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般子大的动静来,这话就没法子说得太明,再者,打小了起李贞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燕妃也着实不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李贞的,故此,听完了李贞的话,燕妃脸上淡淡的什么表情都没有,略一沉吟道:“贞儿,尔能开府固是圣上的恩惠所致,只是违了唐律总是说不上好的罢。”

    嗯?老娘这话啥意思,难道是叫咱上表推辞开府?不太像啊,如是真是如此,老娘也不会是这般说法啊,唔,开府?莫非老娘的意思是开府不建衙?哈,该是这个意思了,嗯,咱原本就不打算搞得风风火火的,闷声发大财才是真格的,嘿嘿,咱若是暂时不建衙,一来表明咱无意参与夺嫡,二来也可以此借口来推脱兄弟们的拉拢,三来嘛,也全了老爷子的脸面,再者,就算要任命属官,咱也不急于一时,嘿,宁缺毋滥,真要招小弟也得挑些有真材实干的不是?呵,老娘还真是妙人儿,不愧是宫廷里厮杀出来的,有意思!李贞心思动得飞快,暗自盘算了好一阵子,已然全盘明白了燕妃的暗示所在,立时笑着道:“母妃说的是,孩儿虽蒙父皇恩宠得以开府,可毕竟年岁尚小,这建衙之事还是等将来再说好了,孩儿过些日子就上本父皇,禀明此事。”

    眼瞅着李贞一点就透,燕妃的脸上露出了嘉许的笑容,怜爱地再次摸了摸李贞的头,笑着道:“贞儿,时候不早了,早些去歇着罢,明儿个搬家之事还有的忙的,去吧。”

    李贞感激地看了燕妃一眼,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大步退出了房门,望着李贞那愈发显得壮实的背影,燕妃轻轻地叹了口气,眼泪禁不住再次流淌了下来……

    国内唯一一个只提供全本小说的免费小说网。( )

第三十九章大阅兵

    九月的灞水无疑是极美的,虽说已是枯水期,可河水依旧是潺潺地流淌不息,河岸边一丛丛的野菊开得绚烂无比,金黄色的落叶在风中飘来飘去,一如彩蝶飞舞,偶尔有条肥鱼跃出水面,总能激起满河的涟漪。千百年了,美丽的灞水总是这般在长安城南蜿蜒而过,只是今日的灞水河畔却有些不同寻常——静,太静了,不说那些往日里总是三、五成群在空中翱翔的鸟雀此时不见了踪影,便是总在草丛中鸣唱个没完的虫子们此时也都没了声响,唯有一股子肃杀的气氛在河畔缠绕盘旋——军人,此刻的灞水河畔的空地上到处是衣甲鲜亮,刀枪盛雪的军人,十数万大军分成数十个方阵,沿着灞水河边的空地排开了阵型,如此多的人马聚集在一起,竟然听不到一句交谈的声响,除了马匹偶尔发出的响鼻声之外,再也无一丝的杂音,有的只是冲天的杀气。

    渐渐地,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响了起来,远处一阵烟尘起处,数千铁骑正快速向此地冲来,队列中数百面彩旗迎风飘荡,摇曳出一派肃杀,当先一面明黄大髦,上书一个斗大的“李”字,大髦之下,一代大帝李世民正满脸子冷厉之色地纵马奔驰,百余文武大臣紧紧地跟在其后。

    冷厉,是的,李世民脸上的神情着实冷厉得骇人,那里头的怒意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当然,李世民有理由生气——值此大唐军威鼎盛之时,还有人敢捋大唐之虎须,还挑了个李世民封禅泰山的时辰犯边,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可恶到极点的家伙就是薛延陀部的可汗夷男。

    薛延陀,北方草原部落名,原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隋九月的灞水无疑是极美的,虽说已是枯水期,可河水依旧是潺潺地流淌不息,河岸边一丛丛的野菊开得绚烂无比,金黄色的落叶在风中飘来飘去,一如彩蝶飞舞,偶尔有条肥鱼跃出水面,总能激起满河的涟漪。千百年了,美丽的灞水总是这般在长安城南蜿蜒而过,只是今日的灞水河畔却有些不同寻常——静,太静了,不说那些往日里总是三、五成群在空中翱翔的鸟雀此时不见了踪影,便是总在草丛中鸣唱个没完的虫子们此时也都没了声响,唯有一股子肃杀的气氛在河畔缠绕盘旋——军人,此刻的灞水河畔的空地上到处是衣甲鲜亮,刀枪盛雪的军人,十数万大军分成数十个方阵,沿着灞水河边的空地排开了阵型,如此多的人马聚集在一起,竟然听不到一句交谈的声响,除了马匹偶尔发出的响鼻声之外,再也无一丝的杂音,有的只是冲天的杀气。

    渐渐地,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响了起来,远处一阵烟尘起处,数千铁骑正快速向此地冲来,队列中数百面彩旗迎风飘荡,摇曳出一派肃杀,当先一面明黄大髦,上书一个斗大的“李”字,大髦之下,一代大帝李世民正满脸子冷厉之色地纵马奔驰,百余文武大臣紧紧地跟在其后。

