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这道理说得通罢,二弟未经许可擅自闯入我国,又是何道理呢?”沙飞驼狡诘地一笑,慢条斯理地说道。

    “你……”一听沙飞驼如此强词夺理,沙魁再也无法忍将下去了,气得哆嗦地指着沙飞驼道:“尔等好大的狗胆,莫非欺我安西无人乎?”

    “有理不在声高,事实就是如此,二弟又何须动怒,且随大哥一并去见陛下罢,依二弟之才当大有可为之处啊。”沙魁生气,沙飞驼却不以为意,笑呵呵地继续劝说道。

    “放屁!我大唐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沙魁终于忍不住骂了起来,一把抽出腰刀,将战袍的下摆切将下来,往沙飞驼方向猛地一掷,恨声道:“尔既已死心投贼,某今日便与尔割袍断义,你走你的阳光道,某自行某之独木桥,从今往后,你我不再是兄弟了。”

    听得沙魁这话一出,沙飞驼的脸色在火把的映照下变幻个不停,默默了良久,这才声音嘶哑地开口道:“二弟为何如此,想当初你我兄弟三人离家创业,经历多少风浪,方能打出一片天空,可恨李贞那厮来后,不单杀害了三弟,更强迫我等为他卖命,此仇此恨如何能消,大哥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一得机会自当为三弟报仇,二弟不理解大哥的苦心也就罢了,怎能说出这等绝情之语来,这叫大哥情何以堪?”

    沙家老三沙熬当初不自量力地要跟李贞较量一番,却不曾想被李贞扫落了马下,虽不是李贞亲手所杀,可在乱军之中,竟然活活被狂奔的战马生生踩死,其之死实乃沙家哥俩个心头的隐痛,只不过沙魁并不曾因此而怨恨李贞,毕竟当初李贞已是手下留了情的,要怪也只能怪沙熬自己运气不好,沙魁虽是伤心,却也能接受得了,此时听得沙飞驼在自己面前提起死去的三弟,心中也不是很好受,不过他却不想就此事再多说些什么,只是愣了愣便板起了脸道:“多说无益,人各有志,尔既自甘堕落,某却是不能奉陪的,尔龟兹国既然出尔反尔,某也不与尔等计较,如今道既不借,某自回军便是,不劳阁下相送了。”

    沙魁话音一落,一拧马头便打算撤回自家营垒再作打算,却不曾想沙飞驼立马变了脸,一把抽出腰间的弯刀,冷笑着道:“尔等未经允许,擅闯我龟兹国境,来得容易,想走?哪有如此便宜的没事。”话一说完,催马向沙魁杀将过去。

    双方距离本就近,沙飞驼转瞬间便已冲到了近前,沙魁虽自知武艺远不及其兄,可见此时要想脱身已无可能,不得不也抽刀迎了过去,哥俩个就在暗夜里杀成了一团,几名沙魁的亲卫不敢怠慢,忙一拥而上试图救回自家主将,却不曾想从龟兹**阵中冲出了十数骑,将场中的唐军围了起来,一场乱战开始了。

    “奶奶的,该死!”眼瞅着前头打上了,何承业顿时气得破口大骂了起来——先前沙家兄弟的话他早已都听得清清楚楚,此时见一场战斗已是势不可免,心中焦躁不已,既担心沙魁的安危,又不敢挥军前去支援,无他,此时敌军势大,唐军一旦离开了营垒,那就连最后一点地利上的优势都失去了,若如是,毫无疑问,绝对是全军覆灭的下场,无奈之下,何承业只能强自压下立刻全军投入战斗的冲动,吩咐早已待命多时的唐军骑兵各自下马,分别把守营垒各处要地,甚至下令将辎重中原本将运抵前线的四辆弩车全都调了出来,紧赶着上了弩,布置在营门前,等候着敌军的强攻,好在一起子大唐官兵都算得上训练有素,这才能在短时间里调整到位,然而对于己方能否坚持到援军赶到,何承业却是一点把握都没有,也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战场上那场小规模的混战并没能持续多久——沙魁本就不以武力见长,其能担任后勤辎重转运官全是因为其擅长交际,头脑灵活之故,论及战阵能力的话,拍马也赶不上其兄沙飞驼,这一交上手,没几个照面的功夫便被沙飞驼打掉了弯刀,活捉生擒了去,至于沙魁的那几名亲卫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虽拼死作战,可惜于事无补,全都英勇地战死当场。

    沙飞驼策马回到军中,将夹在腋下的沙魁往地上一掷,高声喝令手下士兵将沙魁绑将起来,而后将刀向着唐军营垒猛力一挥,高声下令道:“全军突击!”此令一下,早已待命多时的数千骑龟兹骑兵立刻纵马呼啸着向唐军营垒扑了过去,马蹄声暴响间,大地为之振颤不已。

    “放箭,快放箭!”眼瞅着敌军来势汹汹,何承业急红了眼,高声下令早已张弓搭箭在手的唐军官兵放箭阻击,可就此际唐军如此稀少的人数,自是不可能形成密集的箭雨,哪可能挡得住龟兹大军的冲击势头,形势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危机关头……

    采集( )

