    萧彦钦呆了一下,这才明白,原来他们的老底早就被刘方智知道了,不过这让他心中又升起一线希望,刘方智知道了却不告诉柴绍,这就说明刘方智心中有想法。

    萧彦钦尴尬地笑了笑,拱手道:“实不相瞒,正是犬子。”

    “哦!”刘方智长长哦了一声,“我明白了。”

    “好吧!多谢萧兄能坦诚相告,我保证替萧兄守住这个秘密,不会泄露出去,时辰已不早,萧兄请先回府吧!等会儿萧府门前巡哨的士兵又会出现了。”

    说到这里,刘方智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又道:“余寿仁将军昨天还对我说,要好好保护江陵大族,尤其像萧家这样的名门,他对萧家似乎很有感情啊!”

    “大家都是乡党,互相照顾,应该的嘛!”

    萧彦钦心中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便起身笑道:“那就不再打扰,我告辞了。”

    萧彦钦告辞走了,刘方智背着手走到大堂前,望着黑沉沉的夜空,他眼中闪烁着一种难以捉摸的光泽,他的心思很难让人摸透。

    。。。。。。。

    从襄阳城到江陵城并不遥远,两地间相距约四百余里,中间相隔着荆山余脉,过了荆山后,山势逐渐减缓,然后便是一望无际的荆南平原,如果是强行军,只要三天时间便可以从襄阳赶到江陵。

    在荆山余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修有一条宽敞平坦的官道,这条道路是连接荆襄南北的要道,但平时也只是山区短途商旅和行人较多,一般长途商人都会走水路,可以用船运载更多的货物。

    不过这段时间,官道上的行人明显偏多了,尤其是商人,赶着骡驴,满载着货物匆匆赶路,这也是受到荆襄战役影响,隋军收缴长江北岸的船只,使得货船奇缺,商人们只好改走陆路。

    中午时分,几名年轻的商人正坐在路边大石旁歇息,一名年轻后生拿着水葫咕嘟喝两口水,向四周看了看问道:“吴大哥,你说我们这一路北上,能做成大生意吗?”

    “怎么不能,从襄阳到江陵,能做大买卖的道路就这一条,肯定能遇到大买家。”

    说话的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汉子,古铜色皮肤,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看得出非常健壮,他们一个有四人,牵着十几条毛驴,满载着今年刚采的新茶,看他们样子,似乎踌躇满志地想做笔大生意。

    这时,一名骑着骡子的小商贾从北面匆匆奔来,对他们几人大喊:“你们快点离开,北面有军队来了,看见你们的毛驴可要充军的。”

    四人对望一眼,黑皮肤汉子当机立断道:“进树林!”

    四人牵着毛驴躲进了百步外的一片树林,刚进树林,只见一队骑兵疾速奔来,约一百余人,这是先头探路的斥候,他们兵分两路,向两边树林奔来,两边树林里藏有不少躲避的行人和商贾,众人见骑兵向树林奔来,吓得纷纷向树林深处逃去。

    但斥候骑兵并不在意这些路人商贾,几乎对他们视而不见,骑兵斥候是来查看没有敌军埋伏,搜查了一圈没有异常,骑兵斥候队又继续向南飞驰而去。

    几名年轻商人没有被重视,此时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官道上,他们很清楚,最多相距十里,后面必有大队人马,果然,一刻钟后,一支声势浩大的军队沿着官道疾速南下。

    这是一支五万余人的唐军,正在急匆匆向江陵方向行军,在队伍前面旌旗铺天盖地,一杆唐军的赤白旗高高飘扬,赤白旗镶有金边,就意味着这是王旗,只有李孝恭才可能有资格使用金边王旗,连柴绍也没有这个资格。

    四名商人的眼中一阵惊喜,他们没想到竟然是李孝恭亲自领兵南下,为首大汉默默注视着这支军队,军队的兵甲、马匹、士气、辎重等等重要军情都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

    这支五万人的军队完全走过,至少要一个时辰,为首商人一摆手,他们匆匆离开了树林,来到山后另一处空地上。

    年轻商人从毛驴背上取过一只鹰笼,这时,为首大汉已经写完了情报,将情报塞进绑在鹰腿的竹筒里。

    他们打开鹰笼,一只鹰信展翅飞起,迅速飞上了天空,在天空盘旋两圈,一声长鸣,向南疾飞而去。

    队伍中,李孝恭抬头注视着天上的雄鹰,他的眼中充满了疑虑。。。。。。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d

