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恭妻子有一弟陈,怒其不争便是将陈恭斩杀,又举兵与李通对抗。李通闻讯大怒,大兵攻破了陈之后,便是斩了他的首级来陈恭墓前祭奠。
即便陈恭做了许多对不住李通的事情,但是李通依旧尊敬自己的老上司,并且还为他报了血海之仇。如此有血有肉的汉子,立即受到了周边游侠的敬重。今年冬期延迟之时,他更是散尽所有积蓄赈济灾民,与儒士同分糟糠。
就在不久之前,李通终于通过一番血战剿灭了江夏庐江一带的黄巾,生擒渠帅吴霸,成功招降了余部。
一时之间,李通的势力已经得到了暴涨,这个时候他却得到了自己叔父兼老师的一封书信。
信上面说明,他的从兄李典已经投了袁术,为了李家的家业,家族决定让他带着部下投奔曹操。
他知道这是分仕的计谋,但是的心里却十分不甘。这么长时间以来他都是在听闻着袁术的好,甚至当初赈济灾民也是以袁术为榜样,若是没有家族这封信,他便会在朝廷大军南伐彭脱的时候去投靠袁术。
为什么总是李典!从小到大他自认为文韬武略不输自己的从兄,但是家族之人明显更加器重李典,一气之下他离开了山阳,将家族的地位放弃。本来随心所欲的生活,又是被一封书信大破,他不明白为什么连选择主公的额方面,都需要自己去做李典的附属!
他在赌气,他不甘,当他知道袁术是领东路大军南下的时候,他便是决定要为自己活上一把!若是能够同在袁术部下,也好让家族知道自己与李典到底孰强孰弱!
但是,就在接近袁术大军的时候,他又一次接到了叔父李彦的书信,这一次的内容,居然是让放弃投靠曹操,改投袁术!
虽然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心里还是十分开心的,这样一来既不会违抗了家族的旨意,也能够顺了自己的意愿。
话说李通大小战事也是经了不少,但是现在身在袁术大营里,他还是感到十分紧张,袁术可不是陈恭那样懦弱之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老大会给自己什么样的待遇。
营帐被推开了,李通本能的往后一看,落入眼帘不是袁术,反而是他最不喜之人。
“主公马上就来,文达稍等便好。”李典看着李通,随意说了几句,便是站在了另一侧,不愿靠近。
看着李典的穿着,明显可以知道他在袁术军中的地位不低,虽然嫉妒但是李通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不知曼成在袁公军中何等职位。”
大兄这个称唿李通是不愿意叫的,还没有正式投靠袁术,也只能称唿袁公。
“军中校尉。”
校尉在与东汉的军队编制之中,是仅次于将军的官衔,一个校尉手下一般有四五个军司马,每个军司马都是有五百的部曲,所以一个校尉就是有两千的三千的直系手下,自成一部。
李典只是刚刚投了袁术,已经做到了校尉,这怎么不让李通眼红。李典说话的时候很平静,但是在李通看来就是赤果果的挑衅!
李通刚准备发话,帐帘又被推开,已经走进来了三人,为首的便是精致银甲一看就是上位者。
“参见主公,参见军师。”随着李典快速躬身,李通已经确定此人就是袁术,而袁术的军中的军师很多,他并能对号入座。
“恩。”袁术一把坐在了自己的主位之上,现在他的大军已经停在了谯郡,本来今日他是要与卫语一起出行的,但是因为李典告知自己他的族兄带着部下来投,没有办法袁术只能带着荀悦与廖化来到了此处。
样子肯定是要做的,这几日他虽然看好李典,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同样看好李典的族兄,而且这个李通还是久不在家的庶出。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二三流的武将罢了,若不是要让李典安心,他根本不愿意亲自接见。
“你就是李文达?”
袁术揉了揉太阳穴,便是随意问了一句,几日的雷雨天气,让他肩头的伤口隐隐发痛。丝毫无睡意的情况下便是拉着荀悦彻夜长谈,所以他的精神状态可想而知。
李通一听,已经单膝跪地,虽然袁术的样子很散漫,但是却由不得他半点松懈。
“回禀袁公,小人正是李通。”
“唔!”袁术得到回应,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听曼成说你剿了江夏的吴霸?还收编了他的部下?确实是一条汉子。”
李通大喜,说道:“小人不过侥幸而已,现如今已有部下五千人愿一同听后主公差遣!”
袁公已经变成主公,李通这一刻已经开始亮出了家底准备投诚。
“五千部下也不少了。”袁术似乎在做思考,一会儿便是说道:“既然文达是曼成引荐,不若这五千手下暂时归于曼成统领吧。”
袁术说完便是一瞧李典,“五千手下的校尉确实没有过,不过这偏将的任命还需要朝廷签发,等到这次南伐成功我便是向朝廷保举曼成。”
“谢主公!”李典立刻跪地,但是袁术却是一把躺在了椅子之上,似乎完事了一般,根本不管李通。
营中的李通脸色铁青,自己的刚刚带来的部下一转眼就送给了李典不说,自己连一个职位都没有讨到,他如何不气?
