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昭君的目光陡然变得犀利了,哈的笑了一声:“姓顾的,死不了!”说完,表情又复轻松,张嘴大大地打了个哈欠:“睡觉去了!你家的床太硬,这几天总也睡不好,熬不得夜。”起身向外走去。
班大人回答得毫不客气:“嫌床硬就滚。”
顾昭君哈哈一笑,脚步不停:“最多再过三天我就走,到时候会送你一张真正软床。”
班大人也笑了下,再说出的话有些莫名其妙:“现在的床再怎么舒服,将来也都还是睡进阴冷梆硬的匣子里。小顾,趁着还有软床,就多躺一躺吧。你现在再怎么忙,也躲不过那只冷冰冰的匣。”
顾昭君脚下稍稍一缓,语气变得清淡了:“等到真进了匣子,就不用忙了。”
班大人皱了下眉头,愣愣地重复了句:“是啊。等到真进了匣子,就不用忙了。”
而顾昭君头也不回地交代:“我的人不在身边,你给我找个女人侍寝。不要处子,生涩僵硬不解风情,没味道的。”
“我给你找三个。”
-------------------------------------
三女环绕、春意无边,就在顾昭君陷入温柔乡的时候,城西刑部大堂中,杜尚书正在静静地坐着,目光久久凝视着桌案上的火烛,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位刑部官员从外面快步走来,到门口停下脚步,与正当值唐火腿耳语几句,唐火腿点了点头,进入大堂微微躬身,对杜尚书轻声道:“大人,晚上收押大牢的洪家兄弟说,他们愿供出行贿之人,只求大人从轻发落。”
杜尚书终于收回了自己的目光,看烛火久了,眼前总会有一团跳动的光亮,把周围的景物都模糊了,他喜欢这份‘模糊’:“审都还没审,他们就要招供了?”
三兄弟离开皇宫后,直接被杜尚书投入大牢,根本不曾审问。
待唐火腿点头后,杜尚书冷晒了下,同时也终于下定了决心,淡淡开口:“洪家兄弟本有隐疾,心悸中隐疾爆发,还没来得及过堂就暴毙狱中了。”
唐火腿吃了一惊,明知自己不该多嘴,可还是忍不住问道:“这…三兄弟这件案子,是圣上亲**代的。”杜大人懒得理他,闭上了双目默不出声……有些案子一定要破,好像前阵那桩浑仪监藏尸案;但也有些案子轻易不能去破,就如眼前这一桩。从他爷爷的爷爷开始,就在朝中做官、做大官。这么多年下来,杜家不曾真正权倾一方、但也始终不曾有过半分衰败,而南理建国以来,能像杜家这般常青树一样的家族寥寥无几。
‘常青’的诀窍仅在两个字:中立。
杜大人谨守祖训,官做得再大,也不会去沾染是非。洪家兄弟的案子便是如此,审个水落石出不过举手之劳,但之后呢?平白把一位朝中大员放到对立面。
杜大人不怎么喜欢交朋友,但也更不想树敌人,这件事到此为止,皇帝的责骂固然免不了,可放出去的那份人情,迟早对方会还回来的……虽然双目已经闭合,不过那团光亮仍在杜大人眼前跳动不休。
-------------------------------
今日殿上发生的一切,红波府都已得到详细传报,任小捕听得兴高采烈,大半夜了还不肯睡觉,跑到三姐房间,死乞白赖地挤到人家的床上:“姓洪的三个小气鬼,还没来得及开口对付宋阳,就被杜大人带走下狱了,姐,你说他们冤不冤?”是问句,但不等任初榕回答,她又咯咯地笑起来:“平白跑来和宋阳作对,倒霉也不冤枉。”
对此任初榕只是微微一笑,伸手把妹妹揽在怀里:“我倒觉得,谈不上冤枉或者不冤枉。有些人啊,什么都计划好了、什么都算准了…却惟独没算到自己命短。”
-------------------------
五千字,本想分开混两更的,结果看来看去还是没舍得分开,求个支持呗,大年初一^_^
第八十六章 解药
呵呵,刚刚看到,85章放出来^_^庆祝下~故事继续!
