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6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米骚动都出现平息迹象。

    黄海冲突所引发的一连串强烈地缘政治较量终于水落石出,当明治维新开始的胜利果实半数都被精神抖擞焕然一新的中国攫取后,以中国为主导的远东新秩序最终占了上风。而在这背后,同样也是所谓新世界的一次胜利。杨秋不要殖民地的宣言无疑非常合太平洋对岸的胃口,所以先是出租战列舰,后来又插手调停。这场冲突中美国明显显然扮演了不怎么光彩的角色,中美间若有若无的联系是日本最为忌惮的,所以在咬牙答应合约的同时,日本上下也咬牙记下了这笔仇恨。

    上海英商俱乐部前人山人海,当杨秋代表民国政府在《中日和平条约》上签下名字后,欢呼声震耳欲聋!这一幕让出席的汪兆铭深感挫折,眼看杨秋威望越来越高,民党前途真是一片灰暗啊。宋子清看看他,暗暗笑了起来。这么多人当中只有他最明白,这又是一次典型地杨秋式胜利!从放纵东北外的穷党游击队,故意让日本和他们靠近联络莫斯科,到逼火车走郑州下海,再到刻意制造的海上大冲突,直至最后逆转局势的日本国内米骚动,一切一切其实早在欧战结束后就开始酝酿并实施了。

    此时此刻他才体会到杨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望着一改严肃表情,和汉格尔等人握手拍照留念的身影,他实在是想不出,在基本解决东部外患后,他下一步又会瞄准哪里呢?他到底要将这支军队和这个国家带到何种高度?这或许是很多人后半身最想要知道的秘密。

    代表在野党和军方的两人各有心思时,石井菊次郎却拒绝了兰辛为庆祝远东和平举办的酒会,灰丧着脸钻进轿车向吴淞口方向而去。站在窗口望着他的背影,汉格尔向杨秋举起了酒杯:“恭喜您,您又获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远东也实现了真正的和平,我想全世界都非常希望看到今天的到来。”

    “是啊,真正的和平。”杨秋喃喃自语着。这真是伟大的胜利吗?脑海里塞满了平行世界各种各样咨询的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日本虽然是失败,但陆军的快速收缩却是有利无害的事情。因为勘测技术等等原因,台湾和朝鲜其实对日本的价值并不大,相反自己给日本的那张堪察加和鄂霍茨克资源地图远远大于两地,只是日本政府一直不愿意正视承认罢了。…;

    鄂霍次克海附近有几亿吨优质铁矿石和炼焦煤,堪察加的黄金、皮毛和木材,朝鲜的煤铁经营权,库页岛已探明的浅层油田有两亿吨石油。。。。。。等等!被强行从大陆按住头的日本其实是身在宝库而不知。随着日俄联手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被严重削弱的俄国一旦结束内战,将需要海量的机器设备和投资,日本技术上虽然差些,但只要两家携手就能获得足够的商品出口机会,也能从俄国获得大量的宝贵稀缺资源。同样因为没有大陆牵制,日本陆军在未来一段时间将被压制到极限,海军向南的决心会愈加坚定,德属几内亚的最终归属将成为悬疑。出于遏制民国和补偿日本粮食、橡胶等资源不足的需求,英国对日本的绥靖政策同样呼之欲出。那么美国是否能最终把日本从哪里敢走呢?现在连他都不敢保证了,等到长门服役,库页岛石油开采出来,有足够燃料的日本海军其实并不差到哪里。

    他不是没想过日本获得这些后的危险,而是在目前空军不行,海军缺乏登陆实力的情况下,不可能一棍子打死日本。所以只能让皇道派上台,让日本彻底疯狂起来!现在差的只是一个带头人。他会是谁呢?是跃跃欲试的裕仁,还是转投皇道派的永田铁山,或者是冈村宁次?但不管怎么说,汉格尔说的没错,至少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日冲突的概率已经极小。所以微笑着和他碰个杯:“那就为和平,为一个美好时代的到来,干杯吧。”

    两只酒杯轻轻触碰发出叮铛脆响,中美之间的一些矛盾随着这次碰杯和即将展开的庞大商业合作暂时消失了。邝煦堃静静地等着,直到两人聊完后才走了过来,凑近道:“副总统。刚得到消息,永田铁山和小幡酉吉已经前往莫斯科。”

    。

    。(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三二章 艾森豪威尔的同学

    大地苏醒,严寒减退,冰封数月的鸭绿江迎来了解冻时刻。

    安东的鸭绿江大桥两岸,人头涌涌翘首以盼,好几百舞龙的汉子穿着短褂等待将士凯旋的那刻。悠长的汽笛声传来,首列从朝鲜前线归来的军列驶上了大桥。“来了,回来了,回来了!”平静瞬间被打破,鞭炮锣鼓隆隆震耳,金龙狂舞热闹不绝,无数的人向铁路涌去,夹道欢迎血战归来的将士。好多被热情感染的士兵甚至爬上车顶,挥舞手臂。一首雄浑激昂的“祖国之歌”也随着他们的呐喊响。

