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赵-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有冯夷、叔段这些人在,刘元原先并没有单独面见赵胜的经历,如今心里又有了“阴影”,坐在赵胜面前不时偷看一眼站在斜对面的冯蓉,心里怎么都是拘谨,心里一慌,好几次差点没把要说的话给忘掉。…;

    “……据报公子离开云中时尚无谣传迹象,不过这些日子却是谣言乱起。有说大赵已经与秦国打起来的,有说公子顶不住胡人压力暗中已向大王请辞的,有说大王与公子因,因……”

    赵胜端坐在几后看见刘元那副拘谨的模样,自己也是一阵难受,下意识的瞥了冯蓉一眼,尽力保持住平静笑道:“这些话也不是刘壮士传的,刘壮士尽管据实说就是。”

    “嗳……”

    虽然赵胜一再给刘元宽心,但刘元犹豫了犹豫终究还是没勇气再接着刚才的话头说下去。刘元是那种心重没嘴的人,虽然在诸亲师兄弟里头年龄最长,地位却并不很高,冯夷之所以将其他师兄弟都派往它地挑大梁,却将刘元留在邯郸坐镇,正是因为他能稳住大局却略欠应急变的能力。

    冯蓉从小就在刘元身边转悠,对他了解极深,深知下边那些话就算赵胜已经发了话,刘元心有顾忌之下也不可能顺畅的说出来,便替他说道:“那些话确实有些不好听,有人说大王与公子因军权的事已经翻了脸,如今朝中混乱,不日便会大乱。”

    “什么!”

    赵胜心里陡然一惊,下意识的一问,冯蓉已然沉着脸重重的点下了头去说道:“还有些比这更难听的话,不过都是在大王与公子之间搬弄是非,以此搅乱军心。嗯……不需细说公子也明白。”

    如今冯蓉已经放下了全部顾虑,再不像先前那样心事重重,如出笼的黄鸟一样重新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早已恢复了原先果决飒爽的英姿,说出话来简洁明了,意思已经说清楚,那些犯忌讳的话也确实没必要再说出来了。

    搅乱军心,搬弄是非……赵胜细细咀嚼着这八个字,心中一动突然想起这些谣言出现的日子如果推算一番的话,恰好可以追溯到自己回邯郸以后的那场宴会,这也就是说传谣者除了不想公开与赵胜面对面以外,根本就不在乎赵胜知不知道他们是谁,果然是明目张胆、有恃无恐,就像那场秦国图赵的谣言一样,明面上是传谣,事实上却是在施加压力……

    “好,刘壮士,此事我已经清楚了。我明日禀明了大王便予以你们朝廷任命,你回去准备准备各项安排,另外即刻去书向冯夷说明。”

    刘元心里猛地一跳,长跪而起下意识的说道:“公子是想……”

    赵胜点了点头道:“正是。不过这件事你先等我想清楚了具体事宜之后再去做。”

    “诺!”

    刘元心中一凛,连忙站起身啪的一声拱手向赵胜鞠下了身去,见赵胜向他摆了摆手,忙瞥了冯蓉一眼便告退了出去。

    赵胜一直将刘元目送出了厅门,等他身影消失依然若有所思的望着门外,良久才自言自语似地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要来的终究躲不过。”

    冯蓉站在一旁一直没吭声,此时听见赵胜这样说,走过来坐下身忍不住问道:“公子莫非当真要和他们翻脸?”

    “嗯……他们都没翻脸,我为什么要翻脸,难不成要让他们抓我的短儿?”

    赵胜一直陷在自己沉思里头,陡然听见冯蓉问他,微微一愣才回过头向冯蓉看去,见她一身劲装结束,曲线尽透,刚柔相济之中尽显女侠一般的英姿飒爽,一如当初在大梁初见,一时间心中欣慰,笑道,…;

    “好,这才是蓉儿应当有的样子。只是我让你去帮刘元他们,你这一去却是半个多月不回来,看样子平原君府确实关不住你呀。”

    冯蓉被赵胜说的一阵羞赧,下意识的低头打量了打量自己的装束,嫣然一笑道:“公子又不是不知道草莽中人心直口快,不喜欢服人。师兄他有时候口太懦,虽然大哥给他撑了架子,却还是有些人不服管。公子都开金口了,我哪敢不尽心去帮师兄?其实我……”

    赵胜见冯蓉忽现扭捏,便点点头笑道:“刘元这个人口是懦了点,不过心里有数,是个能稳得住阵的人。只要你帮他把手底下的人都理顺了,后边的事他都能压得住。嗯,我看就算没有冯夷交代,刘元恐怕也不喜欢你天天在他眼皮子底下晃荡,这倒是有些难为他了。”

    “他爱喜欢不喜欢,谁还稀罕。”

    冯蓉俏脸微微一扬,虽然说出的话难免让人觉着有些酸,但看她表情却真是不怎么稀罕的样子。这丫头此时正与赵胜隔几相坐,赵胜抬手捏了捏她挺翘的鼻尖,忍不住笑道:

    “不稀罕那就算了,我正好要让你跟我离开邯郸一段时日。也省得你看他不顺眼,他看你也不顺眼。”

    冯蓉连赵胜的光屁*股都看见过了,哪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轻轻挥手打掉赵胜的手指,好奇地问道:“离开邯郸?公子莫非要回云中?”

