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更担心的是就此卷入皇子们那愈演愈烈的夺嫡之争中去——暗中对李贞表示忠心与站出来为李贞摇旗呐喊那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眼下的柴哲威尚未做好这等心理准备,该如何抉择自是有些子犯难了。

    这道选择题有些难度,李贞自是清楚得很,毕竟柴哲威如今已是国公,就爵位本身来说,已经是顶破了天了,再无往上封的可能性,事情做得再好,顶多也就是多封些实封、升升官罢了,那些玩艺儿对于出身高贵的柴哲威来说,几无太大的诱惑力,唯一能吸引柴哲威的也就是留名青史这么一条,可真要想留名青史,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单要做许多实际的工作,还得防备着朝中随时可能射来的暗箭,其间的艰辛李贞可是深有体会的,是故,尽管李贞很希望柴哲威能接受自己的提议,但却并没有出言催促柴哲威的决断,甚至不曾给其施加任何的压力,只是默默地端坐在一旁,等待着柴哲威做出最后的选择。

    “蒙殿下不弃,下官愿勉力为之。”柴哲威沉默了良久之后,长出了口气,霍然而起,对着李贞一躬身,恭敬地应答道。

    “好,安西能得表哥主持大局,本王无忧矣!”李贞见柴哲威终于做出了选择,心情自也振奋得很,一起身,扶住柴哲威的手臂,使劲地摇了摇,这才提高了声调道:“鹰大,将诸位将军都请进来。”

    “是。”把守在书房门外的鹰大恭敬地应答了一声,大步走向等候在不远处的诸将走了过去,一摆手道:“各位,殿下有请。”陈武等人早已等候了多时了,此时一听李贞有请,忙不迭地各自整了整身上的衣衫,按品级之高低,排着队走进了书房之中。

    “末将等参见殿下。”一起子将领们走进了书房,齐刷刷地向李贞行礼参见,然则却无人向柴哲威眼,就更别说向柴哲威这个副都督请安了,这也难怪,在诸将心目中就只有李贞这么位主帅,至于柴哲威么,也就是个花瓶之类的摆设罢了,大家伙都不怎么将其放在眼中,即便是跟柴哲威私交甚好的刘七在公众场合上也不会对柴哲威表示出丝毫的支持。

    “怎么?各位都没瞧见柴都督么,嗯?”诸将们的心思李贞自是心中有数,若是往日,诸将们对柴哲威视若无睹之举动,李贞一点都不会在意,只不过而今势易时移,眼下即便李贞心中对诸将的忠心很是满意,可既然打算用柴哲威,那该给柴哲威的体面自然就不能少了,否则的话,本来就威望不足的柴哲威别说掌控安西了,只怕立足都是件难事,当然了,安西文武百官泰半是越王府出身之人,李贞也不怕柴哲威敢背着自己胡来,这会儿假作生气状地一哼,诸将立时全都愣住了,好一阵发愣之后,这才纷纷忙不迭地给柴哲威见礼,只不过声音呆板不说,还参次不齐地,煞无敬意可言。

    这帮臭小子!李贞一听一起子大将们那有气无力的见礼声,心中暗自骂了一句,可也懒得再就此事多说些什么,待得诸将乱哄哄的见礼一毕,李贞面色一肃,环视了一下手下众将,沉着声道:“本王今日召尔等前来,是有一事要相告:本王已接到父皇旨意,不日即将进京,今日就算是临别聚会罢。”

    诸将都或多或少听到了传闻,心里头早都有了思想准备,可听李贞亲口宣布出来,却都还是忍不住伤感万分,一时间满书房的大将们全都默然了,半晌无人发言,伤感之意在书房里飘来荡去,令人很有种落泪的冲动。

    “殿下,末将请求与殿下一并回京。”到了末了,诸将中官职最高的陈武率先打破了沉默,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

    “殿下,就带上我等同行吧。”

    “殿下,末将誓死追随殿下。”

    “末将不愿为官,请殿下恩准末将回亲卫队,当个队正也成。”

    ……

    陈武这么一带头,董千里、刘旋风等诸将自是不甘落后,全都跟着叫了起来,尤其是鹰七等从鹰组出来的高手们,更是嚷得响亮,即便是阿史那瑟罗这么个地位尴尬的将领也跟着附和了几句,一时间满书房里乱糟糟地吵成了一团。

    若是可能,李贞倒是真想将这一拨亲手训练出来的能征善战之将领们全都带回京去,只可惜李贞不能,不单是安西离不开这些骁勇之将的镇守,更因着顾忌到李世民的想法——李世民当年可是在秦王府里养了一大批的大将,这才有了后头玄武门之变的本钱,若是李贞也来个依样画葫芦的话,没准老爷子疑心之下,那手中的板子可就得狠狠地抽将下来了的。

    “混帐,尔等乃是朝廷之大将,非是本王之私兵,该如何调度自有兵部管着,瞎折腾个甚子?嗯?都忘了军规了么?”李贞心中虽喜诸将的忠心,可脸上却装出一副勃然大怒的样子,声色俱厉地断喝了一句,登时便将乱嚷嚷的众将们全都镇住了。

