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刘邦,陆贾是彻底的失望了,在刚刚被秦国囚禁的时候,他也幻想着刘邦或把他赎出去。或者打败秦军把他救出去,在一天天的等待中,陆贾从希望等到失望,最后只能变成绝望。

    “守不住又如何。就算拼了这一条命,郦某也不会把成都拱手相让李贼?”郦商恶狠狠的瞪着陆贾,叫骂道。

    “郦相且勿动怒。陆某此次前来,临行之时。李侯有一句话叫我带给郦相,那就是兵乱不起,保境安宁。才是上将的责任,李侯还说了,若是蜀郡能够平安易帜,郦相的功劳最大,到时候,不管是在朝为将,还是在野隐居,都由郦相定夺。就是族中子弟,也可全部赦免以往罪责,可以被举荐入朝为官为将。”

    陆贾微笑着,神情风清云淡,开始不急不缓的说清楚游说的条件,对于熟悉郦商性情的他来说,一个动怒的郦商比一个冷静的郦商要容易对付的多,至少动怒就表明郦商心里没有底。

    郦商沉默了。

    李原提出的条件很优厚,他郦商虽然可以因为对秦国没有好感而不出仕,但下一代怎么办?瞧现在秦国复兴的态势,郦商纵算不承认,也会在心里默认秦国在李原的领导下,确实已经走上了一条强盛的道路。

    一代沉寂没有什么。

    要是几代沉寂的话,郦氏也就彻底的没落了,在这个强者为尊的时代,一个宗族的繁衍生存靠的不是默默无闻的农作,而是出仕入朝的青云官路。

    “郦相,陆某这一路在蜀郡所见所闻,言郦相好的人少,言汉国不如秦国的人多,就是在成都城中,贾也只见百业萧条如厮,只怕是刘邦课税太过所致,若无民众支持,这城池郦相又能守多久,莫到最后真落一个身首异处的结果,到时候,刘季也不见得会为郦相伤心多少,毕竟,汝不是阳平侯曹参。”陆贾见郦商已经心有动摇,继续加力劝谏道。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郦商长叹息一声,半响说道:“先生所言,确实不假,这一年,汉王在蜀郡的政策实在无法让人信服,郦某就算有心为民,也是无力回天。罢了,先生且在我府中歇息一晚,明日我们再详谈。”

    郦商这么一松口,陆贾大喜过望,游说经过努力终于成功大半,接下来明天的叙谈更多的是条件方面,在这一层面,他主要是倾听郦商有什么要求,然后等到李原到达之后,再行一并禀报。

    在刘邦入主汉中、巴、蜀之后,汉国对三郡采取的政策各不相同。

    汉中是汉军的治所,又是最接近关中和关东的最前线,刘邦对此非常重视,他采取安抚与强力镇压两手齐抓的策略,将汉水流域的丰饶地方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曹参、周勃、张良等一干亲信官员在汉中也各有封地,其中的产出尽归他们所有,正是这种利益和情谊的联系,让刘邦得到了曹参等人的誓死追随。

    对多山多水的巴郡,刘邦则采取拉拢巴人,重用范目,组建巴军的策略,进而让巴人这一支悍勇的部族成为汉军的先锋,在历史上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战中,雍王章邯的陈仓守军就是被范目带领的巴军给打得大败。

    而对物产丰富的蜀郡,刘邦则课以重税重赋,治下三郡,如果不拿蜀郡这只肥羊来开刀,刘邦又要支付赎人的经费又要攻打南郡,这开拔的粮秣也只能从蜀郡搜刮了。

    ——。

    五月的蜀郡。

    一簇簇的蜀郡特有的山竹桃花,在驰道的两边开得娇艳,这种花看上去非常的好看。但却会散发一种使人迷醉晕倒的花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毒草”,李原在后世就曾经被这娇花亲密的接触了一次。

    行进在古代的高速公路上,李原恍然有一种回到以前千里迢迢到成都上学的感觉。

    花如斯,人已非。

    散落在成都平原上的间间村舍与李原心中想象的差别不大,除了更加的原始之外,间或,还有一条草狗探头探脑的从房舍后面露出半个头来,冲着行进中的秦军队伍“汪汪”的狂吠几声。

    秦军军纪严明,在李原的治军下。士卒谨守纪律,除了朝着狗吠的方向扫视一眼外,就继续向着前方行进,这倒是破败房屋里面的主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一支不扰民的军队,对于民众来说,就是一支好的队伍。相比流民聚集军纪差的离谱的刘邦流氓部队,秦军的纪律很快的让蜀中的百姓对他们有了好感。

    “还是回到秦国的好。听北边来的人说,咸阳那个不学无术的二世皇帝已经被砍了头,现在是长公主当政。主管军队的是李丞相的儿子,厉害的很呐。”

    “嗯,听说了,那个什么汉王刘邦被李侯给打得抱头鼠窜。现在已经逃到东边的南郡去了。”

    在蜀中民众的窃窃私语之中,李原率军一路通行无阻,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到达了成都的外围金水流域(今青白江)。

