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魏文魁-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家乃温县之首,家大业大,有的是洋蜡……哦,骡马,所以就选了两匹马给赵咨、司马懿,让他们跟着是勋一起疾驰南下,随即渡过黄河,仅仅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与夏侯渊等两千骑兵会合。

    于是略微休整一番,翌日继续西行,过偃师而趋雒阳。在雒阳城中暂居一宿,司马懿突然跑来跟是勋说:“昔董卓火烧雒阳,挟驾而西,石经尽遭毁弃。今天子既迁许昌,郑康成先生仕为大司农,郑门弟子并列五经博士,侍中何不上奏,请再立石经,以孚天下士人之望?”

    这一路上,赵咨表现出了相当好学的一面,逮着什么问什么,上从朝廷动态、百官贤愚,下到夏侯渊所部骑兵的编组、武器、马镫,无不诚心求教。司马懿却一声不吭,光用眼睛瞧,用耳朵听,赵咨问什么,他也把脑袋凑过来,赵咨不问,他也不开口。这回还是他第一次主动跟是勋搭话,是勋感到非常欣喜——司马仲达就是司马仲达,这个主意出得不坏啊。

    司马懿所说的石经,史称“熹平石经”,乃是灵帝熹平四年,为了正定五经文字,方便太学授课,命人将五经并《公羊》、《论语》二传校订后刻石四十六块,竖立在雒阳太学门口——据说蔡邕就是主要的校订者和书写者。这年月还没有印刷术,文字传抄,多所讹误,所以有个官方的石刻定本,谁都可以去对照、抄写,也算是经学界的一大善举。只可惜,这工程花了六年的时候才始完成,然后在太学前面才竖了十二年就让董卓给毁了。原本的历史上,要等五十年以后,才在魏帝曹芳治下,刻定了第二代石经——史称“正始石经”。

    是勋把历史给改变了,如今郑玄出仕,郑门弟子列任博士,太学重开,许下经学大兴,所以司马懿才提议,应该再搞一次校订经、传并且刻石的工程。是勋一琢磨,这是个很妙的主意啊,话说当年“熹平石经”刻的全是今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今文对古文的强有力反扑,如今要是按照古文学刻定了石经,那古文的地位不就牢不可破了吗?今文还有死灰重燃的机会吗?

    当下拍着司马懿的肩膀,连声鼓励:“仲达所言大善,待某还许,定当上奏天子,使成此事,亦不会忘了仲达建议之功。仲达高才,若有所思、所疑,尽可开口,毋须有何顾忌。”司马懿喏喏而退。

    离开雒阳以后,一行人继续向西,前趋弘农郡。沿途仍然是一派萧条的景象,偶见农田,倒是金黄一片,麦浪飘香。赵咨就问了:“朝廷何不大力经营河南?”是勋点头答道:“且待关中平定,必要恢复太平旧貌。”他嘴里这么说着,眼睛可一直瞟着田里那些麦子,并且下令道:“暂缓前行。”

    就此突然间把速度给降了下来,走走停停,骑兵行军,倒还没有步兵走得快。赵咨多次询问,是勋只是捻须微笑不语。当日从许昌而趋五社津,三百里路用了不到两日;从五社津而趋函谷关,二百里路一日有余;可是从函谷关走到陕县附近,亦三百里,却整整花了七天,然后在县城内又连歇了四晚。

    直到九月八日,是勋早晨起来,便有出城哨探的军士来报:“城外麦已割尽矣。”是勋大喜,急召鲁肃过来:“正其时也,我等这便启程吧!”(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柱节立门

    曹操为了“集思广议”,喜欢开大会,可是会上大家伙儿你一言,我一语的,其实未必能够当场解决问题,反倒聪明人的思路都可能被糊涂人给带跑了——终究曹家参谋班子里不全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杰士,比方说钟繇即长于政务而短于奇谋,再比方说王粲,政治值和谋略值都将将及格罢了。

    当然啦,人多嘴杂,也比较容易开拓思路,而等到是勋在会议上接受了足够多的资讯,再返回家中跟鲁肃两个人开场小会,线索立刻就给捋清楚了。所以决定了持节镇抚关中以后,他第二天一早又跑去见曹操,就提出了新的疑点:“段煨既欲伐李、郭,自可去伐,何以上奏朝廷?”难道他就不怕朝廷从中插一脚,趁机会摘他的胜利果实吗?

    曹操听了这话就笑,说:“昨夜吾才睡下,公达突然来访,亦言及此也。”是勋心说果然不愧是荀家的良才,敢情还比我们提前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就问:“公达如何言?”曹操并不回答,却反问道:“宏辅又待如何言?”

