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却也理直气壮,内情形成的原因极其复杂,岂可轻易搬出钦差节钺对淮阴县粗暴干涉?

    可他堂堂一介王爷,又是代天巡狞的钦差大臣,刚刚拘胸脯打保票地要严办此案,这时如何食言?赵德昭自知孟浪,又不知该如何收手,苦思半晌,忽地瞧见杨浩无所事事地坐在一边,登时如见救星。

    这一路下来可尽是杨浩为他出谋画策,他才能劈波斩棘,一帆风顺,在他想来杨浩定有办法既能保全他的体面,又能化解淮阴、盱眙两县的纠纷,赵德昭立即和颜悦色的向杨浩问道:“杨院使,你先到了几日,对此中情形定然走了解的,不知院使可有两全之策以教本王?

    杨浩本想置身事外,没想到他还是问到了自己头上,略一犹豫,方欠身说道:“王爷,盱眙县寄籴,淮阴县遏籴,其目的都是为了朝廷,一颗忠心勿庸质疑,因此生了嫌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两地粮米丰欠情况不同,这种纠葛本无两全齐美的解决办法。

    以下官之见,王爷遣一老成持重的官员,前往淮阴县做一番调查,也就算是安抚了本县云知县的心,同时也周全了淮阴李知县的意,到那时再从中做个调停便是。两县都是为了朝廷,看在王爷面上,自然不会再生怨尤。至于云知县的难处,王爷身为巡狩大臣,可将其中情形禀奏于官家,代他请免一部分钱粮,云知县必然感激不尽。”

    赵德昭一听,欣然道:“杨院使所言有理,那么……杨院使可愿代本王一行?”

    “呃……,下官这几日舟船劳顿,有些水土不服,如今正在调养之中,恐难成行,况且……这一去是做和事佬的,下官性情急燥,难承重任,王爷应选一老成持重、素孚人望的官员,才是最好的人选。”“老成持重、素孚人望?”

    赵德昭瞟7眼坐在一旁带死不活的三司使楚昭辅,老楚知道如今粮荒解决有望,自己一颗狗头算是保住了,可这三司使的官儿是肯定当不下去了,只要一回京就得被罢免,刚出京时他整日想着怎样为自己料理后事,如何困厄有解,他就整日想着如何为自己找一条后路。这几日他不断地写信回京,正让家人四处走动,忙着为自己疏通关系呢,自家的火都救不过来,哪有心思给别人灭火?

    赵德昭瞧楚昭辅神思不属,萎靡不振的一副死样子,根本不堪一用,只得再转头他顾。其他的官儿……,赵德昭又将目光投向程羽、程德玄,这两位执掌刑狱多年,天天不是审犯就是判刑,那张战斗脸儿无时无刻不紧绷着,一副严肃无比的模样,一见他向自己望来,虽然二人努力做出温和的模样,可是脸上的线条还是有些酷厉,这副德性让他们去淮阴搞恐吓还差不多,保证吓得婴儿夜不敢啼,叫他们去做和事佬,一点都不像啊……

    慕容求醉一见魏王把目光投向程羽等人,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千岁若不嫌弃,老朽愿往淮阴一行。”

    慕容求醉担心啊,这淮阴县令也是赵普提拔的官儿,本来赵普身为百官之长,举贤任能正是他份内之事,他又没有火眼金睛「这官员良莠不齐,那也没有办法,可要是被人惦记上了,成心拿这事做文章,那也实在有够受的。慕容求醉怕这淮阴县再让南衙的人查出什么事儿来,在这危难关头一而再的给赵匡胤上眼药,官家不上火才怪,所以见魏王有意让南衙的人出面,当即主动请缕。

    “这个么……”赵德昭看看慕容求醉,慈眉善目,一副仁厚长者模样,倒是有些意动,可是慕容求醉毕竟只是相府幕僚,在朝廷上没有官职的,略一踌躇,便道:“也好,那便劳慕容先生走一遭。唔……程判官一同前往吧,此番江淮筹粮,即将功德圆满,你们乓1善行事,莫要横生枝节。”

    “是,那下官就与程功曹陪慕容先生走一遭。”程羽微笑着瞟了慕容求醉一眼,方正南一听忙也站出来道:“反正盱眙无事,老朽连日乘船,正觉身子骨儿酸乏,也陪慕容先生前往便是。”

    双方四人冷冷对视,目中又露出挑衅的光芒来。楚昭辅无聊地打了个哈欠,目光无意间扫过杨浩,就见杨浩也同自己一般一脸的慵懒,对程羽、慕容求醉等人的明争暗斗好似浑不在意,不由为之一怔,眸子微微一转,楚昭辅便露出深思的神情来。

    离开魏王居处,程羽紧赶几步,追上杨浩,微笑道:“魏王欲请院使大人往淮阴…一行,显见对院使大人的倚重之心呀,院使大人怎么托辞拒绝了呢?真的有些身体不适么?”

