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系统在初唐-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君多虑了!我等特地驾车将二位请来此地,何来劫持之说?”

    崔知问听得此,知道眼前几人是有备而来,也不说那恐吓之言,只道:“既将我们夫妇请来,也不知主人家是谁?”(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郎君进去便知晓了!”

    崔知问跟随那大汉进了一个石色小门,左转右折,还见得主人,他便暗自打量起周围来——只见这院子颇为周至,极有格局,隐隐间,还有些许玄门阵法、风水门道藏于其中,更深的东西,他便是看不分明了!只觉得此间大有层次,让人见之心怀舒畅!

    感及此,崔知问惴惴的心思也平静了下来,只是暗自惊讶:若论政务文华,他虽然不错,但比之同辈差了太多,到底不过崔家旁支,得不到太多的支持,但要是谈到见识,他崔知问比之旁人也是半点不差。眼前这等格局气息,即便是以崔家的底蕴,也未必布置得出来!

    又走了些时段,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顷平湖荷色。碧绿可爱的婷婷圆叶,或粉或白的莲花显露其间!忽然有一人从远处走来,走到水边,也不停步,脚一迈步,轻轻盈盈的,便如行那“凌波微步”一般,直往那湖心亭而去!看到崔家父母瞪大了眼珠,惊骇无比!待得近些,方瞧清楚——原来在那荷叶底下,贴近水面的地方,有一座狭小木桥隐于其中,这才恍然大悟!

    崔家父母行到那浮桥处,引领两人的大汉已经停了下来,做了个请势。崔家父母见此,便继续往前走去。走过了小桥,便看清出了水亭的模样——檐牙飞翘,端的是小巧玲珑!竟如一只飞鹤独立于碧荷湖中,让人见之欣喜!

    他们再往亭中望去,却见得一个青年笑吟吟的立在亭中,看着夫妇两人,姿态洒然。

    崔知问看着近处的青年,觉得有些眼熟。再仔细一打量,犹疑道:“亭中可是当年潭州的李家大郎?”

    “劳烦崔家大人记得,是小子的荣幸!”李行之笑道。说着,便请了两人上前坐下。

    亭中备了一张小案,上面放了些酒水,其他要紧的便是那几味旁人见都未见的晶莹剔透的果品。一个个玲珑可爱得紧!

    “‘大人’之说不敢当!”崔知问皱着眉头说道。他自是一贯的严肃,不过此时是‘既来之则安之’,便也坐下了,也想看看这个李家大郎打的是个什么算盘!

    在唐朝时候,这“大人”二字是对父母或者极亲的长辈说的,所以崔知问才会皱着眉头说不敢当。

    “当得、当得!过了今日便是亲家!如何当不得?!”李行之笑道,“且不说其他,两位远来是客,且尝尝这果品如何?”李行之也不欲再与两人说话。兀自拿了两个刮去了毛的大桃放到了两人面前,又从旁边的盘子里捏了两根麦秆,插入桃肉中。接着,他又自顾拿了个大桃,插了麦秆,慢慢吸吃起来。

    眼见着那晶莹剔透、粉嫩可爱的桃子就这么慢慢的蔫下去!同时,一股芬芳到极致的桃香缓缓的飘散开来!

    崔家二老劳累了整日,又在马车上鼾睡了一阵。早已经口干舌燥,见得案上果品。更觉饥饿难耐,唇齿间,津液已经四溢而出,口中便如藏水大湖,津液随喉口哗啦而下!此时再闻得果香、见得李行之吃得香甜的模样,再也顾不得其他。也小心的拿起案上的桃子,吸吃起来。

    就这么一片吸溜声中,原本略带凝滞的气氛便如冰雪般化开。所谓‘吃人的嘴软’,此时崔家两位哪里还能说出什么责问的话?当然,若是他们知道自家女儿被劫走了。怕又是另外一番心思!

    李行之看着两人尝过果品,饥渴暂解,便道:“此番请两位长辈过来,便是商议我义弟与小女的婚姻之事!”

    崔知问听得此话,眼睛一瞪,正待说明他家女儿已经与郑家郎有了婚姻、并且今日便要完婚了之事,突然心思一转,想道:这李家大郎既然查清我路途,将我劫来,想必早已知晓我崔郑家结亲之事,此番说来,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且不管他是何意,便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心里想着,口上道:“我崔家女儿只有一个,尚与郑家郎有了婚约,今日便要完婚。李大郎匆匆将我骗来此地,难道不清楚?若是有意,且随我去喝一杯水酒罢!”

    “‘一家女、百家求’,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且你家女儿早与我义弟鸿雁传书、私定终身。崔家大人莫非是想棒打鸳鸯?”