第二百七十九章置之死地而后生

    贞观十七年六月十九日夜间,龟兹王那班派出以沙飞驼为统领的三千骑兵袭击唐军运粮队,围攻一夜,生擒唐军后勤辎重转运官沙魁,并焚毁辎重无数,只是因唐军将领何承业率部拼死抵抗,以及唐军蒲昌守军及时来援之故,未能得尽全功,饶是如此,此仗过后,和田前线之唐军粮道被断,作为粮秣辎重中转站的沙雅小城也被白苏亚赫率部团团围住,身处和田前线的李贞所部陷入了粮秣来源断绝的窘境,此消息一经传开,整个西域为之震动,原本在自家国境内犹豫不前的疏勒王纳穆阿?塔甘答所部一万大军开始向和田进发,准备与于阗王伏阇雄所部合击安西唐军,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虽不曾派出援军,却也在边境之地频繁调动兵马,牵制住了西城一带的关内唐军部队,使其无法增援李贞所部,整个西域的战况一时间风起云涌,形势变幻莫测,安西唐军陷入了出兵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

    疏勒国,位于丝绸之路南北道的交汇之处,又是向西翻越葱岭的丝绸之路干线要冲,其国在西汉时,仅有一千五百户,兵两千,城一座,乃是西域三十六小国之一,后因忠心侍汉,得大汉王朝之支持,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先后吞并了桢中、莎车、竭石、渠沙、西夜、依耐、满犁、纪若、榆令、捐毒、休修、琴国等十二国,在三国时期,势力达到极盛之境,人口总数达三万七千余户,有兵四万余,后被崛起的突厥人所击败,成为西突厥的属国之一,人口、军力逐步萎靡,不得不再次与大唐建立联系,希望能凭借着大唐的强盛摆脱西突厥的奴役,至贞观十四年侯君集西征之际,疏勒王纳穆阿?塔甘答趁势而起,赶走了西突厥人派来的监国,重新恢复了独立,国力渐有起色,然总兵力也不过一万五左右。

    纳穆阿?塔甘答,现任疏勒国王,年已四旬出头,有勇力,善骑射,为人勤政,颇得其国民之心。当得李贞大败西突厥阿史那瑟罗所部之际,纳穆阿?塔甘答也曾派出使节前往交河拜贺,并提出内附之请求,然则,并不同意大唐在其境内驻军以及推行汉文化的要求,双方未能就内附一事达成一致意见,此事便做罢论,忧心大唐来犯的纳穆阿?塔甘答一接到安西唐军大举出动之消息,立刻应允了于阗王伏阇雄所请,派出其长子赫尔萨率五千精骑前往和田助战,却没想到三国联军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故此,虽说其已聚集起了举国剩下的万余兵马,却始终没敢向和田进发,只是陈兵于桢中、莎车一线观望,待得接到龟兹王那班送来的飞鹰传书之后,得知李贞所部已然处于粮草断绝,前后皆敌的困境,这才壮起胆来,下令全军向和田进发,只是兵行不速,日行不过五十里左右,步步为营,显得极为谨慎。

    贞观十七年六月二十三日,疏勒大军一路经过叶城、皮山,进抵距和田古城约摸百里之地的喀瓦克,在渐已水浅的和田河边安下了营地,除派人与困守和田城的伏阇雄取得联络之外,接连数日都不肯再往前挪动一步。

    纸是包不住火的,尽管李贞并没有公开讨论龟兹王背信弃义的事情,可此消息还是在军中不胫而走,虽说此际军中粮秣辎重尚算充足,足以应付月余战事之所需,然则,无粮道可补充后勤辎重这一事实,却令安西唐军之军心出现了浮动,若不是有着森严的军纪在,以及四下皆是荒漠之故的话,只怕安西唐军已然不战自溃了。

    险境,绝对的险境,此时的安西唐军已然处于外无援兵,内里粮草将尽的险境,偏生伏阇雄所部又龟缩于和田城中死守,怎么也不肯出战,以唐军目下的状况,已无一举拿下和田城之把握,军中诸将虽不敢公开议论此事,可私底下却没少埋怨李贞当初心慈手软,轻易放过了龟兹王那班,这才导致了如今的困境,当然,因着李贞在诸将心目中的地位之故,大家伙倒也不致于生出背叛之心,甚至不敢过多买埋怨,可一顶“红颜祸水”的大帽子却悄然安在了无辜的明月公主头上。

    诸将的心理乃至军心士气的变化李贞全都心中有数,不过李贞却浑然不在意,在和田城下陈兵已近半个月了,却始终不曾下达攻城令,哪怕各种攻城用具已然齐备也是如此,每日里只是忙着操练士兵,要不就是在中军大帐里对着大幅沙盘沉思,一副对眼下的困境毫不介意的样子,军中诸将不断进言攻城或是退兵之策,李贞也浑然不加评述,谁也摸不清李贞心里头究竟在想些什么,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将领都茫然无所知,林承鹤就多少猜出了一点,所以他并没有似其他诸将那般急着进言,而是默默地操练着手下的官兵,可一见着李贞接连数日都没有丝毫的动作,林承鹤也有些子沉不住气了,不得不连夜求见李贞,只是牌子递上去了良久,却始终没听到叫进的命令,这令林承鹤不禁有些子心烦意乱,在中军大帐外来回踱着步。

    “林将军,殿下有请。”就在林承鹤等得心焦之际,鹰大从帐内大步走了出来,低沉着嗓子,招呼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