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5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议事,议事,又有什么好议的?如今这情形,就算是孙武来,也只能慢慢地耗,耗到敌我有一方耗不动倒下了为止。”孙元一边负气地说,一边掀开门帘子走出去。

    就看到一个身着文士青衫,腰上挂着一口长剑的青年书生立在外面,抬头望天,翻了翻眼白:“孙将军,你对主帅口带怨言,若换成心胸狭窄的之人,只怕须有麻烦。好在马瑶草这人心胸开阔,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孙元一震,忍不住叫了一声:“青主兄,是你,真是你吗?哈哈,哈哈,三年未见,想不到却在中原见到你,真真叫人喜出望外啊!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说着话,他大笑着冲上前去,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就不停地摇着。

    没错,来人不是傅山傅青主又是谁。

    傅山还是那副目光涣散,神游天外的样子,道:“三年前我回山西参加当年乡试,惭愧,竟是名落孙山。想来,定是小生学问不到,就四下游学,打打秋风,顺带着给人看看病过活。听说你们这里打得热闹,又起了瘟疫,就过来看看能不能生发。你孙将军现在乃是总兵官,发达了,想来也不会亏待我吧。你们营中还有没有士卒患病,交给我好了。”

    他本是一个医学大家,这一次,永城出了这么大的瘟疫,对于他来说乃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若是在太平年月,还真没有办法去寻那么多病理标本。

    所谓名医,都是靠人命堆积而成的。没有足够的病人给自己练手,你就算再有学识,也不可能成长。

    这也是后世中国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乃是世界一流的缘故。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保证了任何一个外科大夫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傅山的心思,孙元自然清楚:“倒是又病倒了几个,加西亚神甫动刀子还行,治疗瘟疫却是不成的,你这次过来还真是帮我的大忙了。咱们说什么钱,俗了。哎,想不到青主如此大才,竟然连个举人也中不了,一定是体制的错。”

    “对对对,肯定是体制的错。”傅山高兴起来,涣散的目光聚焦到孙元脸上:“确实,谈钱就俗了,咱们整点不俗的。孙太初啊孙太初,想不到你一个百战百胜的无敌大将军,竟然在小小一座永城跟前碰得头破血流,真真叫人失望。你的才具,也不过如此啊!”

    他着话一说出口,站在中军大帐门口的几个卫士都面带怒色。在他们心目中,孙大将军就如同天神一般,什么时候被人这么指责过。

    一个个都铁青着脸,将手放在刀柄上。

    傅山对众人的愤怒置若未见。

    孙元:“青主你的行李呢?”

    傅山也不躲避:“我如今正在马总督幕中打抽风。”

    “啊,你在马瑶草幕中做幕僚。”孙元吃了一惊,他早在三年只前就想过要招揽这个傅青主了。此人其他才干不说,也不说他武艺高明,光那一身医术就叫孙元直流口水。如今,他再次出现,如何肯放走:“青主,你去马总督那里打秋风做什么呀,干脆你到我这里来吧,条件由你提。”

    傅山想了想,点头道:“确实,老马是个文官,我这人吧,四书五经读得不太好,所学又杂,到他那里也发挥不出来。而且,马瑶草麾下人才实在太多,我去了,也显不出手段来。有一句话是什么说的呢,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要不,我先在你这里混一阵子?”

    孙元:“对对对。”说着话,就双手合十:“青主能够来我这里,实在是太好了,太好了!”

    傅山:“就现在,我还是在马瑶草那里混饭吃,马总督命我来请太初过去议事,咱们走吧!”

    孙元一拍脑袋:“方才见青主,某心头欢喜,倒是忘记了这一茬,对了,你可有办法拿下永城?”

    傅山:“等下见了马总督之后再说吧。”

    两人就骑了马,沿着长长的土围一边说话,一边慢慢地朝前走着。

    说了半天话,傅山突然长叹一声,道:“太初啊太初,说起来,我倒是有些有些佩服你了。”

    “佩服我什么?”孙元笑问。

    “佩服你的先见之明。”傅山闷闷地说:“当初,你带兵入镇扬州之时,曾经建议刘宇亮刘阁老不要回四川老家,而是举族搬迁到苏州。为此,你甚至替刘阁老置下了宅子和田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天下人皆道孙太初是一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之人。不过,在我看来,真正叫人佩服的是太初你对时局的把握。当年你若不是将刘阁老请到苏州,这回张献忠入蜀,只怕刘家已经没在战火之中。刘氏一门,举族可谓是因你而活。想不到三年前,孙太初你就看出这国事将继续糜烂下去,而巴蜀一地将受到张贼的祸害,当真是叫人又惊又佩啊!”

