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吃到天涯-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加热并且还要随时加入新的树液的。随后的枫糖制作历史中,圆铁锅独领风骚200年后,长方形的盒式平底金属大锅替代了它,那是因为盒式平底锅与火的接触面大,更节省木柴,也缩短加热时间。以后又有系列金属流槽式的蒸发器(Evaporator)风行了几十年,但还是没跳离加热脱水的窠臼。至于收集树汁的方法更是几乎一直保持原始状态,只不过树皮桶换成了木桶或铁皮桶,还是要用人力去一桶一桶地收集,当然装满枫树汁液的巨大木桶有马拉的大车运送。彼特监管的三口大锅周围的一片树林都是人们用木桶来采集树液的。    
      我看到那些枫树树干上都打有流滴汁液的小孔,有一个的,两个三个的,最多是四个。每个孔上插有一截小金属管,下面放置一个小木桶,接着流滴下来的树液。而那些孔都打在约1。4米高。丹尼尔说,打孔取树液是有严格规定的,不但政府颁布相关行政法律条文,行业协会也有详细的操作流程细则。只有40年树龄以上或直径25厘米以上的枫树才会出产有用的汁液,所以树龄小于40年或直径小于25厘米的树不允许打孔。孔深不得深于7。5厘米,再深就会伤害树了。树的直径是决定打多少个孔的依据,25厘米到36厘米的树只能打一个孔,62厘米以上的树最多能打四个孔。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防止一棵树被抽取的汁液超过5%,以保护枫树不至于因此而受到损害。一棵适龄的糖枫树大约每个白天流出2至5升的汁液(低于零度以下的夜晚树液不会流动),全季节每棵树平均流汁35升至50升,可出产1至1。5升枫树糖浆。真没想到,仅一个提取树液的小细节就有如此多的讲究,如此深的学问!    
      我们在枫林中继续前行,发现这边的景况独特。只见每棵枫树的一米多高处都缠绕着一圈白色半透明的塑料管,这一圈塑料管上好像长着几个触角;向上几寸直接探入树干,我知道那触角就连接着汲取汁液的小孔。树与树之间又有更粗一些的绿色塑料管相连,最后一根最粗的蓝色管子通往林中的一栋小房子。无须丹尼尔解说,我们也猜到这就是现代的枫树汁液自动收集系统,那小房子就是拥有现代最新技术的制糖车间。    
      一进小房子里的一间屋子,注意力便被一个占了屋内一半空间的横卧的银色大金属罐吸引住。操纵机器的凯瑟琳是一位中年妇女,她告诉我们;这是一台浓缩装置(Reverse Osmosis),装有真空泵的管道系统把从树林自动收集的树液直接送入车间,经过此装置浓缩三至四次,然后再加热成糖浆,比以前普遍使用的蒸发器(Evaporator)既节约能源又缩短加热时间。因为采集的新鲜树液不能存放,所以在整个季节中,这里都是24小时工作。    
      最后一道工序制糖是无菌作业,我们不能进去参观。在制糖车间的旁边有一个像凉棚似的三面是墙一面敞开的地方,丹尼尔指着一字儿排开的三张长条桌上说:“请大家品尝刚制出的枫树糖浆和糖块!”第一张桌上摆满了小纸杯,里面装的是半杯浅琥珀色的糖浆;另两张桌子上各放着几个大托盘,盘里是白色和棕色两种颜色的糖块。我们兴致勃勃地逐一品尝了那还带着点温热的糖浆和糖块。甜味与一般的糖没什么大区别,吃完,只觉口中仍留有一种独特的清香,那是吃别的糖所感觉不到的。    
      流滴糖汁的枫树只长在北美,分布在加拿大的东南部四省安大略(Ontario)、魁北克(Quebec)、纽伯朗斯维克(New Brunswick)和诺瓦斯科夏(Nova Scotia)以及美国东北部西起明尼苏达(Minnesota)到东北角的缅因(Maine)共14个州,所以枫糖只出产于美加两国。美国的产量约为三分之一弱,加拿大约为三分之二强。而魁北克是加国枫糖的主要生产地,占到全加产量的80%以上。安大略的产量只是全加的10%左右,每年就直接创造1500万元以上的年收入。世界其实也就是美加两国枫糖业的年收入至少在20个亿以上。如果再加上枫糖业所带动的旅游和相关的食品加工业,那年收入就更为可观了。由于枫糖采自天然,制作也顺应天然,不仅具有独特的清香甘甜,还极富铁、钙、维生素B1和B2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要素,又不含任何脂肪,作为甜味剂和调味品,特别符合和满足当代人追求健康长寿的要求和愿望,因而世界各地对枫糖,主要是枫树糖浆(Maple syrup)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枫糖业的前景一片光明,充满勃勃生机。    
      我一边吃着糖,一边还向丹尼尔讨教着一些问题。他看我对此挺感兴趣,也乐于一一回答。我从而得知,丹尼尔就是这个枫糖农场的主人,他们家从他祖父起到他经营枫糖农场已有三代了。一棵枫树的寿命在200年以上,可以产出枫糖的时间至少也在150年以上。枫糖是每年北美农业的第一个收成,一个非常特殊的收成。一般来说,一个枫糖农场的经营要有利润,至少得有1000棵以上适龄的糖枫树的规模。但现在枫糖业也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利润就大大提高了。每年的枫糖季节,都有成千上万的游人从城市涌向市郊和山区的各个枫糖农场,游玩、用餐加采购枫糖产品、纪念品,甚至还住上一两晚。像丹尼尔的农场,有枫糖制作的历史发展介绍、实物展览,进门参观一人五元,仅门票收入就很可观,还有小卖部直接出售枫糖产品,更有一个餐馆供应用枫糖做调味品的系列产品,如煎饼(Pan Cake)、蛋糕(Cake)、小甜饼(Cookie)、华夫饼(Waffle)、馅饼(Pie)等等。在安大略省,有80%的枫糖产品都是在农场的大门里就销售出去了。    
      我在小卖部里买了几小瓶包装精美的枫树糖浆和做成枫叶形状的白色枫糖块,又到餐馆里吃了两块浇淋着枫树糖浆的煎饼,随后,满嘴含香地与同伴们又回到枫林中去漫步。    
      枫树是个大家庭,据说全世界共有200多种以上(一说是150多种)的枫树。原产于北美的枫树有13种,加拿大只生长着其中的9种。中国也有很多枫树,我小时对枫树的最深印象除了秋天的红叶外,就是它那像小球似的带刺的果实叫“枫球”。北美的糖枫(Suger Maple)和其它几种可提取糖汁的枫树黑枫(Black Maple)、红枫(Red Maple)和银枫(Silver Maple)的种子却不是球状的,而是长圆形两端带翼,因其翼片很像直升机螺旋桨的叶片,所以被人们叫做“直升机”(Helicopter)。当种子随风飞去,落地时总是两个翼片先插入地,就此稳稳地留在那里生根发芽。糖枫的材质是硬木,通常被称做“硬枫”(Hard Maple)而与红枫银枫之被称为“软枫”(Soft Maple)相对。用糖枫木材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房屋外墙板(Siding)都十分坚固耐用。黑枫与糖枫的汁液含糖量差不多,也是枫糖制作的主要来源之一。红枫和银枫非常相似,常被人一并看做红枫,虽也能提取汁液制作枫糖,但产量不高,不具有糖枫和黑枫所拥有的高经济价值。不过,它们的树叶在秋季却是最鲜艳夺目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桔红、鲜红和殷红,秋叶以它们的树叶为代表而与红叶同义。糖枫的秋叶则是金黄色的。    
      记得丹尼尔告诉过我们,这林子里是清一色的糖枫树,秋天里将是一片金黄。眼下看周围那一棵棵糖枫树,虽枝光叶净,仍然英俊异常,树干高大粗壮挺拔,直冲宵汉的树顶令人有仰视帽脱的感觉。一阵风低低掠过,卷起一些地上的积雪,枯叶迎面扑来,衣袖遮掩过后再抬头看枫树,枝丫却是纹丝不动,不禁赞一声:好个潇洒伟岸大丈夫!也难怪加拿大人这样喜爱枫树,誉之为国树。甜蜜的枫糖,坚硬的枫材,艳丽的枫叶,生翅的枫果,从食的美味到用的实惠,从赏心悦目怡情到激励梦想飞翔,枫树给人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试看树的成员里,还有谁能与枫树比美?    
      这一趟枫糖农场之行,让我大大地增长了见识:遇上了一位好导游丹尼尔,接触了一个新产业枫糖业,亲口品尝了一种从未吃过的糖枫树糖,倾心爱上了一种特殊的树,那流滴糖汁的树——糖枫树。    
    


