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唐-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豫还以为皇帝是地震发生后从皇宫里逃出城外的,却并不知,地震发生时皇帝也正在校场之上。如果没有影卫的拼死护卫,在当时那种乱局之下,皇帝说不准要受伤不起,甚至是更糟糕的结果。

    皇帝自然不会暴露自己之前的所在,他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些惊魂未定,对于李豫的话,并没有太仔细地听进去。李豫见皇帝没有反应,不得不再次恭谨地小声重复了两句,示意皇帝不能继续这么干等着了,必须要尽快成立“救灾抗震领导小组”,该善后的善后,该安抚百姓的安抚百姓,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

    这回皇帝听得真真的,他长出了一口气,声音还有些打颤:“准奏,立即善后,查勘长安城里城外各处情况,命京兆府两县派员安抚百姓,避免骚乱。”

    李豫得令,立即挥挥手,示意自己东宫所属牵头去办。关键危难时刻,朝廷户部工部的大员暂时找不到在何处,东宫所属临时代劳也在情理之中,反正皇帝此刻也顾不上计较这些了。

    而东宫则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场突兀的大灾难,通过灾后处置应急,进一步树立东宫太子李豫的威信和在民间的影响力。

    而城外的余震波动持续了大概有一个多时辰的时间,带烟尘渐渐散去,在昏暗的月光中出现在世人视野中的,是一副惊人的场景:城外到处房屋坍塌、大地开裂、成片的树林连根拔起、渭水决堤漫流,灞桥一带渐成泽国。

    这不是长安城第一次发生地震了。

    但这一次的地震,震级未必会超过以前,但震感及造成的破坏却堪称绝无仅有。而且,从地震发生之后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余震不断,次第发生,整整一夜皇帝和朝臣权贵没有敢回城,一直在这片临时的避难地扎营避险,一直到翌日上午真正余震消散。

    当新一轮的红日高悬在天际,湛蓝的晴空万里无云,天地间恢复了祥和平静,再也不复昨日那天昏地暗天崩地裂的灾难场景,惊魂未定的长安百姓这才陆陆续续返城,开始检视自己的家园房产是否在地震中坍塌破损。

    皇帝和皇太子李豫也在朝臣禁军的保护下匆忙回城回宫。一路之上的破坏景象非语言可以形容,就连宫城和皇城都有大量破损之处,宫室坍塌者不知凡几。

    朱雀门也在地震中被摧毁了大半,只剩下半截残垣。皇帝黑着脸匆忙进宫,在即将入麟德殿的时候,猛然想起一事,脸色骤变,立即停下脚步,向身后一直跟随的皇太子李豫和群臣急急道:“孔晟可曾被行刑斩杀?”

    皇帝的声音焦虑而嘶哑。

    李豫面色一紧,却有些茫然。他的确是已经下达了斩杀行刑的命令,但当时地震骤起,天崩地裂,场面混乱,谁知道刽子手是不是来得及向孔晟动手呢?他其实也不确定。

    李豫定了定神,躬身道:“地震突起,儿臣也不知孔晟是否已经被明正典刑——儿臣这就命人去查看情况,立即向父皇禀报!”

    皇帝跺了跺脚,挥挥手,“罢了!你且回东宫,朕自有安排!李泌,速速带人查看,孔晟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查清之后速速报朕!”

    “杜鸿渐,命户部、工部及各有司并京兆府速速检视长安百姓死伤和房屋破损情况……朕就在麟德殿等候消息!”

    皇帝接连下达了几道灾后处置的诏命,立即进了麟德殿闭门不出。

    李豫无奈,只好悻悻独自带人返回东宫不提。(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六章 天怒(3)

    第四百七十六章天怒(3)

    一个时辰后。皇帝在麟德殿召集满朝文武议事,商讨突兀而来的大地震之后的善后事宜。

    这么大的灾难,朝廷必然要进行基本的抚恤和处置救灾。这又要花费一大笔财孥。对于捉襟见肘的大唐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皇帝此刻的心情可想而知。

    正当他雄心勃勃要重现大唐辉煌盛世的时候,天降灾难,这无疑是当头一棒。虽然以现代科学的视野来看,地震只是正常的自然地理变动,不可预测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属于天灾,与人力无关。但在古代王权社会,地震之类灾难,更多被隐喻上一层天怒天罚的神秘外衣,与皇帝失德失政有关。

    所以,往往在重大天灾之后,很多皇帝不得不下罪己诏,表示要深刻反省以回应上天警示。

    李亨自然也概莫能外。

    满朝文武大臣神色复杂,大殿之上,寂静无声。

    本来大伙是去校场看处斩孔晟的热闹的,结果却地震突生,灾难骤起,孔晟的死活至今未明,但长安城里场外的损失震动却是摆在了桌面上。

    杜鸿渐面色复杂,躬身下去:“陛下,臣奉旨调集工部、户部和有司及京兆府查勘灾情,现将有关损失伤亡报告陛下——”

    “昨日酉时三刻,天崩地裂,京城倒坏城堞、衙署、民房,死伤人民甚众……”杜鸿渐略带嘶哑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众臣的面色不一,心态不一。