    “祖国。。。。。。。你是我的母亲,我愿意。。。。。。为你付出生命。每一寸山河,都刻着炎黄。每一滴水珠,都是龙的血液。祖国。。。。。。请为我祈福。我愿意,为你血战到底。。。。。。。”

    嘹亮的歌声感染了每颗心脏,泪眼婆娑禁不住唏嘘感慨。从11月3日黄海冲突爆发,到3月11日中日和平条约达成,短短四个月不到远东格局就被这些凯旋的将士们彻底改变!如同一个行走在黑暗中,憋着气苦苦寻觅出口的巨人,在坚持了数十年连自己都快没有信心时却发现一道光柱从天而降。是激动、是兴奋、更是发自内心的欢悦。短短八年,一度盘踞东北留下无数创伤的日俄势力全面败退,朝鲜分治,海参崴、庙街外兴安岭全部收回,台湾回归东南安全隐患解除。神州大地终于迎来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战旗飘扬,皮靴锃亮,带着硝烟味的枪口见证了一个时代拉开大幕!经历两百余年的外族统治后,国防军将士终于用纪律,战术,用铁与血拽住了民族复兴的尾巴!尤其是这这种辉煌还是建立在欧战的辉煌功业上的,连欧美都对这支雄军侧目关注。幸亏陆军无法单独跨洋作战。否则早就扑上来撕咬打压了。

    歌声在告诉世界,当国仇如残存的冰渣被滚滚洪流冲得一干二净,当自信和微笑正势不可挡席卷着神州大地每个角落。灿烂的崛起之路其实才刚刚开始。中华儿女将要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这是个多么美好的时代啊!

    而那位引领国家和四万万同胞走入美好年代的消瘦身影,此刻就站在铁路左侧。如同一杆裂天的笔直标枪。右臂高举以军礼欢迎归来的将士们。一列列满在士兵的军列缓缓停下,最后更是两千余同时归来的骑兵将士,将欢庆气氛推向了最**。

    这样狂热的场合中,也有人保持着足够冷静,他就是刚刚奉命前来报到的王庚。

    “报告。国民警卫队35旅少校王庚前来报到。”欢庆活动结束后,王庚就在萧安国的带领下赶到杨秋在安东的临时居所。面对比他大四岁却已经几乎站到人生巅峰,将国家和民族一肩扛起的杨秋,他也不免有些紧张。反倒是杨秋对他格外感兴趣,其实他对这位“大名人”不太了解,如果说能记住什么的话。就只有陆小曼和艾森豪威尔这两个名字了。

    “我比你大些,就叫你受庆可以吗?”。杨秋望着相貌英俊的王庚,注意到他空无一物的胸口,有些好奇:“像你这个年纪,却没有加入国社的年轻人可少之又少。能告诉我为什么吗?”。他说的是实情,随着最近国内喜讯连连,杨秋和国社的魅力已经到了无以加复的地步。国内有志年轻人无不以加入国社,尤其是参加青年会为荣,这种景象甚至让人想起了平行世界共和国刚开放时的潮流文化。这股汹涌的大潮还彻底改变了国社的内部结构,大量有才华的年轻人正一点点取代他们的前辈。投身于火热的时代中来。…;

    萧安国非常看好王庚的能力,但却没注意他还没加入国社这个事情,刚要开口却被举起的手打断了。面对杨秋等待的目光,王庚更紧张了,犹豫半天才硬着头皮说道:“副总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那你的理想呢?”杨秋似乎不想放过他,追问道。

    王庚说道:“学洋己用,报效国家。”

    简简单单八个字,让杨秋笑了起来:“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我们有很大差距,很多地方甚至无法调和,生搬硬套欧美模式只能带来更大的混乱,这点已经有了前车之鉴。”

    王庚是个聪明人,生搬硬套前车之鉴几个词明显就是在说当初的民党。强行推行三权分立,全面学习美式各省自治的模式差点导致国家分裂,如果不是国社的横空出世,杨秋以党派独裁手段将这些强行捏合起来,或许也没有国家的今天。所以他继续说道:“欧美模式的确无法套用我国目前的环境,但我觉得我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尤其在追求国家富强,追求个人富裕这些上是完全相通的。想要实现这两个目标,我觉得就更应该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打击犯罪和分裂势力,推行法治取代人治,最大可能确保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至于制度可以慢慢去改,总有一天种子会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和聪明人说话很简单,这个王庚显然看穿了杨秋一边行使党派独裁,一边却继续留着民党和共和党的真想,可见论才华和反应能力都不比顾维钧和慕容翰等人差。不由点点头说道:“你很好!很多人都选择加入党派,似乎党派一夜间就变成了潮流,却忘记我国绝大多数人依然是无党派中立者,他们也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我希望你能坚持自己的梦想。”

    “谢谢副总统。”

    萧安国暗暗松口气,说道:“副总统。人我带来了。后面的事情。。。。。。。”

    “我来说吧。”杨秋知道萧安国的心思,这些年也难为他为自己守住国民警卫队这个摊子,以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