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唐-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吃了一惊,急急率皇太子李豫和满朝文武大臣前往老皇帝驻跸的兴庆宫探视。

    午后时分,天空中阴霾密布,压得整个兴庆宫都阴沉沉地。宫内人迹稀少,因为这是老皇帝的驻跸之所,在此服役的宫女太监远远比不上皇帝所在的大明宫,皇帝神色阴沉,带着一干朝臣宗室匆忙向凤翔殿行去。

    老皇帝昏昏沉沉躺在软塌上,眼前悬挂着一副惟妙惟肖的美人像。皇帝带着众人蹑手蹑脚的走进去,只扫了一眼,就认出是马嵬坡被逼自杀的杨贵妃的画像,皇帝眼眸中掠过一丝复杂之色,心道他临死之时,竟然还没有忘记这个祸国殃民的女人!

    马嵬坡兵变,由皇帝李亨主导。也可以说,杨贵妃是变相死在李亨的手上。所以骤然见到杨贵妃的画像,皇帝心头掠过一丝隐隐的焦躁不安。

    老皇帝面色煞白,双眸紧闭,手中却紧握着一枚精致的红色香囊。皇帝也一眼就认出,这还是杨贵妃生前使用佩戴的香囊,里面装的是千金难买的波斯熏香。

    “太上皇保重龙体啊!”颜真卿是老皇帝的忠诚之臣,见老皇帝如此气息奄奄驾崩在即,再也忍不住哭喊着跪拜下去。而他这一拜,很多朝臣就不好意思不跪了,慢慢就齐唿啦拜倒了一地。包括皇太子李豫在内。

    皇帝叹了口气,也俯身下去,为老皇帝掖了掖被窝,然后轻轻道:“父皇保重龙体,儿子看您来了!”

    或许是众人嘈杂的唿喊声惊动了老皇帝,老皇帝手在哆嗦着,竟然慢慢睁开了双眸,用浑浊的目光望向了近在咫尺的皇帝李亨。

    老皇帝突然目光一直,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就抓住皇帝的手,嘶哑吼道:“还朕的爱妃来!还朕的爱妃来!朕要为爱妃报仇雪恨!爱妃……爱妃你来了!”

    老皇帝近乎疯狂地晃动着皇帝的手腕,近乎回光返照般的疯狂用尽了全身力气。而阴沉沉的大殿中,阴风四射,皇帝尴尬之极,却又无法生硬推开老皇帝的手,正在这时,老皇帝突然啊呀呀大叫一声,双腿一蹬,眼角慢慢滚落两颗浑浊的泪花,抓住李亨的手慢慢松开放下。

    皇帝呆了呆。

    皇太子李豫急急唤御医来,御医诚惶诚恐地为老皇帝试了试脉,泪流满面,噗通一声拜在地上,哭喊道:“太上皇宾天!”

    皇帝面色惨淡,勐然觉得眼前发黑,身形一个踉跄,一头栽倒在地。

    在场文武朝臣立即乱成了一锅粥,如果不是皇太子李豫站出来,场面还会更加混乱。

    老皇帝驾崩,皇帝昏迷病倒,对于多灾多难的李唐王朝来说,这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半个时辰后,兴庆宫内传出声势浩大的致哀声,几个太监嘶哑尖细的声音震动着整个宫阙:“太上皇宾天,龙神归位!”

    老皇帝死了,皇帝病倒。长安城中阴霾深重,虽然还不到冬季,却隐隐有降雪的迹象,而老皇帝死去的当天晚上,长安城的气温骤降,至少下降了六七度。

    皇帝病倒在床榻上,原本准备封赏褒奖孔晟和郭子仪战功的事儿,也由此搁下。皇帝病倒这两天,颜真卿率一个治丧的班子来筹备老皇帝的丧礼,天子丧礼之隆重可想而知,这有礼仪规制,毋庸赘言。而皇太子李豫则留在大明宫内,衣不解带伺候皇帝,在关键时刻尽自己儿子的孝心,也是为天下臣民树立人子之表率。

    老皇帝驾崩虽然震动整个长安,但远在洛阳的大唐两支官军却毫不知情。这一日,孔晟与郭子仪分兵两路,进攻史朝义逃窜的莫州。其实这个时候,莫州已经被郭子仪麾下的薛奉贤率军包围,史朝义虽然兵马总数超过三万,而薛奉贤只有一万人马,可史朝义已经吓破了胆,龟缩在莫州城内,拒绝与薛奉贤作战,然后等待河东军的救援。

    孔晟留乌显乌解和杨统等人分兵三万镇守洛阳,而他则亲自率两万人以骑兵为主威逼莫州。苏等女没有随军而来,而是留在了洛阳。为了避免田承嗣的人马反复无常祸乱洛阳,孔晟将田承嗣父子带在了身边,美其名曰参赞军机。而孔晟也承诺,只要田承嗣协助唐军将史朝义剿灭,不要说给他地盘和权力,就是封侯都不成问题。

    而郭子仪那一路,行军速度明显比他这一路要快得多,因为郭子仪选择了一条近路,而孔晟却命令大军绕行郑州,而且行军速度也不能说是快。

    李彪李虎有些郁闷,照这样按部就班地赶过去,恐怕郭子仪早就拿下莫州了,他们岂不是白跑这一场?