    “京师地震自西北起,飞沙扬尘,黑气障空,不见天日,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倾跌。未几,四野声如霹雳,鸟兽惊窜。是夜连震十余次,平地坼开数丈,得胜门下裂一大沟,水如泉涌。官民震伤不可胜计,至有全家覆没者……长安、万年两县等处街道震裂,黑水涌出,高三四尺……”

    “声如轰雷,势如涛涌,白昼晦暝,震倒承天、丹凤、朱雀、彰仪等门,城垣坍毁无数,自宫殿以及官廨、民居,十倒三四。压伤得胜侯张怡,压死户部侍郎王敷、原任工部尚书王光裕一家四十三口,其他文武职官、命妇死者甚众,士民不可胜纪……”

    “陈启陛下,京城内外房屋、人口损失惨重。臣以为,陛下当诏求直言,严饬百僚,同加修省,发抚恤量给百姓,修理房屋……”

    听着杜鸿渐关于地震灾后的最新人员伤亡和损失报告,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场突兀而来的大地震损失之惨重,比皇帝想象中的还要惨烈十倍。

    李亨沉默良久,群臣没有一个吭声,殿中气氛变得非常压抑沉重。

    李亨长叹一声:“地忽大震,变出非常,皆因朕躬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警。”

    “朕当斋戒,躬诣天坛,易服行礼。”

    “念京城内外,军民房屋,多有倾倒,无力修葺,恐致失业。压倒人口,不能棺殓,良可悯恻。作何加恩轸恤,速议以闻。仍通行晓谕,咸使闻知。并在各坊地开设粥厂,发放仓库银米赈济。”

    “再次,据灾情命户部、工部有所为,地震倾倒房屋,无力修葺者,每间给钱500文。压倒人口,不能棺殓者,每名给钱300文。发内帑钱十万贯,酌量给发……”

    李亨声音沉痛地开始下达善后诏命,他深沉的目光却一直在朝臣的人群中扫视,一直没有发现李泌的踪迹,皇帝的心越来越烦躁。

    他安排李泌是校场查看孔晟的生死情况,李泌至今没有回来,这让皇帝心里烦躁异常。在李豫下达行刑令的同时,皇帝本意让朱辉光持自己的金牌将孔晟在最后时刻救下,然而当时天昏地暗、地震突发,现场混乱不堪,谁也没有注意到孔晟是否已经被斩杀。

    天灾打乱了皇帝预先的设计和安排,这本身就是对皇帝最大的嘲讽。这让皇帝意识到,作为皇帝也不是万能的,至少在上天面前,他这个皇帝显得那么无力和无奈。

    李泌匆忙进殿,额头上满是汗水,而紫色的官袍之上尘土等身,情态等非常狼狈。

    李亨心头一紧,紧盯着李泌。到了此刻,他心头还残存一丝希望,那就是孔晟还留的命在。

    李泌躬身下去,声音有些大颤,呼吸有些许紧促:“陛下,臣奉旨去校场查勘——”

    李泌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皇帝生生打断:“废话少说,直接说结果,孔晟是生是死,给朕一个准话!”

    李豫与李揆等人迅速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从皇帝的反应中,他们不难判断出,皇帝根本就不想处斩孔晟,前番的校场公开问斩,怕就是一场戏。只是皇帝做梦也想不到,地震突生,让他的导演化为泡影,把这场戏给演砸了。

    李泌深吸了一口气:“陛下,校场毁于地震,四分五裂,行刑台之处,出现一个诺大的天坑,方圆数百丈,深不见底,青气蒸腾,令人触目惊心。至于孔晟,踪迹全无,不仅是孔晟,就连当时行刑的刽子手十余人,也统统都不见踪迹。以臣看来,孔晟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未必死于刽子手刀下,但依然葬身于地崩之下,此是天威,非人力所能抗衡!”

    皇帝嘴角剧烈地抽搐起来,手缓缓抬起,又无力地放下。

    孔晟……竟然真的死了!

    本来皇帝还怀着一丝侥幸,地震突起,尽管皇帝的赦免令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但当时如此混乱,刽子手想必还没来得及动手。然而即便如此,孔晟所在的行刑台整体陷落,出现神秘天坑,既然如此,孔晟焉能还有命在?!

    皇帝忍不住仰天长叹。

    一看皇帝这幅样子,众臣就都明白过来,弄了半天,皇帝不过是虚张声势,本心里是不想斩杀孔晟的,然而弄假成真,如今算不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皇太子李豫嘴角噙着一丝冷笑,默然不语。皇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怨谁呢?

    良久,皇帝才颤声道:“尔等随朕去现场看一看那所谓的天坑,究竟是何情形。”

    城外的校场已经是千疮百孔,到处都是裂缝和大小不一的陷坑,围墙倒塌,林木连根拔起,现场一片狼藉。或在地震中丧生或死于百姓互相踩踏事件中的尸体遍地都是,目前还没来得及收尸,现场惨烈不堪。

    皇帝跨在自己的汗血宝马上,凝望着眼前这幅惨烈的景象,嘴角掠过深深的震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