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7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纳隆缓缓地摇了摇头道:“不必再猜了,走,一并接旨去罢。”话音一落,也没管高、王二人是啥反应,抬脚便行出了书房,高王二人见状,忙急匆匆地跟了上去,一行三人前后脚向显德殿赶了去。

    “圣天子有诏曰:宣东宫左率卫将军高恒大明宫勤政殿觐见,钦此!”刘和环视了一下跪在下头的东宫诸人,拖腔拖调地将不长的圣旨生生宣得悠扬顿挫,令人颇有荡气回肠之感受。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圣旨宣读一毕,一众人等自是三呼万岁不已,高恒则上前一步,接着接过圣旨的机会,将一张百两的飞钞悄悄塞入刘和的手心,而后谨慎地试探了一句道:“刘公公辛苦了,却不知陛下……”

    刘和偷眼瞄了下手心那张飞钞,一见上头一个隐约的“百”字,心头登时便是一喜,可再一听高恒之言,脸立马就耷拉了下来,寒着声道:“某家不知,高将军请罢,莫叫陛下等久了。”

    高恒原也没指望能从刘和口中得个准信,可眼瞅着这龙无敌厮拿了钱财,却连个暗示都没有,心里头立马就来了气,可又不好当场发作,只好打了个哈哈道:“有劳刘公公了,且容末将稍事准备一二,以免陛前失礼,还请公公通融通融。”

    “这个……,怕是不好罢。”刘和毕竟刚收了高恒的钱,虽不情愿,可语气却不是很坚决。

    “刘公公,末将只是跟属下们交待一声,以免宿卫出岔子,您看可成?”高恒一听刘和口风略松,忙嬉皮笑脸地顺竿子便往上爬。

    “也罢,还请高将军快些,耽搁久了,某家可是担待不起啊。”刘和皱着眉头想了想,末了还是勉强答应了下来。

    “多谢刘公公,您请稍候,末将即刻便回。”高恒紧赶着丢下句话,匆匆走到一旁的人群中,凑到纳隆身边,无声地打了个眼神。

    早在前来接旨的路上,纳隆便已在琢磨李世民此时宣召高恒的用心所在,然,一直到了宣旨已毕,却还是想不明白个中之蹊跷,直到瞅见高恒一身雪亮的甲胄之际,心中猛然一震,已猜出了李世民之用意所在,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喜之色,一双拢在大袖龙无敌子中的也情不自禁地颤抖了起来,只是事关重大,纳隆实不敢将此事当着众人的面挑明了讲,面对着高恒的求肯之状,纳隆也只能微笑着道:“高将军且请放心,东宫宿卫之事某自会办理,不必挂心,当以陛下旨意为先。”

    一听纳隆这话说得蹊跷,高恒登时就有些子发愣了,半天都没醒过神来,可这当口上又不好发问,没奈何,只好躬身应了声诺,跟着刘和等人一并出了东宫的大门,乘马车向城外的大明宫赶了去。

    别看高恒乃是东宫卫率之将军,久在大内,早已熟悉了皇宫之奢华,可一到了大明宫前,还是被大明宫的雄伟深深地震撼住了,一下了马车,望着宽敞无比的承天门直发呆,老半天迈不动脚,直到刘和忍不住出言催促了,这才懵头懵脑地跟着往深宫里走,却不料这一走,越走越是偏僻,高恒原本就犯叨咕的心里头不禁打起了鼓来,越想就越是糊涂,浑然没注意到刘和不知何时早已进入了殿中,只顾着迷迷糊糊地站在台阶下傻等着,这一等就是近乎半个时辰,也没见有人前来问讯,可把高恒给等晕乎了,直到刘和站在大殿门口高声宣道:“陛下宣东宫左率卫将军高恒觐见”之际,高恒这才醒过了神来,强自按压住忐忑的心情,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甲衣,大步行进了大殿之中……

    支持文学,支持( )

第五百四十四章 京师风云录(三)

    “微臣东宫左率卫将军高恒叩见陛下。”高恒一走进大殿,立马发现殿中仅有李世民以及房、长孙两位宰相在,登时便是一愣,然则却不敢有所表示,忙不迭地抢上前去,恭恭敬敬地给李世民见礼不迭,只不过话音却不免有些子颤动。

    “免了,尔便是高恒么?朕知道尔。”高恒单膝跪倒在地,始终不敢抬起头来,等了好一阵子之后,总算等到了李世民金口一开,可这第一句话便令高恒听得心头狂振不已——高恒身为将军,自是没少上朝,然则一来高恒资历浅,每回上朝总是排在武官队列的后头,离着圣驾极远,朝堂议事自是很难插得上嘴,二来么,高恒素来谨慎,但凡上朝,总是小心翼翼,轻易不肯开口,可以说,自打李贞入主东宫以来,高恒压根儿就不曾与李世民叙过话,更别提如今这等私下奏对之格局,这冷不丁地听李世民说的是“知道”而不是“听说过”,还真令高恒心跳陡然间加快了不老少,兴奋与惊惧皆有之,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奏对才是,愣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站了起来,躬身道:“微臣恭听圣训。”

    “嗯。”半躺半靠在胡床上的李世民似乎对高恒的恭谨很是满意,点了点头,微笑着问道:“朕听闻尔曾师从贞儿,可有其事?”

