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元起感觉被他们有戏耍自己的味道,当即冷下脸来回答道:“黎兄,我小弟见到华熙银行和北平铁厂的经理,会认真向他们转达湖北省府的意愿和诚意。至于他们最终做出什么样的回答,小弟就不好说了!”

    湖北省府的诚意?湖北省府的诚意就是没有诚意。谁不知道华熙银行和北平铁厂的幕后老板就是你孙元起,你还用向那些前台虚设的经理转达湖北省府的意愿和诚意,然后再等他们的回答?如此说来,摆满就是要拒绝嘛!

    饶汉祥干笑几声:“如果孙总长能够帮我们达成这两件事,我们湖北省府上下必然感激万分,一定会尽全力确保长江水道畅通!”言下之意,如果孙元起不帮他们借款、买枪,他们就会截断长江水运。

    众所周知,清末民初四川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长江水道。而湖北正好位于四川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可谓扼住四川的咽喉。如果他们加以阻遏,必定会使得外面的设备运不进来川的产品运不出去。

    听到饶汉祥杀气森森的威胁,孙元起不禁瞳孔一缩:“照宓僧这么说,难道长江水道还有什么盗贼劫掠不成?这可大堪忧虑!希望黎兄能整肃部队,痛加剿灭。如果湖北省府力有未逮,小弟在川、陕、甘等地还有六协兵力,愿主动请缨东下,帮黎兄根除此患,还荆楚两千四百万父老一个安宁祥和的长江!”

    屋里一时间有些冷场,只有自鸣钟的钟摆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半天,黎元洪才强笑道:“川鄂两省乃是敦亲睦邻,理应互助合作,携手并进。”

    孙元起实在懒得和他们虚与委蛇,便放下茶碗说道:“黎兄、宓僧,孙某舟车劳顿有些困乏,想回去休息一会,就失陪了!”说罢站起身来,告辞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孙元起在湖北教育厅长吴同甲、卫队长冯基善等陪同下,来到城外郭郑湖畔的官山、洪山、珞珈山一带,视察前几年成立的各类学堂。

    这近二十所学堂是孙元起担任省级教育行政长官之后的一次尝试,基于现代学科门类构建较为完善的地方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大批量的熟练工人和初级工程师。然而时势弄人,学堂刚成立不到一年,孙元起便升任学部左侍郎,将后续事宜交给了身边的这位教育厅长吴同甲。

    虽然孙元起历任学部左侍郎、尚书,学部大臣,教育总长,一直是吴同甲的顶头上司,无奈中央和地方终究隔了一层,即便有所垂询,他们也只会报喜不报忧,很难接触到事实的真相。所以长久以来都颇为挂念,很想再回武昌看看学堂近况。如今机缘凑巧路过湖北,自己又是教育总长,加上湖北地方邀请,孙元起自然不会错过此次良机。

    武昌毕竟是在长江以南,虽然已经进入腊月,桂花、樟树依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经过四年风雨洗礼,当初栽种的树木已经有碗口粗细,树荫下长满各色花草。屋舍围墙也褪去了那层轻浮的匠气,丝毫看不出新建的痕迹,偶尔脱落的斑驳反而衬出岁月的积淀。

    在孙元起的要求下,此次到访并没有惊动各个学堂的师生,只有校长等少数几人在一旁作陪。吴同甲主动充当起解说员:“当年郭郑湖外人烟稀少,野草丛生,一片荒芜。孙总长在此划地兴建一十七所院校之后,才渐渐繁华起来。随着老师学生不断在附近居住留宿,各种店铺应运而生,书店、笔墨店尤其密集,如今这里已被武昌府民众称为学府镇,是两湖学子心目中的求学圣地。

    “这一十七所院校中,最大的当属湖北高等工业学堂,在校师生超过八百人,是华中地区当仁不让的第一理工名校!至于其他学堂,多则二三百人,少则**十人。这片区域所有学生总数超过三千,占整个学府镇人口的三分之二,是名符其实的‘学府镇’。”

    孙元起明显更关心另外一个问题:“这些院校四年前开始招生,学生一般是三年学成毕业,如此说来,已经有一到两届学生毕业步入社会了。不知这些学生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尽管现在知识青年求学是以救亡图存为导向,但就业无疑也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兴趣。只有彻底解决学生将来的饭碗问题,才能确保学生、学校、学科共同健康发展。

    吴同甲道:“回禀总长,各院校教育有方,宽严适度;学生求知甚笃,学有所成,毕业之后皆能有所树立,不负师教。对此,全省工矿企业无不赞誉有加——”

    “实话实说!”孙元起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吴同甲的陈述。

    “呃——”正说在兴头上的吴同甲被噎得直翻白眼,不得不喘口气再接着说道:“湖北高等工业学堂教学水平最高,学生也最优秀。每逢学生毕业,各工矿企业趋之如骛,奋力争夺而不可得其一。至于其他学校,就业情况则有优有劣,像交通学堂、矿业学堂、钢铁学堂、地质学堂等就丝毫不愁找不到工作,而农业学堂、石油学堂等则差些。”

    等等!石油学堂就业情况很差?

