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第10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对李华庭的一万骑兵强行突入敌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这是心理战的一个极为成功的范例。

    此外,当时辽军正处于保卫南京的大撤退途中,是于撤退途中发动局部反击,这种情形下他们应该采取的战术就是一击不中立即远遁,一旦形成正面决战的态势,对无心恋战的辽国士兵们来说,是一件十分威险的事情,在这一点上,辽人再度犯了错误。

    第三点就是,当时我国东路军各部将领的共同统帅潘美将军及时回援,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军令通达,上下一体。而辽国当时有萧干、萧挞凛、韩匡嗣三位将领,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军队,三人的军阶或实际权力也大体不分高下,这就造成了各自为战,无法有效调动全军的情况,这也是在这场大会战中决定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我军将士上下一心,顽强作战的战斗作风,在此战中产生的作用也是勿庸质疑的。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容同学们忽略的,那就是意外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比如在这场战斗中,有一今后来官至我国驻交趾宣抚使的官员,当时还是一个小小校尉,名叫丁锋,丁锋此前是蜀中一个小小的盐丁,因为参加了童羽将军

    的义军,成为这支军队的一份子。

    他在战斗中负了伤,肠子都流了出来。他在不支落马后,随手拔出佩刀,折断了冲到面前的一匹战马的前腿,使得马上的敌军掉了下来,然后,丁锋就顺势一刀砍下了这个敌人的脑袋。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他一刀杀死的人居然是辽国燕王韩匡嗣。

    韩匡嗣,蓟州玉田人。其父韩知古六岁时被契丹人掳入契丹为奴,后做为家奴随女主人淳钦皇后陪嫁给了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成为一名宫奴。其子韩匡嗣,自幼好医学,皇后待之如子,后来便一步登天,历任太祖庙详稳官、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摄枢密使、西南面招讨使、晋昌军节度使等。

    后来的辽国皇帝耶律贤体弱多病,而韩匡嗣医道高明,因此两人很早就建立了深厚的个人交情,同时耶律贤的皇后……咳……这个……就是与我国圣祖皇帝之间留下许多暧昧传说的辽国太后萧绰,曾经与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有过婚约,但是在德王谋反期间,伴驾随侍的韩德让为耶律贤挡过冷箭,并因此丧命,所以出于补偿的心理,再加上当时耶律贤也确实缺乏心腹,所以韩匡嗣被封为燕王。

    我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同学们,民间的传说都是由于停战协议|百度步步生莲贴吧手打莲吧文字首发淫民威武|签订后宋辽两国的密切往来,我国对辽国的经济援助,以及两国领柚的经常性会唔,使得一些好事者编造出来的谎言。我圣祖皇帝文成武德,泽被苍生,是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在宋辽两国的正史中,对于这些香艳的传说没有一点线索可以寻找验证,千金一笑楼还编写了许多有关圣祖与萧后的曲目表演传唱,这是误人子弟啊同学们,切勿把文艺当历史,千万不要受到这些野史传说的影响。

    咳咳,好,我们说回正题,燕王韩匡嗣的意外死亡,使得该部辽军军心大乱,从而加速了辽军的溃败,从而使得整个战局迅速向我方倾斜,使得我军以较小的伤亡代价换取了一场大胜。同学们,战场上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不可轻言胜败,一个小人物、一件小事、一个意外,都可能彻底改变战局。

    是役,韩匡嗣殁,萧关断臂被俘,舞挞凛轻重伤势数十处,所部主力或杀或俘,歼灭近七成,可以称得上是完胜了,但是宋军仍不依不饶,萧挞凛率本部残兵败将脱离战斗,依靠仍滞留在战场上竭死战斗的士兵争取的宝贵时间迅速后掇,但是童羽阴魂不散,紧追不舍。

    辽军撤出数十里,来到一处小山,名叫羊角山,以居高临下的优势仍有难敌宋军的急攻,童羽毫无惧色,率部登山仰攻,一场血战,迫使辽军放弃羊角山,继续撤退,一日之间,四易防御阵地,而童羽则始终咬紧了他们,战斗之激烈,从童羽累死三匹战马,换骑四次继续冲锋陷阵便可见一斑。

    最后,萧挞凛只率三百余骑从山谷中逃脱,所部为掩护主将脱身,全部做了宋军的俘虏。萧挞凛率三百余骑残兵败将逃回幽州,萧绰闻讯如五雷轰顶,这支骑兵主力的全军覆没,对辽军士气的打击是重大的,如果说前次小唐河一战杨浩重挫耶律休哥,和耶律休哥在高梁河大败赵光义一样,都有取巧的成分在内,还不那么叫人服气的话,这次两军骑兵主力的遭遇战,却是一刀一枪的真功夫。

    这一战,辽军仍然是完败、惨败,辽军引以为傲的骑射再也不是克制汉人的利器,辽军上下悲观的气氛之重可想而知。

    屋漏恰逢连阴雨,船破偏遇迎头风,就在人心惶惶、上下不安的时候,杨浩率主力部队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幽州城下,抢在许多赶来幽州赴援的辽军之前,再度兵困幽州城,再度形成了与赵光义当初那一幕完全相似的场面:宋军围城,援军围宋军。

    可这一回,宋军还会重蹈败辙吗?

