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密十三-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不了他心目中的国家栋梁,也换不来一时的安宁。到时候盟友嫌弃我们是墙头草,没人敢于我们结交。到最后势单力薄很快就会被于谦消灭掉了,父王,下令吧。”

    “汶儿,我的孩儿,是父王不好。父王老了,越老这胆子却越小了。你说得对,官场之上可以察言观色也信奉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是要起兵造反就没有其他路可选,要么成功要么人头落地,就按你说的办吧。今后我负责与各藩王的联系,还有和朝廷官员打交道,带兵打仗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年轻人去做了。别让我失望啊,你我父子二人是万古流芳还是遗臭万年就看此战了。”朱祁镶语重心长的看着朱见闻说道。

    朱见闻单膝跪地说道:“见闻永远追随父王,助父王完成大业。”朱祁镶微微一笑,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你不光是为了大业吧,还有你们中正一脉的兄弟情义。我记得以前你时时刻刻强调自己叫朱见汶,不叫朱见闻。可是现在呢,已经习惯朱见闻这个名字了,更加难以割舍你们这帮朋友的交情。”

    朱见闻听了后有些不好意思,然后说道:“父王,我先下去传令了。”朱祁镶点点头,朱见闻起身朝着门外走去,却听身后朱祁镶淡淡的说道:“若想掌管天下的权势,兄弟情义就要视若狗屁。”

    朱见闻没有回头,身子一震顿步当场,片刻后快步走出门去。

第三十一章 烽烟燃起

    景泰四年末,各地盐商走贩群起作乱,十九路藩王借剿匪之命纠结兵力,各地藩王本性全漏。仅十余天的时间,招兵文书迅速上报朝廷,据文书称各个藩王本只有百余人的勤王军,至此兵力最少的已到千余人。吴王朱祁镶犹甚,勤王兵数量多达一万四千人。朝廷方面无法阻止,也不派兵相助只颁布圣旨嘉勉各藩王,使其安心剿匪,勿动它等歪念。

    一月后,各地勤王军数量总数达到八万,武器配备齐全粮草充足,绝非短短数日可准备妥善的。三天后,各地乱党同时平息,纷纷归顺众藩王。十九路藩王联名上书,称天下之动荡全因圣光蒙蔽,定是有小人从中作祟。遂高举清君侧之名浩浩荡荡的朝着京城进发,其余地界未有动作的藩王看到此景也加入其中。这些藩王大多数只是闲王没有军士,更未做好其他准备,只带家丁奴仆加入清君侧大军。这些藩王有的想借此讨个功名拜托落魄局面,还有的担心十九路藩王途径其所管辖之地时,假途灭虢。到时候藩王位置不保,家产充公家奴充军妻女沦为官妓,担心至此所以纷纷也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加入了大军。

    景泰五年二月,朝廷所得密报,共有二十八位藩王共同作乱。其中主要力量还是先前的十九路藩王,其余的无非是凑个人头罢了。清君侧队伍迅速扩大,各路藩王兵力已经涨至十万人。统称勤王清君侧匡复义军,朱祁镶任勤王军统帅,朱见闻任勤王军左副统帅,珉王朱祁钢任勤王军右副统帅。

    勤王军共分两路,一路由朱祁镶和朱见闻率领,十九路主力藩王之中占其十六,分兵多线路朝北京进军,朝廷下令喝止,无效。遂于谦派兵剿灭,无奈官场勾结,纷纷懈怠不战,此路的勤王兵一直向北推进,屡战屡胜。于谦斩懈战不攻将军四人,替换心腹前去督战,并调用河北河南山东备操军,至此实力大震与各藩王的勤王军打成一片。战况呈焦灼状,勤王兵进攻困难,有少数藩王已有撤军之念。就在这时,一支两千余人的骑兵队伍神出鬼没,穿插于个战场之间,迅速向北推进,所过之处朝廷方面溃不成军,勤王兵众部称这支军队为天兵。

    景泰五年三月,河南战场山东战场纷纷出现这支天兵的身影,往往两军交战之时,这支军队纷纷冲杀而出,并未见他们带有重型攻城武器,却攻城拔寨如履平地。有人见过,为首的将军是一个十**岁的清秀少年,所攻城之时他双拳金光大振,身后骑兵也多是如此,城门瞬间破裂,几盏茶的功夫这支队伍就攻克城池,然后又迅速隐于深山不见踪影,再看朝廷所守得城池早已是毫无战力,丢盔弃甲投降示意。这支神秘骑兵被越传越神,甚至有人说这支军队瞬间消灭了几万人,当然这都是传言,实际并没有发生过,只是因为这支两千余人的队伍的出现,勤王军声威大震信心重拾,作战更加勇敢朝廷战败之报接连而来。

    于此同时民间流言四起,说于谦是凶星蒙蔽皇恩,所以天下大乱,只有投靠清君侧的勤王军义士才能获得安宁。之后又传出寰宇将灭,若不投靠勤王军必定家破人亡,不日便有血光之灾。整个大明疆土早就打成一片,自然是日日都是死伤惨重,有不信者恰巧战死,或死于乱箭或毙于疾病,于是此传说愈演愈烈。有一游方术士普度众生,破灾免祸治病救人,收了不少门徒并且大肆宣扬加入勤王军之说。民间尊称这位术士为伍天师,日日烧香祭拜,以求平安,信奉伍天师的门徒遍布全国,多达数万人。

