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帝分身-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林丹汗部,是多尔衮剿灭的,而传国玉玺也是多尔衮献上。尽管,皇太极已经对多尔衮有所猜忌,不过,表面上皇太极还是非常器重多尔衮。

    皇太极沉吟道:“多尔衮,你去率领少量兵马骚扰、迷惑大明关宁军。阿济格,这次你为主帅,2万满八旗,再选取八万蒙古旗将士,共计十万大军,作为伐明主力!这次伐明,不再从喜峰口入关,而从独石口,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当然,独石口主攻,喜峰口也可以布置一部,进行佯攻!”

    皇太极两次亲自率军侵略大明,皆是从山西境内的喜峰口入塞。所以,喜峰口和山西防线经过了加固,更难攻破。

    而独石口,曾是瓦刺蒙古伐明时,选择的入塞关口。事实上,独石口离北京更近,因为那独石口在在北直隶境内。而从喜峰口,却要从山西打到北直隶,最后才能兵临北京城下,伤亡肯定会更严重。

    “是,奴才等听令!”阿济格闻言精神大振。

    此时的清廷,威望最高的统领自然是皇太极,数次大胆的千里奔袭大明,并且获得成功,使得他的威望无人可及。

    而多尔衮主持伐蒙古,一举将漠南蒙古纳入满清势力范围,并将蒙古编为盟旗制,效仿满洲八旗的组织模式,逐渐将蒙古部落与满清八旗同化。多尔衮的威望之高,也仅次于皇太极本人。

    而阿济格虽然也属于勇将,但是却从未有过率领十万大军的资历。此次统军十万,如果顺利归来,相比其资历将会大举提高。。。。。。。

    大明崇祯九年四月。

    皇太极以传国玉玺为契机,称帝。改国名为“清”,号崇德皇帝。

    同时,登基仪式上,皇太极宣布第三次入塞伐明。

    为了充分牵制大明的兵力,布置迷局。

    清廷令多尔衮这等威名赫赫的统帅,率领一万多军队,号称十万,在宁远边境挑衅。使得宁远边境四万关宁军一线部队,枕戈待旦,陷入紧张氛围中。

    与此同时,阿济格却是悄然率领着2万满洲八旗,并且在沿途中召集更多的蒙古部落的炮灰,组织十万大军,发动第三次入塞伐明军事行动。

    大明长城防线显得静悄悄,无人知晓满蒙十万大军,如一把锋利的匕首,准备再次插入大明腹地。。。。。。。

第八十一章 虏变(三)

    崇祯九年五月十二日。

    锦衣卫将满蒙军情,上报给皇帝后。

    崇祯迅速召开了朝会,道:“锦衣卫获得情报,今年四月份,后金北虏皇太极称帝。改国名为清,宣称要以水德克我大明火德。。。。。。”

    “该死!”

    “贼虏野心!”

    “呸,夷狄之邦,也想图谋我华夏江山正统!”

    朝臣纷纷唾骂!

    哈赤公然叛明,也没有脸皮称帝,而是称汗。大汗、可汗之类的,在中原人看来,也不过是塞外一个酋长而已,难登大雅之堂。

    而皇太极建立满清,并且称帝,性质就不一样了。帝的含义是天下共主,接受万国来朝的存在。

    亚洲自古以来,只有统一中国的雄主,能配称帝。

    如果中原王朝强势,那么周边的那些国家,除了选择接受朝拜,和被征讨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所以,自秦汉大一统之后,周边国家一看到中原出现大一统的皇帝,条件反射一般,前来称臣。

    什么?你说日本有天皇?问题是,自古以来,天皇大约等同宗教文化领袖一般,只有象征意义,而从未有过真正的皇权。日本有实权军阀,随时可以找个一个天皇家族血统的人,宣布封其为天皇。日本战国时期,一堆的军阀,手中控制的天皇数量不要太多!哪怕是丰臣、德川对峙时期,也是各自弄了名天皇作为摆设。日本的幕府将军有册封天皇的权利,天皇可没有指定谁做幕府将军的权利。

    否则,日本历朝也不会跑到中国皇帝这边要册封。

    比如明朝与日本蜜月时期,便册封过不少的日本国王。最后一个被大明册封为日本国王家伙,名叫做丰臣秀吉。也是借助成功讨要到大明册封,使得丰成秀吉声望大涨,逐渐成为日本最强势的军阀。

    不过,丰臣秀吉当初称霸日本后,居然想要征服朝鲜,以朝鲜为踏板,获得窥视中原的资格。之后,丰臣家的日本国王封号,自然是被废掉了。

    至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家一直希望大明册封其为日本国王,这样才使得其统治权名正言顺一些。

    不过,大明朝皇帝,一直不理睬德川家的请求而已。

    崇祯令人肃静,后又道:“皇太极称帝之后,军事动作频繁。多尔衮在辽东挑衅,阿济格率领军队,消失在蒙古草原,诸位大臣,对此有何看法?”

