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神传说-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斩他吗?杀一个同是大渝人的敌手?”柳毅的长刀在即将斩落在对面那魁伟汉子的一刻却硬生生地停顿了,长刀滑过对手的咽喉,落向那汉子的右肩。

  “当“地一声脆响,柳毅的长刀被一杆黑色的长枪嘣起,一个年轻、威武的骑士出现在柳毅的眼前。

  “邓梁,目的已经达到,不可恋战。”年轻的骑士一边以绝对的权威发号施令,一边从容地应付着柳毅的长刀。

  “来将通名”柳毅有些微怒,不能原谅这看来比自己更年轻的骑士明显的轻视。

  对面的骑士没有回答,他的长枪在与柳毅的长刀交错间,忽然闪电般击向柳毅的腰肋,柳毅大惊,躲无可躲。但长枪奇迹般地只是在柳毅的腰间滑过,割断了系甲的丝绦。

  柳毅震惊,年轻的骑士拨转马头,如一把利刃劈开周围兵士重重包围,顺利地冲出小城。

  他回过头向追过来的柳毅一笑,朗声道:“我叫凌轩,柳将军,后会有期了”说完他策马急奔,与自己的队伍一起消失在远方的树丛里。

  齐峰战死了,目击的兵士们说他与那叫凌轩的年轻骑士交手不过三合便死于马下。奇怪的是,除了齐峰,其他的将领兵士都只受了些轻伤,齐峰就成了这次交锋唯一的阵亡者。

  望着大营冲天的火光,柳毅环顾四周,在身边的那些将士们脸上或多或少竟都察觉出一丝压抑的兴奋和喜悦。他微低下头,发现自己的心里竟然也有几分隐隐的快意。

  “凌轩”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渝将军?

  辎重粮草大营被毁的消息,迅速地传到了叶谋全的中军大帐。他疑惑地问亲自前来报信的柳毅:“是什么人做的?”

  柳毅如实地讲诉事情的经过,叶谋全认真地倾听着,当听到“凌轩”的名字时,眉头不可抑制地跳了一跳。

  “又是这个凌轩,我军在东京两次惨败,都是败在这个人手里。”叶谋全忘不了叶子风从东京逃脱回来的狼狈样。

  “报”一个报事的兵卒忽然跑了进来。“禀王爷,有人闯营。”

  叶谋全一惊,问:“多少人?”

  “只有一个,看样子是想闯进城内送信的。”兵士回答。

  “报”叶谋全正在沉思的空当,又一个兵士跑了进来。“禀王爷,那闯营的人见不能闯过我军重围,又杀回去了,但是从他身上掉了封信,请王爷过目。”

  叶谋全接过来一看,上面只有简单的四句打油诗

  “久别书信未通传

  冰火相逢两重天

  已为人妇伤离泪

  道是新欢换旧颜“叶谋全看得莫名其妙,旁边的叶子风等人看罢也是面面相觑,不知所云。叶子风喃喃道:“这些大渝人的东西,莫名其妙的很。”

  叶谋全看看立在一边的柳毅,将信递过去道:“柳将军,你来看看是什么意思?”

  柳毅接过信,看了半天道:“莫将以为这是首藏头诗,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救兵已到”的谐音。“

  叶谋全仔细看了,果然如此,忍不住冷笑道:“好奸诈的小子,用这种方法来通信,他以为这样就算是信落在我们手里,也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却想不到柳将军正在我营中。”

  柳毅随声附和,心里却想:“那凌轩既然知道我的名字,自然也就知道了我的来历,他故意叫人丢了封信在这里,恐怕正是要借我的口说出这四个字呢。”

  叶子丹道:“既然敌军又有援军到达,我军又失了粮草辎重,不如暂时从嘉陵退兵,只要能固守梅岭峡谷,南方六郡就稳如磐石。等来年大军休整过后,再北上不迟。”

  柳毅听了叶子丹的话,心中一动,看来那凌轩的图谋竟然要实现了,果然叶谋全听罢叶子丹的话,点头听从。 



 第二节 整军风波
 
  八月十日,离中秋节还有五天的日子,凌轩立马在离嘉陵城不远的山路上,眺望着永兴那如洪流般的大军缓缓地向南方行进。他取下了头盔,放在左手上,任山风轻拂着,陷入了沉思中。

  二十多天前,他带着一支仅有三千骑兵的队伍来到嘉陵。之所以只有三千人马,是因为东京乃至整个大渝本身已没有多少可用的兵士了。而且在两次遭遇攻击之后,无论是群臣还是皇上本人都认为有留下一定数量的守备部队防护京城的必要。

  所以虽然孝康帝嘉许陵轩的一片报国热诚,毫不吝啬地给予了他大将军的职衔,但实际上他能够调动的兵力却只有身后这三千人。

  凌轩不知道母亲会否为自己感到骄傲,只知道在离别的前夜,母亲的泪水没有停息地流淌,似乎一生的泪水全部都在这一夜流干了。“娘,你为什么哭泣?为什么你的眼中总带着那么沉重的忧伤?你不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吗?”凌轩很想问母亲,不过最终没有问出口。只是在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不再伤心落泪,我要让你立于万人之上,受世人敬仰。”

