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士-第1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杰为人桀骜不逊,如果换成其他人说这话,早就发做了。可今日却是奇怪,他竟然点了点头:“小公爷这话说得有些道理,山东军去打正好。不过,攻打北京,我秦军要做先锋。”

    郝肖仁现在在山东军参赞军事,抛开个人同刘春的私交不论,山东军所立的功劳也有他的一份。当下就道:“秦军乃是这一路大军的主力,自然要留在紧要处的。”

    刘春眉头一扬,正要说话,周仲英就跳出来和郝肖仁抬杠。

    周仲英现在恨郝小人到极处,只要能够叫这鸟人不痛快,什么话都说得,也不管是否荒谬:“郝大人此言差矣,明明有阳关大道不走,偏偏要去过怀柔、顺义这座独木桥,真真可笑。枉郝大人还是我镇有名的谋士,依在下看来,也不过如此。”

    郝肖仁恼了,盯这周仲英,喝道:“难不成周大人另有高见?”

    周仲英也不理睬他,只朝孙天经一拱手:“小公爷,从密云到京城可不只有怀柔、顺义这一条道。况且从怀柔、顺义也远,要先绕一个圈子去通州,通州是京城东大门,那边的防守必然严密。如果攻之不下,不是浪费工夫吗?”

    孙天经一呆,他虽然年纪小,可古人都早熟。他又生长才孙元府中,因为母亲去世得早,姥姥不亲,舅舅不疼,天生天养,比起同时代的孩子早熟。所以,虽然年纪尚幼,其实心理年龄已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十六七岁的青年。

    这次北伐,他早就摩拳擦掌要干一番事业,整个顺天府的地图可说已是烂熟在胸:“周大人的意思是走昌平。这个……这个不太好吧……”

    是的,从长城隘口到京城,可不止顺义怀柔这一条官道。以古北口为,有两条路,一条是古北口——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北京;另外一条则是古北口——昌平——北京。

    哪边近,哪边远,自不用多说。

    实际上,听到周仲英这么说,大家心中都是一亮,又有些懊恼。实际上,拿下镇边城之后,大家可以直接向东攻打昌平的,也不用到密云来兜一个大圈子。但是,不拿下密云,关闭建奴北逃之路,将来上头一旦追究下来,大家都有麻烦。出来的时候,孙元就交代过,拿下北京尚在其次,此战的关键是关门打狗,只要封住长城关卡,北京什么时候打都可以。但若是放跑了建奴,就算拿下北京,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大家才放过昌平不打。

    这个时候,周仲英又提出重打昌平,确实叫人食指大动。

    而且的,打昌平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那地方可没有建奴的一兵一卒。

    原来,昌平这个地方并没有任何战略价值。不像密云,直接控制长城关隘,乃是北方边防和京城的屏障;也不像居庸关,乃是北京和山西的门户。

    但这地方却有着很重大的政治意义——明朝皇陵就在这里。

    这里在后世被称之为十三陵,是北京最重要的景点之一。里面有十三个明朝帝王的陵寝,分别是明仁宗的献陵、宣宗皇帝的景陵、明英宗裕陵、宪宗皇帝的茂陵、孝宗皇帝泰陵、武宗正德皇帝的康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永陵、明穆宗昭陵、明神宗定陵、光宗皇帝庆陵、明熹宗德陵以及明毅宗崇祯皇帝思陵。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和打仗。

    民间也又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缺德的事情是刨绝户坟踢寡妇门。

    在中华文化中,对于寝葬所有人都有着敬畏之心。尤其是皇家陵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当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毁了凤阳皇陵就引得天下大震。

    建奴入关之后,打的旗号是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对于承平皇陵也丝毫不敢损伤,还派军队驻守。一是为了收买人心,最重要的是,清庭已经开始全盘接受汉文化,对于风水一说也非常迷信。在他们看来,昌平此地风水极佳,乃是龙脉所在,日后也要做为皇陵使用。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十三陵除了明十三陵之外,另有清十三陵,康熙、雍正、乾隆等人都归葬于此。

    在当今,除了做事肆无忌惮,已失民心的李自成敢将部队开进昌平之外。其他各路兵马无论在北京打得多热闹,都下意识地避开承平,过门而不入,以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政治上的麻烦。

    如果这次要打昌平,谁也说不准皇陵会不会受到战火的波及。秦军、山东军以前毕竟还是明朝的军队,虽然士卒残暴,可好歹也会有所顾及,岛津联队和朝鲜营的倭奴和棒子可管不了这么多。就算是秦军和山东军,一旦乱来,也控制不住。

