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6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阿旺达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刀硬接,可怜他先前被震伤的手腕此时尚在麻木之中,虽竭尽全力接下了这夺命的几刀,可左支右拙之下,败势已是毕露无遗。

    保护将军!紧跟在阿旺达身后的亲卫队一见阿旺达已呈不支之状,纷纷纵马冲了过来,乱刀劈向游思凡,试图为自家主子解围,可就在此时,游思凡的亲卫队也赶到了,双方最精锐的骑兵立马绞杀成了一团,须臾,双方大队人马迎面撞在了一起,一场骑兵正面大对决就此打响了。

    阿旺达被游思凡接连几刀杀得手足酸软,哪敢再硬抗,趁着手下亲卫赶到的纷乱当口,一拨马头,便从旁溜了开去,试图躲避游思凡的追杀,哪想到游思凡眼尖,早就注意到了阿旺达的狼狈状,一见其要逃,自是不肯就此放过,大吼了一声,连出两刀,将扑将过来的两名葛逻禄族骑兵斩落马下,仗着马快,闪躲过数名葛逻禄族骑兵的封堵,纵马便向着阿旺达冲了过去。

    游思凡座下的战马乃是大宛名驹,又岂是阿旺达**那匹普通战马可比的,此时没了那把重达五十斤的陌刀之累赘,速度优势立马就显现出来了,这才刚一启动,便已如同闪电一般地追上了匆忙躲避中的阿旺达。

    游思凡一追到阿旺达的身后,大吼了一声,手中的横刀一闪,四道刀光乍然而现,呈扇形状如闪电一般地兜向了阿旺达的头颈之间。

    不好!正在策马狂奔的阿旺达听得背后身响不对,一侧身,发现游思凡刀锋已至,登时大吃了一惊,顾不得手腕酸疼,扬起刀来,慌乱地劈出几刀,试图挡住这必杀的一击,只可惜其能耐有限得紧,虽说勉强挡住了三道刀光,可第四刀却已无力破解,但见寒光一闪而过,阿旺达的头颅便已被生生切了下来,在空中一个盘旋,翻滚着向地面落去,无头的尸体狂喷着鲜血、兀自贴在马上向前奔驰了一段距离,这才不甘地訇然坠地。

    游思凡眼明手快,一个纵马加速,左手一抄,便已将阿旺达的头颅捞到了手中,高高地举了起来,运足了中气,放声狂吼道:声如震雷,竟压过了滚滚的马蹄声与惨烈的搏杀声,在战场上空激荡传扬了开去。

    原本正与唐军打得难解难分的葛逻禄族骑兵此时一听自家主将已死,胆气登时就怯了,如何还能抵挡得住唐军的凶狠扑击,略一抵挡之后,便乱哄哄地调转马头,四散逃了开去,至此,北面战场也已消停,杀散了阿旺达所部的游思凡所部并没有去理会那些四散败逃的散兵游勇,齐声呐喊着便向中央战场杀了过去。

    中央战场上,阿莫提亲率伍万大军围攻林承鹤所部的九千游骑兵,一开始依仗着人数上的优势,对林承鹤所部展开了围攻,试图强行打散林承鹤所部的骑阵,依靠乱仗击溃当面之敌,怎奈唐军的战术素养不是葛逻禄军这等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尽管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阵型,不单挡住了葛逻禄军数度的强行冲击,甚至反倒冲得葛逻禄军阵脚大乱,若不是双方人数上的巨大差距,只怕人多势众的葛逻禄军反倒要被唐军杀得大败亏输,饶是如此,在唐军的反复冲杀之下,原本就士气不高的葛逻禄军已是捉襟见肘,渐渐不支了,若不是阿莫提这个主帅始终身先士卒地做出个榜样,只怕葛逻禄军早就已溃不成军了的,然则待得游思凡所部一杀入战场,葛逻禄军被两面夹击之下,终于顶不住了,彻底地陷入了崩溃之中,又因着西、北、南三路都已被唐军封死,而东面又是阿尔泰山支脉的高山峻岭,乱军根本无处可逃,也不知是谁在乱军丛中喊了声:早已无战心的葛逻禄军纷纷丢弃了手中的兵刃,乖乖地当了俘虏。

    阿莫提眼瞅着自家八万余大军就这么一战便彻底没了,心如死灰之下,自觉已无生路,又不肯再次降唐,高呼了三声:后,挥刀自刎,阿斯摩则早已死在了乱军之中,随着阿莫提兄弟三人皆死,成立不过一年余的葛逻禄国就此宣告灭亡,至此,整个北疆都已落入了大唐的掌控之中,北疆统一了!