    听到李原到来的消息,在城中等的心急的陆贾立即要求出城。郦商于是派了一队亲信将卒护送陆贾出城,之所以这般,还是因为郦疥这个对秦国有了强烈仇恨的侄子。在陆贾到来的第二天,郦商就下令解除了郦疥的军侯职务,但就算是这样,郦商也无法保证郦疥会不会铤而走险。

    见到陆贾一脸春风得意的神情,李原就猜到此次游说应该有了收获,陆贾的能力果然不差,怪不得曾经两次授命出使南越,并成功游说了赵佗不与汉朝作对。

    “李侯,属下幸不辱命,郦商已经同意归降我大秦,不过,他有三个条件:其一是蜀郡易帜之后,秦国需保证在蜀郡免征农赋一年;其二是虽然他不会再担任蜀相,但俸禄等待遇不能减少,现在居住的府邸也要保留;其三是郦氏子弟以后若无违法之事,在征召录用官员时,希望能优先给予录用。”

    陆贾与郦商这些天来,细谈的就是这些个细节的问题,作为郦商来说,担任一任蜀相,在汉王刘邦那里没能为百姓带来什么好消息,他希望在最后离任的时候,能够为蜀中百姓做一点事情,至少也能在心理上寻一个安慰。

    至于其他两点,则是郦氏家族和子弟的安置问题,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当口,郦氏回迁到故乡东郡显然不现实,留在蜀郡是最好的选择。

    “陆贾,汝去回告郦商,就说他的条件我应允了。免税之事不用他多说,本侯也会下达免征的命令,在关中如此,在蜀郡也是一样。至于郦氏子弟,要是真有本领,只要能通过前三轮的选拔,自当会得到重用。当然,要是自降归之日起,还做下违律之事,大秦法令也决不可能姑息。”

    李原目光炯炯,冲着陆贾和一众将校说道。能够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蜀郡问题,对于秦国来说,是非常重要又值得庆幸的事情,蜀郡被刘邦强征掏空了积蓄,要想恢复还需一段时间,而在连续的南征消耗下,关中的积累也已经开始降到警戒线以下,只有等到十月份的再一次丰收季来临,秦军才又会恢复活力。(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ps:  注:明天出差,要持续一周时间,更新时间上很难掌握,不过,带了手提,要是住的地方有网线的话还能传,要是没的话,只能徒乎奈何找网吧了,大家祝福我吧。另:谢谢小a、s妹和步征、猪头的打赏。

第二百十三章 真真假假

    谈判在继续。

    李原这次很有耐心。

    在围困成都的同时,他即令王尚、李仲翔、罗宪各率一支秦军攻取空虚的蜀中诸县,这些县城散布在成都平原上,是蜀郡粮秣产出的重要地方。

    抢先一步占领这些县城,秦军的粮秣补给就有了着落,至少,一万大军的吃食不必再远道众汉中转运过来,这对于缓解秦军紧张的后勤压力至关重要。

    蜀郡各县的郡兵早已被郦商抽调一空,秦军的进攻几乎是势如破竹,唯一遇到的一次抵抗发生在彭县。

    彭县的县尉并没有与秦军硬抗的勇气,率领彭县民众与秦军作对的,是一个叫彭胜的方士,这个爱好鼓捣炼丹的家伙自称是彭祖的后人,得到过老祖的真传,在延年养生之术方面有些心得。

    他对秦国没有什么好感,原因是因为始皇帝曾经将他的师兄,同时炼丹的一个方士给杀了。

    始皇晚年,寻求长生不老药。

    曾经下令征召全国的方士到咸阳炼丹献药,这些方士到了咸阳之后,倒也炼了一些饱含着水银汞等毒性元素的丹丸,可惜始皇服用之后,不仅没能延年益寿,反倒是身体越来越虚弱。如此之下,这些倒霉的方士就只剩下了被赐死的下场。

    其实,想想这些方士也是挺倒霉的。

    要是这世上真有长生不老药,他们自己何不先服用,也做一回神仙。哪里还会轮得到始皇来服用。

    彭胜以鼓惑之术,煽动民众对抗秦军,很不幸,这位老兄这一次碰上了秦军中年纪虽经、资历却很深的王尚。

    面对彭铿的乌合之众,王尚率军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就将彭县不高的城垣给踏在下脚下,就连彭胜本人也成了秦军的俘虏。

    反抗不成。彭胜这家伙倒也光棍,立马决定投降秦国,在他的游说下,彭县等周围的几个县城的动乱很快就得到平息。

    ——。

    蜀郡各县望风而降。

    成都越来越陷入到孤立无援的境地中,面对李原抛出的优惠条件,郦商心中的那杆天秤在一点点的倾斜着。

    想起二个月前堵塞石牛道,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的自己,郦商既感到惭愧又感到庆幸,惭愧的是在见识了秦军雄壮的军容之后,他对自己曾经不自量力的行为感到不堪。庆幸的是幸亏有陆贾在从中游说,让李原没有下令强攻城垣。

    一往平川上的成都。

    几乎无险可守,这样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李原区区四、五千军心涣散的兵士,又如何能抵御得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