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6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纷纷劝说,李世民只是苦笑不言,长孙无忌先反应过来,低声问道:“殿下,难道天子一定要撤军回去吗?没有通融的余地?”

    大帐内一片寂静,众人都望着李世民,李世民叹了口气对众人道:“其实我很理解父皇,天子登基尚不到一年,君主威严是第一重要,必须一言九鼎,就算明知是错误也必须不折不扣实施。

    可现在连我这个儿子都搞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父皇会是什么感受?他或许不会责怪我,但一定会迁怒诸位,这不是我想看到的结果,这是其一。

    第二便是中原变局,父皇对东进的渴望大家也知道,连张铉北征高句丽之时父皇还忍不住要偷袭壶关,更何况现在是瓜分中原之际,他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可是我们东面就是洛阳,怎么参与瓜分中原?”段德操疑惑地问道。

    旁边屈突通很了解中原的情况,沉声道:“天子的想法应该走武关进南阳,夺取中原西南部一块,然后以此为根基,进军荆襄,而另一个可能就是趁王世充出兵中原,洛阳空虚之际一举夺取洛阳。”

    李世民点点头,“应该是两个可能性都有,所以父皇才让我立刻回军,否则以长安现有之军,夺取南阳各郡也应该够了。”

    “殿下已决定回师长安了吗?”长孙无忌了解李世民,他知道李世民必然是已经有决定了。

    李世民长长叹口气,“我决定撤军南归,以后再打梁师都。”

    他随即又对段德操道:“我会提请父皇封段将军为平凉都督,段将军可率军两万镇守平凉和弘化两郡,不给梁师都南下的机会。”

    段德操起身行礼,“卑职绝不会让殿下失望!”

    次日,李世民大军拔营难归,李世民令屈突通统帅大军南下,他自己则率五千骑兵先行,一路风驰电掣向长安奔去。(未完待续。)

第752章 西征东顾

    数天后,李世民率领的骑兵先一步抵达了长安,李渊早得到飞鸽传信,知道次子已经撤军,他当即派人在城外等候,当李世民到达长安之时,便立刻被接进了太极宫中。

    李渊已经很着急了,他是得到洛阳内应的情报,张铉邀王世充共猎瓦岗,李渊才发八百里加急快报去通知李世民撤军。

    当然,李渊也并非不想一鼓作气剿灭梁师都,但李渊考虑到梁师都的问题本质上是突厥问题,想解决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就算一时剿灭梁师都,只要突厥扶持,梁师都很快又会卷土重来,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剿灭。

    相反,一旦张铉和王世充达成了瓜分中原的协议,他事后再杀进去,只会导致王世充和张铉联手对付自己,一旦南北隋结盟,唐军就被动了,所以李渊格外焦急,他一定要以剿灭乱匪为借口,杀进中原去分一杯羹,同时阻止张铉和王世充结盟。

    李世民风尘仆仆来到了武德殿御书房外,有侍卫立刻去向天子李渊禀报,片刻一名老宦官出来行礼道:“殿下请进吧!陛下在房内等候。”

    李世民整理一下衣冠,快步向御书房内走去,李渊的御书房很宽大,俨如一座小殿,此时在御书房内,十几名重臣已聚集一堂,相国裴寂、刘文静、陈叔达、窦威、独孤怀恩,另外还有太子李建成,以及尚书左右丞和各部尚书、侍郎等重要大臣。

    李世民向众人一一点头,上前躬身施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眼中露出欣慰之意,他就怕次子不肯受诏回来,让自己失去君王的威严,他笑道:“皇儿一路辛苦了,赐坐!”

    有宦官给李世民铺了软垫,李世民正要汇报灵武郡的战役情况,李渊却明白他的心思,摆摆手道:“灵武郡的情况回头再汇报,我们继续商议中原之事。”

    李世民心中有些失落,他知道父皇已经不考虑梁师都了,解决了薛举和李轨,唐朝后方轻松了很多,剩下一个梁师都翻不起风浪,至于刘武周,他或许会威胁太原,但威胁不到关陇,大唐战略向东转已是不可扭转了。

    但李世民也不是一般人,他看出了大唐战略东转这一点后,他也迅速调整自己状态,暂时忘掉征战梁师都的事情,这时,他才注意到大堂上挂了一幅巨大的中原地图,兵部侍郎赵慈景就站在地图前。

    李渊点点头对赵慈景道:“赵侍郎再给秦王说说中原的情况吧!”

    赵慈景是李渊的女婿,容貌异常俊美,号称长安第一美男子,侍母至孝,才学也不错,目前出任兵部侍郎,他权势极大,在兵部掌控实权,实际上已经架空了兵部尚书屈突通,屈突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主动提出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

    赵慈景向李世民微微欠身,用木杆指着地图道:“根据最新情报,隋军分兵四路,一路是裴行俨的骑兵,他在夺取徐州后又分一万骑兵向南,夺取了谯郡、汝阴郡、汝南郡和淮阳郡,另外两万骑兵则进军梁郡,目前驻扎在宋城县以东的谷熟县,这是骑兵一路,第二路是罗士信大军,他们从齐郡杀入东平郡和济阴郡,目前已将两郡收入囊中,目前罗士信大军驻扎在梁郡北面的考城县一带,第三路则是李靖率一万军进入东郡,准备夺取瓦岗寨,而王世充方面”

    “稍等一等!”

