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9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心情沉重地走到帐门口,沉默片刻,终于下达了命令,“传我的命令,大军向函谷关撤退!”

    由于南线隋军主力兵临函谷关,使围攻洛阳的唐军面临后路被断的威胁,李世民在权衡利弊后不得不认输,放弃了攻打洛阳的计划,率领全军迅速向函谷关撤退,但李世民并没有完全撤退回关中,而是驻兵函谷关,观望洛阳的军情,他心中还抱有一线希望,如果张铉和王世充杀得两败俱伤,说不定他还有捡漏的希望。

    张铉在唐军后撤后,他也率领六万隋军主力后退至距离函谷关百里外的宜阳县,远远和唐军对峙,在张铉看来,王世充的军队已不足为虑,倒是唐军明显贼心不死,还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中午时分,北隋大营的中军大帐内,张铉站在洛阳的城池模型前,久久沉思不语,这座木制模型长宽各一丈,完全和洛阳城一样,制作得精工细腻,栩栩如生,它并不是张铉军中工匠制作,而是杨广重建洛阳后不久由工部尚书宇文恺制作,一直放在皇宫内。

    张铉率军在淮河拦截宇文化及时,夺走了几乎全部船只和宫廷物品,这座木模型就在宫廷物品之中,另外还有一座长安的缩小模型也被一并缴获。

    今晚两更时分,将由裴行俨和魏文通率领的十万大军进攻洛阳,张铉心情多多少少有点不安,这时,房玄龄走上前低声道:“殿下还是去吧!微臣来监视唐军,毕竟是攻打洛阳,很多事情必须殿下来做决定。”

    张铉苦笑一声道:“军师,我们为什么不趁机将李世民的军队全歼的洛阳,还给他机会撤走,现在想想我似乎真的犯下一个错误。”

    房玄龄微微笑道:“可当时殿下没这么想,当时我也问过殿下,殿下是担心唐军和郑军结盟反噬我们,现在结盟已经来不及了,可当时却完全有可能,殿下并没有太大的把握,所以才忍住放过了唐军,现在殿下却后悔了,岂不是有点刻舟求剑?”

    张铉也笑了起来,“是啊!当时确实时机不成熟,等时机成熟了,机会却没有了,且暂时放过他们,我们一步一步来。”

    “殿下,微臣还是建议殿下赶去洛阳,现在过去还来得及,洛阳那边不能没有殿下。”

    房玄龄终于劝服了张铉,张铉也知道洛阳那边事关重大,一旦攻下洛阳,裴行俨必将实行全面冻结,等自己去做出决定,那样就会给唐军翻盘的机会,如果自己当场处理,便可断绝唐军的最后一线希望。

    想到这,张铉便点点头道:“好吧!我这就赶去洛阳,这边监视唐军就烦劳军师了。”

    “殿下请放心,微臣会严格按计划行事。”

    张铉当即命令亲兵收拾一下,他在两千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军营,向洛阳方向疾奔而去。

    就在张铉刚走,帐外便有人禀报道:“启禀军师,王世充的长子王玄应求见!”

    房玄龄一怔,他立刻明白了,这是王世充派太子前来求和,房玄龄便笑道:“请他前来见我!”

    不多时,有士兵将王玄应领进了大帐,王玄应是昨天中午赶去伊阙,却得知张铉率主力去了宜阳县,他又转道向宜阳疾奔而来,一整夜都没有合眼,王玄应已累得疲惫不堪。

    王玄应已从亲兵那里得知齐王殿下不在大营,他心中失落之极,不过军师房玄龄在,多多少少也能打听到一点消息,而且房玄龄对张铉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他肯接受父皇的方案,那么也能影响到张铉。

    王玄应决定从房玄龄这里打开缺口,他上前躬身施礼道:“参军房军师!”

    房玄龄打量他一眼,见他长得容貌清秀,温文尔雅,一个典型的读书人模样,和王仁则的凶神恶煞相差甚大,而且他在洛阳口碑不错,算是王氏子弟中比较有作为的年轻人。

    房玄龄对他有了几分好感,便微微笑道:“原来是长公子,幸会!幸会!”

    王玄应一怔,这才忽然意识到北隋从未承认过郑国,倒是唐朝承认了郑国,王玄应心中暗暗苦笑,只得道:“今天来是受父皇之令给齐王殿下送一封亲笔信。”

    “很不巧,齐王殿下半个多时辰前刚走,长公子要去追他吗?”

    “这”

    王玄应想到张铉一定是骑兵护卫,自己未必追得上,来回奔波反而误了大事,他连忙道:“其实找房军师也是一样。”

    “那请坐下说话!”

    房玄龄请王玄应坐下,又让士兵上了茶,王玄应将父皇的亲笔信呈给了房玄龄,虽然信皮上写的齐王殿下敬启,但破城已在即,房玄龄也不客气,直接打开了信件,他大致看了一遍信,王世充的语气极为卑恭,但内容和他所猜测一样,王世充愿为北隋之犬进攻关中,极力削弱唐朝实力,同时为了保证信用,愿将长子质于中都。

    如果说两年前王世充写这封信赖或许会有点效果,但现在北隋灭郑国策已定,又岂是王世充一封信能改变,房玄龄把信放下,他见王玄应一脸期待,便淡淡笑道:“李世民已经撤军出函谷关,长公子知道吗?”

