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日,无论是打算即刻投军还是来年的武举,本王都可为壮士作保如何?”

    “多谢王爷抬爱,只是何为武举?”薛仁贵一听李贞愿意帮自己作保,顿时心花怒放,可再一听武举登时又愣住了,疑惑地看着李贞,追问了一句。

    李贞是曾受命筹备武举事宜,可后头武库案发,接着又是岐州之行,始终就未曾正式去筹办此事,尽管圣旨如今就在李贞手上,可满天下知道的人却是少的可怜,别说薛仁贵等乡野之人不清楚,便是一般的朝官也只是知道个名称,具体如何运作就全然不知晓了,这会儿薛仁贵问起,李贞才发现此事竟然早被自个儿忘到了一边,心头不由地一震,可此事重大,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得清楚的,再说了,此地乃是南大街,八字没一撇的事儿也不好随便开口,忙笑着转移了话题道:“此事以后再谈,走,先跟本王回府去。”话音一落,也不乘轿子,随手牵过身边一名亲卫的马匹,翻身上马,笑呵呵地一摆手,示意薛仁贵跟上,薛仁贵倒也是个爽快人,见李贞上了马,忙牵着没鞍子的雪龙驹紧紧地跟在后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直奔越王府而去。

    越王府宽大的内书房中,莫离与纳隆正相对而坐,笑呵呵地闲谈着,突地见到李贞兴冲冲地走了进来,二人各自起了身,纳隆打趣了一句道:“咦,王爷怎地回得如此早?古人说的花前月下莫非是虚言?”

    莫离同样笑呵呵地说了一句道:“王爷如此高兴,可是从圣上那儿得了个大彩头?”

    厄,该死!李贞这才发现自个儿收了个薛仁贵,却浑然忘了原本是要出城去见裴嫣的,这会儿见两大谋士取笑自个儿,一时间有些子失了神,很想即刻转身出门的,可再一想,左右已经回了府,索性将今日面圣的事儿议了再说,至于去见裴嫣就晚一点便是了。

    “二位先生都没说对,呵呵,本王今日确实得了个好彩头,哈哈……”李贞一想起薛仁贵被自个儿成功地拉进了王府亲卫队中,顿时得意地大笑了起来,笑得两大谋士都有些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不过二人都是老谋深算之辈,却也都不问,只是笑盈盈地看着李贞,等着李贞开口解释。

    李贞心情好,也不管二人问不问,径自眉飞色舞地将路遇薛仁贵的事儿说了一番,满嘴直夸薛仁贵天赋过人,是可造之才云云,当然,也没忘了将今日面圣的前后经过详细地述说了一番。薛仁贵如何了得莫离二人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无他,就算李贞再怎么赏识薛仁贵,要想等此人能真儿个地派上用场,没个七八年的时间压根儿就不顶啥大事儿,倒是对李世民问起岐州的民治和李治的诡异出现极为感兴趣,不是地打断李贞的陈述,详细地追问当时各人的表情和具体的言谈,待得李贞介绍完情况,莫离、纳隆两人的神色已是沉得可怕,两人的眼中都闪出了担忧的色彩。

    “二位先生,这是怎地了?”眼瞅着两大谋士神色不对,李贞忙追问了一句。

    “圣上要动手了!若是某料得不差,大军抵达齐州那一刻就是圣上动手之日,晋王与薛万彻便是那雷霆一击的最后执刀人!”纳隆长出了一口气道。

    莫离见李贞开口欲问,抢先出言道:“不错,此役过后,各在京的皇子在朝中的势力将被连根拔起,便是王爷只怕也难幸免,晋王入东宫已成定局!”

    “这……”李贞头前也隐约猜出了这个局面,可内心深处却始终不愿意接受,故此并不曾去细想,此时见自家的两大谋士说得如此肯定,一急之下,头上的汗水都禁不住淌了下来。

    莫离轻轻地摇了摇手中的羽毛扇,晒然一笑道:“此局面本就是定数,王爷又何须紧张,破局却也容易得很。”

    “哦?请先生赐教。”李贞深吸了口气,平静了下心态,冷静地问道。

    莫离轻笑一声,朗朗地说道:“今上圣明之主也,并非看不出京中各皇子那些私底下的勾当,又如何能容忍此等局面长期存在,之所以久久忍而不发,不过是想一网成擒罢了,原也无甚说头,破局的关键有两条,一是魏王,二是晋王,殿下若是想一时平安,那走晋王那一头,自是能避过此风头,只是如此一来,一旦晋王坐稳了,今上一去,殿下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若是殿下心怀大志,那就只有走魏王那一头,虽说暂时有些磨难,可却能保住根基不失,一切都还在未定之天,何去何从,殿下自择。”

    妈的,怪不得老九今儿个会神秘地露上一面,奶奶的,敢情是奉老爷子之命来的,嘿,妈的,老爷子还真打算将老子当擎天柱来用了,娘的,自古以来所谓的擎天柱又能有几根是能保住老命的,该死!经莫离这么一说,李贞顿时将所有的事情全都串了起来,心中已然想明白了老爷子的全盘计划,咬了咬牙道:“若是走老四那一头却又如何?”