    杨浩用了和赵光义前期几乎完全一致的招式,他想为前番宋军的失败找回这个场子。

    大军团团围城,迅速扎下营寨,杨浩亲自巡阅三军,安排谍报、通讯、集结、部署、逆袭、阻截,以及鸦重、粮草、军医、后勤……

    幽州城头,萧绰也在亲自巡阅三军,鼓舞士气。一领靛蓝色盘领窄袖长袍,外罩细鳞锁子甲,胸前一方亮闪闪的护心宝镜,兜攀及护项上饰着纯白色的银狐毛,头顶银盔上一束长长的雉羽飘扬,衬得萧太后明眸皓齿1月貌花容。

    在她左侧,随着一员虎将,星眸朗目,气宇轩昂,正是辽国大于越耶律休哥。巡视到东城,萧绰停下了脚步,扶着箭垛向城下望去,十里连营,旌旗猎猎,人喊马嘶,一片喧器。

    忽然,萧绰的目光被一样东西吸引了。黄罗伞盖,那是皇帝的仪仗,杨浩,在那黄罗伞盖下面,一定就是杨浩,萧绰的一口银牙立即咬紧,眉心一点嫣红,明媚如水玉观音的俏脸上,登时笼起一片腾腾杀气。

    城下的黄罗伞盖忽然也停下了,远远的可以看见一个银盔银甲的将领慢慢自黄罗伞盖下走出,向前走了几步,站定脚步,向城头的凤拇罗伞望来。

    彼此相距太远,看不清五官眉目,可是两个人似乎都看清了对方的模样,就这样久久地凝视着那一线人影,似乎双方无数的将士都感觉到了彼此君主的这场无形的交锦,整个战场上忽然都静了下来,只有呼啸的风,卷动大旗,还有那不识趣的马儿,偶尔长嘶几声。

    两道目光越过军营、越过战壕、越过城墙,交织着,流动着,对视许久,萧绰忽然抽手,手中攥紧箭垛上一蓬冰雪,大步反身走去。

    “与君决绝,唯战而已,再无一句话好说!”

    站在读者立场上采纳众多网民意见,满足您不同的阅读需求!

第142章 四面楚歌

    战争,因利益而起。

    当幽州城下的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辽国上京另一幕为了利誉的战争打响了。

    “大事若成,尔等皆有从龙开国之功,韩匡圄一介宫奴,最后可官至燕王,我耶律留礼寿非吝啬之人,在场众,皆有封赏。称王还是称侯,就看你们能为本世子立下多大的功劳啦。”

    留礼寿府中,留礼寿激动的满面通红,兴冲冲地向召集起来的百余心腹家将慷慨陈辞,做着最后的战前动员令。一旁,王冠宇顶盔挂甲,威风八面。

    耶律留礼寿好不容易结束了演说,向王冠宇道:“王将军,请。

    王冠宇矜持地点了点头,踏前一步,沉声道:“今日的计划是这样的,马军指挥使程天浩负责攻打上京留守除窒的衙门,斩杀除室「夺取兵符,控制留守上京的宫卫军,步军指挥使苟恶唯负责控制那支两千人的宫廷女卫……”

    苟恶唯一听喜上眉梢,宫廷女卫两千女兵,俱都是萧太后的亲信,这些女兵大多年轻俊俏,以他虎狼之兵,这一战下来,不知要抢多少美娇娘回去,别的封赏且不说,光是这一条,麾下的兵将还不嗷嗷叫着往前冲?苟恶唯一面紧张地盘算着:“我也不要太多,从中鳞选三十个……,不!五十个美人儿就行了,贪多嚼不烂,其他的就可着儿郎们享用罢了。”一面躬身领命。

    王冠宇又道:“副都指挥使李剑白和汉军都虞侯尉迟风和周羿正在军中控制全军,此刻并未前来,不过该做的事我已吩咐下去,副都指挥使李剑白领兵攻打皇宫,一定要把宫室控制在手中,汉军都虞俣尉迟风和周羿负责控制攻占北城和西城,至于南城和东城……”

    王冠宇微微一笑:“南城和东城本就在我所部的控制之下,倒无需多虑了。我还要说明一下的是,白甘部一些人马也会参与行动,他们负责事发时在城中各处制造混乱,随意攻打各处府衙,到处点火滋扰,混淆市面,世子联络的一些权贵大臣的部族也会在外线行动,迅速向上京集结,而室韦和女真,也会同时出兵,吸引边关诸兵,勿使其回援上京。诸位,我等于内部杀他个措手不及,东、南、西三路有宋军牵制,东北与北方有女真和室呼应,大事可成矣。”

    “大人,我们需要做作么?”

    一个留礼寿的心腹家将手渠大刀,气势汹汹地问。

    留礼寿站出来道:“尔等随本世子攻打夭牢,却出王爷,然后迅速赶往冬宫,裹挟留守上京的皇室、宗亲、支武百官,扶我父王登基。

    …众心腹喜形于色,轰然应喏。留礼寿与王冠宇对视一眼,把大手一挥,喝道:“出发!

    耶律留礼寿**百十名家将,随同上京汉军都指挥使王冠宇的千余名亲兵扑向天牢的时候,城中各处已经发动,到处一片喊杀之声,守卫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