那个Cheese枫树糖浆菜谱

       枫树糖浆用于美食烹饪中可替代白糖、红糖等作为甜味剂,可作调味酱,烧、烤、炒、蒸和凉拌皆可用;放于食物表面当佐料,如淋在Waffle和Pan Cake上;并能作为配料使各种菜肴食品增添独特风味。    
         
      柑桔枫糖鸡翅    
      用料:    
      一杯半Buttermilk。    
      三分之一杯枫树糖浆。    
      两个柑桔,去籽去皮,切成小块。    
      一茶匙Cinnamon(香料)。    
      20个鸡翅膀。    
      做法:    
      将调料拌在一起,加入鸡翅码味至少两个小时,隔时翻动一下。随后用烤箱烤或BBQ或红烧到收汁起锅。    
    


那个Cheese软壳蟹

        Outer Banks是一串用公路、桥梁和轮渡连接起来的岛屿,位于美国东海岸的中段。在世界各地都建起或打算兴建横跨海峡的如虹长桥和海底隧道的今天,搭乘汽车轮渡对孩子来说,是一段回顾海上交通工具历史的好经历。在那几个较大的岛上分别有好几座在美国或北美历史最长的灯塔,它们的造型、颜色、高度、用途和历史都是很值得一看的。    
        5月下旬的“Memorial Day”(阵亡将士纪念日)长周末,我们从乔治亚州出发,驱车一整天,直奔北卡罗莱纳州,在离莫荷德(Morehead)不远处的一个小岛西达岛(Cedar Island)上过夜,准备第二天一早就乘轮渡去Outer Banks。    
      当晚,我们在这家岛上惟一的旅馆附设餐馆吃晚餐。那时我们来美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