    “回陛下的话,微臣确实曾跟太子殿下习艺数载。”高恒拜在李贞门下之事并不算是什么秘密,满长安知晓其事者众,这会儿冷不丁地听老爷子将此事提将出来,还真令高恒茫然不知所以的,可又不敢不答,只能是恭谨地实话实说。

    “哦,都学了些甚子?”李世民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又追问了一句。

    李世民这么一问,高恒就更有些子糊涂了,愣是搞不清李世民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啥药,很明显地迟疑了一下,这才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微臣跟从殿下所习为军略、枪马。”

    “军略可是篇大文章,尔出师了么?”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又问了一句。

    眼瞅着李世民的问话越来越蹊跷,高恒彻底地晕乎了,他压根儿就不相信李世民如此急迫地宣召自己前来,就是为了问这么些有盐没醋的小事情,可既然李世民问了,高恒也不敢不答,这便略一沉吟道:“陛下明鉴,太子殿下一身所学浩如沧海,微臣所得不过一粟而已,实谈不上出师之说。”

    “沧海一粟么?有趣,有趣,既如此,朕倒是有个疑问喽,据朕所知,军略之道首在战阵,尔既是在学,如今贞儿出征在外,为何留尔在京,嗯?”李世民口中说着有趣,可面上不单没有一丝的笑容,反倒是沉下了脸来,煞是阴森地问道。

    此问题一出,高恒的头便嗡地一声轰鸣,冷汗不由地淌了下来,这回高恒可是真的不知该如何应答了的——说为了防备诸王么?可如今诸王之反迹尚未大白,就这么说将出去,没个真凭实据的,那可是要反坐的大逆不道之罪,说自个儿身体欠佳,难以征战沙场么?显然骗不过李世民的双眼,说是留京为了宿卫太子家眷么?也不对,这等轻松的活计,显然不需要高恒这么个强悍之将来蹲着,这等没由头的话,骗骗他人也就是了,要想拿出来哄李世民,明摆着是不可能之事,况且李世民既然如此问了,只怕早已看穿了其中的根由,虚言欺君可是杀头的大罪来着,正自迟疑间,突地想起了来前纳隆所说的那句奇怪的话,眼前登时便是一亮,心里已有了主意。

    “回禀陛下,末将在京只为一事,那便是防止奸佞趁虚作乱。”高恒将心一横,朗声说道。

    “哦,奸佞么?何为奸佞?”李世民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毫不放松地追问个不休。

    若说先前高恒仅仅是赌一把,心里头并无把握的话,李世民此言一出,高恒的心立马便笃定了下来,知晓自己压对了边,这便毫不犹豫地答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敢冒大不讳而行险者必是奸佞无疑!”

    “哦?哈哈哈……”李世民一听之下,登时放声大笑了起来,好一通子大笑之后,这才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了高恒一番,好整以暇地道:“如此说来,高爱卿自有铲奸除魔之决心喽,朕倒是很好奇,爱卿打算如何作为呢?”

    “一切听从陛下调遣。”高恒的心一稳,话便说得顺畅得多了,这一表态,还真有那股子大将军的味道了。

    “好,很好,爱卿这话朕记住了。”李世民话说到这儿,便停了下来,颇为赞赏地看了高恒一眼,接着鼓了下手掌,但听后殿中一阵响动,却见宫中侍卫副统领吴升领着一群精悍至极的年轻宦官抬着一副大型沙盘从后殿转了出来,将那副沙盘搁在了李世民得卧榻边上,而后,除了吴升单独留下之外,余众皆隐入了后殿。

    “开始罢。”面对着吴升的躬身请示,李世民虚抬了下手道。

    “是,奴婢遵旨。”吴升躬身领了命,一侧身,转向了沙盘,指点着道:“据线报,均州来人聚集于小李庄、王庄、刘村三地,各相距两里有余,成鼎足之势……”

    吴升滔滔不绝地述说着,将各种情报一一汇报了出来,说得倒是详尽无比,然则高恒却并没有十分用心地去听,原因很简单,高恒从“旭日”所获知的情报比起吴升所掌握的要详尽了许多,也全面了许多,可听着听着,高恒便听出了其中的味道来了——吴升的情报涉及吴、魏、蜀诸王的势力,可全都是外围势力,却没有提及各王府的兵力配备情况,甚至连提点一下都没有,若说吴升这等专行情报勾当的人物会犯这等低级错误,高恒自是不会相信,这里头一准有文章在!

    高恒能被李贞收为唯一的弟子,天资之高自是毋庸置疑的,这些年来其跟在李贞身边,早已见识过了无数的阴谋与暗算,此时仅仅略略一想,便已猜出了吴升此番举动背后的用心之所在——吴升之所以不提诸王府,并非他不清楚诸王府的虚实,而是奉了李世民的旨意故意不提,其用意就是在传达一个暗示,那就是诸王的势力可以扫除,可诸王却不能动,无非是李世民护犊,舍不得已不多的儿子再有死伤,这是在告知东宫一系得饶人处且饶人,莫要赶尽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