    冷厉,是的,李世民脸上的神情着实冷厉得骇人,那里头的怒意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看得出来,当然,李世民有理由生气——值此大唐军威鼎盛之时,还有人敢捋大唐之虎须,还挑了个李世民封禅泰山的时辰犯边,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可恶到极点的家伙就是薛延陀部的可汗夷男。

    薛延陀,北方草原部落名,原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隋大业元年(605),铁勒诸部奋起反抗西突厥暴政﹐共推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为野咥可汗,由是,乙失钵率部立庭燕末山(阿尔泰山支脉)遂成为铁勒中强部。贞观四年,乙失钵之孙夷男联合回纥出兵20万助唐朝攻灭东突厥,趁机坐大,立牙帐于鄂尔浑河南郁督军山(杭爱山东支),汗国疆域东起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内包括回纥﹑仆固﹑同罗﹑拔野古﹑阿跌﹑霫诸部。有鉴于此,为防止薛延陀成为新的边患,唐朝采取扶助回纥抑制薛延陀的政策,引起了夷男的极大不满,与大唐渐起离心;贞观十三年,唐立颉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为可汗,建牙帐于河(套)南﹐名义上使其统治内迁河套南的东突厥旧部,实际上是监视薛延陀,引起夷男疑惧,遂于贞观十五年乘唐太宗封泰山之机,命长子大度设率回纥等部以追击李思摩为名,直入长城,兵锋直抵山西朔州,正在泰山封禅的李世民不得不赶回长安,准备迎敌,心中的愤怒就可想而知了。

    “大唐威武!”

    “大唐威武!”

    ……随着李世民的到来,各军阵中依次响起了号角声和将士们激昂的战号声,阵阵豪气冲天而起,惊得高空中正自南迁的雁群都一阵的慌乱。李世民勒住了狂奔的战马,缓缓地从众军面前走过,检阅着各军的军容,顺着诸军中留出来的大道径直向着灞水河边的点将台而去。

    “我大唐自开国以来,兵锋锐利,战无不胜,所到之处无不披靡,然,今有茸弥小贼薛延陀部竟敢犯我边境,掳我民众,众将士,如之奈何?”高台之上,李世民扫视了一下高台之下的诸军将士,沉着声喝问道。

    “杀!杀!杀!”十数万将士同时发出了愤怒的呼喝,杀气冲天而起。

    “好!”李世民一挥手道:“军演开始!”话音刚落,手握令旗、早已等候多时的出征军大帅李绩大步走到了台前,沉稳而有力地挥动了手中的令旗,霎那间,原本肃立着的各方军阵依次动了起来,步兵、骑兵、辎重等各营将士依次上场亮相,号角声中,各军之威势尽显,兵强马壮之势引来了诸大臣的喝彩声不断,那些被邀请来观礼的各外番使节则被惊得面如土色,在一片的惊呼声和叫好声中,只有一人显得极为的平静,那人就是李贞。

    来这个朝代快十五年了,准确地说是十四年零九个月了,李贞早已是个身高体壮的汉子了,站在一起子兄弟们之间,愣是比别人高出了一个头来,若不是唇边的绒毛泄露了天机,只怕没人能看得出他仅有十五岁不到的年龄。此时的李贞不说早过了建衙的年龄,便是之官的年限也绰绰有余了,只不过李贞却始终没有建衙,也不曾之官——自打李贞上本言明不建衙至今,已经过去了七年,可李贞却始终没有建衙,至于之官,李贞倒是上过不少的本章,自请之官来着,只可惜老爷子从来就没有准过,始终也没个说法,不但不让李贞去之官,反倒于贞观十年转封李贞为越王之后,时不时地将李贞带在身边,无论是去东都洛阳还是去外地巡视,总少不了李贞的份儿,便是此次泰山封禅也没捺下,实际上,李贞是此次祭天时唯一跟在李世民身边的皇子,便是太子都没份跟随。

    老爷子心里头究竟在想些什么李贞并不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可眼下的局势李贞却是再清楚不过的了——由于李贞的得宠,加之手中还有的是钱,外带还有着印刷术、造酒之类的玩意儿在手,李贞的日子已经开始紧了起来,一帮子斗得起劲的夺嫡党们已经将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李贞的身上。虽说李贞从来不拉帮结派,也不私交朝臣,更不会特意去争宠,一向在兄弟们中保持中立,可问题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兄弟们都在担心李贞倒向竞争对手或是自立,已经开始暗中联手,准备先将李贞放倒了,这一条李贞通过手中握有的“旭日”已经是心中有数,到了这个份上,李贞也不得不寻求自保了。

    要自保就的有实力,以李贞目前的地位要想拉拢朝臣们倒不是不行,只是一来动静未免太大了些,别说兄弟们不会坐看李贞窜起,便是老爷子那头也无法交待得过去,唯一可行的就是在军中发展,有枪才是草头王罢。当然,要想发展军中的势力却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就算李贞的两位师傅都是大唐数一数二的名将也不成,无他,在大唐军队中最讲究的就是军功,没有军功在手,任你武功盖世也没人会拿你当根葱,所以李贞只能将主意打到了此次出征上,不过嘛,要想获得出征的机会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