    王玄应点点头,“我已听说?”

    “那长公子知道他为什么要撤军?”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很简单,如果他不撤军,他就将面临两路隋军主力的夹击,同时隋军也将从河套南下,太原战役也会开启,李世民承受不住压力,只能放弃洛阳了。”

    “军师的意思是说,洛阳已经无法避免战争了吗?”王玄应绝望地问道。

    “如果双方易地而处,我们困守洛阳,而令尊率二十万大军包围洛阳,长公子觉得令尊会被齐王恳求所动,放弃洛阳吗?”

    王玄应彻底绝望了,激愤之下他竟蓦地站起身,旁边几名侍卫一起拔刀,上前两步围住了王玄应。

    房玄龄笑着摆摆手,“不必激动,请坐下,听我说几句话。”

    王玄应慢慢坐下,房玄龄目视几名侍卫,几名侍卫收刀退下,房玄龄这才不慌不忙道:“令尊在信中说,愿意放弃六郡,仅剩一都两郡,也就是洛阳和河南郡以及弘农郡,但公子也是明事理之人,凭这点土地,又能支撑到几时?灭亡只是迟早之事,不是被隋灭,就是被唐灭,也是在一年之内,但对于洛阳民众而言,灾难已经十分深重,难道还要再让他们忍受一年吗?”

    “灾难只是因为战争而起,战争结束,各种压力自然就会缓解,我会全力赈济灾民。”

    房玄龄摇摇头,“我只是这样说说,给公子一个台阶,公子为何一定要和我较真?难道非要让我说,哪怕将洛阳夷为齑粉,我们也要拿下洛阳,公子才肯甘心吗?”(未完待续。)

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

    王玄应沉默了,他在路上就已经渐渐绝望,现在房玄龄更是将他的最后一线希望也掐灭了,半晌王玄应问道:“那齐王准备如何处置我的父亲和族人?”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过按照惯例,我们一般不杀君王,像窦建德、萧铣都平安生活在中都,过得很低调,也很富足,除了不能离开中都外,其他和常人无异,而且他们都有爵位在身,如果你父亲也能像他们那样明哲保身,不生非分之念,也不做非分之事,那么养老而终是没有问题,至于公子的口碑不错,懂得爱民护民,就凭这一点,也可在朝中为官,至于做到什么职位,那就看公子自己的努力了。”

    “那王氏族人呢?”王玄应又低声问道。

    “他们都是领军之人啊!齐王殿下对负隅顽抗者一向是格杀无论,如果他们能及时投降,又愿意放弃田产家业,捐财富于国,那么后半生做个富家翁我想问题不大,就看个人的造化吧!”

    王玄应默默无语,片刻,他起身行礼道:“那请容我回去禀报父皇,尽量说服他投降。”

    房玄龄摇了摇头,“我觉得公子没有必要回去了,一是公子说服不了令尊,其次是时间不容许了。”

    王玄应愕然,“难道你们今天就要”

    房玄龄负手走到大帐前,望着天空悄然出现的一丝晚霞,淡淡道:“最多再有三个时辰,隋军就要破城了。”

    张铉在夜幕降临前赶到了洛阳隋军大营,隋军大营位于洛阳城东五里外,屯重兵十万,占地数千亩,大帐上万顶,向南延绵近二十里,气势极为壮观。

    此时距离进攻的两更时分还有一个半时辰,也就是三个小时,但隋军将士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裴行俨虽然做将军多年,但统帅大军攻打洛阳这种天下都城,他还是第一次,他心里有点紧张,很多事情他也不知该怎么处置,只能按照事先的想法,攻下城池后全部冻结,等大帅来处置。

    没想到大帅还是连夜赶来了,顿时令他喜出望外,一颗悬在半空的心终于落地,他急忙和魏文通带领将领们出大营迎接,数十名将领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大帅!”

    张铉翻身下马,笑着摆摆手,“各位将军辛苦了,请起!”

    众人簇拥着主帅向中军大帅走去,张铉令虎贲郎将以上将领入帐听令,其余将领回去领兵备战。

    大帐内,近二十名虎贲郎将分两队列队而站,裴行俨和魏文通各站在左右第一位,张铉坐在帅位上,问裴行俨道:“城内可有消息送来?”

    “启禀大帅,洛阳城在两天前便封锁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出,我们无法得到城内的明确消息,不过按照之前约定的办法,今天中午,位于城南的楞伽塔失火,这就表示城内已经准备就绪,只等两更时分动手。”

    张铉点点头,这个办法不错,他又问道:“派军队去南城外清剿郑军游哨?”

    魏文通上前一步道:“回禀大帅,两天前便派四千骑兵去城外清剿洛阳巡哨,先后抓捕了五百余名郑军巡哨,卑职可以保证洛阳城外十里内没有郑军巡哨,我们的行动不会被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