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忠报国,碧血丹心:常胜将军岳飞第五节 精忠报国,壮志未酬
中国封建王朝最为悲哀的是由于帝王的集权统治必然使帝王成为封建时代的最高标志。纵贤明君王不过使臣下与其比肩,其他碌碌无为之君必多碌碌无为之臣。要不然,非君灭臣则臣弑君。中华封建统治2300多年,功高震主君不嫉者只有郭子仪这个异数了,同样也只有唐朝这样开放的时代才有了。而岳飞毕竟没有郭子仪这样的幸运,大厦将倾的南宋更无法与盛唐的气魄相提并论。
宁死不屈慷慨狱中
岳飞回到临安(杭州),高宗和秦桧,乘机收回岳飞和韩世忠、张俊三个大将的军权,派他们做明升暗降的大官枢密使和枢密副使。这时,完颜宗弼为要报复岳飞打败他的耻辱,又率领大军,从开封出发攻打过来,占领了很多地方。秦桧忙向完颜宗弼讲和,完颜宗弼提出“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
秦桧也觉得,岳飞一天不死,议和一天不成。就下了狠心,千方百计,陷害岳飞。他知道张俊妒忌岳飞功高,王彦和岳飞有怨,就收买他们做帮凶。又用计谋,煽动和岳飞有仇的谏议大夫万俟,做成一个陷害岳飞的圈套,叫他们捏造种种罪状和证据,出面控告岳飞,硬说岳飞勾结金人,存心造反。
秦桧把陷害岳飞的圈套布置好后,就派他的心腹殿前司统制杨沂中,带着堂牒,往庐山逮捕岳飞。随后又将岳飞及岳飞部将张宪逮捕入狱。岳飞被关在牢狱里,受尽了种种酷刑的磨折,但是他不为屈打成招。
秦桧最初派御史中丞何铸作审问官,他把秦桧事先捏造的罪状,读给岳飞听。岳飞听了,只说了一句:“我给奸贼秦桧陷害,还有什么可说的?”便合上眼睛,任凭狱卒拷打,何铸被岳飞背上由岳母亲手刺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深深感动,转而为岳飞鸣冤。大理寺李苦朴、何彦猷,觉得岳飞确实冤枉,没法定罪。大理寺卿周三畏也认为没法审问下去。
于是朝廷改由秦桧同党万俟接任审理。韩世忠这时已被解除了军权,听到岳飞被诬下狱,心中愤愤不平,便去质问秦桧:“岳飞犯了什么罪,有什么真凭实证说他谋反?”秦桧说:“这事情莫须有(或许有)”“莫须有三个字,怎能说服天下人呢?”韩世忠愤怒谴责。秦桧冷笑一声,置之不理。
这样拖延了两个多月,任凭秦桧怎样千方百计捏造岳飞的罪状,但终没有一件可以定岳飞的死罪。到了那年腊月29日,秦桧和妻子王氏围炉吃酒,为了岳飞案没法了结,因此闷闷不乐。王氏也是个凶狠歹毒的女人。认为“缚虎容易纵虎难”献计叫秦桧下毒手杀死岳飞了事。
秦桧听了王氏之计大喜,于是写一张字条,藏在一个黄柑中,送与审案的万俟。万俟奉了秦桧之命后,便在最后审问岳飞的时候,强迫岳飞在一张伪造的供状上签字。岳飞仰天长叹了一声,在供状上面,写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字,意思是说:我对国家的一片忠心,苍天是会知道的。
这天晚上,岳飞就被毒死在大理寺狱中。儿子岳云,部将张宪,也同时被杀。当时岳飞年39岁,岳云只有23岁。其后,岳飞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留下了中华民族的千古遗恨。
痛惜岳飞可悲君主
直至高宗退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宁宗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立岳庙。岳飞一生坚贞不屈、忠勇为国的精神,人们将永世不忘。而秦桧、王氏、张俊、万俟的铸像,袒臂反剪跪在岳飞墓前,永受人们唾骂。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在岳飞冤死的事件中,另一个关键人物是不能不提的,这就是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史书称其懦弱,不为过也。仅仅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完颜宗弼直入临安如无人之境,宗弼不禁有:“南朝无人尔”的感慨。
这个高宗不但未设一兵一卒防范,逃到了海上,而且还因此吓出一个“不举”之症,其胆量可想而知。要这样的一个皇帝,去恢复中原、还我河山,不说别的就说想,他也不敢想象,更不用说去做了。
这样的皇帝虽说没有恢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抱负,但对于自己的君王位置却敏感至极。岳飞的功劳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位心胸狭窄君主所能容纳的范围。再加上宋朝开国就有“杯酒释兵权”的传统,对于这一点,这位君主是被遗传的相当完美了。所以秦桧就是利用了高宗的这个弱点,来达到他专权的目的。从这里可以看到高宗为君一二了,如此可笑,如是可悲!