    纳隆森然地一笑道:“若是要走魏王那一头,那就只有将事情彻底闹大,大到圣上也无法独裁的地步,如此一来,除了太子必倒之外,其余王爷只怕都还逍遥得很,这将来如何,那就在未定之天了!”

    此言一出,满室寂静,李贞低着头,在书房里踱来踱去,面色沉郁,却始终不发一言……

    免费小说网( )

第一百四十二章指东打西

    能瞧得出前路有陷阱固然是种了不得的本事,只不过瞧得出却不见得避得过,就李贞目下的实力而言,压根儿就无一丝独自破解的可能性,要想安然无恙,自是得借力打力,当然,这个力却不是那么好借的,得有个契机,急是急不得的,故此,李贞也只能按耐下骚动的心,默默地做着相应的准备。

    贞观十六年三月初一,平叛诏书正式下达,由英国公李绩挂帅,率军十万征讨齐州,兵部侍郎李贞负责相关后勤事宜,诏令一下,京师便忙乱起来了,尤其是李贞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不说那些个辎重粮秣之类的事儿繁琐,也不说李贞如今还得忙着筹备武举的相关事宜,便是那些个闻风上门来说项,想要趁此次平叛捞些战功的世家子弟就令李贞应付不迭,无他,谁都知道齐州之乱看着声势浩大,其实不堪一击,正是捞战功的最佳时机,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不是?那些个上门来说项的人多得有如过江之鲫,偏生这帮子人还都是朝中显贵,得罪不得,愣是搅得李贞头昏眼花,连去跟裴嫣卿卿我我的时间都被挤没了,这倒也罢了,还得笑脸相迎,又怎个苦恼了得。

    “……俨州的粮秣无须调集到京师了,给户部去张公函,让他们将俨州的粮草调到太原,大军顺道补充即可……绛州那一营兵直接到土门关等候即可……通令太原刺史即日起赶制攻城器具并准备相关粮秣辎重,等候大军抵达……好了,诸位还有甚不明白之处,尽可提出。”兵部大堂上,李贞高坐在上首,手中的笔不停地批示着,口中不停地解说着,忙乎得满头是汗,好容易将各项事宜都安排了下去,这才抬起头来扫视了一下那帮子畏手畏脚的兵部郎官们,颇有些子疲惫地问了一句。

    自打武库一案之后,兵部大小官吏都知道李贞不好糊弄,也没人再敢拿自家的小命来考验李贞的能耐,加之正牌子的兵部尚书苏定方从来不理事,这兵部大小事情从来都是两位兵部侍郎说了算,李贞不在之时,事情全归了李有陵管理,可李贞回来之后,这位李大人立马就“病”了,一病还就不起了,别说理事了,便是朝都不上了,整个兵部的事情全都压在了李贞一个人的头上,虽说将李贞累得够呛,可却也使得李贞的威信在兵部郎官们中树了起来,他一发话,下头的官吏自然是只有唯唯应诺的份儿,各自领了差使忙乎去了。

    累,真他妈的累!娘的,这还仅仅只是个兵部,若是当了皇上,那还不累得趴下了?该死!李贞抬起头来,看了看天色,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天时已经近午,一个上午的时间全都在文牍中度过了,心情顿时不爽得很,可再一想起如今已到了骑虎难下的局面,内心深处更是涌起一股子疲惫,长出了口气,起了身,就在大堂里踱了几步,刚想着让下人们将午膳送上,却见衙门外匆匆走进了几名太监,忙顿住了脚,匆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大步迎上前去。

    这几个太监果然是来传老爷子口谕的,为首的那人正是当初到岐州传旨的小太监胡松,此刻一见到李贞迎了上来,忙献媚地笑了一下,这才正容道:“圣上口谕,传越王李贞甘露殿觐见,钦此!”

    “儿臣领旨谢恩。”李贞恭敬地磕了个头,这才起身看着胡松笑着道:“胡公公,这才几天不见,你可是又升官了,可谓年轻有为,本王佩服之至。”

    上月去岐州传旨时,胡松还是身着七品的太监服饰,可如今已经换上了六品的宦官服,这已经是相当于后宫中一殿主事太监了的,就胡松这等年级而论,已经算是做火箭上去了的,此时见李贞一张口就是恭维话,心里头分外的受用,加之本就对李贞深有好感——赏钱给得多的缘故罢!眼瞅着李贞趁人不备将一个小包裹塞入了自个儿的大袖子中,胡松脸上的笑顿时格外地灿烂了起来,偷眼瞅了瞅左右,凑到李贞身边,轻声地说了一句:“英国公也在呢。”接着提高了声调道:“越王殿下,请罢。”

    李绩也在?李贞愣了一下,立时反应过来,老爷子这时分找自个儿一准是为了齐州平叛的事情,只是不清楚到底是后勤上的事还是总体战略上的事情,一时间有些子愣了神,老半天没开口说话,胡松有些子急了,可又不敢大声催促李贞,只好陪着笑,小声地叫道:“殿下,殿下。”

    “哦,公公先请,本王整理一下即刻便去。”李贞回过了神来,笑着摆了下手,示意自个儿明白了,胡松没敢再劝,点了点头,匆匆回宫复命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