    在这种鼓吹下,勤王兵人数逐日增多,民众纷纷加入,更具特色的是凡是伍天师的信徒,必定在后背上画有卍字符,号称刀枪不入所以作战勇猛。又有传说,若有死伤者那倒不是伍天师说的不对,或者符文不管用,那是因为心不诚而已,民众信以为真。总有幸运者几次战役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却毫发未伤,民众更加相信伍天师所言,口口相传之下加入勤王军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祁钰和于谦乃至整个朝廷都大为头疼,京城之内也人心惶惶起来。于谦听闻天兵之说,也得知了民间清君侧和寰宇将灭的传说后,迅速做出应对,派商妄纠察京城和附近传递流言蜚语的信徒,一旦抓住立斩不恕。并且派出京城三大营中的三千营和神机营出兵河南山东战场,因为据描述于谦判断这支天兵可能是由天地人组成的,于是派出独狼一脉,驱兽一脉,五丑一脉助阵,又遣生灵脉主前去督军。

    于谦下令只要见到那支所谓的天兵,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蛇打七寸擒贼擒王,只要天兵一灭勤王军心中的信念就破除了。之后于谦还找来程方栋,程方栋此刻已经自封为中正一脉脉主,于谦默许并让朱祁钰下令,册封中正一脉承认程方栋的脉主身份。程方栋大喜,与于谦一番长谈之后,程方栋领命去搜捕京城之外所谓的伍天师,据推断伍天师极有可能是伍好所扮。

    在于谦的一系列大动作之后,勤王军受到了相应的阻碍,由节节胜利变成了节节败退。最终勤王军停止了进攻,转为防守。他们坚守已经打下的城池,虽然依旧有败北的消息传来,可也算是使得整个战局僵持住了。对于三脉天地人叛徒的加入,朱见闻有些头痛不已,现在明面上是朱祁镶为统帅,可是人人皆知这一路勤王军真正地指挥权在朱见闻手中。

    朱见闻夜不能寐常身穿甲胄而眠,对于天地人叛徒的进攻他是一丝办法也没有,只能凭着单薄之力吩咐人摆下一些大阵进行阻拦。可是独狼一脉,驱兽一脉,五丑一脉虽然实力不强但人数众多,强攻之下临时摆出的大阵效果甚微。朱见闻此时最想见到的就是那支“天兵”,可是这支部队却好似销声匿迹一般,许久没有出现过。

第三十二章 高岗骑兵

    勤王军在天地人叛徒和朝廷援军的进攻之下,败象已露,于是朱见闻下令,各路藩王齐聚山东集结兵力,做殊死搏斗,等待朝廷备操军以及后来的三大营其中两营援军,想要集中兵力一决雌雄。

    西北方面,方清泽因为损伤惨重,虽在西北引起了**却也未曾吸引大军前来增援。加之晁刑依然昏迷不行,只能用汤水喂食,众多名贵草药吊命,后来送至慕容世家会诊后依然是毫无起色。因此方清泽与豹子商议后决定,打到北京待见到卢韵之后让他想些办法,看能否救醒晁刑。

    方清泽一路上并未遇到什么阻碍,因为藩王作乱之时已经消灭了绝大多数地方守军,加之豹子的族人武艺超凡,所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行军速度极快。景泰五年三月末,方清泽豹子等人行至山西境内的时候,发现了大批前来朝廷兵马,为了不引起没必要的伤亡于是绕道山东,想由山东境内北上到北京附近寻找卢韵之。

    勤王军有两位副统帅,同样也有两路进攻朝廷的兵马,一路就是朱见闻所带领的主力,而另一路掌管指挥权的勤王军副统帅则是朱祁钢,伍好的师父演卦一脉脉主。这路兵马加上朱祁钢这个光杆将军也不过三位藩王,还有后来归顺藩王的共计六人,兵力也弱得很,只有两千余人还多是些训练不精的老弱病残。

    南京的兵部几次发动大军追捕朱祁钢的勤王兵,可是他们却望风而逃,不与之接触。南京请命要夹击朱见闻这路勤王兵,可于谦不准,声称南京按兵不动,要留守准备抵抗曲向天的大军。正当南京兵部统统嘲笑于谦判断失误的时候,曲向天行动了,正如于谦所料,曲向天势如破竹由安南国领六万大军,直杀到南京城下,仅用时两个月,和正常的行军速度差不多。

    当朱祁钢的勤王军与曲向天合兵之后,曲向天也打上了清君侧的旗号,开始了对南京的猛烈进攻。南京兵力充沛,粮草充足,城防又极其结实,做好了做持久战的准备,牢牢的把曲向天的大军挡在了南方。其实曲向天本可以绕过南京直接攻打北京,可是若是如此就容易背腹受敌,被于谦合围,所以打下南京是唯一的方法。

    景泰五年四月初,霸州城外高岗之上,一支两千余人的神秘队伍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这座城池,好似那就是一个待屠的羔羊一般。队伍默不作声,隐藏在黑暗之中,唯一发出亮光的,只有那一柄柄冒着寒光的刀和骑兵们的眼睛,他们眼光中冒着无穷的杀意。

    队伍之前一个两鬓微白的美男子立于马上,腰间悬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