    若是真闹出什么乱子,问题就麻烦了。

    是的,走昌平确实是一条捷径。可宁乡军未来何去何从,君侯得了京城之后下一步会怎么走,别说扬州镇众,只怕就连君侯也不知道。

    在目前而言,他们还是大明朝的臣民,政治正确上的东西,那条红线,还是不敢轻易触碰的。

    当时,周仲英这个提议,却让大家心中那头野心之兽复苏了。实际上,在北伐一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拿下北京,囊括整个北方省份当不在话下。且不说宁乡军,就连山东军和秦军中也都涌动着一股暗流,想要做开国功臣得大富贵的暗流。只是,没有敢将这层窗户纸桶破罢了。

    此刻,所有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着声了。

    小公爷的话刚说完,周仲英就大着胆子打断道:“小公爷你的顾虑,在下也能理解。不外是那地方是皇陵所在,不好惊扰历代君王的魂灵罢了。不过,你想过没有,帝陵如今已经沦陷在建奴之手,难道他们的魂灵能安宁吗?各位帝王在天之灵见我等收复失地,驱除鞑虏,只怕也会欣慰的。”

    “这个,这个……还是再议吧……”孙天经也知道兹事体大,想支吾几句将这一篇揭过。

    就在这个时候,刘春突然冷笑:“世子,又有什么好再议的。在下是个军人,只要能够打胜仗,可管不了那么多。若不能尽快拿下京城,让豪格缩后城中,将来要想拿下那座坚城也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我山东军人马本就不多,可死不起。只要能够让部队少死人,我可不怕什么?今日就带着兵马去昌平,若还有人有废话,冲我来就是了。”

    刘春如今名声极坏,特别是在刘泽清不明不白死后,可以说已经被世人当成了禽兽。他也管不了名声不名声,反正自己已经怀透了心,就算再坏一点又怎么样?

    反正是跟着孙元这个妹夫一条道走到黑,只要孙元有将来,自己也会有个光明的前程。可若是大家费老老牛鼻子的劲打下北京,最后还要将京城还给弘光。最后的结果是天下太平,朝廷威望如日中天,孙元解甲归田,自己坏事做决,必然没有个下场。

    就目前来看,最佳的结果是孙元做皇帝,自己怎么着也能得个世袭的国公爵位。进一步天王,退一步就是深渊,还不如反他娘的。

    孙天经有点口吃:“这这这,这事还是问问父亲大人再做定夺?”

    这个时候,高杰缓缓开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瞬息万变,这个时候去请示曹国公,那不是误事吗?我秦军明日就回出动去打昌平,东平侯说得对,我秦军人马也不多,大部都放在河南,来京城的也就区区几千精锐,耗不起。世子,就恕我翻山鹞子不遵号令了。”

    说着话,他朝刘春看了一眼。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碰在一起,似是要激出火花来,彼此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那一丝肆无忌惮。

1459。第1459章 进京计划

    岛津一夫也站出来,虽然他站起来和没站起来也没什么区别,很容易地就被高大的高杰和刘春给遮挡住了,只有声音从人群中传出:“世子,青主先生,攻打昌平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士卒也能少走弯路,不至于那么疲劳。亲王,亲王你觉得呢?”

    李举哈哈一笑,道:“我没什么意见,不过,打昌平确实是一个好主意。”

    傅山面容恬淡,他也知道,今日那层窗户纸已经被大家给桶破了。如此也好,自己大可静观其变,不用急着发表意见。

    孙天经年年纪小,见四路兵马都决心要去打昌平,竟不知道该如何再好,讷讷道:“谁还有说的,这个毕竟实在是太……太……”

    就在这个时候,周仲英大喝一声:“世子,打个昌平又有什么,不就是那里有历代皇帝的陵寝吗?方才在下已经将话说得清楚了,打仗就是打仗,我等只需想如何才能打赢,没必要考虑那么多。就算惊扰了帝陵惹得天下物议纷纷又如何,咱们还怕这些?自君侯其兵以来,可没得多朝廷一文钱军饷。不但如此,朝廷还屡屡排挤咱们。依下官看来,咱们可不欠弘光什么。所谓君以国士待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这建奴乃是君侯一手消灭,这天下乃是君侯一手打下的,进了京城之后,咱们拥戴君侯坐上那张龙椅又有什么不好?”

    “啊!”所有人都惊叫起来。

    孙天经更是张大了小嘴,满眼都是惊恐。

    刘春一张脸变成血红,大吼:“对,他娘的,咱们可不欠弘光什么。弘光小儿当年登基的时候,史可法就写信给马士英就说过他有七不可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无知和专横。这样的人也配为天子?”

    周仲英也大叫:“弘光自登基以来,荒淫无道,望之不似人君。帝少读书,章奏未能亲裁,政事一出士英,不从中制,坐是狐鸣虎噬,咆哮恣睢,纪纲倒持。及大铖得志,众正去朝,罗罻高张,党祸益烈。上燕居神功,辄顿足谓士英误我,而太阿旁落,无可如何,遂日饮火酒,亲伶官优人为乐,卒至触蛮之争,清收渔利。时未一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