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工作业务领域,保险公司不愧为我的主营客户,因为保险公司人员流动率很高,当保险公司的朋友从太平洋保险公司跳槽到其它保险公司的时候,他们又会主动将其他保险公司的业务拉到我这里来,我的客户具有了一种连动性,我只需要牵起毛巾的一端,毛巾的另外一端便自然地由我的客户们替我牵了起来。”这样一来,两年半之后,公司从最初的一百万元资产变成了总资产五千万元,他本人也在北京四环附近的志新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与私家车。
“我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梅花香自苦寒来,100万元不再是我的梦想。现在我正在与几个朋友一同策划组建一家新的公司,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里进一步地挑战自己。这家公司便是我与朋友们将多年的智慧、资源、经验和心血融为一体的嘉言堂高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我相信这也将是我们为之奋斗终身的一项事业。”
第九章如果你能用7元钱在北京活半个月,我就能告诉你赚100万的方法(4)
挣脱逆境的精神偶像——金大中
采访结束后,李严为我讲述了一组年代数字,使我惊讶的是,他竟能将这组数字倒背如流。原来,正是这组数字在他的人生处于低谷时不断地激励着他,那就是帮助他挣脱逆境的精神偶像——金大中!
在韩国人心中,金大中是坚忍不拔的象征,常有人用“忍冬草”来比喻他。金大中自己也说:“只有我自己能够决定我的幸运和不幸。”
1924年1月6日,金大中出生于朝鲜半岛西南荷衣岛一个小渔村中,荷衣岛上的学校只能读到小学四年级,为了使孩子能继续学习,全家变卖了家产,搬到木浦市;
1943年12月,金大中以优良的成绩考进木浦商业学校;
1944年,20岁的金大中出任一家船舶公司的管理委员长,后来办了一家造船公司;
1945年8月韩国光复后,金大中在木浦日报社从事见习编辑和记者;
1949年,由于写了不少有深度的文章,晋升为木浦日报社社长,这时他只有25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金大中刚刚起步的事业毁于战火,由此决意从政;
此后10余年间,他先后5次竞选国会议员,4次惨败;
1961年5月,金大中参加仁济地区国会议员补缺选举,当选为国会议员。正在金大中踌躇满志准备履新之时,突然传来消息:陆军少将朴正熙发动了“5·16”政变!他当选国会议员才3天,便被剥夺了议员资格;
1963年,金大中又如愿以偿地当选为国会议员,但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家财耗尽,原配夫人也因操劳过度撒手人寰;
1971年,金大中首次参加总统大选就一举获得540万张选票,险些将以大规模舞弊手段谋求连任的朴正熙拉下马;
1971年8月,金大中在前往光州参加选举途中被朴正熙政权精心制造的车祸撞成重伤,骨关节感染留下后遗症,造成一只脚跛行;
1973年8月8日,他在东京被朴正熙政权中央情报局特工绑架,险被碎尸沉海;
1976年3月1日,金大中因同其他民主人士一同发布《三一民主宣言》,被大法院判处5年监禁,并剥夺5年公民权;
1980年5月17日,金大中因被控策划当年4月发生在南部光州地区的民众运动遭到逮捕,并以“叛国罪”被带上法庭;
1980年11月,金大中被军事法庭以“阴谋内乱罪”判处死刑。在美国的压力下,金大中终于相继被改判为无期徒刑、20年徒刑、缓刑,并于1982年流亡美国;
1987年和1992年两次参加总统大选,但分别败在卢泰愚和金泳三手下;
1992年9月,他在莫斯科俄罗斯外交学院通过了政治学博士论文答辩;
1997年12月19日,卧薪尝胆的金大中以73岁的高龄击败所有的对手竞选总统获胜;
2000年10月13日,为了表彰金大中为朝韩两国和平和解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为韩国民主和人权发展所作的努力,荣获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在偶像面前,我没有理由回避逆境,这便是偶像的力量!”李严踌躇满志地说。
逆商链接:
李严——用超越自我的不屈意志提升你的逆商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不幸而生为富家之子的人,他们的不幸,是因为他们从开始就是背负着包袱而赛跑的。大多数的富家之子,总是不能抵抗财富所带给他们的诱惑。富家之子与贫穷的孩子相比,往往会像林中的一棵弱树苗同一棵每一寸树干都要饱受暴风骤雨吹打的高大的松树相比一样。只有那些饱受暴风骤雨吹打的大树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7元钱在北京生活半个月而不言败,这是对自己精神意志、体能极限何等的挑战!征服这个世界,关键是征服这个世界的我们自己。只要行动前在心理上挑战自己;行动过程中在方法上攻克自己;任何事情的发展便总会从某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的成长,这是自然的辩证。
人生低谷中的李严,勇于超越自我,如火柴一般,有擦过磷壁,焚之一炬的气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没有了激情,他便形同朽木;一个国家如果对自己没有了激情,它便成了埋葬文明的坟墓。因此,李严用他的成功有力地告诉了人们:你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只有向自己宣战,才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第十章点击命运:下岗女工成了“鼠标巨头”(1)
——38岁下海的王秀芬制造了“中关村神话”
本文主人公王秀芬30岁就下岗了,大专毕业的她不得不到中关村干起了又苦又累的推销活。38岁那年,她从两只鼠标卖起,开始了“专卖”鼠标之路。5年后,她的鼠标客户已遍及大半个中国,仅在北京,鼠标日销售额高达10多万只,鼠标销售雄踞中关村榜首。她也因此成了全国有名的“鼠标巨头”。王秀芬成功的经历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看她能否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途径;也许王秀芬卖成套的电脑无法与一些大型电脑专卖店叫板,但她另辟蹊径,选择了别人不太在意,又最适合自己的赚钱门路——专卖本小利大的鼠标,结果她成功了!
