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魏文魁-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能想到的沛国曹氏,还能有什么人了?不就是曹操、曹仁、曹洪、曹纯那一大家子吗?曹家兄弟这时候肯定还在东郡啊,不会到徐州来,那么这儿的究竟是曹谁呢?似乎隐约有些印象,曹操的老爹曹嵩、兄弟曹德貌似为避董卓之难,逃离了老家,避到别处去了,后来被陶谦所害……既然被陶谦所害,那应该就是避到徐州来了吧!

    不会吧,难道自己竟然有机会见到曹太公?能不能利用这个机会跟曹操扯上关系呢?我靠老天爷啊,你给我的这份惊喜还真是大到没边儿啊!可是……老天爷真的能够这样眷顾自己吗?

    答案是:不能!

    很快,一行人就赶到了曹家庄院,是宽迎出门外。就见这位是三公子相貌俊雅,比是著添三分灵性,比是纡添三分书卷气,除了胡子短一点以外,几乎就是老爹是仪的克隆。是勋大礼拜见三兄,是宽急忙双手搀扶,热情地拍着他的肩膀:“宏辅啊,前遇公祐先生,说孔北海甚为嘉奖贤弟的诗歌,为兄也有此好,异日可以好好切磋、唱和一番。”

    是勋心说不妙。

    从来穿越文中,抄袭诗歌的主人公很多,但是绝大多数瞧着都不靠谱,且不说跑唐朝、宋代抄那些“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句子,是不是真能赢得满堂彩——纳兰性德就算在清诗家中都不算第一流的,凭啥唐人、宋人会吃他那一套——就说他们抄了一首又一首,整天混在文人圈子里蒙吃蒙喝而竟能不露破绽,那很明显就是“纸上谈兵”。抄文好抄,论文难论,文人互相唱酬,不是光抄上几句成句就行的,人要是问起来你的诗好在哪里,他的诗有何短处,不是真有一定古诗词底子的人,真能答得上来吗?你就算背全了《人间词话》之类的书也不管用啊,古往今来的诗歌浩如烟海,王国维他们才评过几首?

    是勋可以在孔融面前抄诗,将来也可以在曹操面前抄诗,因为尊卑有序,在他们面前就算回答不上问题来,也可以找种种借口推搪,或许别人还以为你是谦虚,是不敢跟尊长较真儿。但是在同辈面前,比方说是宽面前,要是抄诗,是宽若打算跟你深入探讨每一句每一段呢?你又该怎么办?正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终究被曹操、孔融问哑巴了不丢人,即便打不过一流诗人,人还会认为你是二流诗人,可要是被是宽这类连名气都没有的家伙问哑巴了,那还不当场露馅儿么?好比那位裘千丈,他要是出场就被黄药师打败,大家顶多以为“铁掌水上飘”不如“五绝”,得算次一流高手,可是三拳两脚就被还没练过《九阴真经》的郭靖打败,立码谁都明白他是西贝货了。

    是勋本来就不是很想跟着是氏兄弟南下,避祸琅邪,这地方虽然暂时太平,可是也没有什么机遇,而且说不定几年以后,曹操就要杀过来了,所到之处据说是血流漂杵、鸡犬不留啊,接着曹操、袁术、刘备、吕布还得在这儿常年鏖战呢。所以青州士人,也包括是仪在内,先是南奔徐州,接着就又被迫渡江去了江东——真要到那一天,自己说不定也得被迫渡过长江去,难道真的按照历史上是家的轨迹,从此就跟着那碧眼紫髯小儿一辈子吗?

    所以他路上就一直在想,是不是等是家安顿下来以后,自己就找个借口离开?比方说,先去投奔太史慈,跟他学一段时间武功。终究乱世之中,有功夫傍身的话,存活几率应该会高上那么几成,起码自己得把骑术给练上去,那样打不过总还跑得过不是吗?

    虽说几年以后,太史慈也要南下江东,但终究自己跟太史子义是朋友而非亲眷,到时候再想从他那儿脱身,就要简单得多了。

    因为是宽那一句探讨诗歌的无心之言,是勋当即打定了趁早离开的念头。

    是宽将兄弟们让进庄内,是纡就提出要拜见庄院的主人。是勋觉得自己小心肝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啊,忙不迭地整顿衣冠——可得给曹太公留下个好印象,最好从他那儿讨份荐书,自己直接就奔东郡去拜见未来的大魏太祖武皇帝。可是是宽却摇头说:“此间主人还在州内任职,此刻不在庄内。”

    耶?在州内任职?那又是谁了?难道是说曹操的兄弟曹德?曹家跟陶谦不是向来不对付吗?难道是自己的判断失误?

