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崛起-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去管赵楷胡思乱想些个什么,边吃边感悟,黑乎乎的、软塌塌的就是出自王府大厨?酸不酸涩不涩的,就是所谓的宫廷御酿?

    韩望只是越发觉得有必要让太白楼尽快开张很有必要。一种全新的饮食体验,一种前所未有的餐饮文化,在新的消费理念的影响下,每个人都有权利活得更美好!

    而太白楼在高调亮相的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全面落实会员制和好评权在东京城的实践。一定要顶住压力,无论如何都不能撤。堂吃的顾客都能得到一张菜品评价单,依据自己喜好给菜肴评分。

    太白楼韩望花重金招募三个大厨,南北荟萃,厨艺超群。选择了二十四道主菜,四十八道辅菜,十八道凉菜,八款汤品,十二道甜点。做成会员目录,直接拜送到会员府上,接受官员富商们的好评度打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白楼就是自己设在京城的一个点,由商业头脑最灵活的韩二亲自坐镇。韩二来东京之前,韩望足足培训了十天,拿出了一份在实践中整理出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有了这本制度,韩望相信没有自己,韩二也能在东京打响名声。

    在享用完王府美食之后,郓王有意无意提到了将来的事情,说自己有志于国富民强,希望能得到韩望的支持和帮助。虽然委婉,但是期望韩望投效之意露了出来。

    韩望一边拍胸脯打包票,一边说已经获得官家授权,正准备在易州试点,振兴工业,搞活经济,拓展民生。官家交代的任务是六百万贯一年,自己现在手忙脚乱,邀请郓王务必莅临指导。

    “乐舍,韩望如何?”

    “此子恐非池中之物”(未完待续。)

一**章 分一杯羹

    赵佶认玉皇大帝为祖先,以道教立国,还声称玉帝托梦给他,将由他来振兴道教,所以现在道士都可以拿薪水。

    梁师成除了上朝和侍驾,每日午后都在自家的道观静修,说到底就是为了顺赵佶的心意。否则原来一个书艺局的杂役,怎么会********捣鼓道教?作为一个奸臣,迎合上好是的必然技能。

    虽说静修时外客一律拒见,但是有一个人例外,就是时任少宰的王黼。

    王黼和梁师成是隔壁邻居,两家之间的院墙上有一道被假山所隐蔽的小门,两人但有重要信息,不便登门拜访的,便由小门互通。

    进入道观后,王黼低头哈腰的来到梁师成跟前,喜滋滋的表情按耐不住。王黼就是梁师成推荐是皇帝的,由于其风仪俊秀,得到官家赏识,一年之中连升八级,号称有宋一朝第一人。

    受了这个恩情,王黼自始至终都毕恭毕敬,以子侄辈礼侍奉梁师成,每见必称“恩府先生”。王黼一旦上位,借着梁师成的权势,大肆卖官鬻爵,造成民怨沸腾,朝野议论纷纷。

    对于梁师成而言,王黼这种自寻死路的做法愚不可及,但是他丝毫不劝解一字半句。王黼被查抄下台对梁师成只有好处,毕竟可以用严厉惩处大贪官纾解一下民众的愤怒,表示朝廷清正廉明的决心。

    另外,不知道有多少新的王黼、李黼在等着恩府先生提拔推荐。牺牲了一个王黼,却能让朝野上下都要念着梁师成的好。

    “将明,扰人清修,罪过不浅呀”梁师成装模作样扶正五彩莲华冠,“这次来,又有何事?莫要再弄你那些俗物来烦咱家!”

    王黼一见梁师成发话,自然心情大定,“若是小事,岂敢劳动大人大驾,昨日闻听连胜军韩望,许了官家易州一年六百万贯,特来相商”

    “六百万贯你也当真?易州虽说宋辽边境通商要地,目前年入不过百万。即便他有再大的本事,一年之内,能有两百万贯算顶天了,说六百万贯九成九是哄官家开心”梁师成根本不相信六百万贯,这种用欺瞒行为讨上司欢心的事见的多了。

    “大人说的是,过十抽一,两百万贯也不少,且官家开支日渐增加,着实难以为继”王黼接着说,“此子白手起家,办了三家钢厂,两家酒厂,一所蒙学,一座园林,十数家作坊,估算下来有五百万贯资产”

    “这又如何?难不成还能全收上来?须知道,那些产业牵扯到当地大小官吏、富商士绅、种帅、刘帅,不是那么好吞的”

    “易州安插几个人过去,若是完不成六百万贯,必要时拿住韩望,逼他吐出股份,两百万贯还是能有的”这个两百万一出,梁师成也不得不侧头看了一眼王黼。

    的确,自己迎奉官家也有些捉襟见拙,市面上的材料物价一日贵过一日,必须要有外来财源。二十万贯,梁师成还看不上眼,但是两百万贯,不由得自己不动心了。

    安插几个人倒不是问题,本来密谍司就在韩望军中,真定、保州、易州、雄州俱有日报,易州发生的一举一动,都如掌观纹。

    梁师成当下便说“也好,为了确保官家恩宠不会被随意糟蹋,你委派两个得力的属下去关照一下,也是臣子的本分。记住此子太过敏感,若非万不得已,且不可轻举妄动。”

    嘿嘿,这下易州保州就尽在手中了,过段时间找个由头就把韩望抓起来。剩下什么富商士绅,什么大小官员,还不乖乖的把银钱送来?成了!