    兵部尚书张凤翼,沉声说道:“臣认为,多尔衮在辽东搞动作,有关宁军应对,不足为患。而阿济格的目标可能是我大明京师,应该动员边军,多家防备。除此之外,应该调集各镇兵马前来京城,以防不测!”

    崇祯二年和七年,两次虏变,给大明北方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山西、山东、直隶等地,被屠戮的元气大伤。

    而每次鞑子退兵,为平息民怨,都需要借用一些官员的人头,平息民怨。

    兵部尚书显然是最容易背黑锅的大臣,比如袁崇焕被斩的时候,不但的关宁军的督师,而且还是兵部尚书。

    为了避免鞑子入关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张凤翼不得不成为主战派。。。。。。

    听闻兵部尚书张凤翼军事动员的建议。

    有人赞,有的骂。更多的则是观望,用不发表观点,来避免引火烧身。

    户部尚书侯恂却是愁眉苦脸道:“今年,各地旱灾、蝗灾严重,大明免税的各县,已经达到200余。如果调动各地兵马,户部的恐怕没有足够饷银支持。。。。。。”…;

    这侯恂虽然本事不大,但是非常抠门和精打细算,在侯恂的任期内,尽管大明朝财政连连发生天灾兵祸,但是朝廷还是勉强能够维持运转。

    当然了,侯恂本身在历史上,名气不响。而他的儿子侯方域却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

    崇祯说道:“户部有多少粮食和银子?”

    侯恂苦着脸道:“眼下只有剩余7000多两现银,此外太仓中还有90万石粮食。如果动员几十万大军,这点钱粮根本是杯水车薪!”

    工部尚书刘遵宪道:“工部今年为总顾问衙门制作1万杆新式鸟铳,除了工本费之外,额外赚20万两的利润。如果是朝廷缺少银子,工部可以抠出15万两!”

    崇祯淡然道:“工部那银子,还留在工部吧。那二十万两,留作打造更多的军器,用以御敌!”

    “直隶、山东、山西各地,历次容易遭到鞑子屠城,皆是因为,我大明子民,没有足够的武备。朕认为,工部可以制作一些便宜的刀、剑、弓箭等等兵器,发给百姓。至少让百姓不至于手无寸铁。遇到鞑子屠杀时,少数有骨气的男子,可以拿起趁手的武器奋起抗争。。。。。。”

    “全民皆兵的话,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百姓有血性,也能给鞑子造成巨大伤亡!”

    群臣议论纷纷,不断有“不可”声音传出!

    全民皆兵?那怎么可以!

    能够动摇大明江山的,可不只是关外的满清啊,境内的泥腿子们,更为可怕!皇帝泥腿子造反动摇江山社稷,地主们还怕家里面的田地被拥有武器的泥腿子给瓜分了呢!

    崇祯摇了摇头,心中暗想道,后世人总结的没错——封建地主根本不敢发动群众!

    维持大明江山稳定,还是需要靠这些士大夫和地主。

    士大夫们集体反对的,皇帝自是不能一意孤行。所以,朝议中“发动群众”这一条自是不了了之。

    最终,这次朝会的结果是,皇帝从内库出银200万两,动员20万大军抵御阿济格大军。

    兵部尚书张凤翼主动请缨上前线督师。

    另外,内廷御马监派出高起潜担任监军。

    基本上,还是历史上原班人马去前线迎敌。唯一的优势是,历史上直到六月底,才正式发布了战争动员。而那时候,清兵已经攻破了十多座县城,兵临北京城下了。

    此时,五月份开始发布战争动员,准备时间更充裕,想必结果不会更糟糕。。。。。。

第八十二章 不怕对手神,就怕队友猪

    当然了,此次前线的主要统帅,无一优秀。

    兵书尚书张凤翼本身就不是名将,也没有指挥十万大军的本事。

    而监军高起潜虽然有“知兵”之名,但是更多是抢功劳获得的名声。高起潜监军有十多年,总结出来的“高氏兵法”非常有特色——打仗时候,首先要把最精锐的部队,用于保护他自己的人生安全。

    之后,高起潜会很有耐心的等前来支援的友军击退或者击败敌人,等到战局已经,高起潜开始亮剑——霸气侧漏的抢夺友军功劳!

    历年来,高起潜都是这么打仗的。

    虽然高起潜的战法实在令人无语,但是用高起潜的话,至少不会去寻找满清打决战,一下子把兵力都消耗光了。而高起潜将局面撑到卢象升的勤王之师回援,便不怕阿济格大军了。

    被逼的用高起潜这种“人才”后,崇祯分身的意识与肖图白意识交流。

    两人同时发出感慨:“精兵难求,猛将也难求啊!”

    明末救亡图存,比历朝末年都困难更多倍,在属于地狱难度。几十年的小冰河天气,从万历年一直到康熙年才恶劣气候也才消失。

    而且,军事上的对手还有农民军、满清!

    农民军有天灾加成,几乎能够无限制的暴兵。满清则是已经统一满蒙,势力与当年横扫世界的蒙古大军差不多。

    这两股力量,分别代表极其严重的内忧、外患。

    只要有一个,便足以动摇大明江山统治了,明朝末年居然遇到了两个。所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