    田承嗣父子也有些狐疑。看孔晟率军这种做法,不像是去突袭莫州,而是故意慢走两步,让郭子仪率先拿下莫州的。

    但田承嗣父子是降将,自然不敢多嘴多舌多问半句。

    行军之中,一路上,孔晟沉默寡言,很少抛头露面,也从不讲半句话。所有军令,都有李彪李虎代为下达,很多军卒都感到奇怪,感觉孔郡王风格大改,变得判若两人了。

    没有人知道孔晟其实不在军中,军中的不过是一个替身,或者说是孔晟使用神秘能量变幻出来的“化身”。经过了这么久,孔晟对于来自于凝的神秘能量的操控已经渐入佳境,同时可以凝练出三个这样分辨不出真假的化身来。

    孔晟失去了与史朝义兵马对决的兴趣,他决定使用非常手段来终结这场旷日持久的叛乱和平叛战争。因此在兵马行军的时候,他已经乘坐神秘能量幻化而出的亚音速飞行器秘密飞抵莫州,而且还潜进了城内。

    孔晟抵达莫州的时候,郭子仪麾下的战将薛奉贤正在城外骂战,但史朝义等人紧闭城门坚守不出,薛奉贤没有半点办法。他的兵马毕竟太少,莫州城防高深,要是强行攻城,肯定会伤亡惨重也攻克不下。(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七章 叛乱平(6)

    第七百四十七章叛乱平(6)

    实际上,薛奉贤也不能攻城,因为郭子仪给他的军令就是围而不攻,等待大军来援。薛奉贤这两日一边佯攻骂战一边焦躁不安地等待郭子仪大军赶来,他其实更担心河东叛军的主力也就是李怀仙所部会赶在郭子仪之前来到莫州城救援史朝义。

    如果到了那个时候,薛奉贤这一万人就危在旦夕了。

    退又不能退,因为这代表着大唐朝廷和大唐皇帝的尊严,只能死战。李怀仙麾下号称有雄兵十万,再加上史朝义的五万人,独力对抗这十五万大军,薛奉贤觉得只能是死路一条了。

    所以史朝义其实并没有太把城外的这支唐军放在心上,他此刻派出了无数斥候,焦急等待李怀仙大军的救援。李怀仙与李光弼在相州外围对峙已经不少时日了,照常规来说,李怀仙的十万河东军兵强马壮,而李光弼则是新败之将,人数也较河东军为少,对抗之下,李光弼必败无疑。

    史朝义估摸着李怀仙还有数日就可抵达莫州救援。

    不仅史朝义是这么想的,他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将拥趸大多也是这么想,因此,这些人虽然撤离了洛阳,兵败莫州,但在莫州却依旧花天酒地歌舞为乐。

    虽然放弃了洛阳,但对于这些伪燕臣属们来说,着实没有什么失去京都的羞惭感,左右不过是一个叛乱政权,他们这些核心权贵到了何处,何处就是都城。只要与李怀仙合兵一处,退回河东,又是一番定鼎的百年基业,可以与李唐朝廷分庭抗礼好多年。

    如果李怀仙真的挥师南下,史朝义的命也就保住了。而伪燕政权也能苟延残喘上不少年月。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史朝义并不知道,李怀仙已经与李光弼达成了某种心理上的共识李怀仙迟迟按兵不动,不是战胜李光弼所部非常艰难,而是他在等待史朝义兵败的消息。史朝义逃离洛阳逃亡莫州的军报早就传至李怀仙军中,但李怀仙觉得火候还不到,他要再等一等,若是莫州再失,史朝义兵败身亡或者逃离,他就会举兵向李光弼投降,向李唐朝廷争取一个更加光明的前途。

    与田承嗣一样,李怀仙同样是怀有很大政治野心的人。他看重的不是伪燕政权能不能保全,而是自己的家族利益能不能得到保证。

    若是投降李唐朝廷能获得更大的利益,他还能犹豫什么呢?何况,李怀仙再三斟酌权衡,觉得伪燕政权在史思明死后已经彻底失去了逐鹿天下与李唐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和机会了,早晚都是败亡,不如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向李唐投诚,争取更大的筹码。

    如果史朝义知道李怀仙的真正心思,恐怕会在第一时间就放弃莫州而仓皇逃亡河东,再也顾不上四面楚歌的危险了。

    傍晚,莫州城内,一片死寂。只能看到人来人往面色慌乱的叛军军卒来回穿梭,城中百姓商贾要么提前逃离本城,要么躲在家中闭门不出,一股死气弥漫在城中的上空。但在莫州太守衙门里,却是另外一番热闹的景象。

    灯火通明,笙歌燕舞,花枝招展的歌…姬…酥…胸…半…露袅袅婷婷起舞,史朝义披着厚厚的裘皮,抵御着这北方深秋浓重的寒气,而他手里则持着一大盏美酒,不少范阳叛将依次上前向他敬酒,有不少人甚至嘿嘿笑着趁上前来敬酒的当口,抽空捏一把为史朝义按摩伺候的美貌婢女丰腴的胸口,引得婢女发出尖细的轻叫。

    整个太守衙门里浮荡着某种**气息,放肆的狂笑声,暧昧的轻笑声,以及婢女欲拒还迎的吃吃娇笑,混杂着浓烈的汗臭味,弥荡在半空中,孔晟静静站在回廊的廊柱的阴影之后,面色平静。

    载他前来的飞行器已经以某种他难以理解的方式分散化为无形的能量光团返回他眉心处的天眼印记中,而只要他心念一动,这种神秘的来自于凝的世界能量就会瞬间喷出重新组合凝聚为可以隐形的飞行器,让他来无影去无踪。

    这就是孔晟想要采取的非常规手段了。

    他知道,只要史朝义一死,叛军就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