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科学家-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微微点头表示嘉许“克定所言不错。看起来,这个孙元起倒是妙人,哪天回北京,一定要和他好好聊聊。”

    虽然袁世凯觉得五万美金有些烫手,不过还是照单全收了。貌似自古到今大英雄都是收大钱不手软的主儿,包括童萌会领导人孙中

    据说他在南洋宣传革命时,和当地华侨首领约定为了保密,以后再需要筹款就直接发代码过来:a表示一万元,b两万元,c三万元,d四万元,e五万元。结果以后大炮每次发电报过来,不是d就是e,就没见d以下的a、b、c华侨首领在心惊胆战之余,不免暗自庆幸:幸亏当时只约定到e,如果约定到xyz我们就别活了!…;

    杨度见过袁世凯立马东渡日本,正准备给孙中山送钱,却发现事情有些棘手:就在宣统二年的正月,同盟会分裂了。

    作为一个庞大的革命团体,同盟会在诞生之初就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财政、人事。

    先说财政。

    孙中山最初创立兴中会时,是效法天地会、洪门之类的秘密会社这些组织都带有黑社会性质,依靠灰色收入乃至非法收入来维持自身的运转。兴中会既然号称革命团体,自然不能用敲诈勒索、绑架卖淫等手段来获取活动经费,孙中山的创举就是向华侨募捐。不管是封官许愿也好,还是苦苦哀求也好,总之,确实获得了一定的资助。

    兴中会只有一百多人,到处化缘维持生计自然不成问题。可同盟会却有大几千人,除了吃喝拉撒睡,还要办报纸、搞宣传、租场地、买枪械、闹起义······处处都要花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还靠募捐那一套。华侨纵使再多、再富有,人家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你孙大炮忽悠几句,就想掏走供你们挥霍?

    就像任何朝代、任何地方一样,纵使普通人再穷,也不耽误领导人穿金戴银、锦衣玉食。尽管同盟会资金短缺,机关报《民报》经费支绌,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孙中山却潇洒得很,日常工作是和华侨领袖吃香喝辣,设想民国美好前景,闲暇则玩玩萝莉养成,挽救无知迷途少女。如此苦乐不均,难免会激化内部矛盾。

    有人会说:既然孙大炮能去化缘,难道同盟会里的其他人都是哑巴?当然,同盟会里谁也不愿坐吃山空,确实有人自告奋勇出去募捐,只是孙中山起步早、名气大、人脉广,华侨只认准这个老字号,其他人去了没多大成效;而且孙中山视募捐为妻妾,决不允许别人插手。

    陶成章曾不信邪,无视孙中山的反感和劝阻,到南洋募捐。孙中山直接写信给南洋华侨首领,指称陶成章是保皇党、清廷密探。害得陶成章忙活几个月才筹到三千多块,都不够食宿船票钱!

    再说人事。

    从“同盟会”这个名字上看,就知道它是一个联盟。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它是由华兴会、兴中会,以及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反清组织联合而成。组建之初,并没有孙中山什么事儿,当时他还在欧美化缘呢。

    后来他来到日本,才被推为同盟会总理。为什么推举孙中山?在陶成章等发布的《七省同盟会员意见书》中非常明确地说出了原因:

    “窃念我同盟会初成立之际,彼固无一分功庸,而我同志贸贸焉直推举之以为总理,不过听其大言,一则以为两广洪门尽属其支配,一则以为南洋各埠多有彼之机关,华侨推崇,巨款可集,天大梦想,如此而已。”

    说白了,就是因为孙中山有钱有人脉,大家也希望有个大金主提供财政保障。所以在金钱和反清的大旗下,尽管众所周知孙中山有大言欺世、爱好萝莉等毛病,大家也只有捏着鼻子认了。谁成想,这位大佬不仅不给大家发钱,而且还阻止大家捞钱,那还要他有什么用?除此以外,各团体之间还因为理念不同、利益纠葛等经常闹摩擦,导致分歧越来越大,仅同盟会内部就爆发过两次大的“倒孙风潮”。

    到了今年年初,光复会和同盟会的合作终于到了尽头,章太炎、陶成章等在日本东京重建光复会,以章太炎为会长,陶成章为副会长,其骨干尚有李燮和、沈钧业、魏兰等,宗旨仍是反清革命。

    孙中山也不甘寂寞,在美国旧金山组建同盟会分会,但将会名改为“中华革命党”,誓词也改为“废灭鞑虏清朝,创立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与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小有不同。

    眼下,同盟会分裂为同盟会、光复会、革命党三部分,孙中山又不在东京。一时间杨度有些迷茫:手里的巨额资金该怎么花出去呢?

