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震惊!极度的震惊!李贞的诗都已吟完了好久,纳隆却始终没发出一丝的声音,一双眼瞪得浑圆,嘴张得老大,下巴险些都掉到了地上,好半会才回过了神来,兀自满脸子难以置信的神色看着李贞道:“好诗、好诗!某也算是饱读诗书之人,却从不曾见识过如此佳作,此诗浑然天成,大气蓬勃,某叹服,平生不敢言诗矣。”

    废话不是?娘的,这诗乃李白名作,能不好吗?咱不过是抄了抄,呵,等李白那厮出生之后,怕是要没名诗可写了。若是换一个场合,李贞一准会暗自得意于自个儿震惊他人的效果,可眼下,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大潮,李贞却不由地忧心忡忡,也没理会纳隆的激动之情,紧赶着道:“先生,值此时分,这诗名只怕并不那么荣耀罢,该如何应对,还请先生教我。”

    “唔,是有些问题。”纳隆急喘了几口气,平静了一下心态,眉头一皱,随口应了一句,埋头沉思了起来,好半晌之后,长出了口气道:“此事并不一定会像王爷所认为的那般严重,麻烦会有,可只须应付得当,反倒是件好事。”

    “哦?”李贞若有所思地想了想,淡淡地追问了一句:“何以见得?”

    纳隆轻笑了一声,平静地说道:“王爷明鉴,此事当从皇上那头说起,唔,某若是料得不差,圣上将王爷提拔上来,其用意不过是要搅浑水罢了,王爷请看如今之朝局:三位皇子为了夺大位,各自收拢死士,暗中培植势力,朝中暗流汹涌,已是尾大不掉之势也,圣上乃明主,怎会不清楚其中的危害之处,并非不想根治,怎奈这些人个个都是龙子,还牵涉到太子之位,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处置不当,那就是满朝大乱的局面,大隋因换太子而二世则亡便是前车之鉴,可若是不动手根治,玄武门之变只怕还将再次上演,以今上的睿智如何看不出其中的关窍之所在,之所以始终忍而不发,非不为也,实是时机未到耳,王爷的作用说穿了就是圣上手中一杆枪,其用场就是搅乱目前三足鼎立之势罢了,唯有乱了,圣上才能找到个合适的机会收拾朝局,这就好比是釜底抽薪,总好过扬汤止沸罢,故此,王爷之名声越大,对于搅乱时局越有帮助,此乃不言自明之事也。”

    “不错,先生所言本王已略有所感,可本王担忧的是,唔,是本王立足未稳,实不足以以一敌三,若是风头过健,只怕覆灭就在眼前,如此该当如何?”李贞心中自然明白纳隆所言是实,可还是担心自己实力不足,心中的忧虑并未因纳隆的话而稍解。

    纳隆不答反问道:“依王爷看来,若是王爷急速崛起,对何人的威胁最大?”

    对何人威胁最大?唔,这问题问得好!李贞在心中飞快地将形势过了一番,看了眼纳隆道:“该是太子罢,无论本王是自立还是联合其他兄弟,对于太子来说都差不了多少。”

    “不错,这就对了,太子身居高位,处于保的状态,从其着眼点而论,无论是哪位皇子崛起,其用心不过是取太子之位自为罢了,故此,太子那头王爷就不必去费心了,那一准是视王爷为眼中刺、肉中钉,无论有无诗集面世,太子都一准会出手对付王爷,这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说之处,关键就在其余两位皇子的身上。”纳隆笑着说道。

    “嗯,这一条本王心中有数,老大跟本王自幼不合,从无任何共通之处,本王也懒得跟此等人啰噪。”李贞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才接着道:“老四自恃才高,又是嫡子,素来霸道,与太子间势同水火,本王倒是可以撩拨一下,利用一番,只是那个老三却是个心机深沉之辈,却不是个好相与的货色,同为庶出,本王若是名声大噪,他那头岂不就愈加没有指望了,故此,本王未必能说得动此人。”

    “那又何妨?”纳隆丝毫不以为意地说道:“吴王与太子并不是一条心,就算会对王爷出手,只怕也未必会和太子配合着出手,某料定以吴王的阴忍,定不会做出头鸟,只会等太子动了手,看情形而定夺,到时候还不知道他会对付谁呢,王爷又何必放在心上,与其担心吴王,王爷还不如加紧跟魏王多联系一、二,只要能稳住魏王,便可破解三家围攻之势,至于太子那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何须多虑!”

