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赵-第2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大王之意扳过来,只有大王有胆子站在咱们这一边,这事才有成算。”

    赵代颇有些犹豫,叹口气道:“大王的性情……唉,六叔准备怎么跟大王说?”

    “怎么跟大王说老夫自有主张,你们不须过多操心。不过老六这些话还真提醒了老夫。”

    赵造冷笑了一声,又细细的思忖了片刻才道,

    “关键时候大王是靠不住的,先前老夫生怕牵涉的人过多不好控制,不愿将大王绝嗣的消息传得太宽,现如今么,老夫看也该让某人知道此事了。”

    赵谭猛地一凛,下意识的说道:“六叔是说平阳君?”

    赵造点了点头道:“就是赵豹。大王靠不住,咱们也只能再找一个能顶上去的人掺和进来分担分担压力了。”

    “只是……”

    赵谭颇有些犹豫,抿了抿嘴唇才道,

    “六叔,平阳君这人做事太过鲁莽,跟老四根本就是一个脾气。更何况就算他也有君位之念,终究一直与平原君情深,侄儿就怕……”

    “兄弟情深?”

    赵造鄙夷的撇了撇嘴,笑道,

    “兄弟情深也不过是无利可争之时才能说道说道罢了,你若是赵豹,如今局面可想争上一争?”

    “呃,这……”

    这种话赵谭还真不敢乱说,他毕竟不是赵豹,根本没有争君位的资格,但一“呃”一“这”却已经摆明了认同赵造的看法。

    赵造冷冷一笑道:“这就是了,大王是优柔寡断,赵豹却是敢作敢当,虽说鲁莽了些,但是若是能控制在手里,远比大王好用。老五,你平常虽然跟赵豹也说不上什么话,但他在太宰署读《六典》,你则是冢宰,这便是搭上话的由头,这件事还是你去做最不会引人注意,不过也需小心谨慎些为好。”

    赵谭连忙微微欠起身拱手应道:“诺,侄儿明白,这事暂时也只能先向平阳君透一透大王绝嗣的消息,至于今后的事还需仔细看看他的态度再说。”

    “你斟酌着去办就是了,不过一定要谨慎才是。”

    赵造向来对赵谭放心,满意的点了点头,等他答应了才转头对赵代道,

    “除了大王和平阳君那里,其他地方还须一起动才能事半功倍,你这就去给廉颇军中那几个心腹的宗室将领传信。内容么,就是老夫先前和你们商量的那些。”

    “诺,侄儿即刻去办。”

    赵代连忙欠身拱手答应了下来。赵造接着挥了挥手道:

    “你们这便分头去准备吧,老夫停一停也马上去见大王,绝不能让这个机会跑了。哦,对了,你们的事做归做,但千万要记住不要去惊动老四那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去吧。”

    “诺,侄儿告退。”

    机会说不来是不来,说来他还就这么快。赵谭和赵代哪敢怠慢,连忙应命退了出去。密室之中,赵造凝视着再次关上的厅门半晌不语,过了许久脸上才现出一个怪异的笑容,转头对赵博道:

    “老九,你五哥和你六哥他们闹归闹,你却不能掺和。如今老夫不出这个头便压不住阵,不过你还得想个办法跟平原君那边亲近亲近,若是能有机会还是争取像赵禹他们那样做一做平原君的心腹亲信……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你也用不着拿老五和老六他们当你的兄长了。”

    “呃,爹的意思是……”

    赵博先是一愕,但紧接着便明白了赵造的意思,虽然心里一阵打鼓,但还是连忙小声应道,

    “儿子知道了,爹只管放心就是。”

    ………………………………………………………………………………………………

    掌着军政实权的相邦不在国都,那么他到了哪里,哪里便是朝廷的中心,所以在赵胜留驻蓟都的情况之下,所有的军事机密都是两头送的,就在邯郸司马署这边接道楚国动兵消息的同时,赵胜也已经通过云台和军中探报两条路得到了相同的,并且更加详细的消息。

    此时赵胜正在为安稳燕国,从而对付秦楚干涉做着最后的准备,然而同时他也明白,自己将要面对的并不止“干涉”这两个字这么简单……

    uctxt……'uc電子书'正文结束'uc电子書'uctx…t…

    。。

第一百七十章 着名地名

    第一百七十章着名地名

    大燕的家国并没有灭,不但没有灭,而且比原先任何时候都像家国。自从不听赵国相邦平原君劝告,灭齐未成反被揍,在齐国境内,在燕国境内被灭了近二十万大燕子弟,并且连老窝蓟城都被一锅端了以后,燕王姬职终于痛哭流涕,痛改前非,不但将功补过授命赵国相邦兼任燕国相邦,而且还在赵相邦……不对,应该是大燕相邦赵胜的建议下将这些年来通过黄金台,花费了大量民脂民膏招来的那些客卿全部撵出了朝堂。

    那些客卿曾经占据了大燕朝堂的过半坐席,又受燕王的信宠,这些年来怂恿燕王这样折腾那样折腾,耗费大燕的民力国力去攻打不毛之地一般的东胡,冒着不成功就会反过来被灭国的危险去攻打强大的齐国也就算了,居然渐渐地连大燕的宗室们都不放在眼里了,又是重征,又是限权的,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都快闹到天人共愤的地步了。

    现在好了,一切终于又恢复到了宗室贵族们希望中的“正常状态”,虽说大燕的军队大部分被解散了,驻扎在大燕境内的都是赵国兵士,但那些为非作歹、不知天高地厚的客卿们不也都抱头鼠窜了么?