二三一、百无一用是书生

    杨度首先想到,钱只能捐给政党的掌权者,而不能直接给政党本身。*。*。*/*因为政党本身是一个组织,除了虚头巴脑的精神嘉奖,是不会记住捐款人恩情的,更不会给捐款人带来任何好处。而捐给政党的掌权人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恩怨分明,在做出重大决策时,自然而然会考虑捐款人的利益。

    最简单的例子,企业要想获得关照,是给市政府捐一千万效果好,还是给市委书记、市长分别送一百万效果好?虽然后者可能涉嫌贿赂,但越是非法的途径,收益也越大。

    如此一来,目标就圈定了同盟会总理孙中山、光复会会长章太炎两人。眼下孙中山还不在日本,要想捐款,只能先找章太炎。问题随之而来:众所周知,孙元起和光复会副会长陶成章有仇,而且仇还不小。现在烧香求佛还有用么?

    杨度权衡再三,觉得还是先去拜访一下章太炎为宜:谁知道光复会以后会不会鲤鱼化龙?再者,陶成章只是副职,章太炎才是正主,谁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仇隙?

    1908年底,《民报》被日本政府封禁后,作为主编的章太炎也渐渐淡出政治宣传舞台,转而在东京组织成立“国学讲习会”,编写国学振兴社的讲义,开始大力宣讲国学,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庄子》、《楚辞》、《尔雅》、《广雅疏证》、《汉书》、《文心雕龙》、《毛诗》、《文史通义》。受业弟子也多是一时俊杰,著名的有钱玄同、黄侃、沈兼士、周树人(鲁迅)、周作人、朱希祖、许笀裳、沈尹默、马裕藻、吴承仕、刘文典,以后都成为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教授学者。

    这一日,章太炎正给弟子讲授文字音韵之学,门房来报:“先生,湘潭杨皙子前来拜访。”

    章太炎微微皱眉,旋即说道:“让他进来听听吧。”

    随后,杨度被领进屋里,在最后面的空位上落座·听章太炎讲课。总也有两三个小时,章太炎才结束本日的课程。学生们整理完笔墨纸砚,陆续散去,屋中只剩下章、杨二人。

    不待杨度上前问安·章太炎先问道:“皙子,你觉得我刚才说的可有道理?”

    杨度拱手答道:“适才听先生说,文字先有声音而后有字形,文字的创造和演变都与声音有莫大关系。这真是想前人之不敢想,言前人之未能言,而且鞭辟入里,诚为千古不刊之论·直令在下茅塞顿开!”

    对于清代读书人来说,文字音韵这类的“小学”,就如同今天大学里的英语四六级,学不好,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杨度本来就聪颖过人,再加上名师指导,尽管不是专门研究文字音韵的学者,也知道什么好什么坏。

    章太炎满意地点点头:这确实是他的创论·能被人准确地发现并加以赞誉,如何能不开心呢?

    这时他才招手把杨度唤至自己的身边,一边喝茶一边解释道:“近些年·中国衰惫极了,却总也找不到出路,于是有一种人总说中国人与西洋人相差甚远,所以自暴自弃,认为中国必定灭亡,黄种必定剿绝。*。*。*/*要想崛起,就应该全面欧美化。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的长处,便觉得华夏旧土没有一丝可爱,爱国爱种之心也开始淡薄衰微。长此以往,亡国灭种就不远了。…;

    “华夏旧土真没有可爱之处么?我想不是的。在日本生活了三四年·我始终觉得只有中国的饮食、中国的语言、中国的风俗、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环境,才最适合中国人,即便是近邻的日本也不能蘀代。只要我国国民意识到中国的长处,那么他们的爱国爱种之心,必定风发泉涌,不可遏抑。这也是我在东京开办国学讲习会·宣讲国学的原因。因为古事古迹,都可以动人爱国的心思。”

    杨度插话道:“经世大学在建校之初便设立国学院,想来是和先生出于同一目的。”

    章太炎仰着脸,颇为傲然地说道:“当今在世之人,能让章某佩服的只有两个。虽然佩服,但并不赞同。

    他们都姓孙,其中一个便是孙百熙。”

    “哦?”杨度有些好奇,“还望章先生赐教!”

    章太炎也不舀乔:“孙百熙年纪轻轻,便学究天人,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据说他的理论非常深邃,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位最聪明的科学家才能看懂,看懂之后都齐声赞誉;其他人则视如天书,不知所云,毁也无从毁,誉也无从誉。这是让章某最为佩服的。

    “他编写的教材很多都被翻译到日本,成为学校里的教科书。甲午以来,日本普通民众是非常看不起中国人的。只有提到‘孙元起,这个名字,他们才一脸景仰,认为孙百熙非常了不起,在西方人的

    学问上打败了西方人,蘀亚洲人争了光。

    “再者,孙百熙除了在职期间,利用公帑兴办不少学校外,还凭一己之力在大江南北兴办数十所大中小学。这些学校或是免费,或是只收很少的费用,让贫寒子弟有学可上、有书可读。天下有钱人那么多,比孙百熙有钱的也不在少数,谁能做到这一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