    “好!就当如此!”李贞兴奋地一拍桌子,起了身在室内踱了几步,顿住了脚,突地提高了声调,呼喝了一声道:“燕十八。”

    李贞的话音刚落,书房内人影一闪,一名亲卫服饰的壮汉突兀地出现在了书房之中,恭敬地跪倒在李贞的面前,干净利落地道:“属下在。”

    “十八郎,从今日起,但凡‘旭日’送来的消息全部先交由纳隆先生过目,一切听从先生的指挥,本王不想听到有人敢对先生不敬,尔可都记住了?”李贞面色平静地吩咐道。

    “是,属下领命。”燕十八磕了个头,起了身,走到纳隆面前,恭敬地拱手为礼道:“‘旭日’燕十八见过先生,某奉王爷之命,听从先生调遣。”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条正是这个时代士人们奉行的不二准则,纳隆自也不例外,他虽然不知道这个“旭日”有多大的规模,也不清楚这个燕十八是何等人物,但却很清楚这个“旭日”就是李贞的耳目所在,是李贞手中的王牌,对于李贞能如此信任自己这么一个出身草原之人,纳隆心中的感动之意就不肖说,一双眼不由自主地湿润了起来,一时间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看小说请到( )

第八十一章暗潮汹涌(下)

    贞观十六年正月初三,接连下了两日的大雪将京师妆点成了银色的世界,风很大,鹅毛般的大雪在风中呼啸成白茫茫的一片,虽是新春佳节的好日子,可出门在外的人却少得可怜,偌大的长安东大街上空荡荡地无一丝的人影,即便是平日里顽皮的孩童此时也都不见了踪影,唯有阵阵寒风在街头宣告自己的占领,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了起来,一队彪悍的骑兵护卫着中间两名身着儒士衫的汉子,急急忙忙地往街那头赶去,只到一间不大的庭院门前才停了下来。

    数十名全副武装的骑兵猛地勒住马缰,半数下马,排开警戒阵型,刀虽未出鞘,可身上的气势却逼迫得周围的寒气都不得不退避三尺,另一半骑在马上的骑士则面朝着大街,手按在了刀柄之上,浑然不理会雪花扑面、霜风似刀,全然是军中战时的做派,中间两一高一矮的儒士就在马上摘下了头上的毡帽,抖落了上头的大雪,随手递给了身边的护卫,相识一笑,便去敲那扇略有些子破旧的门,不肖说,这两儒士正是李贞与纳隆,此来正是打算找那名神秘莫测的隐士莫离的。

    门响了很久,可始终也没人出来应门,天又寒得紧,李贞脸上虽还是平静如故,可心里头却不免有些子犯叨咕,无他,这一幕跟三国时刘关张三顾茅庐着实也太像了些,李贞本打算过些日子,等雪消日出之后再来拜访莫离,可架不住纳隆一句话——赶早不赶晚,雪日上门尤显诚意,没奈何也只好自率亲卫上门请贤来了。

    “你等找哪位?”半晌之后,总算是有了动静,一名身着浅青色棉袄的小书童从门里探出了个头来,满脸子疑惑地问道。

    “墨香,是某来也,你家公子可在?”纳隆上前一步,笑呵呵地说道。

    “啊,是你,纳先生,您不是回草原了吗?怎地又到长安来了?”墨香显然跟纳隆极熟,立时笑着将门敞了开来,蹦跳着出了门,很是高兴地拉着纳隆的衣袖,口中一迭声地问个不休。

    “怎地?某去了不能再回吗?傻小子!”纳隆很是和蔼地摸了摸墨香的小脑瓜子,笑呵呵地说道:“你家公子呢?”

    “唉,先生来得真不凑巧,我家公子年前刚出了京,说是要趁年关去访友,得节后方回,不过也快了,哈,年初八就得上衙门办差事,我估摸着初七准回,哦,对了,这位先生是……”墨香扯了一大串话,这才注意到李贞还站在一旁,忙紧赶着问了一句。

    “这位是……”纳隆刚想着介绍一下李贞的身份,却不曾想李贞拉了纳隆一把,自个儿笑着接口道:“某不过是纳先生的酒友罢了,久闻你家公子大名,特来拜访的。”李贞对纳隆的本事已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是信得过纳隆,可对于纳隆极力推荐的莫离却尚有疑虑,此时见莫离不在府上,并不想就此表露出自己的身份。

    “酒友?”墨香歪了歪脑袋,看了眼李贞,又扫了眼那帮子如临大敌般的侍卫,脸色突地一沉道:“我家公子不好酒,先生找错人了。”话音一落,转身便要进门而去,忙得纳隆一把揪住墨香的小手,笑着道:“浑小子,你这是做甚来着,连你纳叔的面子都不看?”

    “纳叔,非是小的不给纳叔面子,我家公子都说过好几回了,他不可能跟你回草原的,此事休再提起,纳叔请回罢。”墨香有些子不耐地说道。

    “臭小子,还是这副脾气,你纳叔何时又要你家公子一道回草原了,纳叔自己都不见得会回去了,这回是来京师谋事,顺道来看看你家公子的。”纳隆笑骂了一句。

    “骗人。”墨香歪了下头,手指着那帮子王府侍卫道:“你看看,这些人浑身的杀气,分明都是军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