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薮蠛涠怀莆哂谢贝庖宓某质档奶觳派杓啤瘸┫母L毓総型车价格立马应声而跌。如今通用公司已经开始建厂准备投产,仅此一项他就可以获利数百万英镑。所以我们这几十万英镑的负债根本不会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而且,即便约翰逊博士不还这几十万英镑也不打紧。等数十年后别人给他写传记时,一定会在里面提到:约翰逊博士曾经欠维加炮厂杜逊先生数十位英镑,一直没有归还,但杜逊先生也胸怀坦荡,一直没有追索。我借此名扬后世,岂不是很划算?”说到这里,杜逊不由得哈哈大笑。

    在杜逊意淫的时候,罗德快速翻看完孙中山留下的声明和备忘录,吃惊地说:“爵士,你打算把这两份荒诞的文件交给外交部?”

    “为什么不呢?”杜逊眨眨眼睛。

    罗德简直不可置信:“天呐,这会成为本年度外交部最大的笑料!”

    杜逊丝毫不以为意:“那又与我们何干?我们唯一关心的是,他是否愿意花大价钱从维加炮厂购买军火,其他的什么都是浮云。”

    “外交大臣格雷先生会以为我们疯了的!”罗德瞪大眼睛。

    杜逊摇摇头:“格雷先生可是标准的英伦绅士,他只会略微皱下眉头,然后把这两份文件扔进垃圾堆里。如此一来,我们的任务也就大功告成。”

    是的,杜逊说得一点没错,英国外交大臣接到杜逊呈上的声明和备忘录,努力克制住笑意,仍作绅士状地表示:“请你转告那位孙先生,在此问题上英国将保持中立。”格雷所言,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一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孙中山听了杜逊的转告后,不由一声长叹:“英伦不出,奈苍生何!”

    尽管英国外交大臣此时并不看好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革命者,但他并不知道就在他冷冷拒绝孙中山的同时,在中国国内,南方各省都督经过秘密集议,联名给孙中山发来电报,希望他能尽快回国,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电文中说:

    “今时东南诸省大局粗定,军政、民政亟须统一。中山先生为首创革命之人,中外人民皆深信仰,组织临时政府,舍君莫属。故各军政府公电恳请中山先生力顾大局,早日归国组织临时政府,以一事权。”

    荷马李举着电报问孙中山道:“孙,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国?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孙中山沉吟道:“说实话,我倒不急着回国做中国的总统或总理大臣。当然,如果我做这个官有益于中国、有益于中国革命,也会在所不辞。”

    “那你打算怎么做?”荷马李在军事上还有些真知灼见,不过对于中国政治,那就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了。

    孙中山道:“现今形势纷纭复杂,大有群雄逐鹿之势,我手中无无权无兵,回国之后伫立于各省军政府都督之间,不过是一个招牌、一个傀儡而已。回不回去又有什么区别?相对来说,有三个人比我更适合担任民国总统。”

    “哦,是哪三个人?”荷马李大为好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二七四、世事如棋局局新(五)

    “第一个是黎宋卿 。// 网  更新快//他原是清廷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之前曾在北洋呆过很长一段时间,与袁慰庭手下的将领非常熟稔,他本身也是一位名将。后来移镇武昌,又得到湖北军民爱戴。武昌义后,被众人推为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宋卿既是革命义功臣,又与北方军队将领过从甚密。如果他担任民国总统,想来南北方舆论都无不服之处,最是妥帖。”孙中山话锋随即一转,“不过据武汉方面消息,黎宋卿似乎不愿就任,他推荐了另一人。”

    黎元洪和孙中山一样,对革命前景似乎还有顾虑,都不想当出头椽子,表面上却同时摆出一副大义凛然、退位让贤的模样。

    荷马李问:“黎先生推荐了谁?”

    “他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个合适人选,现任满清内阁总理大臣的袁慰庭。”孙中山说道。

    荷马李立即插嘴道:“袁?这个人我认识。他野心勃勃,谋略过人,一直或明或暗地操纵着全国最大的军事团体,是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实权人物。可他政治倾向非常保守,会支持革命么?”