    关于曹太公曹嵩和曹德之死,史书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一种说法,曹操派人去迎父,陶谦为了讨好曹操,派部将张辏Щに停缓笳抨'见财起意,就在路上把这曹家父子给宰了——演义采用了这种说法。但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陶谦压根儿就是幕后黑手,是他主动派兵去截杀了曹嵩和曹德的。

    是勋前一世是三国粉,他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因为当时关东诸侯结成了相对立的两个集团,一是袁绍—曹操集团,刘表也属于这个集团,二是袁术—公孙瓒—孙坚集团,陶谦也属于这个集团,双方见过不止一仗。所以后来曹操攻徐州,公孙瓒所署的青州刺史田楷要派刘备去救援。

    既然陶谦跟曹操分属不同的阵营,彼此是敌非友,那么说陶谦派人护送曹嵩父子,那就是很不合情理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公孙瓒虽然被袁绍在界桥打败,势力还并没有消退,而且袁术在南方虎视眈眈,陶谦没理由那么快就改变阵营,去向曹操献媚——再说了,就算献媚,也得找老大袁绍献媚啊,找曹操有多大用了?

    可是如今听起来,曹家竟然有人在州里做官,也就是说在陶谦手底下做官——难道说,自己的判断错误?还是说历史的复杂性要超过了史家的笔头,有太多不为人所知的秘辛隐藏在深不见底的渊薮当中吗?

    他正琢磨着呢,就听是著开口问道:“不知是哪位曹君,在州中担任何职啊?”是宽淡淡一笑:“便是如今陶使君身边的红人、兵曹从事曹豹字叔元。”

    曹、曹豹!我勒个去~是勋差点儿没一口老血喷将出来。

    《三国志》上貌似就提了一回这个曹豹,具体内容是勋不记得了,但是演义中曹豹的事迹他印象还是颇深的——话说这曹豹为陶谦旧将,后来跟了刘备,当刘备往讨袁术之时,留下张飞守城,张飞使酒任性,鞭打曹豹,于是曹豹就勾结吕布,谋夺了下邳。这人最后的下场,貌似是被张飞一矛给捅死了。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演义中,这位曹豹先生都是配角中的配角,打酱油的路人,而且跟曹操那个曹家八杆子都扯不上联系(既说他老家也在沛国,说不定其实还是有关系的,但应该不会有多紧密)。倘若比拟成rpg游戏,那么曹嵩很可能是引导主线情节的重要角色,曹豹就是路边儿只有一句废话的没用npc而已,对不对话的丝毫也不影响情节发展。

    我靠果然不能对这贼老天抱有什么奢望啊,我就知道他不会这么善待自己呀!

    是勋带着满腹的失望和怨气进了是宽给自己安排好的住处,婢女月儿迎将上来,眼泪汪汪地行礼:“公子,您……您终于回来啦……”是勋瞟了她一眼,心情略有好转。本打算按照惯例稍稍调戏一下的,但是走了一整天的路,又才横遭打击,这回儿就觉得浑身乏力,精神倦怠,真是提不起兴头来。他只是轻轻一挥手:“打水来我沐浴吧。”

    对于自己今后的行止,他暂时不打算做任何决定,准备先好好睡上一觉,明早起来再想。可是当晚正要宽衣睡下,突然听得有人叩门,然后传来是宽的声音:“宏辅,睡下了么?为兄有话要与你说。”

    是勋猛然一惊,就觉得后背冷汗涔涔——不会吧,这厮不会大半夜的就要来跟我切磋诗歌吧?我靠这可如何是好啊?!

第四章、诗歌免谈

    据说正常人的大脑可以记住相当多的数据,但是如果不经常加以提取也即复习的话,很多内容会被认为是无用数据而遭到删除,或者沉入不易检索的潜意识当中。

    是勋在前一世,出于个人喜好,是经常会复习某些古诗词的,比方说《陶渊明诗选》、《三曹诗选》那几本儿书,就长年盘踞他书架中与脸齐高,平常一瞟眼就能望得见,一伸手就抽得出的黄金位置。但是来到此世以后,他就再没有机会通过阅读来复习那些诗作了……当然啦,这时候陶潜还没有出生,而且说不定三曹里面也只生了俩,而且他们的大部分作品还都没有被创作出来,更别说集结成册啦。

    还在乐浪氏家为奴的时候,他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悠闲无事之际,在内心吟咏其中的某些篇章,直到打定主意冒名顶替、李代桃僵,才开始有目的地复习甚至是编改。非常可惜,很多信息因为没有及时提取,都已经化为碎片散佚在意识的虚空当中了,他还能够背诵的诗篇,还不及穿越前的三分之一,并且常有遗漏和破损。

    所以他抄诗都是有预先计划的,绝不可能临时因应某些情境,张口就来。很多穿越文的作者本身就缺乏古诗词的常识,偶尔自作一首就平仄不合甚至连韵都不押,却偏要让笔下的主人公成吨成吨地抄诗,并且貌似每一篇都能符合情境地信手拈出,就跟大脑里装着个做诗机搜索引擎似的……是勋自认没有那种无节操的特异功能。

    所以今天听是宽说要跟他论诗,他就脑仁儿疼,当即把这位是家三兄列入拒绝往来户的首选名单。可是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就目前这种环境下、形势下,他不可能真的拒是宽于千里之外。自己终究还没有根基,更没有家产,要是哪一天能够独立自主了——比方说投靠了曹操或者刘备或者别的什么诸侯,混上个一官半职,你看他还会搭理是宽不会?

    所以大半夜的听到是宽叩门,他觉得后背、手心里全是冷汗,两腿有点儿哆嗦,脸上有点儿发烧,可是没有办法,既然未曾睡下,那就还得去开门,笑脸相迎。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