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教皇-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会小心翼翼为那人把脉,如果只是普通伤寒,便抬到后军的马车上,给他们用针,给他们煮药,直到他们痊愈为止。

    如果那人真的得了传染重病,便立刻将之与大军隔离开来,给他一顿饱饭,给他一碗毒药,目送他们死去。并立刻着手对死者生前所在的部队实施隔离,亲密好友和生前接触过的人单独隔离,余众轻度隔离。直到五日之后没人发病为止。

    若是期间有人发病,那么他则会跟他的袍泽一样,可以吃一顿饱饭,要喝一碗毒药。

    现实就是那么残酷。

    截止目前,大军深入南蛮已经有一百三十九人喝到了毒药。每每看到昔日的袍泽在自己手中从奄奄一息,到气若游丝,再到死去,帝国医务兵们心都碎了。

    可是理智告诉他们,以他们现在医术不可能在避免疫病在大军内蔓延之前,将疫病控制下来。所以,患病的袍泽必须得死。

    有好几次,医务兵受不了内心的谴责,集体找到华杰,恳求华杰让他们尝试救一下患者。

    华杰眼含热泪的对他们说:“你们的医术有家父和张机神医高吗?他们短时间内治不了的病,你们就能治得了?”

    一众医务兵茫然的摇了摇头。

    “所以……”华杰死死咬着嘴唇哽咽一阵,“所以,为了帝国和帝**里的其他袍泽,他们必须死。记住,他们之所以要死,并不是帝国抛弃了他们,而是我们无能。是我们医术不精,他们才死在了我们手上。待此次出征凯旋,我辈必须励精图治,苦研医术,力争尽快攻克难题,让帝国的卫士们不再受疫病困扰。明白了吗?”

    听到这席话,医官们的双眸中焕发出昂扬斗志。“得令!”

    出乎栾奕意料,南蛮一战竟成了推动几十年后青霉素面世的催化剂。当然这是后话。

    话说帝国大军在有效的医疗保障体系护佑下,一路有惊无险的开进了南蛮人的地盘。

    蛮王孟获得知神圣华夏帝国八万大军来袭,连忙聚集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三洞元帅商议应对之策。“近年来中原人在北方作战连战连捷,声势浩大。现又将兵锋指向了南疆,如之奈何?”

    董荼那露出几分不屑之情,道:“中原人善平原作战,我南疆四处是山,量他再强也不是我辈对手。我南疆三洞并力敌之,分三路而进,彼军必败。”

    孟获大喜,“便依汝之言,合力与敌。三路大军谁能破敌谁就是洞主。”

    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喜笑颜开,领命而走。他们刚刚走出寨门,一道靓丽的身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此女皮肤比中原人略黑,乃是标准的棕黄健康色,姣好的身材配上乌黑柔顺的长发,显得十分性感。

    她头上插着孔雀、山鸡七彩的羽毛,同时也搭配着些许中原特有的金银首饰,她披着兽皮半漏香肩,露在袍外的胳膊和大腿上凸显着肌肉的弧线。她就是祝融,南蛮王孟获的妻子。

    “我王。”她看向一脸忧虑的孟获,“可是出什么事了?”

    “中原人打过来了?”

    “什么?”祝融一惊“我从中原那边回来的人说,中原人现在军力十分强大。咱们能打的过他们吗?”

    “应该可以。南疆不同中原,山林密布。咱们占据山川之利,中原人不识门径,一进大山,连东西南北都找不到,还怎么跟咱们作战?再者说了,咱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击败他们,只需把他们赶出南疆便可。带他们在山里兜几个圈子,他们军粮断绝便会自行离去。”

    “也对!”祝融点了点头。以往,他们都是用这个办法把中原人的大军逼回去的。可是她又隐隐约约觉得这次跟以往有所不同,具体哪里不同她又说不出来。“我王还是小心点为好。”

    “我省的。来陪我喝一杯。”蛮王将酒杯递给祝融,却趁祝融接酒杯的那一刹那将祝融揽入怀中。

    “我王,你干什么呀!大白天的。”祝融娇羞到。

    “你说呢?”

    正如孟获所说,自秦朝开始,中原兵马屡屡南下的战争都因难以适应南疆环境,不熟悉南疆地理,最终粮草告罄不了了之。也正如祝融所想,这一次帝国大军与过去若干年里前朝的军队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就在于早在二十年前帝国神盾局的细作便以经商、游历等多种名义潜入南疆,历经千辛万苦绘制了详细的南疆地图,并将南蛮人的生活习性记录了下来,形成了详细的报告呈交到了栾奕手中。

    客观上讲,帝国大军比孟获本人都更了解南蛮的方方面面。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军中卫士不至在行军途中迷路。帝国给军中伍长及以上军职人员配备了微型指南针。