    唐朝风气尚且开放,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很多时候,还是尊重儿女意见、讲求两情相悦的。即便在律法之中,亦有明文规定。不过在那些高门世家,风气保守,哪里管甚么儿女的意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彩礼一下、今日便要完婚!此事毋庸多言!”崔知问板着脸,言辞拒绝。那模样,自有一股威严。

    崔知问不愿再在此事上与李行之多做纠缠。至于什么“两情相悦”什么“棒打鸳鸯”的,莫说空口无凭,即便真是如此,他也不看在眼里。

    “我们今日商议,不就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彩礼么,先结婚再补上也是一样的。至于丈人说与郑家郎完婚一事,呵——,他们怕是等不到新娘子啦!”李行之说着,也不管怔愣在当地,脑子里还没转过来、还兀自愣神想着李行之话里意思的崔家父母,接着道:“今日将二老请来,一则是谈论婚姻事宜;二则嘛,便是请两位作个见证!——女儿结婚的当日,父母亲人怎么能不在场?”

    崔家父母良久才消化了李行之话里的意思——任他们如何是想,也没想到李行之是如此的胆大妄为!

    事已至此,尚有挽救的余地!这么想着,崔知问便要站起身来,质问李行之一番,更想劝他回心转意。却不是为李行之着想,而是希望与郑家的婚事完满。至于其他,尚不是理会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崔家二老只觉一道劲风袭来,胸口处顿时一麻,全身再也无法动作!

    “你你你——使得甚么妖法?!!”崔知问惊惧骇然叫道!

    “倒不是甚么妖法,只是寻常点穴的功夫。这法门,便与那医道中的金针刺穴之术一脉相通。”李行之解释道。

    “你意欲何为?你不怕我崔郑两家合力扑杀?!到时家破人亡就在旦夕间!”崔知问脸色铁青道。

    “无须老大人担忧,我自有应对的法门。现在。先且委屈两位大人一番。”李行之说着话,突然又想到了什么一般,接着道:“两位大人有什么话现在便说好,到时怕是说不出来了。”

    崔郑氏在一片默默不语,崔知问脖子都涨的铁青,也不说话。突然,两人皆觉脖颈处一麻,陡然一惊,尝试着动了动嘴巴。竟然说不出话来!

    这个时候,前庭已经锣鼓喧天。众人翘首以待,正见到八人抬着个华丽大轿,被数十人簇拥着来到了李府面前!

    二郎作为新郎穿着绛色礼服,更衬得红光满面、喜气洋洋!二郎的侍女小兰作为伴娘,将新娘子扶了出来,二郎方紧张的将新娘从轿子上背下来。

    带着头冠的崔家小娘子,此时还不知身底下的人。已经变成了那个心兹念兹的小郎。

    周围众人此时才知道,这李家大郎的义弟娶的竟然是三姓五家之一的崔家女!众人都开始打听起这李大郎的义弟是个何等人物——竟然让崔家人甘愿使女下嫁!要知道。这些世家女子向来精贵,莫说寻常人家,即便是卿相贵胄,也是欲求一女而不得。众人使劲的打量着王二郎,想要看看,他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

    这一打量。便不得了!

    只见新郎浑身英武气,腹富诗书华,背如竹竿节节立;面似朗月、目如点漆、剑眉插鬓,唇红齿又白,好一个超凡脱俗的翩翩少年郎!

    众人光见此样貌。便不敢再多言语,直叹:古之潘安、宋玉,料来亦不过如此!旁边几个老妇人看了那张俊脸,两眼冒光,直要上去掐上几下才好!至于那些怀春少女,只看了一眼,便脸面通红、转过头去,只用余光偷瞟。

    王二郎将崔家小娘子背入堂中,下了地,便由一根红巾连在两人之间,而伴娘则扶着新娘子往前走。

    此时,堂中有三人高坐。大案的左边,坐着一个俊朗青年,正是李行之——王二郎无有父母,所谓‘长兄如父’,李行之便坐了此位。另一边,便是崔家父母。两人高居堂上,面无表情,一动不动,无人能想到两人是因为被点了穴道方才如此。

    王二郎虽然不知道李行之用了什么办法,让崔家父母‘退了’郑家的婚事而将女儿嫁给他,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与崔家小娘子拜堂成亲。

    两人拜过天地,到了向长辈敬茶的时候。

    李行之看着两人敬上的茶水,笑着将两杯香茶一饮而尽!两人又端过茶水,向崔家父母敬去——没人能感受到,一道劲风从旁边射来,正中崔家二老手臂上几处穴道,二人手臂略显僵硬的伸出,将两个茶碗稳稳的捏在手中,便往口中送去,只沾了沾嘴唇,又放下……

    李家这边是喜气洋洋,而郑家那边却是一派狼藉景象!

    原来就在崔郑两家去迎亲的众人回过神来的当口,却发现新娘子不见了!此时又没有主事的人,顿时一阵慌乱!最后由几人留下收拾了车马,剩下数人一齐往郑家跑去。

    郑家此时高堂满座、又吹又打,热闹至极!突然,旁边冲出来数个形容略显狼狈的妇女、大汉。郑家外出接迎的管事只道是来捣乱的,正要叫人将这些人赶出去,哪知仔细一看,竟是崔家姑婆以及出去迎亲的郑家诸人!他顿时一慌,忙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出大事了!”一个妇人当下也不理会仍自惊乱猜测的管事,慌乱的从侧门跑进府里,准备去向郑家的族老说清楚情况,也好想个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