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裂土美利坚-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国,且此时刚刚从西班牙人手里夺取了路易斯安那,打着“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旗号,又与古巴近在咫尺,在洛佩斯和诸多古巴革命志士看来,美国不仅是绝佳的古巴革命跳板,更是天造地设的古巴盟友。

    洛佩斯刚到美国,便开始在纽约、华盛顿积极游说,试图获得美国官方的支持,他找到了一名热衷扩张的美国政治家奥沙利文,共同招募了一大批武装浪人,准备在1849年从纽约和新奥尔良同时出发,两路夹击古巴,夺取古巴后,将古巴建设成一个隶属于美国的、有相当大自治权的海外领地。

    然而他的行动并没有得到美国政fu的青睐。当时的美国总统是泰勒。这位出身种植园主,却倾向代表工商业利益的总统虽然是职业军官出身,且率部打赢了美墨战争,但对无节制的海外扩张却持保留态度,在他看来,这种旧式的殖民地开拓不但劳民伤财,损害美国“自由之国”形象,而且只会平白增加南方蓄奴州的实力,对美国本身并无好处,因此他非但拒绝支持洛佩斯,甚至采取了非常措施阻挠其行动:当洛佩斯和奥沙利文的远征船队即将出港之际,美国海军突然封锁港口,将远征船队的船只全部扣留。

    奥沙利文遭此惊吓,满腔野心化作春水,此后便疏远了洛佩斯;洛佩斯远征队的经费大多数来自纽约商人的赞助,如今还没出港便夭折,自然债台高筑,再也无法在北方立足,不得不南下新奥尔良。

    可洛佩斯并未因此放弃“联美抗西”的计划,反倒从这次挫折中敏锐地观察到,代表工商业利益的美国北方,和代表奴隶主利益的美国南方,矛盾已不可调和,因此他决定利用这个矛盾,从美国南方各州寻找盟友。

    他首先找到了参议员杰斐逊。戴维斯,此人当时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在南方蓄奴各州乃至全美颇具影响力。戴维斯曾参加西班牙殖民军对玻利瓦尔作战,久仰洛佩斯大名,对洛佩斯的到来表示欢迎,以个人名义赠送古巴革命组织100万美元和一座咖啡种植园,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得到如此巨大帮助的洛佩斯随即将总部搬到新奥尔良。

    然而洛佩斯的高兴并未维持多久。戴维斯是个惧内的人,他的妻子对这种毫无来由的虚掷金钱感到愤怒,很快逼迫丈夫“退伙”。觉得过意不去的戴维斯推荐了其密友、刚刚从美墨战争前线回来的指挥官罗伯特。李,后者非常认真地阅读了洛佩斯的全盘计划,但最终有礼貌地拒绝加入,理由是“空想成分太多”。

    戴维斯就是后来南北战争时南方邦联的“总统”,而罗伯特。李则成为战时南军总司令和战后华盛顿大学校长,一位据说在军事才能方面比格兰特还要优秀的将领,即便是敌对方都十分尊敬的美国名将。这两人倘若加盟,古巴独立斗争史将会改写,但历史没有也许。

    不过洛佩斯并不气馁,他的游说终于打动了一些美国政要、名人,如密西西比州州长奎特曼、前参议员亨德森、《新奥尔良三角洲报》编辑西格尔等,这些人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洛佩斯招募人手,筹集资金,购买武器和军需,终于在1850年初组建了一支约6100人的突击队。

    当然,这些人也不会白做这些工作,他们之所以如此“慷慨”,是被洛佩斯更慷慨的许诺所打动。

    洛佩斯答应,只要美国帮助古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古巴就会“感恩图报”,作为一个蓄奴州加入美国联邦,这对于正竭力在和北方废奴州争夺中争取更多盟友的南方各州而言,的确具有不小吸引力。换言之,这位古巴国旗的缔造者、古巴独立革命先驱,居然一度打算以“古美合邦”为代价换取自由,用接受美国统治为代价,来结束西班牙的奴役。

    1850年5月,洛佩斯带领他的突击队从佛罗里达州的基维斯特出发,开始向古巴进军。他们很快在古巴的卡德纳斯镇登陆,并第一次在古巴领土升起了自己的旗帜,洛佩斯兴奋地以为,只要义旗高举,登高一呼,古巴民众就会积极响应,团结在他的旗帜下,向西班牙殖民者开战。然而他想错了。当地民众对于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外国人马”感到不知所措,这些荷枪实弹的人从哪里来?他们想干什么?谁是他们的敌人?当地人一无所知。整整大半天,几乎没有一个当地人响应,相反,当闻讯赶来的西班牙殖民军发起进攻时,一些民众居然站在殖民军一边对突击队开战……他们错把这些全副武装的陌生人,当作侵犯他们家园的盗贼。

    洛佩斯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率领人马仓皇登船,退回基维斯特,并抢在美**警赶来之前宣布解散,以免美国触犯1918年制订的《中立法》。