    指南设备、详细地图和望远镜三物俨然成了帝国大军攻入南疆的活向导。

514激将法

    在地图和指南针辅助下,南蛮三洞共计十五万大军一踏入帝**的侦查视野立刻被帝**斥候探明。

    诸葛孔明随即召唤旗下战将做出军事部署,他瞥一眼帐下的张任、张绣和赵云,转而对关索、张苞、点满、赵统道:“方今,蛮人分三路杀来。我本欲遣张任、张绣和子龙将军迎敌,可怎奈此三人不识地理,遂不敢用。今遣你四人,关索、典满往左路迎敌,张苞、赵统往右路迎敌,张任、张绣和赵云居后策应。今日整顿兵马,明日卯时出兵,不得有误。”

    孔明又对张郃、高览道:“张任、张绣和赵云不识地理不可轻易出战。特遣你二人同领一军,主攻对方中路大军,明日与关索、张苞一同出寨,不得有误。”

    关索、张苞、张郃、高览领命而走。

    张任、张绣、赵云见孔明不让他们出阵,且在大庭广众之下屡向人说他们不识南疆山川地理,心里暗暗窝火。

    诸葛亮用眼睛的余光瞥一眼三人,心中偷乐,挥了三下羽扇,向张任、张绣、赵云解释道:“我并非不用三位将军,实乃担心三位将军中年涉险,为蛮人所算,万一马失前蹄丢了性命暂且不说,还丧我大军锐气。”

    张任、张绣、赵云气不打一处来,张任本欲还口,却被张绣、赵云按了下来,用眼睛示意张任,“诸葛亮身后挂着陛下赐的尚方宝剑呢!见尚方宝剑如见陛下当面,有它在手诸葛亮便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万一得罪他,丢了老命可就得不偿失了。”

    在看到尚方宝剑的那一刻,张任登时泄了气,甩着袖子离开了中军大帐。

    回到自己的营帐后,张任对张绣、赵云,道:“你我师兄弟三人戎马数十载,也是帝国响当当的人物。没想到此次出征诸葛小儿却因没在演武堂读过书,看不懂地形图不用我等,反倒让那些后生小辈抢了先,想想都觉得丢人。”

    赵云亦是气不过。道:“看不懂地形图又如何?鼻子底下一张嘴,不认得路还不会问么!抓几个土人给我们引路照样可以杀蛮人。”

    “就是!”张绣深表赞同。“过去仗都这么打!没上过学堂照样能打胜仗。”

    “话说,过去整日跟在陛下身边,我倒是学会看地形图了。”赵云道。

    “那你军议的时候怎么不说?”张让问。

    赵云道:“说了又怎样?今日孔明明摆着就是不想用咱们,就算看得懂地形图,他也会找别的理由搪塞我等,不让我等出战。”

    “他为什么不让我们出战?”张绣气呼呼道。

    赵云想了想,解释道:“依我之见,应该是咱师兄弟三个名声太高,出战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大军的士气。为免咱们阴沟翻船。他这才不肯让咱们出战。”

    “阴沟翻船?”张任冷哼一声,“这世上能让咱们翻船的阴沟还没出现呢!”

    “就是!”张绣随声附和。

    “要不这样!”赵云稍作沉思道:“孔明不派咱们出战,咱们就自己去。给他打场胜仗,让他知道知道咱们兄弟的厉害。”

    一听这话张绣犹豫了,“好是好!可是军令如山,孔明分明不如出阵,咱们若是擅自行动便是违抗军令。到时候,他手里的尚方宝剑可不是摆设。”

    赵云辩解道:“违抗军令又如何?大不了打场胜仗功过相抵嘛!总好过让小辈抢了先,招世人耻笑吧?”

    “三师弟说的对。”张任连连点头,“就让那群小子看看什么叫做宝刀未老。”

    张任、张绣、赵云三人随即拣选军中精锐,引万余人马趁夜杀向蛮人中军。大军出寨没多远,军中的斥候便发现了一队蛮人的哨马。

    三人暗喜,令大军熄灭火把,分左右两边布下埋伏。三十多个蛮人哨骑不知状况,一头闯进包围圈,被赵云一行生擒活捉。

    将蛮人擒下之后,张任为其献上美酒佳肴,一边当大爷伺候着,一边盘问蛮军情报。而那些蛮人哨兵,一方面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对美酒佳肴的依恋,所以对张任的提问有问必答。

    他们告诉张任、张绣、赵云,金环三结是蛮人中路大军的主将。他的营寨就落在距此不远前面那片山区的山口处。此外,大寨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山间小路,可直通蛮人董荼那和阿会喃大寨后方。

    闻之此言,张任、张绣、赵云互视一眼,他们知道立大功的时候到了。

    当日二更时分,他们责令擒来的蛮军哨兵在前引路,在夜幕掩护下悄然摸向金环三结中军大寨。待到他们抵达金环三结寨外时,天刚蒙蒙亮,寨中的蛮兵正在埋锅造饭,抬头一瞧便见寨外密林中杀出一彪披挂齐整的中原壮汉。

    蛮人登时大惊,“中原人来了,中原人杀来了。”

    张任、张绣、赵云齐头并进,一轮手瓜出手,蛮人的寨门轰然倒塌。

    南疆向来封闭,蛮人们哪里见过火药?“轰轰轰”爆破声起,他们还道是得罪了哪路神灵,瑟瑟发抖跪地不起,成了帝国卫士屠戮的活靶子。

    帝**趁势杀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