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打算好好教训他一下,结果被他那嬉皮笑脸的模样一闹,却烟消云散。
内侍心里,暗自吃惊。
人常言,大王视武乡侯若亲子。
今日一见,这哪里是亲子,分明比亲子还亲!
若不是知道,还以为曹朋是曹操的亲儿子。至少在面对曹彰等人的时候,可从未见过曹操这副表情。还赐坐?那是什么待遇!满朝文武当中,恐怕能得这种待遇的人,不超过十个。没想到,武乡侯竟受宠若斯?
回头却要警告一下那些小子们,莫得罪了这武乡侯,死都不晓得怎么死。
内侍极为惶恐的搬来了一个锦凳。
哪知道,曹朋看了一眼锦凳,却苦着脸说:“大王,你要骂我的话,先骂了再说。省的一会儿我坐下,大王你一发火,我还要站起来领罪。”
曹操,被气的乐了!
这混帐东西,简直是得寸进尺。
而今谁见了孤王,不是战战兢兢,偏他还是那痞赖模样,实在是,实在是……
人在高处不胜寒!
曹操而今称孤道寡,确是觉得寂寞许多。
荀彧虽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的抵触他,但自他封王之后,变得疏远许多,甚至不愿来邺城,依旧留守许都;而郭嘉呢?也表现的拘束不少。
再也没有当初那嬉笑怒骂的潇洒……
曹朋越如此,曹操就越是亲切。
曹朋算是号准了曹操的脉,人说曹操喜怒无常,其实他真是个性情中人。
“你曹阿福,曹阎王这么厉害,孤怎敢骂你?”
“大王,阿福永远是阿福,曹阎王三字,与我如浮云,不过谬赞而已。”
“谬赞?”
曹操哭笑不得,“你这混小子在河湟大开杀戒,可是让许多人指责……不少人在许都日报上,骂你杀人如麻,嗜杀成性,你居然还说谬赞?”
“虱子多了不怕痒,他们要骂,臣又能如何?”
曹操闻听,也不由得摇头苦笑。
话粗理不粗,说得倒是有理……不对,孤这是要责难他,怎地好像是为他叫屈?
曹操立刻收起笑容,冷哼一声。
“阿福,你好大的胆子!”
“是啊是啊,臣为了大王,胆子是极大的。”
“你……”
曹操哭笑不得,手指着曹朋,半晌后怒道:“那你且与孤说道说道,你收养孙策孤儿寡母,迎娶孙尚香,又如何是为了孤王?说得好,孤饶你一回。说不好,孤就让你滚回荥阳,做一辈子苦役,你听明白没有?”
苦役吗?
听到曹操这句话,曹朋这心里面,顿时松了一口气。
去荥阳做苦役?
岂不是和度假的性质,差不多吗?
他搔搔头,偷偷看了曹操一眼,按着昨晚想好的对策,躬身回答道:“大王,这件事,说起来的确话长。
非是臣不肯禀报大王知,实在是乔夫人叮咛,她对大王可是颇有顾虑。”
“嗯?”
曹朋正色道:“前年子建做铜雀台赋,大王可知?”
“孤当然记得。”
“可大王是否知道,有小人暗中作祟,将铜雀台赋的内容加以改动,弄的江东上上下下,尽人皆知,言大王对乔夫人姐妹二人,心怀不轨!
本来荆州之战,大王可轻取荆南。
何故江东一反常态,与大王交锋?这里面固然有孙权贪婪成性之缘故,但同时也是江东上下,对大王不满所致。特别是太史慈等一干孙策旧部,对大王是极其愤怒。臣为大王考虑,故而才隐瞒这件事情……”
曹操闻听,不由得一怔。
“江东流传什么?”
曹朋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子建做铜雀台赋,曾有‘连二桥于东西兮’之词句,大王可记得?”
曹操想了想,点头表示记得。
“可是在江东,这一词句却变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
“啊?”
“乔夫人在孙伯符死后,母子四人,受孙权迫害,日子过得极为艰苦。许多江东旧故,对此也心怀不满,却又碍于孙仲谋暴虐,不敢劝说。
有那开明之士,就是会稽太守贺齐,便通过陆逊找到臣。
哦,大王可还记得,当年荀衍先生出使江东,臣为书童随行前往,并在那时候,与江东华亭陆氏有所接触,还帮了一个小忙。陆逊后来便联系到臣,希望臣能够照顾乔夫人母子四人。只是没想到,小香也跟来。
臣就想,大王早晚,要对江东一战。
若孙绍在,将来大王也可以有一个借口,就说为孙绍夺回家业,征伐江东。如此一来,江东内部必然会出现分裂……如贺齐等一干孙策旧部,说不定会倾向孙绍。如此一来,大王征伐江东,便可以事半功倍。
叔父,你说我是不是为你考虑?”