    这次虎头蛇尾的行动让大多数美国政要对洛佩斯丧失了信心,尤其当支持洛佩斯的密西西比州州长奎特曼因此下台之后更是如此。

    但洛佩斯并不死心,他在逃脱美国司法追究后迅速重新集结人马,准备再次革命。由于失去了美国政要的支持,他花了一年多时间,才勉强凑起几百人,其中大多数是古巴流亡志士,还有少数美国人,主要是他以前在南美西班牙殖民军时的同事。

    1851年8月,洛佩斯的突击队再次在古巴北部海岸登陆,洛佩斯将人马兵分两路,让自己的副手、美国人克里坦登上校留守原处,看守辎重并负责接应,自己率领主力向内陆山地进军。然而西班牙殖民军主力很快闻讯而至,两支革命军分别被包围,最终因实力单薄被各个击破,洛佩斯与克里坦登双双被俘并被处决,许多被俘的突击队员都被送去矿山做苦役。

    但是,洛佩斯虽然再一次失败,他的旗帜却成为了古巴革命者的标志,凡是打着这个旗帜的部队,几乎都会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可……而此时的古巴革命军中也有人数不少的华工,这些华工在战斗中表现优异,战斗中不知后退,也从无任何叛变行为,深得古巴人民的信任,所以,刘永福得到了谢戈德阿维拉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而这,也成了他这一次能够反击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

第326章 战争走向

    第326章 战争走向

    清军打的是龙旗,虽然在郭金章以为首的红色兵团的强烈抗议之下,他们放弃了那种高举着那些写着各自将领的姓氏的大旗,但这种举着一个外国人的旗帜去打仗的行为同样也是他们所不乐意的。荣禄、丁汝昌等人根本无法接受,他们甚至还要求,每个部队至少也要要打一面“清”字大旗,以彰显大清国的威风。

    不过刘永福还好,这位黑旗军大统领有着在别国作战的经验,在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招牌黑旗和“刘”字大旗之后,他勉强接受了郭金章的好意。不过,他还是低估了“佩洛斯的旗帜”所带来的影响力。

    说是望风景从,那可能夸张了,但在跟内应接触之后,他立即就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帮助。尤其是那些原本躲在山区的游击队、起义军,在得知他已经攻占了中部重要的交通和商业中心谢戈德阿维拉之后,立即在古巴革命党的带领下向其靠拢,并最终会师在了一起。而由于古巴革命党的重要领导人,古巴共和国临时政府起义军的正副司令戈麦斯。巴埃斯和马塞奥。格拉哈莱斯也都在会师的这支起义军中,谢戈德阿维拉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了古巴起义军的大本营。虽然古巴起义军的人数并不多,只有4000左右,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到来,对解决刘永福所面临的困境极其有利。

    而且,刘永福也并不害怕数倍于几的西班牙军队,因为,从起义军的情报中,他得知这些西班牙军队也大多都是新兵,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事,战斗意志并不强,而且也没有受过什么像样的训练。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入侵哥伦比亚之后,尼古拉乌面对哥伦比亚那缺乏训练的部队也不能形成压倒性优势的原因。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西班牙军队之中普遍存在一种对中国人的恐惧。

    新兵蛋子,士气低迷,训练不足……这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的肥肉。在得知无法得到后援的情况下,刘永福大胆地将兵力分散,每支部队都掺杂着一些熟悉地形的古巴起义军,然后就抢先展开了对来犯敌军的攻击。

    结果,西班牙人被一下子打懵了。

    大量迫击炮的轰击,轻机枪的扫射,让他们感觉自己周围的每一支部队都有可能是清军的主力。而敌军无论是在移动,还是在作战方面,也都要远远胜过自己。尤其是,清军敢死队在当地游击队的带领下,还经常性的玩儿穿插,在他们数支部队的结合处玩儿冒险,东打一枪,西轰一炮,好几次害得他们自己差点儿先打起来。而在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连炮兵部队也受到了偷袭,被对方重创之后,西班牙军队的指挥官克制不住了,顾不得朝谢戈德阿维拉展开进攻,反而收缩起了兵力。可他不知道这样一来却正中刘永福下怀。

    刘永福经历过中法战争,深知列强军队的厉害,但在接受红色兵团的训练的时候他就仔细地动过脑筋,认为与列强军队作战,想要发挥清军的优势,就不能拉开距离,而是应该近战、混战,让敌人的洋枪洋炮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而西班牙军队这一缩,立即就让他逮到了机会。

    出发之前,刘永福就向袁世凯索要了大批的近战武器,尤其是迫击炮和手榴弹,这两样都是他的最爱,一个先头部队,几乎拿走了袁世凯一半的库存。而看到西班牙人开始收缩,他也意识到是这两样好玩意儿发威的时候了。

    通过游击队重新集结起兵力,然后,找准了西班牙人的一部,趁雨夜靠近,先以迫击炮轰击其营地中心,造成混乱,然后,配备了大量手榴弹的清军便开始了冲锋。

    ……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夜,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