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赵-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其他的君王,华阳都未曾见过,但听说还是听说过一些的,比如说韩王,据说人家韩王特别喜欢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宫里头选人都是照着这个岁数去选。这些还都算是比较正常的事儿,有些私底下传来传去的话华阳偶尔听见了都会面红耳热,根本连回想都不敢去回想,实在感觉外边的世界太可怕了,所以当爷爷说太后要将她送到赵国来的时候,她心里着着实实的害怕了许久,直到很长时间以后才在无奈之中坦然了下来……准确的说应该是认命了。

    然而当真得见之下华阳才发现,赵王这个在她心目中本来应该比楚王、韩王、魏王他们更可怕的存在却全不是那么回事,居然,居然,怎么说呢……居然是个不笑不说话的年轻人,而且还是个,嗯……另外她见到赵王的几次都发现,在别人向他行礼时,他都会向别人笑眯眯的点点头,如果不是人太多招呼不过来或者他有事急着走,总是会停下来笑言一两句话或者说句“不必多礼”什么的,虽说这并不能算搭话,但也实在与华阳的想象差距太大了些。这种话怎么说呢,爷爷在家中下人面前也从来没有这样过呀,除了那几个主要的管事,谁要是能得他斜眼“嗯”上一声就算是烧高香了……

    两个多月了,时间不算短,华阳早已经融入了这座王宫。她知道王后和赵王不一样。对赵王来说。这座王宫或许就是个起居休息的地方,但对于王后来说,这里却是她主政的所在。大家大户出来的女子谁不明白一个道理——主母难当,更何况王宫之中成百的女子哪有一个丑的,而且都盯着这个位置。华阳知道王后要比赵王严厉的多,虽然和善体贴人,上下规矩却丝毫不允许错,但华阳同时也知道王后并不是坏人,她只不过是坐在了那个位子上,只能做那个位子上该做的事罢了。别人或许不理解。但华阳完全理解,而且她知道如果是自己坐在那个地方,未必能像王后做的那样好。正因为此,华阳心里服。心里服就得规规矩矩的按王后的吩咐做事。…;

    固然在做着民间的事,但王宫有王宫的好处,那就是条件完备,就算不完备,也可以毫不费力地置办完备,比如说丝织就是如此。作为王宫,哪会有什么织造设备,可人家赵王宫却置办的全全的,什么踞织机、锭轮、缫丝架、生丝、熟织染缸、染料……据说工官司织丝的设备王宫里头一样也不缺。只不过宫里今年才开始兴起织丝,原先并没有养蚕植桑。

    养蚕和植桑可不像织丝那么容易。只要手脚不笨,仔细学学就能学会,那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不可能上手就能用。正因为此,为了省下买生丝的钱,开春的时候王后让人在御园和隆佑宫后院里辟出了大片地方种植桑树,准备从植桑养蚕开始一条龙全在王宫里包办了,弄的王宫俨然就是个大作坊。

    按说王后是魏国的季公主出身,应当于工商一道不甚了了,可避不住人家白妃是洛阳白氏嫡出的女儿。而且原先在娘家的时候还颇涉经营,由她协助王后维持,听宫里其他人的话音,宫中丝织获利丝毫不比外边的大商大贾为差。

    另外也不知道赵王自小从师傅那里学了什么,连白妃对他都是佩服有加。当初宫里开始织丝的时候他随口一句什么“把人分开拨各做一道工序”,愣是将宫中所产之量增了两三成之多。而且据说这还不是他第一次提出这种主意,赵国境内许多匠作大商贾都经过他各种各样的提点,不论是陶瓷铜铁还是什么华阳叫不上名来的匠作门类,同样的规模都比他国产出为大。只不过商人重利,有多赚钱的好办法绝对捂得严严的,不肯透露半分,其他人都不甚了了罢了。

    接触的越多知道的也必然越多,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华阳对这座王宫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更加无法理解,每每想起这里有工场,有经商奇女经营获利,有草莽墨门出身的妃嫔时时参与朝堂机密政务,甚至还有一个看上去似乎无所不通的男主人,她便愈发看不懂赵王和赵国了。然而越是看不懂,华阳的好奇心便越重,总想弄明白那个丝毫不像君王的男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虽然赵王没有按想象中那样给予名位,但王后却很是照顾华阳这个带着封赠从秦国来到赵国的小小宫女,虽然在整座王宫里的人无不参与丝织劳动的情况下不可能让华阳闲着,却给她安排了极是轻省的活计——除了按班侍奉以外,只是与一班人一起在隆佑宫后院里照料那些尚显稚嫩的桑树。这种活儿对华阳来说实在太简单不过了,毕竟身出大家族的女子都是闲极无聊的,谁会不懂园艺花圃之类的事呢?

