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琴悦见慕清秋不愿意吃,有些着急,舀在勺子里的饺子皮晃来晃去,一不小心吧嗒掉地上,见饺子皮落地,小嘴一瘪看似要哭样,正在此时,慕小黑嗖的一下蹿过来,啊呜一口叼了饺子皮吞了。
这下琴悦高兴了,舀着饺子皮追着小黑要往地上倒,慕清秋趁他不注意,端了饺子皮直接倒小黑的食钵里。
心里默哀一声:想大黑那么威猛的一头猛兽,生的兽宝宝竟然被她养成如今连素食剩饭都抢着吃的境地,真是罪过,罪过了。
哀叹完毕,又往小黑的食钵里放了几枚圆鼓鼓的肉馅饺子,用筷子夹碎搅在一起,这才心下稍稍安稳点。
热热乎乎的吃完早饭,慕清秋将给慕清暘和琴悦准备好的刺绣小挎包拿出来,里面装满了糖果、坚果、蜜饯之类的小零食,分别挂在慕清暘和琴悦身上,这才出门。
竹山村的皂角树枝叶繁茂,也不知生长了多少年,因为树龄高,村民们还会给皂角树挂红上香,据说红挂的越高,来年运道福气越旺盛。
但是皂角树杆上长了很多荆棘倒刺,增加了挂高的难度,村民们的理解是,这是神明对他们的考验。
面对、对未知力量如此虔诚的村民,慕清秋都感觉自己有点罪过了。
竹山村声声锣鼓的热闹,就聚集在皂角树下。
远远寻着‘咚咚、咚咚咚……’的鼓乐声走过去。
皂角树下已经聚集了很多人。
别看竹山村是个小村子,过年的年气儿却很足,锣鼓声声变换着节奏反复敲打,趁着年节出来瞧热闹的人也越聚越多。(未完待续。)
ps: 求支持,点击、订阅、推荐、收藏……
谢谢!~(*^__^*)嘻嘻……
164 【表演】
慕清秋打眼一瞧,嘿,竹山村老少皆有,差不多全体出动了。
村民们一边看热闹,一边寻几个相熟的人聊天说笑,很多人甚至端来凳子,坐在周围,孩童们三五成群嘻嘻哈哈的跑来跑去,看到如此和乐的景象,慕清秋竟有点恍入世外桃源的错觉。
民风淳朴,辛劳了一年,都在这一天放下手头的忙碌,聚集起来。
这还不止,锣鼓声敲打了约半个时辰后,便有村民陆续出来表演节目,锣鼓配乐跳起蹩脚瓷实的舞,或是拿了锅碗瓢盆叮叮咚咚敲出没多大章法的乐调,不管是什么表演,都能惹来村民们的一片叫好。
慕清秋也乐在其中,时不时注意下慕清暘和琴悦的动向,跟着大家伙儿一起看表演。
时近晌午时,村民们吼出了某个人的名字,压轴表演即将开场。
看着大家兴头这么高,慕清秋也跟着好奇起来。
只见一个二十多岁,形容结实的青年,满脸喜色抬头挺胸的走出来,他手里拿着个用布包裹起来的细长条物件,在众人注视之下,满脸认真小心翼翼的解开包布。
一层、两层、三层……
跟折子戏‘拾黄金’似的,解了好几层布,才露出里面的东西。
箫!
慕清秋挑眉,仔细去看,果然是箫,应该是青竹做的箫。看上去年头有些久,当年的翠绿变的有些发墨发沉。青年拿着箫,小心翼翼的放在嘴边,一首简单而生涩的调子缓缓流出。
慕清秋注意到,青年吹箫的时候,村民们的神色都变的严肃郑重起来。
直到一曲终了,众人散去,回家途中,问及罗氏,慕清秋才知道其中原因。
“竹山村后,曾经有一片青竹林。李家老大手里拿的箫。就是用咱们竹山村的青竹做的……”至于竹山村的青竹为何如今一棵不剩,罗氏答的含含糊糊。
慕清秋听后,总结了下。
大概是那些年村里日子苦,都去砍竹子编物什换钱。而竹笋的用途更广。挖来果腹或是卖给菜馆、有钱人家挖了装点院落等等。如此往复。竹山村的青竹林快速缩水,短短几年就没了往年的繁茂。
当年村里人也曾动员保护阻止过,但竹子的实惠大家心知肚明。明面上没人挖,有那么几个人私底下照样耗费。
终于,竹山村的青竹林被绝了根。
李家老大手里那根箫,是李家祖上传下来的,与其说那是李家的传承,倒不如说,是整个竹山村的传承。
意义重大!
竹山村曾经有竹林的事慕清秋是知道的,只是她没想到,竹山村人至今还在缅怀当年的青翠。
想想也是,竹,文雅之君子,一大片青竹,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将竹山村构建成一处旅游胜地。
嘿,对哦!
慕清秋突然灵机一动,眸光霍霍生辉,竹山村靠山,自然景象浓厚,又有咖啡田那样的宝地,如果好好规划一下,是真的可以打造成旅游胜地的呀!