    很多年以来,农学就业一直比较困难,这好理解,怎么石油学堂就业情况也很差?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有谁不知道“两桶油”的蛮横霸道与膏肥脂厚!石油大学的毕业生也随之水涨船高,历来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怎么现在反而落地凤凰不如鸡了?

    转眼之间,孙元起便想明白了个中的原由:眼下中国还没有摘得“贫油国”的帽子,石油学堂的学生自然无用武之地。——也不知道李四光同志现在在哪里忙活?

    但更根本的问题,还在于现在世界上没多少人意识到石油的重要意义。我们现在都知道,石油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号称“工业的血液”。没有石油,地上的汽车、海上的轮船、天上的飞机都都得趴窝!但在二十世纪初却并非如此。

    在石油工业史上,有几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

    1846年,加拿大的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这是现代石油历史的开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石油主要是被加工成煤油用来点灯,同时也被用作润滑油。直到随着内燃机的出现,石油提炼物逐步成为内燃机的染料,这种现象才被改变。所以二十世纪头十年之前的石油工业被称为灯油时代。尽管那时候石油也值点钱,但指望着穿越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靠金手指发现大油田而成为亿万富翁的读者,你最好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1859年,美国的德雷克发明了油井钻探,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诞生。

    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他发明的三轮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并在当年获得批准,这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这一年也被认为是汽车元年。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石油工业的成长,最终汽油取代煤油成为最主要的石油产品。

    3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两名工程师发明了将煤油变成汽油的热裂解工艺,使得汽油的冶炼效率增加了一倍,解决了提炼汽油的低效率问题,为汽油取代煤油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汽油时代打开了大门。

    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无休无止的战争中石油证明了自己的巨大作用。

    7年,美国的埃利斯用炼厂气中的丙烯合成了异丙醇,这是第一个石油化学品,标志着石油化工发展的开始。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并取代煤炭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燃料。

    而眼下正处于从煤油时代向汽油时代的转型期,在中国这个“贫油国”念石油学堂的学生自然难以找到工作。但是石油工业的春天即将到来,而且孙元起辖下的川、陕、甘三省正是中国早期几个油田所在,比如位于陕西延安的延长油田,早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有所记载,它也是中国陆上最早发现和开发的油田。1905年,清政府批准筹办“延长石油厂”。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再比如位于甘肃庆城的长庆油田,是国内仅次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的第三大油田。至于鼎鼎大名的川东油田、玉门油田,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孙元起自然不会放过这些有用的人才:“吴厅长,以后各学堂的合格毕业生若找不到工作,就让他们到四川报到,我会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尤其是石油学堂的学生,我们更是大大欢迎,有一个算一个,绝对不会嫌多!”

二八七、千红万紫安排着(上)

    二八七、千红万紫安排着

    孙元起又回过头对石油学堂总办董贤琮说道:“洁畲,石油之学博大精深,可不单单是从地下挖出来再蒸馏成煤油那么简单!在未来一两百年里,石油将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燃料和化学原材料,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你们石油学堂作为现今中国唯一一所以石油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校,一定要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由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等四个环节入手,对石油展开全方位研究。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不妨跟我和吴厅长说,保证尽力帮你们解决!”

    陪同视察的董贤琮连声称谢:“董某先替全校师生谢过孙先生、吴厅长!我们石油学堂在师生数量、学生就业上确实不如兄弟院校,但我们也有自己的苦衷。第一,国人对石油知之甚少。石油工业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距今不过数十年。国人对它的认识,除了提炼煤油之外几乎一无所知,这就导致各地学生很少主动报考我们石油学堂。在我们学堂就读的学生,要么是考不上其他学堂,要么是准备伺机报考其他学堂。故而仅在学生素质方面,我们就先天落后于其他学堂。

    “第二,现在海内外对石油的研究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不少前沿技术都处于保密阶段。我们石油学堂成立未久,既没有完善的学科教材,也没有专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