    要不怎么说人家平原君是公子呢,虽说他是赵国人,但不管怎么说还是他这种宗室中人最懂得宗室们的心思。他当了大燕相邦之后的第一件事是驱逐客卿,第二件事就是仔细考察大燕宗室里的英才,并且悉数安顿在朝堂和各郡县的要职之上,这样一来大燕朝堂里的卿士大夫们除了十几个赵相邦……不对,应该是大燕相邦从赵国带来的人以外,全部都换成了大燕的宗室和贵戚,这不比原先更像家国么。

    燕王姬职这二十年来确实有些胡闹了,明知道宗室贵族才是安稳家邦的根基,偏偏把朝廷和各地方的重职都交给外人来做,害得宗室中人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却无从施展拳脚。这可是整整二十年啊,大部分宗室中人这么长久以来不能接触朝堂,怎么可能知道怎么处理朝务?

    不过这也不要紧,只要三公六卿五司命众衙口外加各郡县正职都在大燕宗室贵戚们的手里,谁还敢翻下天来。再说了,大家就算处理政务多少有些生疏,不还有赵国派来的下等官吏以及刚刚从燕国境内经过严格考察后招募来的那些小吏们帮着打理么。

    所谓今日有酒须尽欢,一朝把印令来行,这才是人生最得意处,虽说现在形势还没有完全稳定,赵国相邦……不对,应该是大燕相邦都没好意思开口要封邑,而且对大家管得稍微严了点,一时之间谁都不大敢放开了左手搂财右手搂美,但大家都坚信,等局势完全稳定以后,赵相邦……不对,应该是大燕相邦平原君也不可能天天都把神经绷那么紧,大家只要权势在手,早晚有一天能痛痛快快的财美大揽,纵意纵意。

    当然了,大家都得好处也不能白了人家赵国人,再说人家赵国人也没乱要什么啊,只不过是把燕国那几十万养起来费劲的军队大部分裁撤了,然后再取仓廪里的粮饷供给赵国驻军罢了。

    有人私底下说这是赵国想占领吞并燕国,这特娘纯粹是胡扯,你家要是占了别人家还会把管家权交给被灭的人家啊?再说了,外头又有秦楚韩魏各国在那里看着,赵相邦……不对,应该是大燕相邦敢跟那个二愣子燕王灭齐一样把燕国灭了么?…;

    再再说了,把燕国的军队裁撤了有什么不好?又不是全部都裁撤,原先为了攻齐和防赵养了几十万上百万的军队,所耗费的粮饷根本就是个天文数字不说,还把几乎全部的劳动力都占了,别的事什么都干不了,就算赵国人不来,那不早晚也得大部裁撤么?怎么人家赵相邦……不对,应该是大燕相邦做了这件顺理成章的事就成要灭燕国的话柄了?

    再再再说了,原先大燕的军队近百万,可人家赵国来的军队才有二十多万,撑死他们又能吃多少粮饷?剩下了那么多的粮饷对大燕是好事,对重新登上各大要职,手里掌控了资财调配权的宗室贵族们不也是……咳咳,这个不去提了。

    你看看人家赵相邦……不对,应该是大燕相邦平原君这样做多仁义,可偏偏就有人不懂得好歹,不管是蓟都还是各郡县,自从赵军来了之后都发生了一些乱子,甚至还出了杀赵军夺铁兵的事儿,可人家纪律严明,对军内明令掳掠者杀、奸淫者杀、暴虐者杀的强大赵军是吃素的么?刚刚当上各地官长,正需要烧上三把火立立威的卿士大夫们是吃素的么?刚刚提了不少薪俸,正要在新上司们面前好好表现表现的衙役们是吃素的么?

    其实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赵国人不敢灭了燕国,但是肯定得要点好处,可就算要好处那也只会从积攒了二十年的公廪里拿。他们要想捞足好处平平安安的退回赵国去,如何也不会去向燕国的宗室贵族伸手,只要大家的私人财产都没受到损失,在没能耐控制的情况之下谁还有闲心去管公廪被搬走了多少。

    至于那些自以为对大燕忠心而闹事的人可就有点不明头了,他们也不想想绝大多数老百姓要的是什么。赵国人又不是异族的胡人,除了在战场上不得不杀人以外也没有在征伐中大肆杀戮惹起民愤,就算燕国全境暂时都被赵军占领了,只要他们善待燕国百姓,不去做把燕国人逼急了跟他们拼命的事,又会有几个人愿意抛下身家性命跟他们去做这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勾当?所以……大家还是洗洗睡为好。说不准明天一睁眼,那些自以为忠义的贼寇们就已经全部被肃清,大燕重又四境平安了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