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而一名百姓,一天的消费约莫是20文钱,这令公主不禁有点吃惊。与此同时,心中产生节约银两,将来找机会捐献给父皇的念头。
对于小公主的心思,肖图白了解到之后,又觉得可爱,又是觉得心疼。崇祯多年施行抠门教育,以至于一个公主,拥有十两银子的零花钱,第一念头也是攒起来。捐给皇帝,补贴国家用度不足。
对于公主的心思,肖图白则对她说道:“哪怕节省十两,起到什么用处?大明的问题是人口繁衍过多,传统的农业经济不足养活过多的人口。就如大明有1万万子民,而地主的土地是有限的,大约只要3000万佃农足够。而现在则是3个佃农种过去1个佃农所耕耘的田亩,而佃农人均种租种的田地少了。交租之后,勉强只够自己喝喝。也不能攒下更多余粮筹备荒年所需。所以,稍微天灾加剧,佃农交不起田租。只能逃荒。此时,持续的天灾,造成整个国家莫约有3000万人失业或者半失业,朝廷如果能养得起这3000万失业者,自然能够安稳。若是养不起,那么他们只能选择揭竿而起。”
公主首次吃惊道:“要养得起三千万人?那得需要多少银两?”
肖图白道:“一名破产农民不饿死,每年需要1石粮食。3000万人,便是需要3000万石粮食,以三两银子一石来计算,需要9000万两银子每年。。。。。。。”
公主显然被这一个难以想象的数据吓的沉默了。明廷每年能够收到中央的银两。不过是500万两。凤阳皇陵被焚后,国家无钱去重修。后宫中,皇后等人搜刮了箱底的私房钱,勉强凑出了一万两银子。听闻到肖图白讲述,每年需要9000万两银子才能够让国家真正的安稳下来。她只能深深感觉一股无力。…;
“肖哥哥认为,媺娖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为父皇分忧?”公主也是非常的聪慧,年仅八岁,就能拥有不错的书底,并且抄写书籍。拿到宫外能够卖钱。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将自己书写的书法,呈现给崇祯去鉴赏,用其书法的明显进步,让皇帝心情舒坦一来。由此可见,年仅八岁的公主,就是一个懂事的小人精。
肖图白道:“解决天下的困局,本质上是要创造财富和创造除了农业之外,其他行业相关的就业。创造财富和非农就业,这两者其实也是一致的。自古以来,很多人认为天下财富是土地、田租,所以有定数,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实际上,财富的本质是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创造自身需求物资的能力。”
“理论上,自然界的财富,如同江河中的水一般无穷无尽。而人类创造财富能力,相当于挑水的水桶,水桶越大、越多,从江河中获得的水的能力便越强。”
“以粮食生产为例。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每亩粮食最高亩产0。5石。汉唐时期,通过努力改进了农业技术,最高亩产达到3石。宋朝时期又有了一定进步,江南地区最好的农田,最高亩产有8石。而我葛沽改进良种、肥料,最高亩产创下20石记录。这便充分说明一个道理。天下财富并无定数,完全可以通过改进自身的生产技术,获得更多的财富。。。。。。”
小公主连连点头,肖图白从粮食亩产的角度解释财富,这年代任何人都懂得。哪怕是皇家,为了表示重视农业,皇帝每年会在春耕中,带领自己后妃、子女,体验一下亲自务农。虽然,这些不过是形式主义,但是通过这些实践,一个正统王朝的皇家,一点不懂农业常识,是很罕见的。
肖图白又从农业,阐述到了工业。他举例子说明,大明1名工匠生产的棉布,出口到了海外能够换取二十名农民一年的生产所得粮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工业能够获得的财富,比之农业更为丰厚。
“为什么会这样?”小公主不禁皱眉,显得不解。
肖图白笑道:“因为吃饭是人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全世界列国的百姓,不约而同的摸索出了一套农业技术。但是工业却是满足更复杂的需求,里面含有的道理,更为艰深一些。有些国家,技术积累不足,只能生产低端的产品。所以,我军与那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国家,进行贸易,往往能够占大便宜。” 公主道:“这和我的零花钱之间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农业的问题是天下田亩有限。地主视田地如生命,不到万不得已。只会通过购买增加田亩,而不会售出。而工业是暂时是不存在瓶颈的,只要不断的盈利、便可以扩大规模。假设,公主你一年的零花钱是100两,投资在工业项目中,每年收益率50%。并且,将收益全部继续投资工业生产。十年后这笔投资会变成多少?”
