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吃到天涯-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俺一瞧报纸,正是黄道吉日:早4点上潮!俺3点就动身照既定方针设下埋伏圈。俺怕鬼子不上钩,特地头一天就把鸡脖子包在塑料袋里放室外华氏100度大太阳地里烤得臭哄哄的。到挂雷弦时差点没把俺老刀熏得掀到海里葬身蟹鬼之口。到时辰,天仍黑洞洞的,螃蟹们没看出仍是俺老刀在摆阵,又中了计,让俺逮了满满一箱,倒入碎冰,急忙驱车回家。晚上给俺送行的百蟹宴开张:清蒸、椒盐、爆炸,满满一大桌红彤彤的八脚大蟹,那阵式和气派,不比杨子荣的百鸡宴差哪儿去。    
      来了六家朋友,其中三家是吃蟹特级专业户人家——上海人!直到俺这百蟹宴值日官把宴桌清扫了,还剩一半之多!于是各家回家时又拎了一大包。那个宴会吃的,您就尽可能想像去吧。宴会毕,同志们打着带蟹肉味的饱嗝,醉醺醺地与俺挥泪告别:老刀啊,你这一别得多久?俺们这些穷苦百姓虾兵蟹将可盼着您早点打回来呢!俺坚定地回道:吃不尽蟹奸,咱绝不下战场!俺一定会杀回来的!    
      光阴似箭,在北方风城芝加哥一晃六年过去了。虽收入高了点,也常在超市买那好几刀乐(dollar)一磅的螃蟹吃,可总觉得没当年穷日子时自己抓的螃蟹吃得有味道。时常想念休斯敦医学中心那帮穷苦百姓虾兵蟹将弟兄们,想念那嘎瓦斯顿岛海湾肥黄流油的螃蟹们。这不,当年《枫华园》还有一首俺的捉蟹小诗为证:    
      烈日炎炎当头晃,只怨后羿把弓藏。    
      闲来携儿去赶海,纲举目张蟹正黄。    
    


到加拿大椒盐爆蟹:

     取嫩蟹洗净,放入蒸锅内清蒸5~6分钟,取出晾干。以刀剁为两半待用。鸡蛋一个,打成糊,加芡粉、盐、少许清水用力搅拌均匀调成半糊状,将蟹块一一放入糊内使之裹上蛋糊。热锅倒入足量(以能淹没蟹块大半为佳)素油,待油热,先倒入花椒数十粒,在热油内至焦黑,倒入寸段青葱、姜丝、青辣椒丝(干辣椒替代也可以),稍翻炒1分钟,即倒入裹了蛋糊的蟹块,煎爆约3~4分钟,以外表蛋糊焦黄发脆为准。起锅,盛入盘中,食之。    
    


