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坚还找一个人没有找到,那就是苏东坡的老父亲,老苏同志。石坚对苏洵地文章可以说有许多倒背如流。特别是其中的论兵文章,这可是一个人才。但石坚不知道人才是不错,现在老苏才二十一岁,还不喜读书,到处游玩。他真正开始读书还在二十五岁后,但也没有考中进士,是因为制策被朝廷破格任用,也因此他终生没有做过多大地官职。石坚到哪里找得着,即使找到了也是一个浪荡哥们,不管用。

 

     然后石坚又带了几十个举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现在谁考中进士也愿意去大洋岛,除了你让他当转运使还差不多。就是这几十个举人,也还是看在石坚百战百胜地份上,否则现在大洋岛这么乱,他们也不愿意去大洋岛。

 

     十月初六,石坚带着三万大军出发,当然是从水路走的。赵祯与文武百官亲自送出城来。

 

     石坚向吕夷简说道:“朝廷虽然善待百官,可是我们官也要以身做则,抚爱百姓,生活朴素,这样百姓才没有怨言。”

 

     现在宋朝官员地生活作风太奢侈了,天理教也会在上面做文章。石坚说到这里,他看看自己身边这几十个举人,再想想大宋地冗官,也是在心里叹息。现在宋朝地官员达到了二十万人!而且薪水很是丰厚。别的不说,象寇准天天在家点巨烛,使家里亮如白昼。吕夷简的伯父,也是一代贤相吕蒙正喜欢吃鸡舌汤,每天为了让他喝一碗汤,家中要杀上几百只鸡才能满足。石坚的结拜大哥宋痒的弟弟宋祁夜夜狎妓饮酒,他哥哥劝他,他还说当年寒灯苦读,不就是为了活到这份上吗?最奇怪他一生平安无事,也没有得什么花柳病,或者他身上有特殊的抗体?

 

     这些大臣都还算好的,还有比他们更糟糕的。象吕夷简也继承了他伯父的遗旨,生活也不简单。可是石坚挑选官员到大洋岛时,硬是没有一个大臣前去。怕吃苦了!

 

     当然象石坚这样生活简朴地大臣也有,那是大熊猫,反而皇上不喜欢,他会想,朕给你发了钱,你不花,还想用来买名声?难道你想图谋不诡。反正这理儿讲得屈得慌。

 

     这一次天理教闹一下也好,否则宋朝这些顽疾没有法子改了。你敢说改革这个弊政?那么多官员都是这样,用唾沫淹也将你淹死。

 

     吕夷简也知道他生活朴素,可并不是很赞成他这样做,只是笑笑不语。

 

     石坚这才向赵祯说道:“陛下,请保重。”

 

     赵祯嘻嘻一笑,说道:“朕也祝你马到成功,石爱卿,好久没有作词了,来一首吧。”

 

     石坚郁闷,到底是国事重要,还是作词重要。不过赵祯都没有认为作词会比国事重要,但他这是对石坚有着强大的信心而已。

 

     石坚只好来了一首陆游写的诗: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三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讨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从檄下。筑城绝寨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始用天圣年。驾前六军错锦旗,秋风鼓角声震天。峰前尽亭障,平安火在交河上。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因为早写一百多年,五百改成三百。是石坚征,亲改讨。后面初私人认为与前初重了,改始。淳熙年改天圣)

 

     这首诗是陆游写的最好地几首诗之一,恣肆雄迈,场景宏丽。唯独就第二个初用得有些重了。

 

     当然石坚“信手拈来”,也符合他一惯作词写诗的特点,那就是大雄壮迈。

 

     众人都喝了一声彩,然后石坚在众人地瞩目下,他带着包拯与余靖,跨上了战船。一会儿,船队扬帆而去。

 

     ps:这几天到上海有事处理一下。所以更得少。后天回去,将会继续爆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

第三百九十九章 神罚(一)

    坚走的是水路,而赵蓉她们与小雨走的是旱路。由护着直奔上海。这是因为小雨还小,绿萼的肚子已经大了。现在更大的海船也不能行到京城。而这些小船只上,蒸汽机的轰鸣会吵着绿萼与小雨。他们在上海汇集,然后连同三万大军直奔大洋岛。

 

     或许这样也违了例了。但不管是朝廷与官兵,他们就不是这样想过。反而认为石坚那是成绣在胸,当然现在没有那个成语,也就是那个意思吧。不然人家那有胆量将妻儿老小全部带到大洋岛,如果他失败了,身为男人还有逃路的希望,可指望他家那几个金贵的婆娘还有一个几个月的小家伙以及一个大肚子,能跑得了么?

