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她对袁世凯的了解,加上王揖唐等人的鼓吹扇风,这份协议签署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她才想来天津把这个消息捅到报纸上,逼袁世凯不敢签署。但他却不让自己登报,明显就是想等袁世凯决定后,掌握大义重启战争!

    想到这里她就恨恨咬牙,有些愤怒的望着杨秋:“你们这些男人,难道就不明白百姓现在需要的是安生吗?非要打得你死我活才愿意罢手?”

    杨秋没直接回答,默默地坐下,神色从未有过的疲倦:“吕姑娘真以为杨某喜欢打仗吗?流的血,死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但不打就能有出路了吗?你可以登报说我虚伪,说我是小人,但我绝不会让北洋执掌全国,他们内部已经烂到了根子上,这点你比我还清楚!他们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支承载着国家复仇希望的精锐之师!

    北方有上亿人,还有很多人被北洋蒙在鼓里!所以我没得选择,如果我没理由的直接向中央开战,全国内战就会因我而起,未来大家就会有样学样演变为一场全国性的乱战!北洋也会继续蒙蔽北方百姓,继续从他们中间征兵打到死!有了日本的支持,这场仗就算我不打他们也会挑起来,乱战的局面一旦出现,姑娘算过最后要死多少人才能结束吗?”

    “所以你想让北洋变成千夫所指,没人支持后你就能早点打完?”

    “我劝过了,他答应的话我绝不先开战,继续让他当大总统。如果他继续执迷不悟。。。。。。我!就会建议召开临时国会废掉他。”杨秋起身,又恢复了刚才锐气勃发的摸样。

    吕碧城静静地望着他,贝齿紧咬:“我要是不答应呢?”

    “我没得选择!要么打上四五年,白白让日本和洋人得了便宜,要么一战而定!彻底将他和北洋卷入历史。。。。。。。。”杨秋带好帽子,脚步坚定的打开了门:“我会让人送您回去,但也会将您在天津的姐妹暂时保护起来!”

    杨秋最后看了她眼:“姑娘如果合作的话,五天后可以重新看见她们。”门缓缓地关了起来,吕碧城却有种冲出去给那个男人一梭子弹的想法!自己好心来提醒他,却害的姐姐和妹妹都要被软禁,他。。。。。。他还居然无视自己的美貌下死手!这个挨千刀的混蛋!越想越气的她狠狠将笔记本摔在地上。

    书页停在了专访记录上,密密麻麻的娟秀小字记录的是那篇让人神驰的工业规划。

    。

    。。

    。。

第二零一章 最后时刻

    北京火车站内,工人正在将一箱箱印有日文弹药、军械和粮秣装上火车,杨度站在旁边大致数了下,仅日本产弹药箱就有几千,一箱四枚七生五炮弹算的话也有近万枚之多。

    士兵正在将几门前禁卫军用的十五生重炮也被推上了平板车,信阳那边已经有了两门,这回还要运四门过去,后面还有大量七生五炮、日造三生七小炮、步枪、子弹、大沽产手榴弹等等将平板车和密封车厢塞得满满当当。

    这批物资全都是利用英国三批先期贷款采购的,原本用于保卫京畿,现在却要走京汉线全部用往信阳。明显,袁世凯和北洋这回是豁出老本了!

    作为思想传统的集团,不论何时何地北洋都会留下些家底应急,这和国人年年有余的思想一样,可这回居然把家底全部拿出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新靠山出现了。

    朱尔典能影响四国银行团却操纵不了,银行家们可不会全听他的,所以这个新靠山是谁他很清楚。但现在他已经逐渐淡出了权力中枢,谈判内幕全然不知。说来这次被忽视其实也很冤枉,就因为唐绍仪的事情,导致袁世凯疑神疑鬼以为他和杨秋有什么密约,所以这他连天津也没去。

    其实就算不知晓内幕,日本人那点心思有谁不知道?绕来绕去无非就是满蒙。

    “呦,这不是晳子吗?怎么有闲心来这里。”杨度刚准备往回走,就见到王揖唐带着两个日本人前倨后恭迎了过来,日本人没有说话就钻进了即将送袁世凯去天津的火车,唯有他鼻孔翘得高高的,满脸讥讽道:“可好些天没看见你去总统府了。”

    “慎吾兄果然意气风发,看来最近要走大运了。”杨度没搭理这种小人。

    虽然他和国内那些人想法不一样,认为袁世凯要想真正统一全国就必须靠外援,所以无论是四国银行团还是日本其实归根结底都一样,无非是日本更贪婪些罢了。

    真正的问题是袁世凯不该让王揖唐负责这件事,这个人抽大烟、嫖女人、上下捞钱不说,外交上根本不懂什么叫以夷制夷,换做自己肯定会直接把日本开出的条件摆放到朱尔典面前,那样善后大借款就有希望通过。可此人不学无术,心里只有他的日本主子,所以根本不会想到一旦此事被曝出来,北洋第一个要面对的不是虎视眈眈的杨秋和民党,而是利益被抢走后愤怒之极的四国银行团!

