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门关,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自汉时起便为通往西域各地之门户,(位于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大唐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说起玉门关,用大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来形容自是最恰当不过的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那等悲壮苍凉的情绪,令人顿生潇潇易水河之感慨,眺望着远处雄伟的关城,饶是李贞素性沉稳,到了此时也不禁有些子心潮澎湃,难以自己,当然,倒不是因着背井离乡的愁绪在作怪,而是感慨峥嵘的岁月即将开始,无他,就李贞的个性而论,比起京师里那等勾心斗角的日子来说,李贞更喜欢那种纵横天地间,谁与争锋的快感,对于即将开始的之官日子,李贞心中自是颇为期待的。

    “禀殿下,前面五里便是玉门关所在,瓜州刺史何望隆已率部在城下迎候殿下。”就在李贞遐想翩翩之际,一名飞骑从远处疾驰而来,到得李贞近前,利落地翻身下马,单膝点地,高声地汇报道。

    “嗯。”李贞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一转头看向了骑马跟在身边的莫离,笑着道:“莫先生,这个老何可是你家旧部来着,尔有何打算?”

    何望隆,字务宁,河北幽州人氏,原本是罗艺帐下一名偏将,后随罗艺一并投唐,但其后就脱离了罗艺所部,并未参与过罗艺的叛乱,因其人曾是齐王李元吉的手下,能力上又无出众之处,故此始终未曾受到过重用,累经宦海沉浮,如今官拜瓜州刺史,官声倒是不错,民间评议甚佳。

    因着李贞即将出镇安西之故,特地下令由‘旭日’出马,对这些大唐官吏进行了一番排查,好在‘旭日’本就脱胎于遍及大唐各州县的‘燕记商号’,做起此项工作来,倒也轻松得很,这何望隆的底细及来历自是瞒不过李贞,此时见莫离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这便跟莫离开起了玩笑——李贞两大谋士中因着纳隆身兼“旭日”总管之责,故此并未跟从李贞一道西行,毕竟京师才是夺嫡的根本,李贞要想取得夺嫡之争的胜利,除了安西必须做出一番功绩之外,京师里的事务也同样耽搁不得,再加上此行血战势不可免,纳隆的武艺远不及莫离,故此李贞将纳隆留在了京中,仅仅只带莫离一道赴安西上任。

    “殿下还真说对了,某幼年时曾见过此老,倒也算是相识,不过如今时过境迁,人家可不见得会认得某这等无名小辈了。”莫离哈哈一笑道:“不过殿下要想平定安西,此老还是用得着的,不妨多下些功夫。”

    “呵呵,那倒是真的,走,看看去!”李贞自是明白玉门关的重要性所在——这玉门关乃是关内关外的咽喉要道,李贞要想平定安西,没个稳固的后方如何能成事,再说了,李贞所要带往安西的可不仅仅只是身边的这千余名王府亲卫,后续还有众多的各种人才队伍即将前往安西,只不过为了掩人耳目,那些人手全都伪装成了商队,并带有不少算是违禁的物品,没有玉门关的支持,又如何能成事,即便莫离不说,李贞也不会放过跟何望隆打好关系的机会,此时既已得知何望隆亲自出迎,自是不会让他久侯,哈哈一笑,扬鞭打马,一马当先地往关城方向冲了过去。

    望着远处烟尘大起,何望隆那苍老的脸皮子不由地**了一下,按唐制,这等迎来送往的活计本不该他这个州刺史亲自出面——为防止朝臣、皇子与地方上相勾结,唐律中有明文规定,朝官不得私交地方,朝官出巡,地方上只能由州司马负责出面接待,州刺史只能在公众场合下与朝官面谈而不得私下会见,虽然李贞如今已不是朝官的身份了,可亲王的身份依旧摆在那儿,这一路上行来,各州都是由州司马出面迎候,州刺史只是负责送行罢了,可何望隆冒着被御史弹劾的危险亲自出马却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此时见李贞一行已到得近前,饶是何望隆素来沉稳,却也不禁有了丝心慌,慌忙伸手整了整原本就整齐的穿戴,借此平稳了下心态,一挥手,示意鼓乐齐鸣,自己却排众而出,领着一起子州中属官迎了上去,隔着老远便下了马,恭敬地迎候在道旁。

    待得李贞一行停住了马,何望隆大步行上前去,躬身拱手道:“下官瓜州刺史何望隆参见越王殿下。”

    呵,这老小子好生魁梧的身材,不愧是武将出身,看样子年轻时也当是名不错的战将!李贞一见何望隆虽已是两鬓斑白,可身子却依旧挺拔,一派武将的干练,心中一动,对其第一印象倒是不错,也不托大,翻身下了马,走到近前,笑着拱手还礼道:“有劳何刺史出迎,小王感佩在心。”

    “久闻殿下勇武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能得见殿下之面,下官三生有幸,殿下既到了玉门关,且容下官尽一尽地主之谊,殿下请。”何望隆不敢受了李贞的礼,忙退开一小步,很是客气地说道。

    嗯哼,有问题!嘿,这老小子热情得过分了些,哈,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李贞记忆力过人,一部唐律自是熟烂于胸,哪会不知道州刺史不得出迎朝官的惯例,更不会不知道州刺史不得私交皇子的铁律,当然,因着安西都护府与玉门关相接壤之故,何望隆出面迎接一下也说得过去,可他不出面别人也不可能说什么闲话,似这等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唐的官吏们是不会去做的,毕竟御史们的笔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只不过心中有数归有数,李贞却不会傻到当场点破的地步,毕竟将来还有用到此人之处,此时一听何望隆相邀,自是不会拒绝,笑呵呵地拱手道:“既如此,那就叨唠了。”

    一见李贞没有拒绝自己的邀请,何望隆眼中飞快地掠过了一丝激动之色,也不再多客套,一摆手道:“酒宴已备好,殿下请!”