    孙元被他一通夸奖,心中也是得意。可惜,这都是他作为一个穿越者的先知先觉,自然不好对傅山明言,只道:“某不过是在其位,知道一些国家的事情罢了。”

    傅山继续叹息:“说得好,说得好啊,在其位方能知其政。傅山平日也颇自大,以为这天下间的事情没什么能够瞒得住我。如今看来,却是井底之蛙。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没有在位置上,没有机会参赞机要。很多事情只不过是浮光掠影地看到一些端倪,可究竟是怎么样,却无法深入。”

    孙元笑道:“所以,青主你这次前来,就是想入仕?”

    “也是,也不是。”傅山道:“这次来河南,一来是想在孙太初你身边呆上一阵子,将有些事看清楚想明白,二来也是为避祸。”

    “避祸,怎么讲?”

    傅山难得地正经一回:“闯贼势大,将来在河南无论得势还是失利,都会回军陕西,陕西才是他们的根本。山陕本是一体,贼军将来若是拿下陕西,山西必是李自成首要目标。哎,如今九边精锐都被洪承畴那笨蛋在松锦丢了个精光,山陕根本就保不住。我若是留在那里,那不是坐以待毙吗?说不得,先逃到江南来了。说起来,这事还是当初你劝刘阁南下时才提醒了我。”

    孙元哈哈笑道:“好好好,继续青主来我这里,以后就别走了。”

    正说着话,就看到前方土围那边继着一群骑兵,马士英骑在马上,正拿着孙元送给他的那支单筒千里望对着永城看个不停。

    看他的神色,难得地显得非常轻松。

    见孙元和傅山过来,他转过头来,笑眯眯道:“太初,青主,你们来了。且随老夫一起观察敌情。”

691。第691章 招降

    孙元心中忍不住想笑,若是观察敌情,自己哪一天不来前线看上几回,倒是马总督你怕热,整日躲在中军大帐,不到天黑退凉不会出现,现在倒叫我过来看敌人在做什么了。

    当然,马士英有请,孙元和傅山也只能骑着马挨了过去。

    定睛一看,城头的敌军好象又少了些,一个个有气无力地站在上面,但目光中依旧是充满了绝望的仇恨。

    马士英用鞭子指着城墙,侃侃道:“看刘超部的情形,失去了外援之后,也只有死守待变一条路可走。如今我几万大军云集永城,且又是击溃闯贼刘宗敏、高一功精锐的宁乡军在。要想解永城之围,李自成必须发手头全部主力才行。但问题又来来。首先,如果李自成发主力来永城,开封他还要不要了,后勤还要不要了,难道就不怕开封的陈永福和周王杀出城来截断他们的粮道吗;第二个问题,对上宁乡骑兵军这样的天下第一军,李自成得做出付出巨大牺牲的心理准备。为了区区一座永城,为了区区一个刘超,他值得冒这个险吗?所以……”

    “所以,永城的陷落不过是早迟的事情,这易点,想必刘超自己心中也清楚得很。而且,我军又筑了长围,将永城围得水泄不通,刘超已经没有突围的可能了。形势对我军那是大大有利。”

    马士英诡异地满面春风:“所以,咱们也不用沮丧。”

    孙元却不以为然:“马总督说得在理,但是,要想拿下永城,也不知道还需多少时日。一月两月,还是半年?”他心中有些郁闷起来。

    “此事太初你也不用急。”马士英笑着对傅山说:“青主,你刚从城中出来,且说说永城的情形。”

    “啊,青主你进过永城?”孙元大吃一惊。

    傅山自得道:“进城简单啊,只要马总督点头,我随时都可以进去。就在前天,我假扮走方郎中混进城去。城中瘟疫横行,正缺医少药。我进了城,贼人欢喜还来不及,又如何会起怀疑之心。呵呵,恰好刘超也身染小恙,听到我的名字,还将我请进府中写了个方子。城中的情形,我却是很清楚的。对了……孙将军,依你看来,城中还有多少兵马?”

    孙元想了想,道:“据说,刘超在城中囤了不少粮草,如今又抢劫百姓的粮食,应该还能维持四到五月吧?至于兵马,大战一起,整个永城的百姓都涌进城去,怎么也十万人马吧!”

    明朝中期以来经历过一个人口大爆炸阶段,尤其是从弘治年起,直到万历年,各地方的丁口更是打滚似地往上翻。

    人口从开国时的几千万一口气冲到一亿多,据后人研究,如果加上隐匿的户口,明末的人口应该已经达到两亿。

    清康熙年间伟大的说书先生,上书房大臣张廷玉所编纂的《明史》中说,张献忠入川之后所屠杀的百姓总数达四万万有奇,也就是四亿。这当然是个天方夜谈,不过,估计四川怎么着也有上千万人吧!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河南都是人口大省。这里是传统的农业区,人丁繁盛。一般来说,一个县二三十万人还是养得活得。普通县城的城市居民通常都在三四万之数,已经有后世八十年代的规模了。

    “不对。”傅山伸出右手,比了个八字。

    “八万?”

    傅山:“再猜。”

    “八十万,你是开玩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