 

     而且这就象谢安一样,前面打得一塌糊涂,可他还在安心地下棋,为什么,人家有把握打赢这一仗。石坚毕竟不是一个武人,他是一个文官,虽然没有招妓来助兴,可带着自己的几个妻妾也算一件风雅的事。

 

     石坚这样一来,那些海客也定下心了。并且朝廷也答应了,等到大洋岛平息以后,该是谁的财产还是谁的。连这次朝廷征用海客的船只也是照造价采购。这也是理论上的一种说法,原价也可能是原价,但经过各级官员的克扣,到了海客手上能有多少,就不得可知了。不过这一次事情严重,还有石坚命令梅道嘉的机速房与皇城司的人监视,这些官员并没有做得太过份。

 

     而且海客也比朝廷更急切地想要收回大洋岛。

 

     现在海客在大洋岛地投资分为三种。一种是不把鸡民蛋放在一个蓝子里面的,他们各行各业都是投资,比如在西北,还在内陆,都有资产。这一类心里也焦急,但也没有到火烧眉毛的地步。第二种人就是看中大洋岛的暴利,将所有资金全部投到大洋岛,这一类人心里很焦急。还有第三种人,他们本身财产并不多,急于想发财,不但将自己财产投资到大洋岛,还向别人融资,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拿高利贷。现在还清了还好,没有还清的,如果大洋岛收不回来他们上吊的心都有了。因此他们比第一种人还要涌跃,用现代一句俗语说,这叫追仓。现在只有指望石坚早一点将大洋岛局势平息,他们才能继续赢利。

 

     所以这次朝廷征集海船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相反进行得很顺利,六十多条长达百米的海船在石坚还没有出大运河时,就停泊在上海港。并配置了一些小艇,以便他们容易登陆和相互沟通。

 

     并且朝廷也为石坚这次出征大做宣传。这次大洋岛的失事,对朝廷的损失很大。不但那些海客地税收,大洋岛现在地事情越来越大,一些土著人夺下了海船,还不断地向大海进军,将从两湾大陆回来的宋朝船只拦截,甚至抢夺下来。当然还有一条航线,那就是从石坚前世的西萨摩亚群岛插到瑙鲁,也就是现在宋人所说的西珍珠群岛,从新几内亚岛北边穿过,回到宋朝。但现在与江;那次探险不一样。现在宋朝的海客规模壮大,虽然从两湾大陆到大洋岛也有一系列地小岛屿,并且在石坚鼓励下,他们主动在这些岛屿上种上蔬菜,为自己补充供给。但那只是暂时的供给,从两湾大陆到大洋岛两万多里地海路,就是船再快,他们也必须到大洋岛上做一次大规模的供给,否则根本供给不够。而且现在这季节,从北边这条航线也正是风季,不是很安全。

 

     这样也等于切断了两湾大陆的航道。这是宋朝与海客财政上的损失。

 

     还有一点,那就是粮食。虽然石坚一直普及杂粮,如果不是棉花,现在宋朝可以说不会为粮食发愁。可现在各种棉纺业的兴起,可以说西亚甚到欧洲人都在穿宋朝的棉布衣服。是为国家带来了巨大地收入,并且现在就是棉花普及了,也比石坚前世的棉花价格高。这样一来,许多地方都在种植棉花。不过以前宋朝可没有为粮食发愁过。

 

     大洋岛许多土地都比宋朝土地肥沃。也不是肥沃。多少年无人耕种。田力自然比宋朝地土地田力足。虽然粮食利润薄。但大洋岛面积大。土地多。只要将种子种下去。就是不管理。靠天收也有一个好收成。而且粮食不象棉花。沉实。容易运输。这样一来。宋朝有意无意之间。也对内陆种植棉花没有放在心上。反正有大洋岛地粮食供应。也不愁粮食危机。但现在一来。就让宋朝乱了套了。况且现在收复了龟兹。那么多让西夏地光兵折腾了大半年。也没有人耕种了。百姓全部在嗷嗷待哺。现在他们属于宋朝地子民。不能不管吧。虽然宋朝也存着军粮。可天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只是一个爆竹引信。才开一个头呢?

 

     因此这次大洋岛全面失守。不但海客惊慌失措。朝廷也着急。连带着老百姓都惶恐不安。所以朝廷才将石坚出征地事大书特书。还特地将他带着赵_与赵蓉地事也夸张地写出来。连一些大儒也放下架子。为石坚这种行为歌。说他带着几位妻妾。到了大洋岛就象马头山一战一样。挥挥手。元昊地精兵灰飞烟灭。或者象在石嘴子山新城一样。一边弹着小曲子。一边敌人就瓦解了。

 

     不但朝廷不反对。海客高兴。将士心情也高兴。因为这些将士都是从西北带过来地。他们特崇拜石坚。而且听说是石坚亲自率领。其他地问他做什么?那怕石坚每天请一百个姑娘站在船头跳艳舞也没有关系。可换了别人。纪律再严明也不管用。一是路程远。二是敌人多。都说超过一百万了。在他们心目中。也只有石坚才能解决这场不对称地战争。现在石坚这样做。他们反而更高兴。

 

     一是石坚有把握了。二他们立功机会也来了。他们不象那些文人。没有了战功。这一辈子也别想出头了。

 

     石坚和宋朝这样地嚣张态度。可气坏了许多人。这简直是太藐视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