    赵胜笑道:“那倒不是。云中那边楼烦人打得越急越说明还没到火候,我还有别的事要做,暂时还没工夫去。我打算先到临淄去一趟,不过何时能去还不好说,明天去见大王就是要商量这件事。不过成行也快,你这几天去赵墨里头多挑几个得力的人准备一下,到时候和你一起跟着去。”

    “去临淄?”

    冯蓉突然之间想到白萱已经回临淄望眼欲穿的等着赵胜,下意识之下便忍不住扭捏了扭捏,突然之间又意识到自己这小动作实在丢人,便做贼心虚地偷偷白了赵胜一眼,满面通红的说道,

    “我去能干啥,公子又不是不知道我……我连拿捏都做不好。”

    说到这里,冯蓉瞟见赵胜似乎要发恼,连忙鞠身站起,一边快步向门外跑去,一边头也不回的尴尬笑道,

    “哦,光顾着跟公子说正事了,还没来得及去看看蘅儿呢。”

第八十章 下马威

    (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有点事儿要忙,到了十点多才腾出空来开写。我想着反正十二点之前也发不上来了,所以就多琢磨了一会儿。谁知道这么一琢磨就到这个点儿了。嗯,明天,不对,应该是今天得抓紧了。)

    正文:

    云中谣传的后续影响很快就显现了出来,赵王何八年四月初一日,王旨命司空署在邯郸北门外辟地营建官衙,以所在地命名为浒台署,权力直接出自赵王,具体事务则以相邦赵胜代掌,上卿徐韩为“亲为视事”。由于是初设衙门,浒台司官比五司命低一级受下卿禄,却并不受五司管辖,属于独立机构。

    浒台所管辖的事务表面上说得很好听,叫做“视众僚事以风闻谏言”,也就是代表赵王监察赵国各级文武官员,以此为依据进行赏罚,按后世的说法也就是督察院之类的部门。然而在官场上混迹多年的卿大夫们哪个不是耳聪目明?当从不同渠道得知浒台公开的人员大都与赵胜此前在赵王默许之下私募的刺马军有极大牵连时,谁也不会再怀疑这就是赵国版的冰台。

    不过这样一来大家反倒放心了,毕竟就算没有浒台之前,赵国历代君王以及赵成和李兑这样的权臣也都各自有不同名目的密探组织,就算再往下的封君卿士大夫们暗中也不缺这样的人手,只不过如今赵王学着秦国的样将这种组织半公开的正规化了而已,其实与以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

    不相干的人自然对此并不十分关心,但他们不关心却不等于没有人关心,当司空署得到王命以后还没有公开的时候,赵造、赵谭等人便已经通过种种渠道得到了消息。这一下子让他们吃惊不小,没用过多分析也已经料想到,这时候赵王突然要建什么浒台来给刺马军正名,明显是在赵胜撺掇之下针对云中谣传来的。

    果如他们所料,当浒台衙门还在规划尚未施工之时,浒台署就已经正式运转了起来。由于新任命的衙署下卿司官冯夷未在邯郸,浒台佐贰中大夫刘元等人在对暗中分散在各地的人员组织迅速正名以后,立刻便将手插到了云中郡北征大军之中。

    与此同时,朝堂里也是风起云涌,数天之内已有不下一二十卿士大夫公开向赵王表示反对新建衙门。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如今各处需用极大,国赋捉襟见肘,不适合大兴土木。然而所谓有攻就有守,反对者固然群情汹汹,但支持者同样针锋相对,理由也很充分:如今李兑之祸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又正值四敌环视,北征未成之时,集缁缕之事使国用大增,更需借此以正众僚之风,从而稳保社稷。

    该不该建浒台之争确实热闹,但令人意外的是,参与其中的都是中下层卿士大夫,包括三公六卿五司命在内的赵国最高决策者们却都很默契的保持了沉默,以至于到了最后,不但赵王何表现出了极度的厌烦,就连那些跟斗鸡似地掺和进去的卿大夫们自己也觉着无聊,最终只能偃旗息鼓,两相罢兵,以热闹开始,以沉默剧终了。

    这些人自然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掺和到这件事里去,而站在他们身后黑影里的那些人当然也清楚这场热闹最终的结局。虽然这结局实在让人有些尴尬,但事实上双方幕后指使者的目的却都已经达到了,那就是赵造等人要让赵胜他们明白,自己对赵国朝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从而使赵胜不敢过于嚣张,去借云中谣传的事彻底翻过天来。而赵胜同样要让赵造他们明白,自己不当面明指并不等于就会容忍他们暗中的小动作。虽然这只是双方在不得以之下半遮半掩地小规模暗中摊牌,但正如赵胜所说,既然大家都没翻脸,只是为了点小利益争来争去,并不会伤了多少和气,那么自然还是“一家亲”的。…;

    于是在双方共同的默许之下,浒台第一个公开动作终于在云中顺利展开,虽然只是抓了十几个传谣的裨将都尉官帅中士,并且顺便通过浒台与赵王以及赵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