曹操闻听,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若真的如此,倒也是一个方法。只是为孙氏讨伐孙氏?曹操心里,终究有些别扭。
但不可否认,若孙绍在,的确可以促使江东分裂。
只是这个度要把握好,既要控制好孙绍,又不能养虎为患……曹操考虑的,显然要比曹朋更加周详,也更加长远。他手指轻轻敲击书案,目光灼灼,凝视曹朋。
而曹朋,则坦然而立。
“孙绍,而今是你学生?”
“正是!”
“老师为学生出头,倒也能说得过去。
只是这个关系,还是有些疏远。阿福,你既然娶了孙尚香,何不与孙氏再亲近一些?这样子将来为孙绍出头时,想必江表上下更容易接受。”
更亲近?
曹朋愕然不解。
“呵呵,孤也知道,那二乔姿容甚美。
人言孤欲揽二乔,若真这么做了,反而称了某些人的心思。不过,孤虽不能揽得二乔,阿福你却为何不深闺锁大乔?岂不是能更加亲近一些?”
“啊?”
曹朋长大了嘴巴,有些懵了!RO!~!
..
第709章 谁家江山
恍恍惚惚凄凄惨惨戚戚!
第710章 师徒?父子?
第711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求月票,求推荐票)
铜雀台距离邺城,不过十八里。
日间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上百人被关进了邺城大牢,曹操虽身在王都,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可问题在于,曹操至今没有做出任何表示!
这本身也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他对环郎,也不是很满意……
也许在曹操内心里,未尝不存着要借曹朋之手,教训环郎的之意。谁都知道,曹朋是曹操手里一把锋利的屠刀,而且属于那种永不生锈磨损的屠刀。
阳光明媚,普照大地。
王都御花园中,卞夫人笑盈盈的坐下,环视众人。
周遭,尽是曹操的那群夫人,林林总总算下来,有十几人之多。七嘴八舌的向卞夫人倾诉。不过卞夫人始终是一副笑脸,不停的点头称是。
“姐姐,此事大王再不管管那曹朋,他这气焰,只怕会更加嚣张……”
“是啊,他不过是大王一个族侄,仗着立下些许功劳,就如此横行跋扈。莫不是这邺城是他曹朋的?打了人也就算了,还把人抓起来,究竟要做何打算?还有,那城门校尉是他大舅子,更是张狂,实在令人心忧。”
“……”
一帮子女人,叽叽喳喳的说着曹朋的坏话。
卞夫人始终保持微笑,只是点头。
待众人说完,她才开口道:“大家的忧虑,我已经清楚。
武乡侯也许是张狂了些,但若说嚣张跋扈,未免有些过了……尹家妹子,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可不要传出去。武乡侯不是靠着些许功劳起家,而是有天大功劳。大王视他若亲子,你刚才那些话若是传到了大王耳中,少不得会惹来祸事,以后要慎言方好。不过这件事,我会与大王知晓。想必大王会有决断,妹妹们也不必担心武乡侯会来找麻烦。
但有件事,却要与妹妹们知晓。
莫去招惹武乡侯,武乡侯便是个谦谦君子……
有些时候,遇事最好三思。莫听人说了几句,便乱了分寸。而今大王已不是当年,为天下人所瞩目。我等做事,就更要小心,莫坏了大王名声。”
卞夫人的话,很温和,却又带着些许警告。
女人们连忙答应,又聊了一会儿,这才告辞离去。
她们走了,但卞夫人犹自坐在原处。她的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笑容,片刻后拍了拍手,轻声道:“都出来吧。”
从花厅屏风后,转出了三个女子。
年长的,有小四十,年轻的,尚不满三旬。
其中一人,正是曹节之母,王昭仪。三人朝着卞夫人一礼,便坐了下来。
“刚才她们的话,可都听到了?”
王昭仪继续做闷葫芦,闭口不言。
倒是一个妩媚至极,眉眼中带着无尽风情的女子,柔声道:“不过一群蠢货,姐姐何必理睬?”
这女子,是邹夫人。
就是张绣的婶婶,那个曾还得曹操在宛城大败的邹夫人。
曹操兵败之后,邹夫人随着曹操一同到了许都。转眼间,已经过去十余年,却依旧是风韵犹存,妩媚动人。年过三旬,好似一颗熟透了的水,令人垂涎三尺。虽然膝下无子,但是却最为曹操所喜爱的女子。
而另一个女子,姓杜。
本名杜元,不过大家都习惯称呼她为杜夫人。
年纪最小,方二十八。生的同样妩媚,但在妩媚中,却另有冷艳气质。
她本是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后来被曹操看重,纳入房中。
后世野史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关羽后来千里走单骑,也正是因为这杜氏女子。本来关羽看上了杜氏,曾向曹操请求,说破了吕布之后,要娶杜氏为妻,曹操也答应了。哪知道,曹操虽然答应,却也好奇,这杜氏有何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