精忠报国,碧血丹心:常胜将军岳飞战神档案
姓名:岳飞又字:鹏举
年代:南宋民族:汉族
出生:公元1103年卒年:公元1142年
特点:治军严明用兵灵活步兵集团抗骑兵集团
战神身世:有“金鹏降英雄”之传说。从小命运坎坷,后师从周倜练就一身盖世武艺。
相关人物:宋高宗赵构秦桧金人
主要事件:1.公元1122年从军,出行前岳母在其背刺“精忠报国”四字。
2.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岳飞大败金兵于牛头山,恢复建康,12月,岳飞移兵屯于江阴,金兵望岳军兴叹,不敢渡江。
3.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飞挥师北代,在郾城大败金兵,并取得了著名的朱仙镇大捷。完颜宗弼不禁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震撼声音:“定叫贼人还我河山,飞不擒寇,誓不返渡。”“直抵黄龙府,会当与诸军痛饮尔”“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真安矣!”
威服四方,方显英雄本色:马背天骄成吉思汗第一节 泪水多于乳汁的童年
公元十三世纪,是个战火纷飞的世纪,是分裂了四百年余年的中国完成第四次统一的世纪,也是中国打破闭塞状态,真正走上世界历史舞台的世纪。神奇的草原在这最为混乱的年代诞生了令中华为之骄傲的“天骄”——成吉思汗。
这位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人,他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一生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他的童年却是充满了艰辛与磨难。但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他特殊的性格。最后,他终于从丧父的无助孩童成长为胸怀大志、意气飞扬的少年,从而预示着他会成为肩负整个蒙古兴衰的王者。
一块凝血一代天骄
公元1162年,蒙古乞颜部的酋长也速该的帐篷里生下一个男孩。父亲也速该出征塔塔儿人,刚刚得胜归来,见新生的儿子手握一小块凝血,额上有光,认为是吉兆,就用他打败的塔塔儿人首领铁木真的名字为儿子命名。铁木真,在蒙语里是“精钢”的意思,由此表明也速该对儿子寄托的厚望。
铁木真9岁的时候,也速该为儿子求了一门亲,按蒙古规矩,男孩小时候如果与女孩结亲,男孩要到女方家中住一年或若干年。铁木真于是留在女孩家,也速该乘马返回。在返回的途中也速该被塔塔儿人下毒药毒死。
也速该死后的春天,在祭祀祖先的典礼上,铁木真的母亲诃额仑虽然也坐在首领们当中,但是分鹿肉的时候没分给她,她说了一句后来让他们都发抖的话:“也速该死了,你们以为他的儿子长不大吗?”。自从也速该死后,铁木真的部族开始衰落,泰赤乌氏族的首领们便撇下铁木真一家不管,自行迁走了。
这时铁木真不到10岁,弟、妹年龄更小。他们既缺乏牲畜,也缺少劳动力。“除影子外无伴当,尾子外无鞭子”生活十分艰苦。然而自从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用毒酒害死后,他的心里就开始被复仇的火焰给点燃了。一个13岁孩子内心复仇的力量是可以让草原上的草也感到震荡的。
他一天天地练着草原上的武艺,马刀被早晨的风吹得闪着锋利的光,而那张用一百年的松木做成的弓,已被他的手磨得光滑闪亮,上面已可以映出了一个13岁少年心中的复仇之火。
怒视仇人死里逃生
但英雄只有一颗鹰样的心,却没有一双鹰的翅膀。铁木真的仇家——泰赤乌的首领,担心铁木真长大后东山再起,于是,他们对铁木真家的住地进行了一次突然袭击。捉去了铁木真。
塔儿忽台命手下人给铁木真带上手枷和头枷。从一个营地到另一个营地,巡行各处,游行示众,炫耀自己的胜利。铁木真每到一个营地,他都用那双愤怒的眼睛看着那些敌人,他想看清他们的欢乐与喜悦。他想,只有那些胜利的脸,可以告诉我失败是多么可怕。
泰赤乌人为了庆祝铁木真被抓,整个部落在斡难河边上大开宴会。那个要用怒火把他们焚烧的人现在已成了俘虏,所有的人都在庆祝着胜利,他们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只有一个少年在那里看守着铁木真。那个少年也喝醉了,铁木真感觉到机会来了,他用枷锁把那个少年打昏,然后他跑到河边的树林中,又从树林潜入一条水沟里,将身体藏在水中,只露出口鼻呼吸。
泰赤乌人发现铁木真逃跑后,才从自己的帐房里出来,开始了紧张的寻找。在那白昼般明月的照耀下,铁木真被速该勒都思部落的锁儿罕失刺发现了。锁儿罕失刺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没有告发铁木真。
泰赤乌人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他,认为铁木真已经跑远了,于是就都回去睡觉了。锁儿罕失刺悄悄地找到铁木真,让他快点离开,回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铁木真谢过了锁儿罕失刺,回到了母亲和他弟弟们的身边。