    看着王黼贪婪的模样,梁师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着。

    蔡府,蔡京的府第。

    昔日车水马龙,如今门可罗雀,

    在赵良嗣看来,世态炎凉莫过于此,今日过府主要是有关燕云归复新举措,想得到老公相的认可。秦桧是赵良嗣的盟友,白沟之后,赵良嗣与童贯已经有了裂痕。

    这秦桧还没动作身,就收到妖魔鬼怪蠢蠢欲动的消息,必须找到一个重量级的盟友压制对方。赋闲在家的蔡京,就是最合适不过,虽然去职,但是蔡氏子弟、门生、故旧遍布天下,说句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今日前来,赵良嗣是以晚辈的私人身份拜访,名为求教,实为探讨。蔡京得到通报,心中了然,请赵良嗣到书房见面。

    赵良嗣进入书房,蔡京正在泼墨挥毫,待蔡京落笔后,上前躬身见礼,“老公相安好!”

    “切勿多礼,老朽,已是闲翁耳!”蔡京又招招手,“龙图替老朽看看这幅字如何?”

    赵良嗣靠近,才看出蔡京将写的是《破阵子》,便问赞道“好字,好词!敢问这首新词何人所作?”

    蔡京见赵良嗣不知,笑而不语,反问“龙图,所为何来?”

    赵良嗣见蔡京打哑谜,也不再兜圈子“说来惭愧,赵某倡议联金攻辽,却屡屡不成。眼看复燕平辽大业徘徊不前,心中焦急,特来请教”

    “龙图所言不虚,辽帝沉湎酒色,国政疲糜,契丹必亡,此乃大势所趋。”蔡京招呼赵良嗣落座,“燕云之地,是抚是剿,昨日朝堂之上已有公论。蔡某亦因此去职,恐怕龙图所问非人吧?”

    赵良嗣欠身抱拳,“朝堂之上是非自有公论,今日老公相赋闲,他日就能起复。如今抽身旁观,坐看云起云落,岂不正好?只是良嗣全部心血系于燕云,还请老公相可怜在下的一片赤诚,援手之情不敢忘却。”

    蔡京沉吟半晌,才慢条斯理地说“种师道、刘延庆大兵压境,为何你等偏钟情于那韩望?”

    “会之所言,此子,大才,眼光远见卓识。白沟之后,唯有此子可教人放心。官家已经许了他易州专权,他三个月内拿下燕京,”赵良嗣给蔡京讲解着韩望的为人和长处。

    “一年六百万贯,三个月拿下燕京,韩望好大的口气啊”蔡京多年户部经历,对于易州一年六百万贯的岁入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

    “这里有一份秦会之的《真定见闻实录》,记录了他在真定所见所闻的一切,还请蔡相斧正”(未完待续。)

一九零章 马经新解

    蔡京官场多年打拼的资历,最值得称道就是他的涵养。尽管知道秦桧的见闻录中,会有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内容,依然接过看了起来,翻开扉页,是秦桧撰写的卷首。

    宣和四年六月,余自京赴真定,旅途不过五日,行程不过千里。得遇南归义士韩望,其风仪绝佳,谈笑诙谐,学识广博。

    率众抗贼,起于荒僻,十人破敌,义援友军,百人设伏,吓阻千骑,百人夺雄州,半百下保州,连战连捷,智勇无双。

    合冯庄、三林、大王、小王、响水、梁子为六联。其开蒙教习,稚童敏而好学,犹能身体力行。创钢厂,开酒厂,十余工坊,点石成金不过反掌。炼酒精,缝伤口,医护一体,救死扶伤造福一方。

    忆秦娥,卜算子,青玉案,字字珠玑,篇篇华彩。聚义勇,严军纪,明赏罚,身先士卒,将士效命。常言北敌,莫过女真,誓言复燕,永为藩篱,保大宋金瓯无缺。

    如此英雄,几多风流,桧不胜钦佩,谨以此记之。

    蔡京心中一笑,这个秦桧为了韩望倒是肯下功夫,弄了这么一个真定见闻实录。说的这么天花乱坠,先看看都有些是么名堂。

    开篇就是蒙学,秦桧将冯庄蒙学详细介绍,如何创办、招生、教学、激励、考评不惜笔墨详细记录。其次是经商,钢厂、酒厂、各种作坊,互相联动,集约化合作,效率效益倍增。再次就是建军练兵,从招兵、训练、军纪、赏罚、兵种合成、联席参谋,后勤保障等诸多条款逐一描述。最后就是当地军政首脑评价,当地民生变化,实战对照以及个人见解。

    尽管略略翻看,但是这么详实的记录倒是出乎蔡京的意外,洋洋洒洒足有两万字,这些记录形容并茂,言之有物,完全可以当做一个范本,看来不是简单吹捧。

    当即将书册摆放在书案右手位,还特意将镇纸压住。“龙图,老朽年迈,适逢去职,欲往明良山避暑,燕云之事恐难助力。唯望龙图志存高远,更进一步!”

    蔡京当即拒绝了赵良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