    怎么,你打算考我吗?没关系,我本人虽然没什么能为,但相信鲁子敬的见识、谋略,就未必在荀攸之下。于是他想了想,大致组织一下语言,然后跟曹操说:“如勋昨日所言,长安为群狼环伺,段煨若讨李、郭,则马腾、韩遂、杨秋、马玩等皆将并发,段氏兵寡,恐难与敌。故而先奏朝廷。正欲有天使前往督之。可全其功。”

    曹操连连点头,说公达也是这么说的,然而——“言犹未尽也。”是勋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段煨若兵发长安,则华阴空虚,吕布闻报必然来取。若有天使督责,则或阻布南下,或为段、吕解斗。明华阴归属,段煨后路无忧矣。况彼料朝廷尚未收麦,难以遽发大军,三五千人,又可为其外援,又不足以兼并其势,故而择此时日上奏也。”

    是勋猜想这肯定是贾诩的谋划,因为计划实在太细腻了,段忠明绝逼没这脑子。贾诩知道枯守华阴一城,肯定难以长久。吕布迟早还会来攻打,所以他专挑麦收前不久。上奏朝廷,要西取长安,讨伐李傕、郭汜。朝廷闻奏,肯定会派人去督战,并且为了趁机控制关中,说不定还会派支兵马去增援。华阴、许都,相距遥远,朝廷要是打算秋收以后再派发大军吧,那肯定不赶趟儿,所以只能暂且先派支小部队过去。而等官军到了华阴,当地的麦子也收割完了,段家军也准备动了,正好利用天使之威、官军之势,帮忙他不但顺利打下长安,还能在与马腾、韩遂等关西诸将的争夺中不落下风。

    尤其是,段家军前脚一离开华阴,吕布后脚就可能杀过来,要是天使和官军这时候恰好在华阴附近,就能阻止吕布南下,或者在段煨和吕布之间做个和事佬。段煨若想放弃华阴,早就放弃了,他就是舍不得,所以到时候可以谈判啦:你在关中给我多少多少地盘儿,我就答应把华阴让给吕布,或者直接归属朝廷所有。

    是勋把自己跟鲁肃商议一整晚所得出的结论,对曹操是合盘托出。曹操不禁捋须大笑:“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看起来,昨晚荀攸也大致是这么说的。笑完以后,曹操就问了:“以段煨之谋划,是料卿能阻吕布也,然而昨日奉孝所谋,则须纵吕布入关。吕布,狼虎也,操唯虑其兵马既雄,得入关中,或即兼并段煨、杨秋等,西驱马腾、韩遂,则关中得之于李、郭,复失之于吕布。如何处置?”

    是勋说我也想到过这个问题:“吕布为并州牧,而其军不足以北上对敌袁绍,蜷曲河东一地,久必为变。吕布如汤汤洪水,难以防堵,只可疏导……”曹操就问啦:“导往何地?”是勋才待回答,突然眼珠一转:“勋料公达必有良策献上。何妨主公与勋各书其名于掌上,以观同否?”

    他这是抄袭演义上诸葛亮跟周瑜商议火攻之策的桥段,曹操本是个喜欢新奇花样的人,闻言而喜,大呼有趣。于是两人各自提笔写了,并立着张开手掌,同时大笑起来,一个说:“宏辅果奇才也。”一个说:“惭愧,不出公达所料。”

    笑声未毕,门外传报:“郭祭酒求见。”曹操笑着说:“吾料奉孝亦思得其中关窍,特来报我。”是勋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多留了,我还得赶紧去尚书省找荀文若,跟他打问关中有何名士,异日可用。曹操说我也得走,这事儿赶早不赶晚,我立刻进宫去谒见天子,把事儿定下来为好,我跟奉孝就边走边聊吧——估计也再琢磨不出什么新花样来了。

    是勋是跟曹操定完计以后才离开的许昌,然后这一路上又跟鲁肃、夏侯渊反复商讨,敲定了很多细节问题。军团在陕县停留了一段时日,等再启程的时候,两人就分道扬镳,是勋继续西行,鲁肃则率十骑自茅津北渡,往河东去见吕布。

    临行前,是勋拉着鲁肃的手说:“吕布易说尔,然而陈宫在侧,心机深沉,子敬仔细。”鲁肃笑着答道:“肃素讷于言者,自不能与宏辅相比,然而,计既定矣,尚有何忧?料吕布、陈宫,异日皆在你我掌上也。”

    跟鲁肃分手以后,是勋和夏侯渊就带着大队骑兵途经弘农、湖县而向华阴。这一日看看接近桃林塞,夏侯渊将骑兵分散开来,如同半圆一般向前搜索前进,于路果然擒获了数名段家军的探子。审问之下,知道华阴收粮已毕,段煨、贾诩已于前两日统率大军,正式开始了西征。

    是勋闻讯大喜,当即带着十数名精锐骑士,快马来到桃林塞下,手持节杖,朝垒上高呼:“某乃侍中是勋,奉王命持节来此,督诸将收取长安,还不快快开门!”

    垒上小卒听了这话,赶紧下去报给守将知道,时候不大,寨门打开,一将端立作揖道:“末乃宁辑将军麾下司马……”是勋哪儿耐烦听他报名,一抖缰绳便驰入寨中。那名将还想讨好天使:“且待末将为侍中牵马。”是勋冷冷一笑:“不必了。”回顾左右:“拿下!”

    跟随他前来的那十余人皆为夏侯渊军中骁将,其中还有他刚成年的长子夏侯衡,听得是勋令下,当即便有两人上来,把那将按倒在地,另几人则各执刀、矛,逼住了守门的段兵。寨内段家军大惊,纷纷来救,是勋立马门中,高举节杖,大喝道:“节在此,欲为逆贼者,尽管上来!”诸军胆怯,只得距离他一丈开外,执械相对。

    正在此时,突然大地颤微微震动起来,随即密集的马蹄声杂沓响起,烟尘起处,夏侯渊统率骑兵大队汹涌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