    “殿下,呜呜,殿下,末将猎户耳,若非殿下拔于淤泥,岂能有今日之出息,末将仗也打了,官也当过了,实不愿离开殿下,呜呜,末将自愿辞官,只求殿下能恩准末将调回亲卫队,殿下,您就准了罢,殿下……”就在诸将一片默然之际,游思凡却一头跪倒在地,放声大哭了起来。

    得,游思凡这么一带头,陈武、董千里等人也跟着落了泪,全都跪倒在地,口口声声不愿为官,只愿追随在李贞身边,一起子大将们全都是肺活量极大之辈,这一哭将起来,那声响只能用“惊天动地”一词来加以形容了。

    在场的诸将都是李贞一手使出来的将领,全都是一道出生入死的伙伴,李贞又怎忍心舍他们而去,值此众人皆哭之际,李贞的眼角也润湿了,只不过李贞也是无奈,在与莫离多次协商过之后,他早已定下了原则——除了高恒等一拨名声尚未响亮的年轻之辈外,凡军中声名在外者一律不带回京师,以免遭人物议,此际心中虽是发酸,可还是不敢开这么个口子,强自硬下了心肠,上前一步,断喝一声道:“胡闹!都给本王滚起来,学妇道人家哭哭啼啼地,成何体统!”一见李贞生气了,诸将自是不敢再放肆,全都乖乖地站了起来,可大多数将领还是兀自垂泪不已,咽泣之声不绝于耳。

    当断不断,必遭其乱,李贞自是知晓此理,尽自心中极端不忍,可还是硬下了心来,沉着脸宣布道:“本王之意已决,由副都督柴哲威暂摄大都督帅印,本王已上本章,待得本王回京卸任之后,由柴都督继任安西大都护府大都督之位,所有安西之军政事宜皆由柴都督总揽,另,免去陈武骑军统领之职,转调安西军事学院校长,骑军统领由刘七接任,并拟为安西大都护府之副都督;调阿史那瑟罗将军出任明州镇守使;原明州镇守使刘旋风转调伊州镇守使;其余诸将各职不变,望尔等能恪尽职守,为保我大唐安西之宁和尽心尽力。”

    李贞此言一出,诸将登时愕然一片——如今安西中层以上将领都需到安西军事学院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学院之重要性自是无须多言,以陈武之能力及资历,出任原本由李贞自任的安西军事学院之校长,众人自是无甚闲话可说,至于刘七其人么,屡立大功,深得李贞之新任,提拔他出任副都督,众将纵有不服,也不好表露出来,可由柴哲威这么个外人来当安西大都护府之大都督,众将可就不怎么服气了,可眼瞅着李贞面色不善,又不敢轻易出言反对,于是乎,大家伙索性来个沉默以对,以无声来表示抗议。

    李贞早就料到这帮家伙会是这么个德性——先前因着事关机密,且因离开安西之前有许多的机密性的工作要做,故此,李贞并没有提前跟诸将打招呼,这会儿见众人玩起了沉默抗议,自也不感到意外,这便板起了脸,沉声道:“柴都督乃是本王之表兄,家学渊源,才德兼备,出任大都督一职,实至名归,其之所言便是本王所令,尔等若是敢怠慢了,小心尔等的皮子!”

    李贞的语气虽严厉,可内里却暗藏着玄机,其实是在告知众将柴哲威是越王府一系的人,众将虽都是厮杀汉,但却绝不是没头脑的莽夫,一听之下,皆已了然在心,虽说对柴哲威尚不是很服气,可一见李贞态度坚决,也就没敢再硬顶,相互看了看,见没有谁肯当那个出头鸟的,也就只能各自躬身行礼道:“末将等谨遵殿下之命。”

    “罢了,刘七,陈武,董千里留下,余者即刻各回防区,不必送本王了。”李贞自是清楚诸将不过是口服心不服罢了,却也无可奈何——这群家伙都是桀骜不驯之辈,真要让他们心服,还得靠柴哲威自个儿去努力,否则的话,纵使李贞强行压着,也不是个办法,此时见诸将表了态,大面子上维持住了,也就懒得再行压迫诸人,挥手示意众将退下。大家伙眼瞅着事情已然成了定局,也没敢再多说些什么,各自怏怏地退出了书房的大门,自行回转各自的驻防地不提。

    “殿下,末将识文不多,实当不得副都督之职,倘若误了事,恐辜负了殿下的栽培,末将恳请殿下收回成命,末将愿追随殿下左右,恳请殿下恩准。”相比与诸将的不满,刘七更多的是惶恐,他想不出自己一举超越了陈武、林承鹤、董千里这军中三巨头成为副都督的理由,生怕自己办砸了事,给李贞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先前诸将在时,为了维护李贞,他不敢有所表示,可此时诸将一去,刘七立刻忍不住站出来自请免职了。

    对于军中这些重将的安排,李贞自是反复考虑过的,也与莫离讨论过了多次,这才定了下来——林承鹤大局观强,能独挡一面,有他镇守北疆,自能保得北疆不失,再者,如今安西地域过大,拆分是迟早的事情,先让林承鹤去卡住北疆的位置,将来也好顺理成章地将林承鹤推上北疆都督的位子;陈武能打仗,不过性子过于忠厚,很难镇得住军中各派系,先前征讨龟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