到加拿大美国大会餐

       同事印度兄弟签证到期; 即将回国。他和大家都处得不错;临走一起吃个送行饭。因为印度兄弟是素食者; 由他推荐一个印度餐馆并负责点菜。    
      大学时在某大公司做临时工,组里除我和另外一个中国人之外,全是印度人。每天午饭都在印度馆子吃; 对印度饭菜印象并不好,我顿顿吃不饱。但是为印度兄弟送行; 我决定不得已而为之。    
      先上来的是开胃菜,各类蔬菜表面炸成金黄,佐以三色酱汁:红辣椒、黄芥末、绿薄荷,盛之小盘中; 味道虽不十分出奇,也算出人意料地有香有色。接下来的几道菜是:菜花、土豆都置于咖哩酱中煮得稀烂。三道菜看起来像同一个锅里煮出来的,只是按大中小块装了三盘。用无味的烤面饼蘸着吃,难吃是不难吃; 却令我大摇其头。不过,为了礼貌,我一面随组里的美国人高声赞美; 一面暗暗思念自家烙的葱油饼。    
      吃了几口,只见侍者端上来一大盘白米饭,倒让我不禁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来一个问题,这到底吃的是中餐还是西餐呢? 顾名思义,中餐,中国餐饮是也。 西餐应该是指欧美等地的西方饮食,那印度、日本、韩国,乃至越南、泰国、新马等亚洲国家的风味菜岂不是不中不西?    
      我最早接触西餐是在东北。哈尔滨的华梅餐厅是不错的俄式西餐厅,那里卖的裂巴(俄国面包)皮脆瓤软,怎么吃怎么香,但是怎么吃也不像同样外焦内软的煎馒头。小时候北京的西点店也卖面包,不过甜甜软软的,那时候是难得的点心。后来北京开了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口感香嫩的炸鸡腿,门口排队的人龙,高昂的价格,异常干净的厕所,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版的《爱情故事》深深铭刻在我那时已不十分幼小的心里。    
      两年前和先生一起回北京,夜间与朋友一起去KFC(肯德基)宵夜。望着干净舒适、灯火通明的店堂,在美国长大的先生不由得慨叹,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高级的KFC。的确,到了美国才发现,KFC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小铺子;卖的是廉价的炸鸡快餐,理查德·克莱德曼也不是以前以为的钢琴大师。    
      中国人的胃口就是怪; 什么都能前卫; 惟独胃口前卫不得。有个在北京的朋友; 卡丁车高尔夫蹦极; 无所不能; 惟每餐无米面不饱; 一次在麦当劳吞下两只巨无霸后,仍再吃了一份面条才算正式吃饱。    
      美国特产的西餐; 除热狗汉堡炸鸡外; 只得感恩节火鸡一味; 可惜其肉也糙; 其味也淡。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美国人的餐桌上,从意大利的面条与馅饼(Pasta 和 Pizza); 到墨西哥的Taco(炸脆的夹肉馅薄玉米饼)和 Burrito(卷饭或豆; 混以芝士肉馅的薄面饼); 从中东烤肉到日本生鱼卷; 可谓无所不有。 加州更是移民聚集的地方; 不但政治气氛十分民主; 饮食方面也形成了民族大团结的加州特有风味。 在旧金山的中国城; 能够熟练地使用筷子的美国人比比皆是; 夹起鸡爪照相的美国人必是外州来的游客。 除了意大利、法国、中东等地的西餐; 加州还有相当不错的粤菜川菜馆,其他如泰国、日本、印度、新马等地的风味菜色也不难找到。另外还有法式越南菜、港式西餐等本身就集东西方特色于一体的菜色。本地厨师翻陈出新之余; 难免大受各民族风味菜的影响。我曾买过一本英文的菜谱,里面有法式海鲜烩饭,也有马来西亚沙爹酱烤鸡串,有意式牛肉丸浇面,甚至也有粤式干炒牛河。本地餐馆里如牛排店里卖日式生鱼,意大利馅饼上放粤式海鲜酱鸭丝者亦不稀奇。    
      提起餐饮,不得不提厨师。与中国传统的“君子远庖厨”思想不同,在美国,烹调被视为一种艺术,厨师亦是相当受尊重的一种职业。好的厨师不但收入高,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厨具产品系列,还可以上电视,像明星一样被人崇拜,颇似温瑞安小说中的尤知味、尤食髓兄弟。可惜温先生把这两位名厨写得相貌奇丑、人品下流,最后结局也不好。不知是不是因为有歧视的成分在里面?    
      美国厨师上电视不是一天两天偶尔上一上的。电视上有一个频道专门介绍各地风味菜、好餐馆,讲述厨艺班的轶事,或由知名厨师主持讲座。讲座中名厨们上蹿下跳各显神通,或边操作边鼓舌如簧,最后让现场观众一饱口福,或世界各地到处跑,连吃带玩; 作秀的成分比做菜的成分高得多。    
      受了这种节目的影响,我也去附近夜大报名参加了一个学做西餐的课。开课时去厨艺班一看,不禁大失所望。电视上演的厨艺班里,每个学生都穿白色制服,戴白厨师帽,非常专业的样子。先入为主之下,我参加的这厨艺班实在令人大失所望,看起来不过是平常住家,只是厨房略大,炉子烤箱等比平时家用的高级而已,自然也没有制服和厨师帽。上课时每人发一份菜单,两三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菜,做好后大家一起吃。    
      上了两次课以后,觉得既贵又没太大收获,因此决定与朋友自组类似的活动,逢周五在家做西餐自娱。 开始的时候是严格依照菜谱按部就班地做,可是做出来的菜却不尽人意。有一次做的是法国菜,熏肉包了小牛肉放在烤箱里烤,另把各种蔬菜略炒之后铺上芝士也放烤箱里烤。结果做出来的都没什么味道,倒是符合了我一贯对西餐的印象。多做几次之后发现,中餐西餐虽然看起来很不相同,但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和中餐一样,西餐可以极复杂,也可以极简单。一块牛排在平底锅里煎一煎,配白煮的蔬菜可以是一顿。 几十种调味料拌在一起抹在整鸡上烤好几个小时也可以是一餐。 其实与做普通中国家常菜一样,做西餐不必一定按着菜谱大杯小勺地量,而很可以随自己口味增减材料,修改制作方法。不管是中餐西餐,好吃就是好餐。意式、法式、中餐、印度餐、新马泰国餐,只要喜欢,都可以一起来个美国大会餐。    
          
    


到加拿大罗宋汤(Borsch)

     用牛肉汤或排骨汤做汤底,各类蔬菜 (土豆、胡萝卜、 番茄、洋葱、 西芹、白菜等) 切块; 在油锅中炒香后加入汤中煮至熟软放盐; Ketchup (番茄酱) 调味。    
    


到加拿大教会里的聚餐会

        参加教会聚餐的收获之一,就是自己从一个怨“煮”之妇,变成了一个爱“煮”、会“吃”的会友。    
      来到美国不久,就尝到了聚餐的乐趣,那是在感恩节前后一两周内,听到最多的词之一就是“火鸡”。人们见面就问,烤火鸡了吗?妇女们聚在一起切磋烤鸡技巧,难怪感恩节还被称做“火     
    鸡”节。    
      美国怎么了?居然全国上下,以火鸡为中心,吃兴同发?原来,这还与第一批移民美国新大陆的清教徒有关呢。1620年9月16日,102名英国清教徒,为了以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敬拜上帝,寻求新的自由和幸福,乘坐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双桅船,从英国的普利茅斯启航,远渡重洋,在寒冷的11月抵达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    
      第一个冬天是相当艰苦的,移民地区缺乏食物,又很难耕种、打鱼。但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捕鱼、狩猎、耕作及饲养火鸡,并获得了大丰收,移民区很快繁荣起来。    
      为了感谢上帝的保佑和印第安人的帮助,他们在1621年秋天,举行感恩宴会,邀请当地印第安人参加。狂欢活动进行了整整三天,后来这个习俗被保留了下来。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将每年11月份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