    快乐请记住唯

    国内唯一一个只提供全本小说的免费小说网。( )

第四百七十三章围城血战(一)

    贞观十九年五月初八,唐军左路军李大亮所部十万余众抵达安市城下,与主力胜利会师,这使得参与围攻安市的唐军总兵力已达二十一万之多,唐军原本就高昂的士气顿时达到了安市城之役开战以来的最顶峰,攻城之战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工匠营管事骆正声率辎重营夜以继日地督造各种攻城器具,虽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源,怎奈熟手甚少,以致影响到了工程的进度,再者,训练各种器具的相关操作人员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反复的磨合,故此,尽管十日之限已到,可诸般事宜却依旧未曾完全就绪,帝闻知详情,并未降罪,反温言抚慰有加,诸军感激涕零之下,日夜不停地赶造器具,训练士卒,至五月十一日止,诸般事宜已一应就绪,帝大悦,传旨犒赏三军,并明令五月十三日正式开始陷城之战,唐军各部闻之狂喜,皆奋然请命,屡经争夺,帝亲为决断,着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君乂率部攻南门,李大亮手下重将右卫中郎将刘铁涛率部攻打东门,以现入城者为首功,满城财帛竟归之,此诏令一下,两部唐军官兵立马红了眼,各自秣马厉兵,整军备战,誓要拿下此等首功之赌约。/。

    天终于亮了,尽管太阳尚未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来,晨间的薄雾也依旧在林子间飘来荡去,可东方那愈见金灿的云彩,却预示着今日将会是个大晴天,利出行,然则对于守城一方来说,这等天气着不算是个好日子,这不,一大早便站到了城墙边上远眺着唐营的高怀龙脸上便隐隐有着不安的忧虑高怀龙不是起得早,而夜未眠,自打发现从前日起,唐军营中原本彻夜响个不停的伐木开山凿石之声消停下去之后,高怀龙便已预感到了苦战将至,忧心城防的他便是连回府休息一下都不敢了,整日里泡在城头上,督促手下各部加紧备战,就连夜间也都亲自守在了城门楼上,或许是预感到战事将临,也或许是身上的压力过巨之故,高怀龙夜都不曾合上眼,哪怕人已躺在了便榻上,心却依旧被战事牵挂着,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宿,也没能入眠,待得城头守军换防的号角声响起,高怀龙更是连躺都躺不住了,索性披甲起身,踱出了城门楼,默默地打量着远处的唐军大营,尽管没发现唐军营地中有何动静,可高怀龙的心中却是没来阵发慌。

    就在高怀龙默默地沉思的当口,杨万春从城墙后头的楼道走了上来,面色复杂高怀龙的身后,盯着高怀龙萧瑟的背影看了好一阵子,这才出言轻唤了一声。

    高怀龙听到响动,转过了身来,一见来者是杨万春,这便微微地点了下头,漫应了一声。

    杨万春以为高怀龙城下不远处那座唐军垒起的京观,深恐高怀龙深陷丧子之疼中,忍不住出言劝慰了一句。

    高怀龙轻轻地摇了下头,苦笑了一声道:

    杨万春并不太懂军略,此前见唐军不攻城,还以为是唐军要等援兵大至方才出手,可唐军援兵都已到了五天了,也没见唐军有何动静,杨万春不免以为唐军这是打算围而不攻,企图困死安市城了,此时一听高怀龙说唐军即将再次攻城,登时便大吃了一惊,紧赶着便追问了一句。

    高怀龙重重地点了点头,接着语气不算太确定地加了一句道:

    ;杨万春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愣愣地看着高怀龙好一阵子,见高怀龙的脸色不像假话,登时便有些子急了起来,额头上的汗水狂涌而出都顾不得擦上一下,紧走了几步,挨到了高怀龙的身边,抬眼便看向了尚无动静的唐军大营,默然了良久之后,涩声道:

    军略上半吊子的杨万春都能看得出来的事情,高怀龙自是没有看不透的理儿,他自然清楚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则竭的道理,问题是道理归道理,面对着有备而来的大唐强军,这个道理能不能贯彻得下去却得打上个重重的问号了,至少高怀龙本人心中便无甚底气,然则身为主将,自是不能流露出慌乱的不自信神色,故此,尽管高怀龙心里头忐忑得紧,可一见身后诸将已渐渐围聚了过来,立马故作轻松地笑道:

    杨万春也察觉到了诸将的靠拢,一听高怀龙如此说法,立马抚掌笑道:

    诸将先前听说唐军将要发动攻城战,各自的心里头都有些子揣揣,此时见两位主官面对强敌兀自谈笑自若,心中的阴霾立马一扫而空,人人脸上都露出了振奋的神色,眼中皆满是求胜之**,各自出言表态,人人愿效死命,正自纷乱间,一名眼尖的将领突地手指着唐军大营的方向,高声叫了起来道:

    那名将领话音刚落,一阵紧似一阵的号角声便在唐军大营中响了起来,原本宁静祥和的假象瞬间被凄厉的号角声打得个粉碎,随着号角声的响起,紧闭着的唐营大门轰然洞开,一队队唐军官兵排着整齐的阵列从大营中行了出来,先是数个步兵方队在城下一里开外列好了防御阵型,紧接着大批的骑兵蜂拥而至,迅即把守住了各个要害之处,再后头又是一大群唐军士兵推着百余架的怪器具从大营中缓缓而出,在数个步兵方队以及数十辆大型弩车的掩护下,径直前/插到离城仅仅两百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上,一派旁若无人的样子就地便忙活开了,似乎一点都不在乎自身正处于城头那数辆守城弩的射程之中,待得攻城之器具出现之后,唐军大营中一阵鼓声整天响起,一面个斗大字的明黄大髦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缓缓地出现在大营之外,顷刻间便激起了一阵强过一阵的呼万岁之声,一代大帝李世民亲临战场了!

    诸将正在猜测唐军阵列前摆出来的那些怪器具是何物之际,眼尖的杨万春已然看到了唐军后阵中正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