下岗女工跻身中关村打工族
1958年11月16日王秀芬出生在北京宣武区校场口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兄妹五人中,她是最小的。
由于家中孩子多,经济负担重,因此,王秀芬直到10岁才开始上学读书。好在头脑聪明的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1974年,王秀芬毕业后到北京市一家灯具厂当了一名工人。之后,因为表现突出,年仅23岁的她就被破格提拔为车间主任。
谁知到了1988年1月,由于工厂不景气,王秀芬不得不提前下岗了。那一年她刚好30岁。王秀芬心理难受极了,因为这个年龄要想再就业十分困难。何况她仅仅只有大专文凭。但向来坚强的王秀芬并没有被命运吓倒,他决定先去学一门技术,再去找工作。于是,1988年底她便来到北京市一所职业培训中心自费进修财会专业。
第二年王秀芬便顺利的应聘到了北京市一所私营电子公司做会计,月薪600元。她十分珍惜这份难得的工作,每天早上4点钟就起床,熟记财务方面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要牢记公司所有的进货底价。一年后,王秀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非科班出身的她成了电子公司的财务主管。
1990年,有了孩子的王秀芬为了照顾家庭,跳槽到了离家比较近的北京天祥公司。这家公司主要销售打印机。应聘时,老板问她是否了解打印机。心直口快的王秀芬说:“不就是能打字的机器吗?”老板一听此话,本想打发王秀芬走,但看了看王秀芬的简历,觉得当年那么小便当上了一家灯具厂的车间主任,一定不简单。于是便果断地把她留下,并让她主管公司的财务工作。
当时王秀芬所在的财务科隔壁是销售部,她经常有机会听到销售部的人员向客户介绍产品、谈论价格。她对这些很感兴趣,因此,平时就特别留意那些业务人员的言谈举止和沟通技巧。有时销售部的人都去跑业务了,来了客户和电话什么的,王秀芬就主动与客人交谈。时间长了,他竟发现自己爱上了销售这一行。
1993年王秀芬主动放弃了很轻松的财务工作,申请调到销售部做起了业务。那年10月,公司刚好要在中关村科苑电子市场开一家打印机专卖店,正缺一名主管人员。于是,老板就派王秀芬到中关村全权负责分公司的业务。
到了中关村后,本以为销售很简单,自己也已经懂得了很多的王秀芬,这才发现销售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远远超过了她当初的想像。王秀芬卖的是打印机,可是她对打印机的知识,以及安装、售后服务等一窍一通。这样,往往顾客一开口提问题,她便哑口无言。她只好悻悻然地走了。
长此下去,这生意可就要做砸了!王秀芬把心一横,她就利用下班休息的时间,参加了电脑培训班,并虚心地向公司里的老业务员学习销售方面的知识。她还跑到书店买回来一大堆相关的书籍,天天在深夜挑灯苦读。这样仅仅过了一个月后,她便掌握了全部的销售及相关的电脑知识。从此,王秀芬的销售业绩一天比一天红火。
到了1995年,王秀芬的销售业绩已经超过了公司里所有的业务员,她的月工资也达到了2000元。就在这时候,公司里三个年龄比她小的同事辞职后,在中关村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给了她很大的震动。
王秀芬心想,别人比自己小都能够自己创业,自己为什么不能呢?带着这样的想法,她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到中关村广泛调查。经过几番周密的观察和斟酌后,她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跳出来单干。于是在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