荀悦皱了皱眉头,已经将李通的表情看在眼里,靠近袁术小声在他耳中说道:“主公,这李通毕竟是真心来投,总不能一个职位都不给吧。”
脑海中还在思考卫语那边的情形的袁术,就被荀悦点醒,对李通投了个不好意思的微笑,便是说道:“文达勿怪,最近事情太多这记性也就落下了,既然文达与曼成是族中兄弟,就暂时委屈文达在曼成手下任一别部司马。等到他日建功再做封赏吧。”
别部司马已经是不错的职位,若是按照李通来投之前,则远远高出了他的
意料。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李典不过比自己先来了十几日就是校尉,按照刚刚袁术的话,不久就要保荐他为偏将。而自己却是一个小小的别部司马?更要命的是还收李典节制?
袁术口中虽然说到他日建功再做封赏,但是建功与不建功还不是袁术一句话的事情?这个他日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谢主公。”李典压着牙齿道了声谢,但是脑中已经在思考投奔袁术是否正确了。
哪个人不希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前途似锦?现在袁术的态度明显是不看好自己,那么就算自己再怎么努力又有何用?更何况在李典的手下,他已经能够预示到自己暗淡的前景。
袁术又一次躺在了靠背之上,挥了挥手,意思就是让两人告退。他的样子似乎是有些累了,既然今日没能够与卫语一起去许家庄,那便是打算就地休息休息。
底下的脚步声已经响起,闭上眼睛的袁术知道,定是李典与李通已经准备告退了,当他准备沉下心来闷头大睡的时候,却被一声巨响惊了起来。
“哪个是李通!”卫语一把扯开账帘,便是大步走了进去,身后的徐庶黄忠黄舞蝶都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卫语发什么神经病。
“哪个是李通啊?”卫语根本就没注意到袁术,只是在这营帐之中到处寻找,除了自己从徐家庄带回来的三人,都是熟悉的面孔。
那些在账内保护袁术的卫兵不算,卫语扫了一眼很快就看到一个生面孔。
“你就是李通?”卫语因为大军开拨休息不善已经双眼通红,但是在李通看来却像是怒气攻心。
加上不断咆哮自己的名字,李通甚至认为卫语与自己有血海深仇一般,但是自己实在想不起在哪里与这个青年有过羁绊。
荀悦黑着脸,走了下来,拍了拍李通说道:“这位便是卫语卫军师。”
卫语的名头真是如雷贯耳来形容言不为过,李通自认为没有的罪过卫语,那么他这么叫自己只有一个可能…郁郁不得志的李通就像抓住一个救命稻草一般。
“见过军师,末将便是李通。”
卫语看了一眼这个青年,又盯着李典看了会儿,发现样貌确实有几分相像。
卫语发誓演义上绝对没有提过李典是李通的从兄,这个血缘关系他还是路上听徐庶说起的。
也许自己只是一味的留意许家庄,根本上忽略了李典向袁术举荐李通的事情,今日从徐家庄失意之后,一听徐庶提起,就急急忙忙的赶了回来。他估计没有自己吹风,以袁术的二百五性格又会怠慢李通。
“曼成是你兄长?”
“正是。”
“你所用何武器?”
“一杆长戟耳。”
“李彦李子昌是你什么人?”
“是末将的叔父也是末将的恩师。”
“错不了了!你果然是李文达!”卫语咆哮已经停止,大喜之下勐地拍了李通的肩膀,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老友重见。
但卫语知道这个人绝对是被史低估的勐将,为人义气自然不用多说,曹操征讨张绣的时候,就是此人星夜带兵来援,大破张绣。
曹仁围剿关羽之时,他也是千里来援,路遇拒马鹿角,都是亲自躬身处理,只可惜却在这个路上大病而死。
相传此人戟法出神入化,一身巨力数一数二,更难得的还是赤胆忠心,数次面对袁绍与刘表的招揽赫然不动心。
如此良将,卫语怎么能让袁术怠慢了他?
袁术看卫语的表情就知道自己肯定是低估了李通,带着抱歉的微笑来到卫语面前,似乎在等着卫语问话。
这并不是说袁术怕了卫语,而是卫语为他招揽多少名将,现在又是良将送上门,自己却差点将其埋没,怎么说也是愧对自己老部下的良苦用心。
能屈能伸,懂得谦让,这也是这个时空袁术的优点。
卫语叹了口气,便问道:“文达携五千士卒来投,不知道主公给文达安排了什么个职位?”
“这个…暂且是别部司马,日后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