公主拿着算盘,愁眉苦脸。虽然,她自小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能够写出不错的书法文字。但是,古代的教育中并不重视数学,而且她才八岁。数学功底也仅仅限于数数。
肖图白给她答案道:“财富增值了57。66倍,100两银子10年时间变成了5766两。再过十年332525两,增值了3000多倍。因为工业的投资,前景暂时是没有瓶颈的,百年以内,是可以不断获得这种爆发式的增长。而如果投资田亩,由于天下田亩有限,赚取的银两只能藏在地窖中,不能无限的扩展增值。。。。。。。公主如果想要更好的为皇上分忧,那么可以选择将零花钱投资到工商业上。”…;
后世的学过工业历史的。一般皆是知道。第一次工业100年时间内,赚取的财富比之过去1000年人类创造的财富更多。而第二次工业,创造的财富比之第一次工业更发达数倍以上。第三次工业,比之第二次工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又有爆发式增长。。。。。。。
可以说,300年后的人类社会一年创造的财富,比之古代社会3000年创造的财富更要庞大的多。
也正是因为人类生产力水平可以用如此残暴的速度狂飙,肖图白向来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永远是无尽的!
人类社会遇到一切大的困境,皆是生产力不足。每年创造100亿财富的生产力不足解决问题。变成1万亿呢?还不够,将生产力发展到100万亿呢?如何还不能解决问题,再生产力再发展到1万万亿。。。。。。。
这种野蛮的生产力思维,才是真正唯物主义、生产力崇拜者应该拥有的情怀!而将小萝莉公主,调教成生产力崇拜党人,是肖图白任重道远的任务啊。
公主目光露出了喜色,道:“谢谢肖哥哥指点。”
——————
崇祯九年十月的京师,显得无比的热闹。
先后迎来了卢象升率军献鞑子的首级和俘虏,光是首级,就摆了一百五十车,每车100具用石灰保存好的头颅。
除此之外,鞑子的俘虏送上京师的有数百人。其中,还有一名被活捉的牛录额真谭泰,更是令京师数十万军民感觉到民心振奋。
众多的鞑子的首级,也被皇帝令人堆放到皇陵中,用以告慰被被掘陵墓。
在鞑子的首级、俘虏被送到京师不久。陕西巡抚孙传庭也率领3000多名士兵,将闯王高迎祥押送到了北京进行献俘。
与历史上,立即判处高迎祥腰斩不同。崇祯亲自与高迎祥进行交谈,让高迎祥答应归顺明廷,封其为“顺义伯”。
这高迎祥本身不过是马贩子出身,而后来陕西灾荒,土匪们纷纷下山,召集流民造反。高迎祥这个马贩子,也带着一帮兄弟们造反了,由于高迎祥手头拥有数千匹战马,所以一开始班底就无比雄厚,因此在王嘉胤兵败后,被推选为各路起义军队的总盟主。高迎祥甚至做过皇帝美梦,但是随着如今被俘后,其美梦清醒,贪生怕死的念头不断的涌起。
历史上,崇祯皇帝没有给他机会,一见面不久就下令斩了,连劝降的兴趣都没有。
如今,崇祯露出了招降的姿态,高迎祥不禁喜极而泣道:“罪臣叩谢吾皇恩典!”高迎祥却是不断的表示忏悔,并且一力保证,劝说旧部向朝廷自守,接受朝廷招安等等。招降了高迎祥后,崇祯将焚烧凤阳皇陵的责任完全推给张献忠、李自成两人。
至于,高迎祥的官方表态,当年烧凤阳皇陵时,其本人不在场。被焚烧后,高迎祥内心受到巨大谴责,如此云云。。。。。。
第一五三章 迁都之议(三)求订阅
崇祯九年十月下旬,天气转寒。
五更过后,天色蒙蒙亮。众位大臣多已来到皇极殿中上朝。此时,皇极殿中,已经挂着灯笼、燃着一些香炉,虽然带来一些温度,但是一些出身南方的大臣,还是冷的直跺脚。
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众位朝臣恭迎皇帝,早朝便正式开始不久。户部禀告,山东布政司申请免除五年以内未缴纳的赋税。
考虑到山东这些年,屡次遭到兵乱天灾,各地元气大伤。五年之前积欠的赋税,恐怕也是交不上来。
崇祯道:“准了!”
“皇上,臣有奏!”
一眼扫去,又是罢温体仁的奏折,崇祯道:“唔,知道了,待朕看过再说。”
崇祯将奏折让王承恩收好。实际上,崇祯打定主意,近期关于罢温体仁的奏折,一概采用“留中不发”。所谓留中不发,便是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在汉朝的《史记》中,已经有“留中不发”的记载。明朝最擅长“留中不发”的皇帝是万历爷。万历大帝是明朝涵养最好的一位皇帝,大臣与他商议问题,他哪怕是持反对意见,也会一本正经的听完。同样,万历对于一些不好公开表明立场的奏折,皆是锁在柜子中,奏折发霉后,也不会答复。
“留中不发”也是一种非常没有节操的做法。设身处地为大臣想想,他们写给皇帝的奏折。往往是左思右想,改了又改,确认毫无疏漏之后才会上书。递出了奏折后,大臣自然会期待皇帝的反应。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