青竹林、桃花林、樱花林……
成片栽植,郁郁葱葱,繁花似锦。
哇!想想就漂亮,慕清秋心里激动,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现在是大年初一,二月渐渐回暖,三月万物更新,她有两个月时间规划,有河道宅子近百号人帮忙,越想越觉得可行,好像冥冥中什么事儿都早有定数,只要时机成熟,便能水到渠成。
慕清秋心里很热乎,脑袋里满满的全是对竹山村的畅想。
连中午饭都吃的心不在焉,匆匆吃过放下碗筷,进屋提笔,扑捉脑袋里的点点思路,快速的记录下来,竟有些忘我。
慕清槐过来的时候,慕清秋刚刚停笔。
“哥哥?”慕清秋看着站在门外有些清瘦的少年,很吃惊,前几天她听说慕清槐跟着他的授业先生去县里了,她以为慕清槐今年会在县里过年。
慕清槐将慕清秋上下打量一番,没发现什么不妥,才点了点头,露出温馨的笑脸问:“暘儿呢?”没话找话。
这个年是慕清秋和慕清暘单独过的第一个年,慕清槐有些不放心,原本想早点赶回来,结果先生碰到个故友耽误了些时间,昨儿回到古阳镇已经凌晨,慕清槐干脆留宿古阳镇,今儿一早才回来。
过年图的是团圆,昨儿慕清槐没有回家过年,慕长顺很不高兴,在身边拘了半天,吃了晌午饭才放行。
“暘儿在午休,哥哥快进来。”慕清秋看上去很高兴,她也确实喜欢这位堂哥。
慕清槐往院子里看了眼,稍有些犹豫,慕家老宅自打成了慕清秋姐弟的居所,一直收拾的齐齐整整。可新房子像是对慕家的讽刺,每看到一回,心里就别扭难堪一回。
家里对慕清秋姐弟做的那些事儿,他也不好意思再说。
作为慕清秋和慕清暘的堂兄,本该照顾小堂弟和小堂妹的,可事实恰恰相反。自打上次慕清秋以‘借’的名义给他拿了几两银子之后,便时不时的给他往学堂里送东西。
或是书、或是糕点,甚至衣服……
书,不仅让他长了见识,还打消了同窗们对他的歧意,结交了不少同窗好友。
糕点,能摆在香酥苑出售的糕点,何其精贵,同窗喜欢,学堂里的先生也喜欢,无形中,受人高看。
而衣服,慕家今年日子紧巴,没钱换新衣,他却穿上了暖暖和和的棉衣。
两个多月来,他在学堂里的人气飙升,这才得了先生进县随从的好事,先生建议他开春去县里进学,赶在年根带他去县里,就是给他引路。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仰仗了小堂妹慕清秋啊!
看着眼前仰着小脸,笑的一脸欢快的小堂妹,慕清槐心里也渐渐变的柔软,不禁暗暗下决心,他一定要考上进士,往后有了能耐,给慕清秋当靠山。
跟着慕清秋进屋,一眼对上刚刚起身的郝平生,四目相对,两人均是一愣,郝平生快速的低头避开,淡笑着打招呼:“公子过来了,快请坐。”(未完待续。)
ps: 谢谢:书友:1008……8961的月票!(*^__^*)
伙伴们,六一儿童节快乐!
165 【奇怪】
慕清槐愣了下,耳根有点发红。
不仅是慕清槐,慕清秋发现,郝平生的脸色更红,熟透的苹果一样,还带着几分光彩。
这个发现,可把慕清秋给惊的不轻。
两人看对眼了?慕清槐今年十五岁,郝平生才十一岁哦!这么小。
呃!~~~好吧!这年代早熟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儿,不稀奇,像慕清槐和郝平生的年龄,可以说亲了。
慕清秋瞧瞧慕清槐又看看郝平生,心里琢磨,要不要当回红娘?给撮合撮合呢?嘿嘿,当红娘哦!有点小激动呢!
“……秋儿?”慕清槐眸带担忧,他唤了好几声了,慕清秋在发呆,笑的有点诡异。
“嘿嘿!”慕清秋回神,意味不明的笑着冲慕清海眨眨眼,慕清槐顺着慕清秋的视线看到郝平生,先是一愣,脸色腾的一下烧红了。
这叫什么事儿?小堂妹简直成人精了,才多大点儿,竟然连他的亲事都操上心了。
可脸红的同时,却很窝心,他今年十五,家里有祖父祖母,有爹有叔伯,第一个考虑他终生大事的、竟是被合家舍弃的小堂妹,真是让人又糟心又窝心。
“秋儿,不许瞎想。”慕清槐洋瞪了慕清秋一眼,转身进了里屋。
按说女子闺房男子是不能随便进的,不过竹山村是小地方,相处起来也没那么多的讲究,毕竟慕清秋和慕清暘一个六岁一个三岁,连七岁之防的年龄都没到。
“这、这、这……”慕清槐呆立当场,看着炕上排排睡的两个孩子,惊讶的说不出话来,心思在瞬间几经辗转,问号越来越多,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两个小孩?难道……是真的……
“哥哥,别激动别激动,是暘儿和小羽。”又拉慕清槐出里屋,郝平生给泡了花茶,慕清秋将花茶往慕清槐跟前推了推,声音稍低道:“小羽是个孤儿,我带他回来,正好和暘儿作伴。”
慕清秋的话慕清槐听进去了,可胸腔里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