    杨浩止步回务,瞟7眼远处的慕容求醉和方正南,拱手道:“呵呵,程大人,请。”

    杨浩与程羽并肩而行,微笑道:“淮阴县置同僚之难于不顾,公然与邻为壑,无非是因为盱眙县的作为影响了他淮阴县的利益和政绩罢了。只要定额收购粮米仍是各府县官吏的一项考课,而且各地方粮米的产出不能有大量丰余,那么这种纠纷在地方官府之间就永远不会断绝,派谁来也是无济于事,调和不了的。”

    程羽微微一笑,杨浩又道:“大人是南衙判官,经手的案件数以万计,应该知道,再好的律法体制,都要由人去执行由人去遵守,有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利益团体,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合咄现铁板一块的制度。

    一条法律也好、一条制度也罢,能否得以贯彻执行,能执行到什么程度,要看在它之内获益的那个团体是不是各个团体中力量最大的,而不是什么公道正义。淮阴、盱眙两县之争,只是在符合朝廷大利益下的局部利益之争,说起耒,两县各有各的难处,此去说到底也就是做做和事佬而已,我这火爆脾气,实在做不来这和稀泥的活儿,呵呵,所以只好让贤啦。”

    程羽有些讶异地瞟了他一眼,未料到这个看似鲁莽的人竟然看得这般透澈,同时,他能对自己如此推心置腹,显然是认同了他南衙派系的身份,把自己当成了自己人。想到这里,程羽心中十分欢喜,对杨浩也更亲近了些,便笑起来道:“哈哈,老弟所言有理,这种事是不能方方面面前圆满的,一番说和下来,虽能息事宁人,可是想要皆大欢喜,却是万万不能,与其如此,这个不讨好的和事佬不做也罢。”

    他微笑着瞟了杨浩一眼,低声笑道:“老弟用来遮掩身份的那艘船上女子,想必不是雇来充数的,而确是老弟府上的家眷P巴?”“呃……,程兄一双慧眼。”

    杨浩见他有意亲近,直称自己老弟,便也改口称他程兄,听他问起自己女眷,心中专『是一跳:“我早知我的行踪,他们不会不加注意,不过……程羽忽地问起我船上女眷是何用意,莫非他已察觉焰焰的身份?不可能吧,这时代的条件,闻名久矣,不识其人的多了「他应该并不认识焰焰吧。”

    程羽呵呵地笑起来:“早听说杨老弟纳了媚狐窟的娃儿姑娘为妾,此姝娇艳妩媚,名震京师。老弟能将此娇娃纳入私房,实是艳福,可惜新婚燕尔,便被抓来出了公差,呵呵,也好,如今公私两便,我们去淮阴无人来碍你好事,老弟便携美眷游游盱络风光吧。”

    程羽又向他眨眨眼,低声道:“你放心,这件事为兄会替你保密,不会叫人知道的。”

    杨浩笑揖道:“多谢程兄,程兄与德玄兄结伴往淮阴去,多半还是因为慕容二人的缘故吧?说起来,兄弟直来直往的性子,同他们这些阴阳怪气的老狐狸打交道还真的学不来,程兄去对付他们也好。唉,如今想起来,倒是在芦洲同羌人、同折藩、杨藩他们打交道痛快些,起码也们喜就是喜、怒就是怒,不会当面称兄道弟,背后使刀使剑。”

    程羽脸上一热,只道他是影射自己和南衙诸官吏往昔对他的行为,他肯对自己当面抱怨,那更说明如今已把自己看成一家人了,是以程羽哈哈一笑,泰然解释道:“这个自然是不同的,西北诸藩与你我,名虽同为宋臣,实则毫无干系。”毫无干备?”

    “不错,西北诸藩以羌人为主,羌人中有细封氏、费听氏、野离氏等部族,其中尤以出身于北魏的拓拔氏和折兰氏最每…强大,不管是夏洲拓拔氏还是河西折氏,都是北蕃大族,他们自有领土,自统士农工商,自行征收赋税,自行任命官吏,虽未称国而王其土久矣!

    就算是麟洲杨氏,居边远,属离乱,多染夷狄之风,少识朝廷之命,也是被朝廷视作j。部异类的,他们纵有输诚之心,你道朝廷就真的信了?当初官家‘因其酋豪,许之世袭,的承喏,本就是当时无力顾及他们这才作此安抚之言,西北诸藩还妄想我朝会遵循唐朝旧例,继续容他们在西北作威作福呢,哼,着实可笑!”

    杨浩想起折子渝所言,脸色不由微变,程羽继续道:“上一次官家下旨,给他们加官进爵,令他们进京作官,想必他们就已察觉了官家的心思,对你这位朝廷钦派的知府自然不会再有好脸色。而我中原之官却大不相同,纵然政见不同、从属不同,毕竟同是宋廷之臣,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岂是那些蕃夷之属可比?哈哈,何况你我如今同在南衙办差,今后正当多多亲近,杨老弟就不要为当初受的些许委曲耿耿于怀了。

    “是,程吴廉…诲馀是,兄弟受教了。”

    杨浩微笑答应,“:i中专『是黯然一叹:“子渝的说法没有错。毕竞,她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们才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我这来自后世的人,与这个时代的人理念上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如今这个时候,中日民间还是非常友好的,可要是一个现在的人穿越到一九四五年的南京街头,去大讲什么中日友好,不被百姓们活活打死才怪。我的所谓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何尝不是匪夷所思,荒诞不经?我拿一千多年后的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兜售给这个时代的英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