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将来老六还会反叛却也不怕,至少在太子倒台之后的宫廷斗争中能利用一下老六也是件不错的买卖,出于这等考虑,将擒拿贼酋的功劳让给老六,一来可以收买其心,二来嘛,在李贞看来,老六跟侯君集等人勾搭之事只怕瞒不过李世民,老六若是能有了此等功劳,虽不能折其罪,可至少不会落得太子或是老五那般下场,也算是李贞尽了份兄弟的情义,至于老六将来会不会背叛,李贞却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八弟此言当真?”李愔虽是下定了决心要跟侯君集等人划清界限,可内心里实无把握逃过老爷子的处罚,之所以跟着李贞,其实也就是想捞上些战功,也好将功折罪罢了,实没想到李贞竟然会将一份如此巨大的功劳摆在自己面前,一时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惊又喜地追问了一句。

    “六哥明鉴,小弟从不虚言,此二贼目下就在万花楼内,唔,六哥此去虽不一定能擒住侯君集,可拿住七叔却是十拿九稳之事,小弟派窦福麟率一千羽林军前去相助,定可大功告成,事不宜迟,你我兄弟须即刻行动,走!”李贞不再多说,掉转马头直奔停在南大街上的队伍前头,高声下令,开始分派人手。

    玄武门上空的礼花在夜空中耀眼无比,满长安城都能轻易地瞅个明白,早已站在万花楼松韵轩的窗口处期待了许久的侯君集自是看得个分明,待得礼花亮起,侯君集那张始终紧绷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的笑容,迅捷地转过了身来,急走数步,对着高坐上首、始终心神不宁的汉王李元昌躬了下身子道:“恭喜陛下,大事底定矣,宫中伏兵已被调出来了,成败在此一举,请陛下下达总攻令,老臣自率军马出击!”

    “啊;好,太好了!”李元昌一跃而起,兴奋地来回踱了几步,看着一样是激动万分的侯君集,深吸了口气道:“好,来人,换灯笼!”李元昌的话音刚落,自有数名卫士手中急匆匆地抬着盏黄绢蒙面的大灯笼冲上了阁楼,将灯笼挂了上去。

    李元昌默不作声地看着身边的卫士们忙碌,直到灯笼已经挂好,这才走下了台阶,急步走到侯君集的身前,躬身拱手为礼道:“侯公,一切都拜托了,朕便在此地恭候侯公的佳音了,战阵兵危,侯公须多加小心,朕指天发誓,大事若成,定不负侯公,若违此誓,便让朕遭五雷轰顶而死!”

    李元昌话说得极为诚恳,双眼中满是激动地泪水,侯君集立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头跪倒在地,咽泣着道:“陛下放心,老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陛下珍重,老臣去也!”话音一落,一副毅然决然的样子,转身步出了大门,临出门前还不忘再次顿足回身,向着含泪送别的李元昌再次躬身为礼,这才疾步匆匆而去,好一派“君臣相送”之场景,至于内里有几分真情在,那可就是天才晓得的事情了……

    收录的所有作品均由热心网友免费上传分享!( )

第一百六十九章喋血长安城(十)

    战火纷飞的长安城注定是个难眠之夜,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人人慌恐不安,谁也无法在此等夜中安然入眠,深恐无情的战火没来由地烧到自己的身上,当然,对于处在重兵防卫中的魏王李泰是无此等顾虑的,可焦躁的心情却与常人无异,他倒是不怎么担心自家老爷子无法赢得最后的胜利,所担心的只是能不能在这场大厮杀中捞到最大的好处罢了,故此,尽管他心中焦躁不已,却也只能按耐下性子,等着时机的到来。

    急是难免的事,现如今形势剧变,太子已倒,吴王李恪涉嫌齐州谋逆案,而原本以为会是最大竞争对手的老九李治目下还远在岐州,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这场大乱中立下战功,如此一来,本就怯弱无能而又朝中无人的老九自然也就失去了争夺东宫之位的最大晋身资本,反倒是原本威胁不大的越王李贞却成了横在李泰面前的拦路虎,如何捞取战功之余再坑上李贞一把就成了摆在李泰面前的一道难题。

    消息来源李泰是不缺的,他手中握有的“响铃”虽比不得李贞手中的“旭日”来得庞大与彪悍,却也不是吃素的,战火刚起之际,李泰便已将“响铃”的人马全都撒了出去,消息自是源源不断地传了回来,各处的战况他心里头都有数,好几回按耐不住想出兵,可到了末了还是强自隐忍了下来,无他,李贞尚未动,李泰自然也就不敢轻动,他只能等,等着李贞出动的消息。

    皇天总是不负有心人的,就在李泰等得不耐烦之际,一身黑衣的万重山冲了进来,语气略带激动地禀报道:“殿下,越王的兵马动了,正在向承天门一带急赶,估计还有一刻钟时间便能抵达,另,其所部之羽林军随同蜀王殿下业已向东大街赶去,动向不明。”

    “哦?”正在书房里不停来回走动的李泰立时顿住了脚,脸皮子一阵扭曲,迟疑了一下,窜到了书房中央摆放着的沙盘前,满脸子期待地看着蹲在沙盘前沉思着的王府司马苏勖,略带颤音地询问道:“姑父,是时候了罢?”