----------------------------------
二月初二之后几天里,驿馆中的气氛有些异样。贤能们凑在一起仍是说笑寒暄,但心中那份小小的忐忑,终归没办法完全掩饰,无论什么话题,说不到一会最终都会转到二月二的殿试上去。
宋阳和其他人没太多交流,更多时候他都回到陈返的屋中去坐一坐,大宗师的意识还清醒着,但记忆却更加模糊了,没再把宋阳当成自己那个叫罗冠的弟子,但是也认不出宋阳是谁,在陈返眼里,这个经常来探望自己的后生应该、应该是个街坊吧,又或者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
在面对宋阳的时候,陈返总是很迷惘,他隐隐约约地记得,自己应该有一件重要事与他有关,可是陈返不确定那个‘他’到底是不是跟前这位少年,而更可笑的,那件重要事到底是什么,他也完全不记得了。
正月三十的夜里,陈返发怒发狂,诸般记忆在脑海中混乱冲撞,让他头疼欲裂,但是也因此得到了片刻的清醒,那时他已回到了自己的屋里。借着短暂的清明,他把自己后面要做的事情,写在了一张纸上
可惜的是,转过天来,陈返干脆忘记了自己曾写过一张纸条,更不知道纸条被他放到了哪里。
宋阳当然不清楚这些事情,但他能看出陈返的迷惘。
还有访客,以前驿馆中最最‘红’的奇才,莫过于陈返,每日里都有要员托办重礼、屈尊降贵自居晚辈来拜会他,现在却再不闻门房的传报。'()疯子手打'陈返患上脑疾的事情瞒不住人的。
绝顶人物没落如斯,任谁都会唏嘘不已,特别是宋阳……
二月初八,殿试后第六天,清早起来驿馆门外锣鼓喧天,圣旨传到。
重臣合议、皇帝钦点,南理奇士终于‘浮出水面’。大好消息是宋阳如愿以偿,跻身赴擂一品之席,其余中选者分别为:相马卓绝的萧琪、驯服怪鸟的刘二、巫蛊瑶人阿伊果、鬼谷弟子瞎子、侏儒火道人、南荣右荃。另外还有两位中选者先前并不起眼,一个中年铁匠,名叫萧易;另个则是位老年木匠,姓高。
宋阳大喜之余,从心里数了两遍,怎么数怎么是九个人,还差了一个不知是谁……
比较惋惜的山中歌者曲氏夫妇,宋阳在选歌上着实费了番心思,最终分别给他们选了‘万里长城永不倒’和‘上海滩’的调子,歌词略加改动,且从粤语换成了南理官话,夫妇俩反复练习,演绎得着实不错,金殿献艺时还曾得丰隆的亲口称赞,不成想到最后还是被刷了下来,宋阳暗自苦笑,上一生的‘本事’,拿到这一世来换个喝彩声或许不难,可要想靠它真正出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另外就是二傻,迷迷糊糊不太像样,本来不在南理奇士之列,但他那头鸟了不起,为了他朝中几位大佬还专门争论过一阵,有人认为派个糊涂人出去有失国体;另方则觉得,此事重鸟不重人,你管他傻还是不傻,只要怪鸟能显示出南理莽林的可怕、能够警示列强便足矣了,何况二傻只是智力弱一些,又不是真正傻子,基本道理和礼节他全都晓得,甚至比起别人还更认真些。到最后丰隆还是听从了后者意见。
唱诵圣旨后太监退到一旁,又有官员宣读官文,那些没能中选的贤才,都被朝廷妥善安排,得到了份能够尽展所长的差事,有官衔加身从此享受朝廷俸禄。
中选的‘南理奇士’暂时没有具体职务,只是‘谒者台给事郎’的头衔,谒者台归礼部统辖,主掌有关外交、朝客诸事;给事郎干脆不入品。给下这样一个头衔,只是为了方便出使燕国。虽然职位不济,但每位奇士都得到厚重封赏,到手的是真正的实惠,而且可想而知,等他们从燕国归来,朝廷也必然不会亏待,到时再加官进爵、论功行赏。
未能中选的人简单收拾,即刻随在场官吏到任职处报道,几位奇士另有恩旨,得了二十余天的假期,只要不算太远的、又想回家的,都可以返乡一趟,且有礼部官员一路随行,算得衣锦还乡了。不过必须在三月初一前返京,这个消息一宣布,最开心的那个莫过于二傻,欢呼一声就跑回驿馆收拾行囊去了。
宋阳心细,特意找传旨太监询问:十个席位里还差一个,又会是谁?
“圣上自有安排。”太监向着皇宫的方向拱手,跟着笑道:“这事不是咱们能问的,宋先生安心等待就是了。”
----------------------------
至此,南理选贤这件大事终于暂告段落,中选的固然高兴,落选的也各得其所,算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宋阳却顾不得和同伴庆贺,脚步匆匆出门去了一家药铺,买了不少草药。
等回到自己房间,发现承郃郡主已经在等着他了,当即笑道:“正好,一会我还打算去找你来着。”
任初榕没去恭喜他中选,而是开门见山:“金殿选拔前日,你在我手心里写下的那六个字…这件事我必须问清楚,你到底想做什么。”那六个字,在这几天里搅得她心神不宁,但任初榕聪明,明白大选结果出来之前,无论她怎么问宋阳也不会说,就压着性子忍耐下来,等到‘南理奇士’席位落定,她立刻上门追问。
宋阳没应她,招呼了声:“再等我一会,你先坐。”随即把郡主晾到一旁,自己跑去内间屋,取出新买得药物忙活起来…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他才捧着十几个小小瓷瓶,返回前堂。
任初榕并没有不耐烦,但神情里那份凝重明显得很,静静注视着宋阳:“现在能说了么?”
宋阳把瓷瓶罗列在桌上,又给任初榕换了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