    李世民打断了赵慈景的介绍,问道:“刚才赵侍郎说张铉兵分四路,但现在只介绍了三路,那还有一路呢?”

    赵慈景将木杆指向河内郡,“目前还有一路在这里,魏文通的军队,随时准备渡过黄河进入荥阳郡。”

    李世民有点明白了,他对李渊道:“父皇,张铉是不是想以北面虎牢关为界,他们占据包括荥阳郡在内的中原大部地区。”

    李渊冷哼一声道:“皇儿说得没错,从目前张铉出兵的方向来看,他是这样打算,北面以虎牢关为界,南面以颍川郡为界,以东属于北隋,以西属于王世充。”

    “那我们的目标呢?”

    李世民想起了屈突通的推测,心中暗忖,‘不会被屈突公说准了吧!’

    李渊看了一眼李建成,“大郎,你来告诉世民吧!”

    “儿臣遵命!”

    李建成起身走到地图前,赵慈景连忙将木杆呈给他,李建成点点头,用木杆指着地图道:“走潼关一线,我们难过崤关之险,拿不下洛阳,我们就无法东进,所以我们目前只能走武关!”

    李建成将木杆指向上洛郡,对李世民道:“先组织民力将粮草物资运到上洛郡,再沿丹水南下,利用丹水运送粮草辎重,出武关进入南阳郡,现在王世充已派大将军宇文成都率两万军南下了,也就是说,我们将和王世充的军队争夺中原西南部的南阳、淅阳等六郡,一场大战必不可免。”

    李世民怔怔没有说话,他心中十分震惊,但他震惊并不是屈突通说准了唐军的计划,而是张铉的深谋远虑,半晌,李世民缓缓道:“张铉早就算准了我们要走武关南下吧!”

    李渊脸色有点难看,虽然他也知道自己不及张铉的深谋远虑,但他却不想输了面子,冷冷道:“这很正常,我们过不了洛阳,谁都能想到我们将走武关这条路。”

    他不想再谈张铉,便对李建成道:“继续说下去。”

    李建成又继续道:“目前南阳和襄阳一带被乱匪朱桀占领,此人有军队八万,以人肉为粮,残暴无比,宇文成都的军队正在鲁阳关一带和朱桀军队激战,我们可乘机杀入,夺取南阳郡和襄阳郡。”

    李世民眉头一皱,这样的话,三万军队就足够了,这么着急催促自己的回来做什么?

    李渊看出了次子的不满,心中略略有些不快,对李世民道:“我们虽然有二十万大军,但并不够用,你三弟率五万军在并州和刘武周对峙,守益州要用两万军,还有关中需要三万军,这就十万大军去了,还有河西、河湟的驻军,防止薛氏旧部和李轨族人卷土重来,我们其实已无兵可派,就等着你的八万军回来。”

    “可儿臣的八万军至少三天后才能赶回来,孩儿怕误了军机。”

    “这个倒无妨,长安有两万御林军可以临时用一用,朕就把你神通叔父的三万军队交给你,由你率领南下武关,务必给朕夺取南阳,打通南襄一线,为我们进军南方打下根基。”

    李世民这才明白父亲的野心,夺取南阳襄阳,以此为根基向南方进军,虽然他想带自己的旧部出征,但现在他没有拒绝的余地,立刻躬身道:“孩儿绝不会让父皇失望!”

    停一下李世民又道:“南征需要大量民夫,调度民夫需要时间,不如儿臣还是等西征军队回来,不在乎这三天时间。”

    李渊想了想便答应了,“也罢,那就再等三天!”

    这时,李世民又想起一事,连忙道:“儿臣这次归来前任命段德操为平凉都督,率两万军继续应对梁师都,恳请父皇批准儿臣的任命。”

    李渊是何等老于世故,他淡淡笑道:“既然皇儿已任命,朕批准就是了,。”

    李世民大喜过望,连忙躬身行礼,“感谢父皇恩准!”

    当天下午,李渊令裴寂在关中招募二十万民夫运输粮食,李渊封秦王李世民为征东大元帅,率三万军讨伐逆贼翟让和朱桀。

    在长安只休息了三天的李世民便率领三万步兵和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向上洛郡进发,李渊随即有任命相国刘文静为督粮后军元帅,总督二十万民夫以及后勤粮草运输。

    这是唐朝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唐军战略由西方转向东方,开始中原争霸的征程。

    (未完待续。)

第753章 坑王咬金(上)

    在隋军进攻中原的四支队伍中,裴行俨和罗士信无疑是主力军,而李靖率领的一万军队任务看似最为简单,夺取东郡,端掉瓦岗军老巢瓦岗寨,但事实上这个任务并不简单,王世充也必然派军队夺取东郡,这将是两支隋朝军队的侧面交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