    苏勖并没有理会李泰的焦躁,只是默不作声地看着沙盘,随手将代表着李贞的小旗子往承天门方向一插,而后拿起代表蜀王的小旗子,沉吟了一下,往东大街一比,却始终未曾落下,手便悬在了空中,眉头皱成了个川字。

    “姑父,小八手下都是骑军,我等再不动,时间上怕是要来不及了!”李泰见苏勖不吭气,忍不住提高声调叫了起来,语气中满是急迫之意。

    “嗯。”苏勖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眼睛却还是盯着东大街的方向看,手中的那面小旗子犹豫地上下比划了半天,却还是找不到适当的位置,无奈之下,只好摇了摇头,随手将旗子丢在了沙盘上,站了起来,看了眼焦躁得不成样子的李泰,苦笑了一下道:“开始罢!”

    “好,重山,传令下去,一切照原定计划开始!”一见苏勖开了口,李泰顿时兴奋了起来,握了下双拳,喜形于色地高叫了起来。

    “是,属下遵命!”万重山忙应答了一声,匆匆退出了书房,片刻之后,原本寂静无声的魏王府立刻热闹了起来,人吼马嘶响成了一片。

    “姑父,您看小八派老六去向何处?”直到兴奋劲过去了,李泰这才想起先前苏勖所考虑的事情,忙紧赶着追问了一句。

    “不好说。”苏勖摇了摇头道:“看样子不像是分兵去增援通训门的。”

    “嗯,姑父所言有理,本王也是如此想的。”李泰点了点头道:“小八是个谨慎人,自该知道父皇将那起子羽林军交到他手中的根由所在,若是无甚重大理由,只怕小八未必敢将那帮子老爷兵交给老六,再说了,如今东宫已然陷入侯君集之手,即便是小八自己也不敢带人冲进东宫,否则瓜田李下,嘿,那可就有得瞧了,除非小八打算坑老六一把,不过老六也不是傻子,又岂能做出那等蠢事?这里头一定有文章!”

    李泰所说的这些个道理苏勖早就都考虑过了,可依旧想不住李贞分兵的理由所在,此时见战斗已经将要开打,却也无心再考虑李贞此举的用心所在,深吸了口气道:“殿下,如今不必再管越王殿下此举何意了,只需派人盯住蜀王殿下即可,眼下的局面依旧混沌,先前那朵礼花只怕就是侯君集的总攻信号,殿下还是多注意战局好了。”

    “唔,也是。”李泰耸了耸肩头,不再多言,蹲下了身子,一双眼死盯着沙盘,陷入了沉思之中……

    丑时正牌,玄武门的惨烈厮杀还在继续当中,饶是来增援的陇州兵战力极强,又是生力军,可因着地形地势的缘故,始终无法将侯家子弟兵赶下城头——陇州兵是从承天门的宫墙上赶来的,虽一个照面便将有些轻敌大意的侯家子弟兵斩杀了不少,可当侯家子弟兵放弃了继续追击羽林军残部,回援城门楼之后,立刻在城门楼上排开了防御阵型,形成密集防守,拼死抵挡住了陇州兵的攻击,由于宫城的宽度仅为三丈来宽,阵型无法展开的陇州兵只能是正面压迫侯家子弟兵的防御,尽管频频将侯家子弟兵压迫得节节后退,却无法冲破侯家军的阻截,自然也就无法将侯家军赶下城墙,至于那些个狼狈鼠窜的羽林军惊魂稍定之后,也曾数度整队出击,沿着城门楼处的楼梯佯攻侯家军,试图冲上城门楼,与来援的陇州兵夹击侯家军,只可惜羽林军官兵的战斗力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任凭大将军李贺宗如何调度喝令,连冲了几次,别说未曾冲上城门楼,反倒被侯家军抓住一次机会,打了个漂亮的防守反击,死伤惨重之余,险些将好不容易夺回来的两侧长廊再次丢失,令李贺宗气怒不已,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改强攻为搔挠,不时地派出些弓箭手照着城门楼上放些冷箭,主力则撤回到了街垒处坚守,眼巴巴地看着宫墙上的惨烈厮杀却只能干着急。

    “将军,敌势太凶,我等先撤下城墙,回头再战吧,兄弟们快顶不住了!”正在侯国忠屹立在城门楼处观察着战场态势之际,浑身是血的侯承望手提着把砍得满是缺口的横刀跑了过来,语气焦急地禀报道。

    仗打到这个份上,侯国忠已然明白玄武门是不可能拿得下来了,就算侯君集再多派些人手前来增援也是一样——唐军宫内的伏兵既出,外头的兵马一定也就快要赶到了,在这等三面受敌的情况下,要想攻破玄武门简直比登天还难,很显然,攻打玄武门的所有侯家子弟兵全部都是弃子,即便是他侯国忠是侯君集的儿子也一样无甚区别。此刻摆在侯国忠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趁着宫外的唐军援兵尚未赶到,撤下城门楼,借着黑夜的掩护撤退,尚能有一线的生机;二是拼力死战,尽最大可能地吸引唐军主力,为侯君集下一步的突袭争取时间,若如是,身为弃子的这部侯家子弟兵必定是全军覆灭的下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