第五十章 夜营危机

    过了长林县,再向南走数十里,便渐渐走出了山区丘陵地带,进入了荆南平原,这片一望无际的平原也被称为江汉平原。

    这里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一直便是南方主要的粮食产区,萧铣选择在这里建国,便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粮食产量,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更重要是,这一带没有受到隋末大乱的影响,相反,大量中原难民躲避战乱逃到这一带谋生,给江汉平原带来充沛劳动力。

    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分布着大片森林,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河流从森林内穿流而过,像玉带般蜿蜒在平原之上。

    就在河流两侧,点缀着一座座村庄,它们就像一串串明珠般,穿缀在江汉平原的大地上。

    在当阳县以东的一片森林内,歇息着一支近两万人的骑兵,这支正是从江陵北上的隋军骑兵,由杨元庆亲自率领,他将拦截地点选择在当阳县境内,这一带地势平坦,河流不多,非常适合于骑兵作战。

    隋军骑兵们已经在这片森林里等候了整整两天,此时夕阳西下,余晖将一片紫色的晚霞洒在荆襄大地上。

    杨元庆站在森林旁,负手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这里曾是当阳古战场,当年也就在这片土地上,曹操的大军追上了仓惶南逃的刘备,爆发了长坂坡大战。

    此时所有的战火和喧嚣都已沉寂,历史已被厚厚的黄土淹没,而就在这片土地上,即将要爆发一场新的战争,一场将决定天下大局的战争,对此杨元庆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时,王君廓慢慢走上前禀报道:“殿下,从长林县过来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斥候是在长林县发现了唐军主力。那么今天晚上,他们就可以过当阳了。”

    杨元庆缓缓点头,“他们应该在当阳县扎营,明天一早渡过荆水。搭浮桥至少需要一个时辰。”

    “殿下是想夜战吗?”王君廓小心翼翼问道。

    杨元庆有些奇怪地瞥了他一眼,王君廓立刻自嘲地笑了笑,“卑职明白,夜战是我们的优势,自然要充分利用。”

    杨元庆淡淡一笑道:“李孝恭率领的这五万人,其中有三万是从关中调来,战斗力不弱。我们的骑兵已经身受太多战争,应早日让他们荣归故里,尽量减少伤亡,为帅者应该体恤自己的士兵。”

    杨元庆这句话里含着深意,王君廓听出了楚王这是在警示自己爱惜士兵,他连忙诚惶诚恐道:“卑职记住了。”

    杨元庆笑了笑,“耐心等待吧!应该很快有消息传来了。”

    他话音刚落,只听大树上传来士兵的大喊:“殿下。斥候回来了。”

    杨元庆精神一振,向西北方向望去,只见远处出现了两个黑影。正是两匹战马的影子,正向这边疾奔而至。

    片刻,两名骑兵斥候飞奔而至,翻身下马,奔至杨元庆面前单膝跪下道:“启禀殿下,唐军五万主力已经在西北二十里外的白马坡扎下了大营,不是临时休息,而是过夜扎营。”

    这消息令杨元庆大喜,他随即下令道:“再休息半个时辰出兵!”

    。。。。。。。

    白马坡在长坂坡以北,名义上叫坡。实际上只是一片略略隆起的小丘,荆水便从白马坡旁流淌而过,荆水又叫漳水,是南郡的一条主要河流,河床宽阔,水流湍急。一般在南面三十里外长坂坡渡河,那边水流稍缓。

    就在漳水旁,驻扎着一片密集的军营,军营属于过夜式扎营,没有构筑板墙,而是用矛刺在外面围了一圈,里面又用大车包围,在大车内圈,密集的帐篷一顶挨着一顶,驻扎了五万大军。

    五万唐军主要以步兵为主,但也有少量骑兵,从襄阳南下,他们疾速行军两天一夜,士兵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迫不得已,李孝恭只好下令扎营休息,明天一早再出发,争取明天晚上抵达江陵城。

    大帐内,李孝恭站在一台沙盘前沉思,这台沙盘主要是荆襄地图,他心中还在想着南阳隋军,如果他的军队南下,襄阳城只有三万守军,一旦隋军大举来攻,杨恭仁能否守得住。

    不过襄阳城池高大坚固,防御能力极强,三万守军坚守城池,再加上杨恭仁的指挥能力,隋军要想攻破襄阳城,至少要十五万大军,再加上重型攻城器,否则襄阳城很难被攻破。

    李孝恭又想到了唐朝,可以说,现在整个朝廷都在关注荆襄战役,如果唐军在荆襄战场能取胜,那么唐军将趁势向东进攻,席卷整个南方。

    隋军的战线也必将收缩,战争会暂时偃旗息鼓,唐朝就有了喘息之机,极可能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这也是最好的一个结果。

    李孝恭微微叹了口气,现在唐朝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他的肩头,他能否支持得住?

    就在这里,外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