    等到四国团发觉利益全被日本抢走,改支持杨秋或民党后,北洋。。。。。。就等着哭吧!所以他看也没看王揖唐,勉强拱拱手后就离开了火车站,就连见到袁世凯的车队过来都没停脚,此去天津将是最北洋极盛的时刻了,无论是杨秋还是民党肯定会做出妥协,保证他继续当大总统,或许还会将他的统一党吸收进去来个联合执政。

    上亿日元的贷款,巨量的军械物资,或许还有军队直接支持。北洋无疑在未来几个月中飞速壮大!但显赫、极盛。。。。。。之后恐怕就是迅速的奔溃和衰败,这时候去捧臭脚还有何意义。

    坐在车内的袁世凯没注意到熟悉的身影离他越来越远,杨度猜的还真没错,此刻他红光满面、眉露春风,换火车的短短十几米路也走得虎虎生风,似乎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让前来送行和陪同的北洋官员暗暗振奋,老爷子这是又回来了。…;

    车厢内侍卫早已升起了两个大火盆,平时极怕冷的他刚步入车厢就觉得有些燥热,挥手撤去一个后坐下问道:“杏城,杨秋和宋教仁这几天在天津还老实吗?”

    杨士琦接过丫鬟送来的新鲜参片,放在袁世凯面前让他服用后才回道:“听洋人说,杨秋到了天津后大门不迈二门不出,整日就在美国商会内和洋商闲聊。宋教仁倒是很勤快,一会跑洋人公使馆,一会又去大学演讲,整个天津卫都是他的声音。”

    他继续说道:“梁士诒刚才发电报来了,昨夜章太炎和蔡元培两人已经答应我们的条件,国会召开后立刻裁撤南京留守,保证暂不对政府进行调整,一切等到年底宪法草案表决后再行商议。还有。。。。。杨秋本不同意将我们的统一党也联合起来,宋教仁亲赴几次后昨夜也松口了,表示可以考虑三党联合组建国民统一阵线。”

    袁世凯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国会,最反感的也是这个党、那个党,所以听到又是搞什么联合,胃口都没了,将剩下几片鲜参推到旁边,问道:“这些事你们看着办就行了,只是这次杨秋为何如此低调不出门?以杏诚看他是不是闻到了什么味道?二庵那边可有他军队调动的新消息来?”

    杨士琦已经知晓了赵秉钧的事情,他对此事是赞成的,暗杀虽然名气臭了点可却能一了百了,到最后大不了推几个替罪羊就行,所以也没惊讶。说道:“大总统以为杨秋会猜不到咱们要对付他吗?可惜此人白长了副好皮囊,报纸上还天天宣传他湖北大战时日夜都在前线和将士们同吃同眠,依我看全都是吹出来的,智庵这回恐怕是找不到好机会了。”

    见他恼怒,袁世凯呵呵一笑:“那些记者的话还能信?他们没说母猪上树已经是很好了。”

    今天他的心情是真好,换做前几天知道暗杀杨秋会流产恐怕早就着急上火了,可今天却像个没事人一样,这种大变化显然是因为日本的事情已经基本定了。杨士琦是参与此事的人之一,也知道等过了这段就要正式找个由头开打,所以也把部分心思放在了军事上,介绍道:“二庵那边还没发现什么大动静,就是武胜关方向最近巡逻密了很多,连火车通过都要停车盘查,我估摸着应该是怕杨秋出事,我们这边突然出手进行的提前准备。广西算是太平了,云南还打着,四川和湖南除了几个新部队外也没见大动静。”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拍拍额头:“瞧我这记性。二庵来电报说,最近信阳天上多了很多洋人那种飞机,几乎每天都要来三四架,他觉得应该是杨秋的人在查看我们的部署。”

    袁世凯虽然对党派政治一窍不通,但对新军事装备却很敏感,为此他也引进了几架飞机,所以对杨秋忽然装备了这么多飞机提高了警觉,问道:“可查到杨秋买了多少飞机?”

    杨士琦说道:“去年从美国买了15架,还是他那位新夫人的关系走致公堂的路子。上回有消息说他从德国买了批发动机,还把冯如等几个人揽去重庆建厂,说要自己造飞机。是不是造出来还没消息,但从二庵的话来看应该是造出几架了,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还天天飞来飞去。”

    “这个杨秋,要是愿意跟随老夫该多好。。。。。。。”听说杨秋找人自己造飞机,连袁世凯都叹了口气,说道:“看他在西南所作所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哎!可惜。。。。。。。”…;

    杨士琦对这句话也深有同感,他虽然没去过西南,但北洋大部分情报都要走他手上过,所以很能清晰了解那边的变化,说道:“是啊。汉阳厂的规模比之前大了数倍余、探子回报那边每日已经可得百五十条新枪、大炮每月十数门之多,弹药更是不计其数。

    重庆那个新厂建造速度也很快,要是没意外迟明年底就能全部投产,上海那边他和美国人合营的船厂规模也很大,听说已经能造万吨的火轮!最早的三省多了很多民办小厂,说雨后春笋都不为过,他和美国搞得特区里吸引了很多洋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