    孙中山道:“我对袁慰庭也是不太相信。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他便派人找过我,希望能和我携手共进,推翻现有政府。如果我点头,他甚至可以先让朝廷取消对我的通缉,以示诚意。我当时认为他是在耍花招,就置若罔闻。

    “最近我听黄克强说,1908年初也有一位来自直隶总督府的使者辗转找到他,自称受杨士骧的委托,前来转达袁宫保的意思。来人说,宫保知道黄先生致力革命,为海内外瞩望,将来必成气候,因此极愿与黄先生在内个革命党人联合。把满清推翻,复我中华故国。

    “克强兄自然也是不信的,只与来人虚与委蛇,答道:‘袁大人能有这种思想。诚为革命党人所赞同。但我们革命党人有特定的主张,就是推翻满清之后实行民主共和,而不是君主立宪。请将此意转达给袁大人。如果袁大人能在这一点上和我们达成一致,即便不联合,我们之间也是革命同志了。’

    “十多天前,克强兄抵达武汉就任总司令,原先拜访过他的那个人再次出现。重申了袁慰庭愿与我们革命党联合,共同推翻满清政府的意思。如此看来,袁慰庭的所作所为不是所谋者大,就是真心支持革命!”

    荷马李沉吟道:“无论如何,至少袁是希望先推翻满洲统治的,不是么?”

    孙中山点点头:“你说的没错,所以我才把他列为第二个总统合适人选。如今革命党虽然在江南各省相继举义,但各自为政。不相统属,长此以往,只怕满清犹在而各省都督已先反目。民主未成而数万万同胞已罹刀兵。如你刚才所言,袁慰庭拥有中国最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最有影响力的实权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要他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华,让他当总统又有何不可?”

    荷马李不禁赞叹道:“孙,你的气魄胸怀无人可及!那你认为的第三位合适人选又是谁?”

    孙中山笑着说:“这第三个人,即便你没见过,你也该无数次听过他的名字。用我们中国词语来形容,他的名字好比惊雷在耳边响起。让人终生难忘。”

    “他是谁?”荷马李在沙发上坐直身体。…;

    “孙百熙,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约翰逊博士。”

    “啊,原来是他呀!说实话,我真的无数次听过这个名字。”荷马李旋即有些疑惑地问,“据我所知,他只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而已。怎么能做总统呢?”

    “据我所知,富兰克林也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不照样做了你们美国的总统?”孙中山反驳道,“而且孙百熙并非是单纯的科学家,还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教育家、实业家,在政治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历任湖北省教育长、清政府教育部次长、总长、内阁大臣。现在除了担任内阁大臣,还是四川省最高军政长官。他的两名学生同时在陕西、山西起义,并各自担任两省的军政府都督,使他一跃成为中国最顶尖的政治人物之一。”

    荷马李有些吃惊:“那他的政治主张呢?”

    “你的问题可谓一针见血,这正是孙百熙的最大缺陷。”孙中山轻笑道,“我见过孙百熙,年轻、俊朗、聪明、温和,一看可知是温润君子、世家子弟。正因为如此的修养和家世,所以他喜欢不激不厉的中庸之道。明明知道封建制度腐朽不堪,却又迷恋其中的世态人情;明明心中倾向于民主自由,却又对暴力革命视若畏途。他不知道自己想要坚持什么,又要反对什么。而且相对于从政,他更喜欢教育,对政治一直抱着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

    “那你还把他列为第三位候选人?”荷马李大为不解。

    孙中山道:“他只是以前对政治没兴趣而已,谁知道他现在、将来有没有兴趣?而且这个缺陷弥补起来也非常容易。相比之下,他的优点更加突出。先,他的学问非常渊博,尤其是在科学上,简直是无人能及。中国自鸦片战争完败以后,对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西方科学就抱有一种敬畏之心。随着接触越来越多,对西方科技就愈加崇敬,甚至是高山仰止。现在一个中国人居然能在西方人最擅长的领域战胜了所有西方人,站在了科学的巅峰,他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一定非常神圣。

    “其次,孙百熙的道德无可挑剔。虽然他出生富贵,与人相处却没有丝毫傲横之气,使人如坐春风。他编印各种课本,教化全国万千学子;创立近百所学校,几乎不收任何学费,惠及大江南北贫穷子弟;主动请缨去东北防疫救灾,更是功在社稷。在中国,从政人员的品德和能力同等重要,有时候品德甚至是要因素。一个在道德上完美无瑕的人。很容易就成为众人公认的领袖。

    “再次,在我们看来他没有明显的政治主张是缺陷,但对于很多人却是福音,尤其现在南北方政治观念冲突如此剧烈。在彼此僵持不相上下的时候。一个没有明显政治倾向的人选可能更容易让双方同时接受。孙元起温文尔雅、不偏不倚的态度,正好可以满足大家这个需求。”

    “谁知道结果会怎么样?”荷马李耸耸肩,“不过孙,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孙中山也有些挠头:“原本我来英国是打算说服英国政府赞同中国革命的,没想到他们居然无动于衷,只保持着礼节上的客套,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我现在也有些迷茫。不知道该留在英国与议员们继续沟通,让他们对政府施压以改变之前的姿态?还是到法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