    “何刺史请!”李贞同样笑着摆了个请的手势,率先向城内走去,何望隆落后半肩之地陪着一路说笑着往关城里走去。

    玉门关乃是座边关军事重镇,驻军人数不少,可城却不算大,因着地处交通要道之故,却也繁华得紧,大街小巷上各色人等往来不息,哪国的人都有,金发碧眼之人也不老少,待得李贞率部入了城,那围观之人更是将整条街道都堵上了,一起子观众操着各国语言在那儿呼喝着,评议者,到真令李贞大开了回眼界,若不是见这些“友邦人士”穿着的是破旧的古代服装的话,李贞绝对以为自己是到了前世的上海滩了。

    西北之士多豪饮,不单武将如此,文官亦然,尽管作为迎宾所用的玉门关镇守府实算不得豪华气派,甚至有些子破旧,可却丝毫也不影响一起子官吏们的酒兴,那一坛坛的“得胜归”飞快地空了下去,酒劲却是慢慢上扬,宾主间一番畅饮,气氛自是热闹非凡,若不是李贞自己是海量,手下也大多是军中百战之士出身,个个都有好酒量的话,只怕还真喝不过这些西北汉子,饶是如此,身为主宾的李贞却依旧险些被灌醉,到了末了,也实是难耐众人的热情劝酒,无奈之下,也只好借上厕所的时机,运起“真阳诀”,将酒排出了体外,这才避免了当场酒醉出丑,好容易将这场酒打发了过去,这才脱身回了作为暂住所的镇守府后院,刚打算去安抚一下鞍马劳顿的王妃裴嫣,却见燕十八匆匆而来,面色古怪地凑到李贞身边,低声地说道:“殿下,何刺史派人来邀殿下私会。”

    嗯哼,这老小子究竟演的是哪出戏来着?李贞一听顿时皱起了眉头,无他,先前在酒宴上李贞每多试探,试图搞清楚何望隆盛情款待自己的用心所在,可何望隆却每每顾左右而言其他,啥话头都不肯说,这会儿酒宴散了,倒跑来要求私会了,这里头若是说没有蹊跷,李贞如何能信,只是李贞本就想跟何望隆拉拉关系,却也不是很介意何望隆的故作神秘,这便笑了一下道:“也罢,本王去与王妃说一声,一会儿尔与鹰大跟本王走上一遭好了。”

    “是。”燕十八没再多言,恭敬地行了个礼,自去张罗不提。

    累,真的很累,这一路行程两月余,裴嫣早已累得不行了,无他,这时代的交通工具太糟糕了,尽管李贞是亲王,手中又有钱,马车装修得宽大阔气,拉车的马也都是良驹,可问题是道路实在是太崎岖了些,饶是裴嫣也勉强算是能骑马射箭之人,可毕竟还是大家闺秀的成分居多,这一路颠簸下来,早已是困顿不已,匆匆用了些膳食,早早便上了床,却又无法入睡,此时见得李贞进了门,强自要起身相迎,那一脸的苍白之色,惊得李贞忙一个健步冲上前去,一把将裴嫣抱入了怀中,一迭声地追问道:“嫣儿,你这是怎么了?可是病了?”

    “没,没有,是有了。”裴嫣靠在李贞结实的胸膛上,感受着李贞身上传来的热气,低着头,红着脸,小声地嘀咕了一句。

    啥?有了?啊!李贞整个人一下子就傻了,嘴张得老大,半天会不过神来,紧接着不管不顾地一把将裴嫣抱了起来,连蹦带跳地大叫了起来:“哦,哦哦,好嫣儿,我要当爹喽!”

    “哎,别、别,快放我下来,小心孩子!”裴嫣见李贞如此得意忘形,顿时羞得满脸子通红,忙伸手去捂住李贞那无遮无拦的大嘴,嗔怪地说了一句。

    “呵呵,那是,那是。”李贞自是知道此时胎儿惊动不得,哪敢再多放肆,忙轻手轻脚地将裴嫣放在了床榻之上,腆着脸道:“好嫣儿,这都是啥时辰的事,快说与本王听听。”

    裴嫣的脸“唰”地便红透了起来,白了李贞一眼道:“妾身上个月就没来那个了,本以为是误了,可这个月还没来,妾身就唤刘妈来看过,这才知道……”裴嫣的话越说越细,到了后头已是细不可闻。

    刘妈乃是李世民为李贞即将远行而亲赐下来的宫中稳婆,专门负责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