  以年龄而论,凌轩大概是大渝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大将军了。要知道所谓大将军的权威是在所有将军之上的,当年震西王以皇弟之尊,也是在三十二岁上,才获得这样的荣耀。而凌轩受封为大将军的日子,恰好正是他十八岁的生日那天。刚刚成年,他便拥有了大渝军中最显赫的位置,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

  另一方面,凌轩也是大渝开国以来拥有兵马最少的大将军,不过凌轩并不在意,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方劲等四人还跟在他身边。他有不少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方劲等四个人给他的感觉更像是兄弟。

  “大将军,蛮人中计了”方劲在凌轩的身后说,语气也难得的有些兴奋。

  “吴老夫子的歪诗看来还蛮灵的嘛!”邓梁接口说。凌轩不擅做诗,军中其它人更不用说了,最后吴嘉勉为其难地做了一首,虽然不伦不类,象是闺中怨妇的无病呻吟,不过凌轩看了觉得正好,便叫岳至勇送进了永兴大营。也因此,其他三个人都改口叫吴嘉做吴夫子。

  “大将军,我们不追击吗?”邓梁这句问话,立刻遭到了其他三个同伙的白眼。

  “以三千人马去追击四十万大军,只有白痴会有这样的念头。”岳至勇老实不客气地说。也许是因为出身的差异,岳至勇和邓梁在离开东京之后不久,开始互相有些看不惯。

  “大将军曾经以八百骑兵击退三万敌军,又以两万人马守住了东京,最终歼灭了蛮兵十五万大军。现在蛮兵四十万大军又被大将军一纸吓退,可见两军数量上的差异并不是取胜的前提,只有胆小平庸的家伙才会把这当回事。”邓梁毫不示弱地反驳,四个人中间,也许只有他对凌轩的崇拜完全超出了常识的界限。

  “大将军用兵的手段,自然是高明,不过凡事都有限度,敌我兵力相差太悬殊,恐怕就不那么好办了。”吴嘉看着正在沉思中的凌轩,说了一番算是调停的话。

  凌轩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听部下的讨论,这时回过神来,道:“我的确有意在永兴兵马撤退的途中,实施突袭,不过看来叶谋全是个用兵的老手,他退军的队伍看似寻常,实则故布陷阱,我军兵力太单薄,只能便宜他了。”

  邓梁和岳至勇互相交换了一个不服气的眼神,方劲道:“无论如何,大将军的妙计终归吓退了叶谋全的大军。”

  凌轩道:“本来我也以为是这样,不过现在想来,我不过是帮了他一个忙罢了。叶谋全围困嘉陵城已久,嘉陵城却迟迟不能攻破。他派兵两次攻打东京都惨败而归,军心已经不稳,关西将军的十万大军又一直在锲而不舍地攻击嘉北,试图突破对嘉陵城的包围,永兴大军中更有十几万降兵忠奸不辨。嘉陵城对叶某全来说,就好像是一块鸡肋,吃不下去,又不好吐出来。恐怕他早有退军之心了,只是没有合适的借口。清江粮草大营被毁,加上至勇送的假信,正好给了他退兵的理由。所以他说撤军就撤军了,从他撤军的布置来看,应该是早有准备了。”

  凌轩的一番话说得四个本来情绪高昂的部属瞬间没了气势,“这么说倒是我们中了蛮人的圈套?”邓梁颇有些不服气地问。

  马上的大将军微笑了一下,道:“也不尽然,我们烧了他们的粮草辎重,让他们不得不退。不过下一次,他们想退得这么轻松,就没那么容易了。”虽然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但听在四个部属的耳中,却显得格外有力。

  永兴兵马在嘉陵郡出人意外的撤军引起各方不同的反应,大渝朝廷上下当然十分高兴,但是在了解了详细的过程之后,孝康帝似乎在喜悦之外,也平添了几分隐忧,丞相许敬听到他在散朝之后的自言自语:“为什么偏偏是他呢?”

  嘉陵城内的震西王自然是喜出望外,震西王的病更重了,但是看到戎装的侄儿,高兴之余,病似乎一下子好了很多。

  震西王将嘉陵城内五万多人马全部交给了凌轩,这样凌轩便拥有了一支较大规模的军队,勉强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将军了。

  他立刻就着手开始了军中的整编,一心期望着按照自己的想法建成一支真正强有力的大军。他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清除了几乎军中所有的贵族世家子弟,第二件事,就是提升了一大批平民出身的将官,让自己的中军大帐内增加了许多生气勃勃的声音。

  大将军本人认为他做这件事十分公平合理,并没有带有任何个人的偏见在里面。尽管他确实讨厌军中那些穿精美丝质长衫的家伙,但他并没有简单地开革他们,他只是要求所有的兵士在一起公开比试,推举那些最善战的战士担当统领的职位,在东京城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做的,现在这样做也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结果令人满意,几乎所有的贵族世家子弟都遭遇了失败的耻辱。

  不过嘉陵的大军毕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