    隆佑宫后园极大,除了一潭湖池和靠北边辟出来的一半桑园外,剩下的地方皆错落有致的点缀着各式亭榭和各类花卉草木,即便不用劳作的时候,华阳也喜欢到这里来。秋未入冬之际碗菊、朱槿、月季尚未完全凋谢,腊梅却已渐渐结出了蓓蕾,后院中处处五彩缤纷,实在是个赏心悦目的去处。看到那些花那些草,华阳对咸阳城的思念之苦便淡了许多。

    秋末之际五月芍自然早已看不到花了,但块根药性却已十足,如果再不剜掘出来,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混生土芽等着明年再萌了。王宫里的人本来只是喜欢看花的,对药根什么的并不在意,但华阳的爷爷年轻的时候还不像后来那样富贵,在楚国曾经跟着人学过医,后来因为芈太后的关系到秦国做了官却依然喜欢侍弄草药,其中芍药便是一种,府中院子里栽了许多,在华阳小时候时常带着她一起剜掘药根,晒干了以后留着府里自己用,所以华阳养成了习惯,当看到隆佑宫里也有大片芍药,却只是看花而不用根时便觉得极是心疼,专门向王后禀奏了要去侍弄。王后实在好说话,接着就答应了,连一点犹豫都没有。

    这天一大早天气极好,华阳敛着裙子蹲在芍园里用一柄小铜铲细心地剜撅着一株挑出来的花枝下的泥土,身边的小柳编篮子中已经整整齐齐的码放了半篮依然带着些许泥痕的新鲜芍根。她做的如此细心,就像原先在家里跟着爷爷一起忙活时一样。这种感觉让她特别安心,浑然不知身在何处。可是也不知是谁这样不会看时候,偏偏就在她最为专注之时,一个声音忽然从不远处传了过来。

    “那边是华阳么?”

    “……大王!奴婢拜见大王。”

    华阳诧异地循声回头望了望,当发现身着寻常深衣,笑吟吟地站在不远处石子小路上的人竟然是赵王时,猛然之间不觉慌了神,都已经能听见自己砰砰乱跳的心脏了。她连忙起身转过来敛衽拂下了礼去,连纤纤素手上沾满了的泥土都没来得及去擦。(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让几分

    弄那些东西做什么

    芍药根呀 可以治病的 安息、止痛、驱火、活血散瘀 还能……

    还能治妇科病……华阳脸忽然一热 涩然的咬了咬嘴唇 接着一低头 没有再说下去

    哦 原来华阳懂得医道 呵呵 伱接着忙 季瑶说桑叶子落得厉害 寡人过来看看

    也不知道赵胜是不是听出了什么 和善的点了点头 接着转身向桑林那边踱了过去 他今天本来是要出宫去和荀况 打擂 的 一大早听季瑶闲说了一句桑树有些提早迎冬 所以才趁着走之前的间空过来看看 倒不曾想会遇上华阳

    赵胜倒是没什么心理负担 可他这么大块 巨头 就在旁边晃荡 华阳哪还有心思继续忙活 杵在原处连连的偷瞥了赵胜几眼 见他当真沿着石径缓缓向北走向了桑林 连头都没有回一回 也不知怎么得心里忽然有些失落 两只手便不由自主的绞在了一起 低头间这才发现手上到处都是泥

    这幅形象实在有些不雅 华阳不觉又是一阵脸热 怎么都觉得赵胜刚才似乎一直在盯着她的手看

    这不丢死人了么……华阳提脚就想跑去池边洗手 可是抬眸看见赵胜就在池边上晃悠 顿时又不敢过去了 只得慌乱的搓了搓手 连忙往身后一藏 继续低头乖乖的杵在那里

    赵胜又不是全才 哪懂什么具体的桑麻农事 过来看看也就是顺着季瑶的话音儿想了解了解情况 顺便摘上两片叶子让司农交给官中精通此道的人看一看 也算是利用手中公权为自家娘子谋点儿私利罢了 所以转悠了两圈便折身沿原路径走了回来 他远远的看见华阳还在原地低头站着 忽然悟到这丫头恐怕是在自己面前拘束 不免会意的一笑 从华阳面前经过时又向她点了点头便捻着两片桑叶踱了过去

    当真只是来看看桑树的么……虽说说不清原因 可看见赵胜就要离开 华阳却更是失落了许多 见赵胜又向自己点了点头 不觉双眸一霎 鼓足勇气说道:

    奴婢的爷爷原先在楚国时做过乡间走方的铃医 后来 后来……到了秦国还是喜欢侍弄些草药什么的 奴婢都是从爷爷那里学来的

    呃……

    这个话题好像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吧 赵胜没想到华阳在这里杵了许久居然会说出这么一句话 顿时不由得一愣 再一琢磨要是就这么敷衍过去实在有些伤人家小丫头的脸面 便笑呵呵的停下了步 一边转身掸掸袍子坐在了芍园边上的一块大石头上 一边随意的笑道:

    噢 是么 寡人和华阳君虽说还算熟识 倒是不知道他去秦国之前是做什么的……嗯 华阳啊 来邯郸住得还习惯么

    华阳连忙乖乖的点起了头 下意识之间又将两只手藏得更严了 小姑娘的心思有时候其实很简单 她根本没想到赵胜当真会停下来和她说话 虽然明知道赵胜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将那些越扯越长的话题抛一边 只捡些哪说哪了的话来应付自己 但这也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了 顿时不免有些得意 小鸡琢米似地连连点着头的同时虽然没敢抬头去看赵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